天意文学网 > 医疗黑科技 > 二百九十四章 诺奖的黑历史 (二合一!所以晚了点!)

二百九十四章 诺奖的黑历史 (二合一!所以晚了点!)


  虽然诺贝尔奖的颁奖仪式是在号开始的。

  但是在颁奖之前,斯德哥尔摩会有一系列的诺贝尔周活动,陈长安自己也被主办方安排了一场获奖者讲座。

  所以他在12月3号的下午,就抵达了斯德哥尔摩。

  这次前来参加诺奖颁奖晚会的,加上陈长安一共二十人。

  其中五个是江正他们几人,并不会跟着陈长安一起进主会场。

  剩下的十四个人里面,有两位是提前安排好的保卫人员,懂得都懂。

  其他人就真的都是陈长安的亲朋好友了,包括他爸妈和云珩等参与了人工造血设备的主要研发人员,以及关寇。

  其实没必要非得凑够十四个人的,本来一开始他都没打算让关寇占一个进会场的名额。

  但是不知道咋回事,陈长安又感觉自己拿奖的这个荣耀时刻,关寇不能亲眼目睹,还怪可惜的,所以就鬼使神差的也算上了她。

  坐上了大使馆专门准备的车队后,陈长安就跟着大使馆前来迎接他的工作人员,前往了大使馆。

  在大使馆安排的加长林肯上,陈长安见到了专门前来迎接他的诺贝尔基金会副主席约希普·哈顿,他同样也是瑞典皇家科学院的一位院士,和中科院的院士算是一个级别的。

  “欢迎您,陈长安先生,我本来想称呼你为博士或者教授,但是发现这个称呼并不合适,所以只能叫您先生了。”

  陈长安的笑容微微一滞,得,再次被降维打击了。

  在诺贝尔周这个教授不值钱,院士满地走的地方,他一个本科学士,属实有点拉了跨。

  陈长安在心里暗下决心,回国了就准备论文,赶紧把博士学位给拿到手,再去领几个荣誉教授的聘书,增补个院士职称!

  不然以后在科研界,都不好意思做自我介绍了。

  约希普·哈顿的调侃自然是善意的,他见陈长安表情一滞,便立马开怀大笑道:

  “mr.陈,恭喜你获得了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你在医疗行业做出的贡献,令我们这些老家伙感到十分的震撼,也许天才都是如此,总是能在在最好的年纪中,做出令世界震撼的科研成果。”

  陈长安握住了约希普·哈顿伸出的手,笑着说道:“过奖了,我只是运气比较好,一直走在正确的科研路线上而已。”

  “NONONO,陈先生,能够确定自己的科研路线是正确的,并且坚定不移的走下去的科学家,并没有多少,你已经是人类医疗领域历史上少数几位闪烁着智慧光芒的传奇了。”

  “不管是人工造血设备,还是后来贵公司的心肌细胞治愈药剂,癌症特效药,都是值得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出色成果,所以卡罗林斯卡学院的那群评选人,选择将今年的生理学和医学奖颁发给你。”

  约希普·哈顿提起这事,立马就让陈长安想到了自己获奖的蹊跷之处,不由疑惑的问道:“约希普·哈顿院士,我有一个疑问,希望您可以帮我解答一下。”

  “哦?请问。”约希普·哈顿微微一笑,一副有问必答的表情。

  “为何诺贝尔奖的组委会决定今年把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我?”

  陈长安十分不解的说道:“如果说在人工造血设备上市的第一年,那时候我刚好25岁,与诺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同岁,甚至还比他年轻三个月,那组委会破例将奖项颁发给我,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那年却并没有将奖项颁发给我。”

  “既然如此,为何时隔仅仅两年后,组委会又改变了想法,选择在今年为我颁发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件事情不只是陈长安不理解,可以说几乎所有关注诺贝尔奖的人都无法理解。

  按照正常情况,这件事情都非常的不合理,非常让人摸不着头脑,猜不到组委会那些评委的深意。

  陈长安可是对其中的内情非常的好奇,这一见到约希普·哈顿院士,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得到答案。

  约希普·哈顿院士眉毛一挑,他早就猜到陈长安可能会问这个问题了,这事其实也确实怪诺奖组委会,或者说怪卡罗林斯卡学院的那群评选人。

  “事情是这样的,陈先生,2023年的那届诺奖,其实原本我们是希望你能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但是卡罗林斯卡学院的评选人在内部投票的时候,一度僵持不下,几位德高望重的评选人,都希望维持传统,不应该为还没有经过足够临床考验的技术和科研成果颁奖。”

  “所以最终2023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与你失之交臂。”

  卡罗林斯卡学院是负责最终评选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人的机构,要说诺贝尔奖的六个奖项中,哪个奖项的评选人最保守、严谨、古板,非卡罗林斯卡学院莫属。

  或者说这些搞医学的人,相对于其他学科,更为严谨。

  要说原因嘛,可能是因为当年卡罗林斯卡学院吃的那场亏,额叶切除手术!

