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亏本的陕西(上)
“敢问陕西钱粮如何?”当得知陕西处于如此困难的形势,张顺便连忙使人招过来洪承畴、丁启睿、郑崇俭以及自己的老丈人王世钦等人。
那洪承畴曾担任过三边总督,对此倒如数家珍。
于是他便连忙介绍道:“陕西布政使司实际粮额一百九十八万八千石,其中西安府八十六万五千石,延安府四十二万石。”
“除却汉中府三万石,临洮府四万四千石以外,其余诸府皆十余万石不等。”
“等等!”张顺刚听到这里,不由扭头向吕维祺问道,“你刚才不是说陕西额粮不过百万石吗?怎生这就翻了一番?”
“舜王容禀!”吕维祺闻言不由连忙解释道,“这一百九十八万八千石乃是本色。”
“其中又有百万石折色为银、草料、布匹等一干物资,故而实际征粮不过百万石。”
原来当初老朱起兵之初和现在的张顺一般无二,一切皆以吃得饱为准,所以赋税以粮为本。
只是随着后来形势逐渐稳定,银两、布匹、草料等生活物资大增,便将部分粮赋折算成其他物资进行征收。
“咱们不要折色,只征粮草!”张顺闻言哪里还不明白怎么回事,不由大手一挥道。
“徐全手下有五千丁壮,稍做训练即可作士卒使用。正好如今大军已回,一发调拨与你,协助征粮!”
开玩笑,吃都吃不饱了,还管什么布匹、银两?
西安府居然有八十六万五千石可以征收,几乎占陕西粮赋半数,这张顺哪里还忍得住?
“征不得,征不得!”结果张顺话音刚落,郑崇俭不由劝阻道,“虽然定额原本如此,但是至少近十年从未征全过。”
“若是秦王果然按次数征收,定然会激起民变!”
“这是为何?”张顺倒也不恼,只是奇怪的问道。
长吏郑崇俭苦笑着拿出鱼鳞册,对张顺笑道:“这玩意儿从大明国初抄到现在,还愈抄愈少,早已经名不符实矣!”
“及张阁老清点以后,形势稍好,可距今又四五十年,岂有不变之理也?”
这就是有降官的好处了,一切数据都能给你拎的清清楚楚,一切问题都能给你剖析的明明白白。
这玩意儿不就是土地兼并吗?
张顺前世教科书早就提点了一百万遍,他哪里还不明白?
张顺不由冷笑道:“如此甚好,正好一发清理干净!”
“民田姑且勿论,宜先以清理王府地亩、官田和卫所屯田起手。”
“有胆敢侵占、诡寄者,若是如数奉还,既往不咎,姑且不论。”
“若是百般推脱,强行反抗者,以律惩之。若胆敢造反者,诛其头领,男女发配边镇屯田!”
“好,臣这就领命行事!”其实那吕维祺在征粮过程中早憋了一肚子火了。
只是当时义军战事正紧,他不敢妄动。
如今正好得到张顺授权,岂有不吐气扬眉之理?
“这......”洪承畴、张伯鲸、丁启睿和郑崇俭诸人不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反正大伙都不是西安人,任凭他杀去吧,却是和自己等人无关。
唯有张顺的老丈人王世钦眼皮跳了两跳,又被他自己强行摁了下去。
谷</span> 其实张顺这一手和原本历史上孙传庭清理军屯很像,不动民田,先动阻力较小的王府田地、官田和卫所屯田,以期短时间能获得一定的物资以解燃眉之急。
只不过当时孙传庭只能动陕西五卫,还被当地士绅告的生活不能自理。
而张顺则不然,除了陕西五卫以外,秦王府的田地和大明的官田他都要动。
凡是胆敢在这几处田地上动手之人,肯定都是不好相与的士绅、大户、豪强,哪里会有杀错?
而刚巧张顺手底下有兵有将,以吕维祺为代表的的河洛士族又和其西安毫无牵连,清查起来自然也没有任何顾忌。
好,干得好!
洪承畴不由佩服的看了张顺一眼,莫要看这厮素来心狠手辣,其实也是“欺软怕硬”之辈。
要不然历史上,他也不会把清理屯田这种硬骨头留给孙传庭来啃。
原本洪承畴还嫌张顺稍过软弱,不曾想这厮却是个披了羊皮的老虎。
表面上他嘻嘻哈哈,整天一副老好人模样把大伙都糊弄高兴了,突然就要扑上来“吃人”。
“行了,洪先生请继续!”张顺三下五除二决定了数万人的生死,这才淡淡下令道。
“这......”洪承畴一愣,我都说完了,还让我继续什么?
不过,好在他在陕西这么多年,也不是吃白饭的。
闻言洪承畴又继续道:“固原镇本屯田八万四千余倾,每年能收粮料三十一万余石,草料一十八万六千余束,地亩银四万余两。”
“甘肃镇本镇一十五卫,屯田两万六千余倾,岁粮二十一万石足供军需之用。”
“好,这个好!”终于听到一个好消息了,张顺不由开心道。
自己能养活自己,张应辰我很看好你哟。
“宁夏镇屯田十五万倾,粮料本折共十六万四千石,地亩一千二百八十两。”洪承畴本想说些什么,仔细一想这都是张应辰那厮的事情,自己又何必多言。
“只是自嘉靖以来,河崩沙压,不及先前之数。”
“哱拜之乱以后,官兵引水灌城,又损毁良田不知几许。”
“自此,宁夏镇不复往日之胜,故而需要额外续增。”
“好吧!”张顺闻言叹了口气,当年官兵真缺德。
不过也幸好如此,不然宁夏镇怎会生出兵变来,怎会为自己所趁?
“延绥镇国初屯田三万七千余倾,征粮六万五千余石,草料四万三千余束,地亩银一千余两。”洪承畴看了王世钦一眼,又继续道。
“只是如今屯田俱废,一切刍粮仰给腹地!”
“什么?”张顺正听得高兴,不由猛地站了起来,“一切俱废,仰给腹地?”
老丈人王世钦连忙站起来道:“我榆林之人,男不耕,女不织,一切用具皆赖粮饷!”
不是,男耕女织难道不是农业社会的常态吗?
还有你们不耕不织也就罢了,那一脸得意的神情到底是几个意思?
(https://www.tyvxw.cc/ty444405/705499641.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