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雄霸大明朝 > 第五章 戚刀

第五章 戚刀


  小睡片刻,腊月二十四一早,朱延平抱着两套铠甲与兵器,贴身放好军籍堪合,离开了卫所衙门。

  “老爷,未免对这朱三郎太过优厚。”

  老仆进屋,端来一碗米粥,这年头,除了那些大富大贵的豪商和官老爷,卫所里的诸位老爷,家里也没有余粮啊。

  吃着米粥,陈世清眼睛眯着,倦意十足:“说说看,不这么做又该怎么做?”

  “小的觉得给套棉甲就能说的过去,看朱三郎老实本分的样子,说不得也能收个十两银子。”老仆为茶壶添水,主仆之间的关系往往比亲兄弟还好,主仆关系紧张的,是那种白契签来的短工,或者直接就是强买来的黑户劳力。

  “呵呵,我陈家不上不下,却也不缺那几两银子度日。这卫里的事情,麻烦着呢,外面的事情也麻烦,卫里不出几个人物,这镇海卫也就到头了。”

  陈世清放下米粥,眉头皱着,有些话他不能说,传出去会引发卫里的骚动。尽管镇海卫已经从两县之地,缩成了一个乡镇规模,可依旧是祖祖辈辈寄身之所,可能裁撤的消息传出去,必然会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去年六科官刑科给事中解学龙上折子,胆子很大,说文官由明初的五千四百余,武官编制两万八千余,至今都翻了三倍。明初那些人可以管理国家,为什么现在非要这么多人?建议裁冗简政,每年朝廷可以节省上百万的俸禄支出。

  裁减编制是不可能,没人能下得了手。可解学龙的折子得到天启皇帝的认可,总要裁掉一些做做表面文章。

  陈世清这个四品文职卫所武官,实际上管的人,干的事就是一个镇长。他可不想让镇海卫的编制被上面取消,到时候他将失去现在的一切。

  卫里出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朝廷把裁减指标放下来,地方都司也会衡量衡量。他不求镇海卫能起来,像大同右卫那样名将层出,只求不要垫在最后面成了挨刀的可怜鬼。

  “老爷,这么骄纵朱三郎也不是常事,这孩子傻乎乎的,以为外面的人都如老爷这么好说话,就怕受气忍不住闹出祸端。”

  “这是他的事情,与你家老爷何干?外面受气了,才会念着咱的好。他家的那个鲁疤脸,大牛哪个是省油的灯?外面吃吃苦,也是一番磨练不是?”

  陈世清放下木碗,要回卧室见老仆还跟着,扭头问:“怎么,还有旁的事情?”

  “老爷英明,威武大将军不见了……”

  威武大将军,可是太仓州斗鸡场圈子里的霸主,陈世清的心尖子,眨眨小眼睛,浑身的倦意以怒气的方式宣泄出来,尖叫道:“找!翻地三尺也要找出来!”

  那边朱延平在乡亲的帮助下,将两套甲和兵器搬了回去,大牛四人吃饱喝足睡的正香,威武大将军的尸骨也入土为安了,鲁衍孟敏锐,听到声响就自己醒了。

  “呦呵,陈大人手笔不凡呐!”

  鲁衍孟爬起来,揉着眼睛走近几步,摸摸放在草垛上的纸甲,又有些不屑道:“还以为什么宝贝,一套破烂货,看你那出息样。”

  抄起纸甲附带的头盔,鲁衍孟敲了敲道:“还成,是个铁家伙。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当年辽东大战时,杨镐麾下先锋大将,总兵杜松就戴了武库换装的崭新战盔,让建奴一箭射穿头盔,死了。”

  朱延平拔出剑,切着稻草玩的不亦乐乎,头也不抬:“那和我有啥关系?杜松是谁?”

  “延绥镇出来的军户,他有个兄长杜桐也是一方重将,总之延绥杜家是世代将门,不是你能遇上的。不过,杜家一蟹不如一蟹,总兵杜文焕在西南的表现能用可耻来形容。”

  鲁衍孟将头盔戴在自己脑袋上,绑上盔带,一身补丁脏衣服,看着十分滑稽,摆了个姿势道:“青荷,为本公子穿甲!”

  随即摇头笑笑,鲁衍孟将立在草垛下的刀抓住,顺着草垛滑到地上,手指搭在刀刃上拭刃,盯着刀刃幽幽道:“三把兵器,姓陈的意思很明显了。三郎,被姓陈的敲走多少银子?”

  “陈胖子还算热心肠,原本银子要都给他,他硬是还了二两回来,感觉他人还不错。你说你以前阔过,可学过剑术?”

  “别把你家鲁先生当成寻常士子,儒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我家一样不曾落下。御术、弓术合起来的骑射,咱也拿得出手。这剑术,还是学自蜀地道门青城剑派,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青城派?”

  “怎么你听说过?不是讲书先生口中的那个青城,总之你别知道为好。”

  鲁衍孟抬头瞥一眼,朱延平嘿嘿一笑,将剑收回鞘里,蹲下道:“既然你是我先生,剑术也一并教教,如何?”

