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聊斋故事汇 > 第九十三章 守夜

第九十三章 守夜


  就在这个时候,几个考古队员抬着一口大红棺材走了过来。

  陈福来只看了一眼,不由的就是一愣。

  只见那大红棺材鲜艳如新,就好像被血水浸过一般。

  而且这口大红棺材做工十分的精美,表面甚至还用金粉画着一些寺庙或者道观才能看到的卍字符文。

  单看这口棺材就知道里面躺着的人非富即贵。

  而且看棺材的造型,里面躺着的十有八九是一个女人。

  站在陈福来面前的那位考古队员一脸兴奋的说道:“同志,这座古墓至今至少也有上千年了,最保守的估计,也是在唐朝时期,距今这么多年,但这棺材却能保存的如此完好的,我还是头一次见,极具考古价值,可以说是郭家一级文物,你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口棺材看管好,只需要看管今天一晚上,明天我们就送到市里去。”

  陈福来虽然不知道什么叫做一级文物,但从对方的表情可以判断,这口棺材一定十分重要。

  王乡长这个时候也在一旁说道:“老陈啊,这是党交给你的重要任务,你一定不能辜负党对你的重托啊。”

  听罢,陈福来做了个立正的姿势,道:“乡长请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务,妥善看管好这口棺材!”

  王乡长赞许的点了点头,道:“好了,时间也不早了,赶紧运回去吧。”

  陈福来招呼了一声,便把带着村民拉着牛车,把那几具古尸和大红棺材运了回去,小心翼翼的放到了祠堂。

  陈福来眼睛这么一扫,看着身前的这十几个村民,问道:“你们今晚有哪个愿意留在这里守夜?”

  闻言,众人是面面相觑,却是没人应答。

  这也不怪那些村民,那口大红棺材还好说,只是那几具古尸,是在是面目可憎,太过吓人。

  这黑灯瞎火的半夜留在这里,想想就让人背后发凉。

  见没人应答,陈福来眉头一皱,道:“你们今晚有哪个愿意留下来的,待秋后村子里分地,我就把河滩那两亩肥田分给谁!”

  这个条件果然十分吸引人,不少村民都是眼前一亮,有点跃跃欲试。

  但还是没人开口。

  毕竟今天不少人都或多或少的藏了点宝贝,这如果拿出去卖了,估计能顶的上种好几年的地,也不差那两亩肥田。

  见此情形,陈福来眉头皱的更紧了,一咬牙,道:“这样吧,今年咱们村分到了两个生二胎的名额,如果今晚有哪个愿意在这里守夜,我就把这个名额分给谁!”

  话音刚落,一个叫大魁的汉子就抢先道:“叔,我愿意。”

  闻言,陈福来点了点头,道:“好,算你一个。”

  见有人起头,其他几个村民也纷纷争先恐后的抢剩下的那个名额。

  陈福来压了压手,道:“都别抢,这样吧,你们抓阄,抓到谁是谁!”

  说着,陈福来拿来一个空碗,然后按着人头团了十几个纸团。

  其中只有一个纸团写着有字。

  陈福来用手抓了几下,说道:“这能不能抓到,听天由命,你们谁先来?”

  话音刚落,一个村民自告奋勇,道:“我先来!”

  说罢,伸手一抓,抓起一个纸团,展开一看,却是空白的。

  紧接着,又有四五个伸手抓了纸团,看了之后,纷纷摇头叹气。

  就在这个时候,村里有一个叫癞子的汉子忽然惊叫道:“我抓到了,我抓到了!”

  说着,晃了晃手中的纸片。

  陈福来看了一眼,道:“好,今晚就由大魁和癞子守夜。你们其他人都改回去吃饭的吃饭,该热炕头的热炕头去。下次一定要记住,党需要你们的时候,一定要积极点。”

  闻言,众人长吁短叹的各自回家去了,最后只剩下了程福来、癞子以及大魁三人。

  也不怪那些村民长吁短叹,在那个年月,美甲按每户只能生一个,多生就要罚款。

  而且罚款金额很高,就像是本山叔和宋丹丹演的那个小品基本上是一样的。

  但那时候,避孕措施也不到位,村里更是连避孕都不知道。

  这中奖率极高。

  再加上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第一胎是女儿的,都想着生个男娃娃传宗接代。

  自然而然,就有很多的黑户。

  如果能争取到这个生二胎的名额,不仅可以免去一大笔罚款,而且孩子的户口也有了着落。

  而大魁就是个黑户,家里的老二眼瞅着都能下地走路了,也一直没能给孩子上户。

  癞子的媳妇儿已经怀胎九月,眼瞅着老二就要生了。

  之前还发愁该咋整,这一次倒是解决了燃眉之急。

  程福来看着一脸喜色的癞子和大魁,严肃的说道:“既然党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了你们,你们就一定要完成好,今晚无论如何也不能出岔子。”

  闻言,癞子和大魁把自己胸膛拍的直响,道:“叔你放心,今晚我们肯定会一眨不眨的盯着这几具尸体和这口棺材,肯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

  得到了二人的保证,陈福来满意的点了电脑台,道:“那好,你们在这等着,我去你们家通知一声你们的婆姨,顺便让他们给你们送点饭菜过来。”

  说罢,陈福来就向祠堂外走去。

  刚走几步,陈福来又折了回来,把口袋里那只时亮,时不亮的手电筒交到了大魁手上,道:“这个你们今晚就先用着。等会我让你们的婆姨再给你们拿几支蜡烛过来。”

  说罢,陈福来就头也不回的走了。

  说是祠堂,其实就是从前的义庄,专门停放死人的地方。

  年久失修,显得十分破败。

  除了正门勉强还能关上,一左一右两只窗子更是破了一个大洞。

  祠堂在村子的最后面,几十米之内没有一个住户。

  一眼望出去,尽是一片漆黑。

  外面不知什么时候又起风了,呜呜的,好像夜猫子哭,很是渗人。

  好在没多久,癞子和大魁的媳妇儿就送来了热腾腾的饭菜以及四只支蜡烛。

  或许是多了两个人的缘故,亦或是点了蜡烛,到没有刚才那般渗人。


  (https://www.tyvxw.cc/ty442376/12008059.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