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重生一九九三年 > 第一百六十一章 旧时岁月上

第一百六十一章 旧时岁月上


  青宁农场、青宁便利公司、董事长、股东、集英社、陆修杰、土特产、一毛钱没花…等等信息要点,从张倩、盛菲菲、韩珏、傅杰等人的嘴里反馈到了她(他)们各自父母、家人的耳中。几多担忧几多顾虑,几多震惊几多欢喜,所有的家长无不体验了一次复杂多变的心路里程。

  不由他们不把事情复杂化看待,这些出生于50年代后期、60年代中前期的家长们基本都经过文~革动荡、社会思潮大变迁、改革风波、89年学生风波、**弓风波等等,对某种民间团体、学生组织比较忌讳、敏感。

  直到他们从子女口中得知陆修杰其人的品格、学习成绩、与青宁便利公司的关系、建立集英社的目标、集英社的发展方向等等之后,总算是打消了顾虑,不再担忧和惊疑了,渐渐地开始为他们的子女有这样一个有领袖气质、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土豪同学感到高兴了。

  傅杰的妈妈甚至想起了她今年刚毕业的亲外甥还没找到工作的事。于是傅妈妈便问傅杰道,“儿子,你和这个陆同学关系怎么样?!”

  “关系很好啊!要是不好的话,他能请我去崇名岛玩吗?!”傅杰理所当然地反问道。

  “儿子,你姑姑家的表哥今年刚刚大专毕业,现在一时之间还没有找到工作,你看能不能让你同学给他爸爸妈妈说句话,让你表哥去青宁便利公司上班呢?!”傅杰妈满怀期待地盯着傅杰的脸这样问道。

  “这个…等我过两天问问陆修杰再说吧!”傅杰有点为难地回答。为什么会为难呢?因为傅杰这个表哥大专3年在学校里是瞎混着毕业的,傅杰作为同一辈的表弟知道这个表哥的事情。但是傅杰妈作为长辈却是不知道她这个外甥的真实情况。总以为自家大外甥读了3年大专。怎么也是高级人才了…其实呢?

  “好的!儿子,你和人家同学好好说啊!你想想你姑姑平时对你多么好,你应该知道。你要是帮你表哥找到一份坐办公室上班的工作,那你姑姑肯定高兴死了!”傅杰妈激动地表示道。

  “啊?!还要坐办公室上班的工作啊?!”傅杰闻言更纠结了。

  “你表哥读了3年大学,一般的工作肯定是能做的!……(下面是100字的傅杰妈自己对傅杰表哥的固有印象描述、真实情况是傅杰妈其实根本不了解傅杰表哥的学习情况、相关能力、求职目标等等情况)”傅杰妈认真地自顾自地说道。

  (傅杰的表哥是一个典型的多面人:很多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和在家里完全不同,很多人都是学校里一面、家里又一面,以后进单位里可能再是一面,因为老师、家长、子女间沟通情况不良。忽视或者隐瞒,所以导致了这种信息上的不对称,子女实际情况如何,做家长的基本上不会比其子女的哥们、闺蜜了解的清楚,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悲剧啊!)

  “那好吧!我最多是把表哥的情况和我同学说一下,能不能成功我就不知道了!”傅杰勉强答应道。

  “嗯,你记得这个事情就行…”傅杰妈看到儿子答应了,高兴地表示道。

  像这样想到为亲人介绍工作的不仅仅只是傅杰妈一个人,不过其余家长比较靠谱。没有表现地这么急迫。

  ……

  除了陆家的人以及顾皓、许晓琳、马杰这种集英社“老人”没怎么和父母家人提集英社之外,还有一个人也没有多说。而是把描述的重点放在崇名岛的自然风光、青宁农场的见闻之上,她是谁呢?显而易见,这个人就是张倩了。

  这天晚上餐厅里,王老太太、张晋宏、李昕玉与张倩一家四口吃着晚饭。饭桌上张倩把这次郊游的见闻和家人叙说起来。

  “爸、妈、外婆,你们有空去崇名玩的话,除了森林公园和东滩湿地之外,一定得去青宁农场看看,那里……”张倩如同一只快乐的百灵鸟一样叽叽喳喳地说着青宁农场的特色和美景。