  “可惜岁数大了些,十四岁才是学剑的好年纪。成,有空闲了就传你两手保命。”

  鲁衍孟随意说着,一副说大话不要本钱的神情,抓起土疙瘩将大牛刘高旭砸醒,呼喊道:“快起来,事情还多着呢。”

  事情的确还多着呢,起码要把房屋里面的家具碗盆什么的收拾好,或寄存或送给朱延平叔父那里,一帮人也不能就这样入营,最起码也要置办一身行头。

  朱二一家子也早早来了,为朱延平升职贺喜,也是来帮忙收拾的,不出朱二的预料,家具什么的,都归他家了。

  将东西搬到朱二家,已是晌午,朱延平二娘今日很热情的招待了这些人。昨夜朱延平的表现,让邻里看朱二一家的眼神也不一样了,他二娘自然也是扬眉吐气一番,当然,送给他家的家具也是宝贝,起码她两个儿子将来分家时,不愁了。

  一宿没睡好的朱延平被喊醒,原来是卫里的老太爷来找他,老太爷年近九十,他不敢耽搁抹一把脸,就出去迎接老太爷。

  “陈家那后生总算做了回人事……三郎来了啊?到老头子这里,看看这个……”

  老太爷中气十足点评着陈世清,指着身后两个孙儿捧着的东西道:“三郎,这是戚爷爷打造的戚刀,家里没人使唤,供着也是糟践,拿着去砍鞑子砍倭寇,砍折了才是这刀的命。”

  他的儿子如今也是发须皆白的老头,身披素色锦衣,扶着老太爷开口道:“家里都是读书弄墨的,戚爷爷的东西就该上沙场,这刀三郎收下,饮血的戚刀才不愧戚刀之名。”

  “老头子还在,有你说话的份?”

  老太爷有些不快呵斥自己插嘴的儿子,他年轻时可是戚家军一员,他家里能从普通军户成为商读一体的士绅一员,全是老太爷杀出来的,他的威望在家里,在卫里,都是无人能撼动的。

  老太爷的两个孙子,已是中年,各穿青衫布袍,头戴四方巾,一派儒生打扮,说明他们最低都是童生,是有功名的人。

  “戚刀……”

  一旁鲁衍孟轻吸一口气,这刀,价值不下百金。如果刀身铭文刻有军职,还会依军职高低而有高低增幅。

  “戚爷爷的刀?”

  朱延平与周围的乡亲都愣了,以前听说过老太爷家里供着这么一尊大神,原来是真事。戚继光的威望,在东南,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三郎昨夜的豪气莫说被刀惊散了?给老头一个准信,敢不敢要这刀?”

  “怎么不要?三郎不会堕了戚刀名头,人在刀在!”

  捧刀的中年人双手将戚刀递给朱延平,和声道:“戚刀在手,不长眼的敢抢,三郎杀了就是,官司打到南京三法司,没人能动三郎。”

  三法司,即刑部、大理寺、监察院的合称,是最高司法机构。因为有南北两京,南京是法律上的首都,北京是天子行辕所在的行在,两处都有百官编制,一模一样,所以三法司也有两套班子。

  “就是这个话,敢抢戚刀的,杀了就杀了。”

  老太爷拍拍大孙子的肩,很满意大孙子这番话,另一个孙子踏前一步,手里捧着个木盘,盘中用红绸带盖着一样东西。

  老太爷揭开红绸,露出一口海碗,一口表面布满裂纹如同冰裂的素白色海碗,通体泛着淡淡铁锈色。

  “这是老头当年吃饭的家伙,我戚家军的弟兄靠这个家伙吃饭才百战百胜,斩千人不折一人,全靠这玩意儿庇佑!”

  “哥窑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

  鲁衍孟轻声念叨一句《格古要论》上的记录,冰瓷是宋代哥窑的名品,周围这些俗人怎么知道冰瓷的宝贵性?

  他估计,就连这位随戚继光征战沙场的老太爷都不知道送出去的是什么东西,可能只是一个迟暮的英雄,送出的一份美好祝愿。

  此时,距离宋朝才三、四百年,收藏界就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冰瓷一件’的感叹。眼前的碗虽然是仿造的冰瓷,还是品质最差的细碎纹,可这东西,真的是无价之宝!

  把这玩意儿送到合适的地方,完全可以换来一生的荣华富贵!

  他闭嘴了,什么都没说,神情平淡,透着往日挥之不去的三分流里流气的痞气。

  朱延平没想到老太爷送了他一个吃饭的碗,看老太爷恋恋不舍的神情,拱手道:“老太爷,这碗三郎不敢收,有戚刀助威壮胆,足够了。”

  “当年的老兄弟估计也没几个了,这碗给三郎正好,老头留着没啥用处,老头也用不了几年。成了,就这样吧,老头先走了,三郎有出息了,来李家坟头烧柱香,给老头说道说道。”

  老太爷转身,对孙子轻哼一声,两个孙子也有些不舍这碗,搀着老太爷走了。

  老太爷的儿子留下来,低声道:“家父是一家之主,这碗虽宝贵,既然已送出,还望三郎好生保管,毕竟这是戚家军的传承。浑河血战后,戚家军就断根了,若三郎有出息,别给戚家军抹黑,糟践了这碗。”

  “说甚胡话呢?滚回来!”

  老太爷担心儿子把碗讨回来,扭头喝骂一声。他相信戚家军百战百胜,靠的就是吃饭的家伙庇佑,有灵性。

  而他家里人认为老太爷高寿,也是这碗的功劳。这么送出去,除了认天命的老太爷,其他人心里真不好受。

  “三郎,这碗不比泰山轻,莫要轻易示人,祸福难测呀。”

  回到屋子,朱延平缓缓抽出戚刀,刀身铭文类似小篆,他看不懂。鲁衍孟瞅了瞅,道:“老太爷当年英雄,这是哨官佩刀。”


  (https://www.tyvxw.cc/ty43467/2396548.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