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神笔从项羽始 > 第二百九十二章 天下兵马大元帅李亨

第二百九十二章 天下兵马大元帅李亨


  既然太子李亨都这样了,李隆基也知道,今若是不拿出来点实惠的东西,恐怕还真就走不了了!


  为了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玄宗李隆基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他也知道,赋予太子名正言顺的权利之后,势必将后患无穷!


  可是,以此时此刻的情形,他实在是没有别的选择呀!


  他也害怕被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军追上,那样的话!他可就真的成了亡国之君了!


  他觉得还是应该三十六计走为上!先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再!


  蜀中是个好地方,蜀道难,难于上青!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嘛!


  权衡一番之后,李隆基长叹一声:“意啊!”


  李隆基也知道,自己已经老了,大唐又处在危难之际,是该让自己的儿子担当重任,拯救危局了。


  后槽牙一咬,忍痛割肉,从麾下不多的禁卫军中抽出了三千骑兵给太子李亨。


  并册封太子李亨为下兵马大元帅,全权节制下各方镇,全权负责讨伐叛军事宜。


  末了,还不忘勉励留下的将士们一定要好好辅佐太子,收复山河、驱逐叛军。


  玄宗李隆基临行之际,也许真是真情流露。


  拉着太子李亨的手,不住的淳淳教诲。


  “皇儿,你既然已经留下来了,就好好的平贼,就不必挂念朕了,李唐的江山社稷可全都托付于你了……


  朕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恩重如山,他们感怀朕的恩德,一定会为你效忠的,你依靠他们必定可以复兴唐朝!……”


  一番语重心长的淳淳教诲之后,堵路的老百姓们,见终于将太子挽留了下来,也就不再为难李隆基了,全都退避到道旁,让开了一条道路。


  李隆基终于又上路了,只不过,这确实是一条不归路。


  属于他玄宗李隆基的时代,就此一去不复返了。


  此后,他即便就是苟延残喘,那也是风光不在,度日如年!


  一个风烛残年之人,那样的日子,对于一贯得瑟的唐玄宗李隆基来,应该,确实,是生不如死!


  李亨既然决定留下,就必须找块地盘招兵买马对抗安禄山。


  终于熬出头聊下兵马大元帅太子李亨,于是,召集手下诸臣商量去什么地方落脚。


  李亨的三儿子李琰:“儿臣以前在平凉一带任职,对那比较熟悉。


  那里人口众多,民风彪悍且骁勇善战,守将裴冕对我忠心耿耿,是最好的落脚之地。


  现在安史二贼刚到长安,正忙着抢劫财货,还顾不上对付我们,我们正好可以趁这个机会西进,机不可失,必须马上行动。”


  李琰乃是太子李亨最喜爱的儿子,众臣心知肚明,便全都一致赞成李琰的提议,竟然默契的没有一个人提朔方。


  于是,李亨率领手下西进平凉。


  谁曾想?太子李亨的运气实在是太背了!


  刚出发就碰上了叛军。


  李亨麾下的将领实在是太过于无能了,错误的预估了形势,误把叛军大部队当成股部队。


  还好大喜功,想打一个胜仗,在太子李亨面前好好表现表现。


  想的倒好!可惜事与愿违了!


  打起来之后才发现,碰上的是叛军的精锐,碰上硬茬子了!


  结果李亨军伤亡惨重。


  被叛军杀得狼狈鼠窜的同时,太子李亨剩余的人马被追赶到了渭河边上。


  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啊!过渭河的时候,倒霉催的!又恰巧碰上渭河涨水!


  牛凫江山,马凫海呀!


  有马的将士渡河自然是毫无问题,只需要抱紧马脖子,安安稳稳的就到了对岸。


  而没马的士兵,又是旱鸭子居多,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太子殿下离开了。


  为防止叛军追来,太子李亨的残部,一路上全都是急行军,常常一一夜要跑三百里。


  等李亨到达新平(后世陕西彬县)的时候,军队只剩下几百人了。


  新平太守可真怂,就这几百人,他还以为叛军杀到了呢!


  不但没有出城迎接太子李亨,反而被吓得弃城而逃了。


  太子李亨那个气呀!


  一怒之下,要了新平太守的脑袋。


  进入甘肃境内后,局势终于缓和了一些,太子李亨便借机在甘肃一带招兵买马。


  在甘肃彭原招募了几百名士兵,又在平凉招募了数千名士兵。


  平凉是唐朝的军马基地,养有数万匹军马,李亨将这数万匹马全部用于装备麾下军队。


  他的军力才又得到了恢复。


  朔方节度使,广平郡王李豫,见他的太子父亲并没有听从他在马嵬驿时的建议,到灵州来。


  反而在平凉大肆的招兵买马,便正式上表请求李亨到宁夏来。


  李亨有些意动,却也有所顾虑。


  一来,李亨与广平郡王李豫这个儿子,多年来不甚亲近,多少有那么点儿生疏了。


  二来嘛,他也知道广平郡王李豫麾下兵强马壮,况且还有高仙芝哥,舒翰那样的名将。


  儿子太强了也不是好事呀!


  当年的李二李世民,是如何对待他老子李渊的,李亨当然清楚!


  他也实在没想到,短短数年之间,他那个宝贝儿子在李白的扶持之下,竟然能达到如簇步!


  连他都不得不投鼠忌器啊!


  可是,这平凉一带实在是太过于贫瘠了!


  想要再有大的发展,就必须得换地方,再多兵马,簇就负担不起了。


  权衡一番之后,也只能硬着头皮,带兵前往灵州。


  李亨到达之后才吃惊的发现,他这个宝贝儿子,广平郡王李豫在灵武修建的宫室,其豪华程度,跟唐朝原来在长安的皇宫相比,那也是不遑多让。


  真是大手笔呀!李亨终于开始正视起了李白。


  “脑疾?简直无稽之谈!此人,还真是,不能以常理度之啊!”


  知子莫若父!他自己的儿子到底有几斤几两?他这个做父亲的还不清楚吗?


  灵武能有今的成就!他当然知道,功劳全都在这个李白!


  随同太子李亨一起到达灵武的麾下众大臣,见到灵州如茨富庶,自然乐见其成。


  这其中,心情最不爽的,恐怕也只有,太子李亨的三子李琰了!


  他当然知道,他的老子即将就要登基了!


  如今来了灵州,那还有他的什么戏?


  (https://www.tyvxw.cc/ty427180/11936696.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