  “好、好、好!外婆有空一定去!”老人家看着表情愉悦、微有娇羞韵味的外孙女高兴地表示道。

  “妈,国庆节的时候让昕玉和倩倩陪你一起去吧!”张晋宏听了自家闺女的描述后这样表示道。

  “晋宏你呢?你不去吗?”李昕玉语气微微不善地质问。

  “我工作忙啊!国庆可能没空的!”张晋宏抱歉道。

  “闺女啊,晋宏工作重要,国庆节陪不了我这个老太婆没啥关系的!”王老太太停下筷子,这样劝李昕玉道。张晋宏听到丈母娘这样理解自己连忙感激地和老太太点头示意了一下子。王老太太慈善地和张晋宏笑了笑。想起自己已经离世的老头子,王老太心里叹了口气。唉,老头子选的这女婿和他自己是一个样——整日忙于工作、陪家人的时间很少,真是苦了我这女儿和外孙女了!王老太看着女婿张晋宏,心里这样感叹道。

  逝去李老头子(李昕玉之父)是复旦大学的教授、经济师,文~革期间的“臭老九”,被带到农村改造、进行思想再教育,繁重的农活累垮了老李的身子骨,等到伟人拨乱反正,李老头子恢复了工作,又忙于教学、培养人才,忽视了自身的健康,没有及时保养身体,最终因为年老体衰、身体暗疾突发,抢救无效,于2000年年底病逝。

  丈夫病逝之后,王老太太从明珠市中心的霞飞路老洋房里搬了出来(这栋老洋房是李老头子从其父亲那继承的房产),来到东浦新区与女儿女婿住在一起。老太太不愿意一个人孤孤单单地住在占地831平米、花园七百平米、住宅面积达494平米的大房子里,即使这个大房子里还住着一个花匠兼门房兼保安。一个远亲堂侄女兼保姆以及其丈夫和孩子。对老太太来说。这些人都不是自己的亲人。两个女儿才是。可惜老人的大女儿远嫁到了首都,也生活在首都,一年难得回一次明珠市来看望王老太太,幸好老太太的小女儿李昕玉嫁给了李老头子的学生张晋宏,小女儿一家生活在明珠市本地。

  李老头子作为大学教授、经济师,一生都是在务虚,他却希望教出来的学生去务实。张晋宏作为李老头子最喜欢也最出色的学生之一,83年大学一毕业就进入明珠市航运公司工作。一边工作实践“务实”,一边继续跟着老师李老头子学习、“务虚”深造。

  张晋宏工作后在基层岗位上表现出色,一年之后就被上级领导提拔成为航运公司财务处部长助理!又两年之后的86年,张晋宏再一次被提拔,成为公司财务部的副部长,这一年张晋宏从复旦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这一年张晋宏抱得美人归,经过老师李老头子的批准,张晋宏与李昕玉在这一年成婚,这一年后的一九八七年。两人爱情的结晶张倩出生。

  新婚之后的张晋宏一段时间里也沉浸在了蜜月里,与李昕玉你侬我侬。简直是羡煞旁人!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半年,泰山大人、师尊李老头子就把作为女婿和弟子的张晋宏狠狠痛批了一顿,称其陷入女儿香丧失了斗志云云。残酷地接受了一顿痛骂之后,张晋宏表示悔过,自此一门心思投入工作,儿女情长被放在了一边,虽不至于不管不顾,但是也不曾花多少精力在上面,虽然心里对女儿百般疼爱,但是张晋宏从张倩出生到现在,陪着妻儿出去玩的次数极其有限,就像这次国庆假日,张晋宏再一次地表示自己因为忙于工作、没空陪伴老人和妻儿欢度假日。

  丈夫很忙,作为妻子的李昕玉日常工作却相对较闲,因为她是复旦大学文学系的美学老师、副教授,主要教授美学课程,作为大学老师,李昕玉自己能支配的时间会比较多。不过最近两年李昕玉开始忙碌起来了,因为擅长绘画而被学校高层托付重任,担任新成立仅两年的视觉艺术学院下属美术学院的负责人,书记院长一肩挑。(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毫无理由的提拔!李昕玉登上高位,其实更是因为王老太太和李老头子的人脉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李老头子是原复旦大学知名教授,王老太太虽然不在复旦任职,但是她的来头更大,老太太的爷爷王老先生在1905年与严复、张謇、熊希龄等28人一起成为复旦公学的校董、筹集资金协助复旦创始人马相伯老先生建校。)

  王老太太的曾爷爷曾是清末扬州府同知(富裕的扬州、养肥了王同知大人),可惜死于太平天国起义,家族人员死伤近半,王老太太的爷爷带着自己这一支的族人南迁到松江府,在明珠县王老太太的爷爷领悟到“洋务”才能兴国保家,于是便投身于发展“洋务”,成为明珠最早的实业家之一。可惜传承到王老太太的父亲手里,勉强只能维持家业而已,最悲剧的就是王家在国共两方之中,选错了阵营,等到王老太太出生,国党阵营已经守不住长江防线、败相已定无法挽回了,于是王家人害怕被清算准备脚底抹油了!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一个不是意外的意外!