  1949年,外科医生莫尼兹凭借前额叶白质切除手术,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然而这件事情,却是诺贝尔颁奖史上最大也是最丢人的污点!让诺贝尔奖的名誉蒙羞了近半个世纪!

  事情的经过很复杂。

  在20世纪以前,医学界对于人脑的研究存在大量空白,对精神疾病更是束手无策。

  但是1935年,莫尼兹根据一些过往的头伤病例,发现人在额叶受损的情况下,并不直接影响生命,更多时候是性情上的变化。

  后来他参加了一场神经学的学术会议,会议上,一个科研实验室公布了一项研究成果,他们发现切除部分额叶的猴子,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性格变得冷漠,不再活泼。

  在得到这个令人兴奋的结果后,莫尼兹脑子里出现了一个疯狂的想法,如果给狂躁的精神病人进行这种手术,说不定能彻底治愈精神病!

  当时还是神经外科医生的莫尼兹,大胆的就开始进行了人体实验。

  一开始的试验方法非常的残酷,他在精神病患者的头颅上开两个小孔,然后往脑内倒酒精溶液破坏前额叶的神经纤维。

  但是术后的恢复状况意外的不错,原本非常暴躁的精神病患者性格变的判若两人,变的非常冷淡、乖巧,不具备攻击性。

  这个结果自然是让莫尼兹非常惊喜的!他又继续进行了多次实验,前后七八位患者都获得了如此“成功”的效果。

  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他还改进了手术方式,从一开始简单粗暴的直接往脑子里灌高度酒精,变成了另一种更为残忍的手术器械:空心针!

  空心针的用法很简单,在为精神病患者头颅开洞之后,将空心针插入大脑额叶位置,随后针的顶部延伸出导丝,通过来回滑动,就可以破坏前额叶的神经连接,再吸出额叶组织!

  幸运的是,莫尼兹的第一批20例手术的病人都幸存了下来,而且患者术后基本上都没了之前的癫狂、躁动、抑郁等行为,并且也没有留下任何严重的后遗症。

  而且他当时因为发明了脑血管造影术,是一个在国际上非常有盛名的大医学家。

  所以当他1936年发布了这一研究成果报告后,立马就在全球掀起了一阵热潮,不少国家都有医生开始尝试这种新手术,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功。

  在如此喜人的成绩衬托下,当年莫尼兹自信的宣布道:“额叶切除术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手术,很可能是一种可以高效治疗精神障碍的外科手术!”

  莫尼兹立马成了全世界许多神经外科医生的偶像!

  时间走到1945年,另一位叫做弗里曼的美国医生,他作为莫尼兹的追随者,不但在额叶切除术上造诣颇深,甚至还青出于蓝胜于蓝!

  弗里曼医生再次细化了这个手术的程序,并且发明出了一种更加快速和简单的,甚至可以让任何一家小诊所医生都可以实施的手术方案:冰锥疗法!

  具体的操作就是先把病人重度电击麻痹,等到病人进入无意识状态后,通过每只眼睛的上面刺入破冰锥并通过徒手搅动破冰锥来切除前额叶。

  这种手术不但简便快捷,而且还不需要很严格的消毒措施,只需要简单的电击工具、破冰锥、小锤子和简易的手术台便可执行,甚至都不需要开颅和麻醉,只需要从眼睛处刺入破冰锤就行。

  这种简单的手术方法,在弗里曼的推波助澜下,迅速风靡全美的精神病院、医院和诊所!

  年代后半段,因为战争的原因,导致了大量的精神疾病患者,这个手术也因此风靡欧美各国。

  诺贝尔奖的评选委员们在看到额叶切除手术的效果这么“好”的情况下,哪怕当时国际舆论上对这个手术有很多的争议。

  但是在1949年,额叶切除手术最风靡的时候,诺奖也还是选择将医学奖颁发给了莫尼兹,为额叶切除术的火热又添加了一把柴火!

  在诺奖都帮其背书了的情况下,这一手术迅速的在欧美世界流行了起来。

  甚至额叶切除术治疗的对象,也从一开始的严重精神病患者,转变成了任何暴力、弱智、犯罪的社会不良分子。

  也就是说,只要人们认为你不听话,有暴力倾向,或者不服管教,那么就会被送去进行额叶切除。

  手术实施对象的门槛一降再降,从精神病患者到焦虑症,再到暴力罪犯、政治犯和同性恋甚至是坏脾气的小孩子都被列入其中。

  最后甚至沦为只要给钱就可以做的手术,已然彻底泛滥。

  后来根据统计,世纪五十年代之间,美国大约实施了4万到5万例这样的手术!

  而在其他国家,也同样有数万人接受了这一手术的“治疗”,其中包括了很多孩子!

  一位母亲曾经是这么描述做过额叶切除术的女儿。

  “手术以后,女儿的灵魂像是被抽走了,变得麻木和木讷,没有情感,完全变了一个人。”

  很多因为调皮捣蛋、不听管教,脾气暴躁,多动好动等等原因被家长带去做了手术的孩子,性格都变得孤僻,神情变得呆滞,没有人格可言。

  当时额叶切除手术在美国流行到什么地步?

  甚至总统肯尼迪的妹妹,因为患有智力障碍并精神缺陷,具有暴力攻击性和危险性,也被送去进行了额叶切术手术。

  而且手术还是由夫里曼亲自操刀的。

  可是手术的效果并不理想,肯尼迪的妹妹手术后智商变得比之前更低,相当于2岁孩子,语言能力也受损,甚至变得终身无法自理,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余生,最后被送进疗养院,被整个家族有意识的抛弃了。

  随着手术的普及,以及二战结束后科学技术和医疗技术的突飞猛进,额叶切除术恐怖的副作用才终于被人们彻底弄清楚。

  接受了额叶切除的病人高级思维活动被破坏,变得像行尸走肉一般,温顺、昏睡、沉闷、冷漠、无精打采、六神无主、神情呆滞、任人摆布!

  六十年代末,有学者统计了患者手术后的表现,发现真正治愈精神疾病,并且人格健全的人只有极少数。

  大多数人都丧失了情感,少数还变成了植物人。

  确实,精神病也许是改善了,甚至治好了,因为人都变成了没有性格的傻子了,自然就没有精神病这一说了。

  由于手术过程不可见,连医生自己都是凭感觉做手术,拿着铁锥往人体最精密的大脑中乱搅,自然毫无任何严谨可言!

  拿一个冰锥在脑子里乱搅合,不把人直接弄死那都已经是运气好了,还指望能治好精神病,甚至治好一切性格疾病,这种事情在现在看来简直是拿生命做儿戏!

  但是在那个年代,却被众多神经医生奉为真理。

  最后直到1970年,美国多个州才立法禁止额叶切除手术,取而代之的是用药物治疗精神疾病。

  而将1949年的诺贝尔医学奖颁发给这个手术的评选人们,自然也难逃其咎。

  科学界最具分量的诺贝尔奖都颁发给额叶切除术了,普通人自然十分信任,哪怕是医学家,在那个知识贫乏的年代,一时之间也无法做出确凿判断,只能放任其发展。

  最终,才酿成了如此后果!

  其实就今天来看,当年的这场惨剧,没有任何人做错了,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甚至到如今,对于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来说,额叶切除手术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只是被禁止了而已。

  现在看起来非常荒诞的事情,实际上却是非常符合“探索真理”的一个过程。

  所以,从那之后,卡罗林斯卡学院对新出现的医疗设备和手术术式,都是持怀疑态度的,不会轻易将奖项颁发。

  一个新的医疗技术出现,通常情况下都需要经过十年甚至几十年的临床验证,将“真理”探寻完毕,确保其的安全性和正确性后,才会真正盖棺定论。

  不管是新的医疗设备,还是一种新的手术术式,都是如此。

  一个90年代发现的丙型肝炎,直到2020年才领到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的就是不再出现像额叶切除手术这样的乌龙事件。

  在通过漫长的时间,确定手术或者医疗技术的正确性后,卡罗林斯卡学院才会将奖项郑重的颁发出去。

  陈长安自然也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才非常不解,自己为什么能2年就拿到生理学和医学奖。

  约希普·哈顿院士在解释了为什么陈长安没拿到2023年的生理学和医学奖之后,才说起了为何今年又决定给他颁奖。

  “但是,陈先生,不得不承认,你是一个十分具有创造性的人,在人工造血设备出现后,短短不到两年,这款设备就在全球普及了,几乎只要有医院的国家,就一定至少会有一台人工造血设备。”

  “现在全球的血制品,有超过三分之二,都是由人工造血设备生产的,自然献血的血制品通常都是一些稀有血型,以及单纯的血浆采集。”

  “在如此大量的使用数据的支撑下,两年就已经足够让我们确定人工造血设备的安全性了,毕竟人体的血液代谢只需要短短二十多天,还不到一个月。”

  “两年,24个月,已经足够血液代谢24次了,全球数亿使用了人造血制品的患者,身体都一切正常,没有任何的后遗症出现,这已经足够证明,您研发的人工造血设备是安全且值得信任的。”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为你送上这份你应该得到的荣誉呢?”

  约希普·哈顿院士笑了笑,有些感叹的说道:“你知道的,现在诺贝尔越来越被诟病老年化,获奖人的平均年龄一年比一年高,已经很久没有年轻的血液出现了。”

  “其实我们也很希望可以将诺奖颁发给一些年轻人,让诺奖可以年轻化一些,但是要有可以颁发的对象才行啊!”

  “好在,你出现了。”

  “哪怕是严谨古板的卡罗林斯卡学院,也不得不承认,今年你已经足够有资格拿下生理学或医学奖了。”

  “在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又有什么理由不给你颁奖呢?”

  陈长安在获得自己想要的答案之后,释怀一笑。

  合着说来说去,还是因为人工造血设备太牛逼了,效果太顶了,只用两年时间,就证明了自己的绝对安全性,让诺奖也不得不为之正名!

  陈长安微笑着对约希普·哈顿院士感谢道:“我明白了,谢谢您的解疑。”


  (https://www.tyvxw.cc/ty452553/13028388.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