  王老太太是妾生子,在王家逃离明珠远走香江时,被遗留在了明珠。王家大妇带着亲生的两个儿子即王老太太的两个同父异母兄弟,带走了所有贵重物品、金银细软、银行存款,只留给王老太太母女一座位于法租界带不走的顶级花园洋房、松江府三千亩土地以及面粉厂、皮鞋厂、纺织厂等工厂,十里洋场里四间商铺等等固定资产。

  王老太太母女一下子被成为孤儿寡母,心中惶然、恐慌可想而知。幸好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离开故土的,一个年老的账房先生带着他的一家子人以及零星几个没处可去的下人留了下来。三家大型工厂里的工人们也都是不会离开的,但是因为王家出走香江,所以变得人心惶惶。年老体衰的老帐房以及其一家人、王老太母女、零星几个下人加在一起也是没办法运转这3个大型工厂的,那么该怎么办呢?

  在老帐房的帮助和建议下,王老太太的老妈、一个会读书作画的美妾(设定为清倌人、被王老爷赎买为妾),勇敢地站了出来,主动向人民政府上交了三千亩土地的产证以及面粉厂、皮鞋厂、纺织厂等较大的固定资产(没办法不交,这些工厂的中高级管理者基本都拖家带口跟王家去了香江,工厂当时已经停产了一段日子,混乱无比,只能靠国家接收了)。因为新中国刚刚建立,社会需要安定,所以这类民营、私营的企业工厂,国家都是通过收购、公私合营(以公为主)来兼并掉的,国家也会给原来的拥有者以补偿,所以王美人献上家产,并不是没有益处的。

  王家主要成员都走了,但是王家的人脉关系还在,于是在这些人的关照下,王家母女没有受到欺诈、压迫,上交了这么多的固定资产,国家也给予了补偿。因为新中国刚建立,到处缺钱,给不了王家母女多少立刻能给予的补偿,于是政府便采用了公私合营的办法,以国家占大部分股份和权益,王家母女占小头,经营面粉厂、皮鞋厂、纺织厂,其中又以皮鞋厂规模较小,员工人数不到百人,所以国家给王家母女保留了40%的股份,其余两家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厂子,王家母女仅有不到10%的股份和分红。其余五家更小规模的作坊式工厂,王美人也无心管理和经营,于是把5家小厂以及一些商铺之类的固定资产都转给了王家友人,换了一笔现款维持生计,仅留一个餐馆商铺留给老帐房的儿子以及下人们经营,当然新中国成立了,也不能再叫下人了。

  这个餐馆后来一直都良好地经营着,保留了很多明珠菜系菜品,不过因为坚持保密配方以及固有的经营理念,餐馆也没有做大,(只有一个主店和一个分店,奇怪的是分店名气比主店还大),不过却成为明珠老客勒们最喜欢最常光临的餐馆之一,从建国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期间不乏各种困难、危机,好在有诸多王家人脉帮助解决了,因此也得以成为老明珠本地最顶级的私营餐馆。

  餐馆不大,名气却很大,因为王老太太出嫁之后,王家占地8.11亩的洋房别墅改建成了一个会馆作为顶级餐馆经营(50、60年代一些运动中,虽然期间有几段时期内,不正常开门营业,转而作为社会名人、民主人士的聚会场所这样维持着不倒闭,直到改革开放后,成为商业性质经营的顶级餐厅),这个顶级餐馆被老客勒们称之为王家别墅。这栋建筑文化遗产始建于1915年,王家斥资40万两白银(相当于3000万人民币)购于1922年。建筑面积1580平方米,花园面积有4860平方米,园内有两棵百年大樟树(算到2005年)。坡屋顶、红平瓦,壁炉烟囱,鹅卵石墙,简洁而不失典雅。室内以传统名贵木材装修,家具中西集合,华洋并蓄,晚清风格和西洋风格完美相容,花园里树木繁茂、细草如因。如果不是因为王家主人名气不大(1945年,当王家主要成员逃离沪上去香江之后,自此之后,留下的王家母女更是籍籍无名),远远不如白崇禧、沙逊、嘉道理,此栋别墅应该能和著名的白公馆、沙逊别墅、嘉道理私宅相提并论。


  (https://www.tyvxw.cc/ty434855/11816157.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