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人间修罗神 > 第三十五章青龙关

第三十五章青龙关


秦良哲低头思忖片刻,忽然抬头道:“第一步不是问题,想必家父对风王心思也略知一二,伯父也并非愚顽,但仍旧如此做法,想必有不得已的苦衷。”

  两年以来,李云逸通读云来岛典籍、师尊手札及天下奇闻异事录,对各国朝堂之事也略知一二。这一路走来,所见所闻与记载大体不差。师尊临行前的嘱托让他倍感重任在肩,不由让他想起了多年前的相似的一幕。如今,他心中所想,只有一句古老的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他不仅要坚定的完成师尊所托,而且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师尊所托虽只是点其一点,而完成这一点不仅需要自身机智果敢、实力强劲,还需要强有力的盟友,并且不止一个。这是一个极具挑战而且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宏大布局,即使师尊也从未提及,而李云逸自己却在一点一滴里,描绘着这个构想并在不经意间悄然落笔。

  秦良哲目前还不是一个稳定可靠的盟友,但却有作为盟友的潜质和先天条件。李云逸需要将他牢牢绑定在自己的这辆战车之上,却又不能露出太多痕迹。秦良哲是一个纨绔子弟不假,但并不愚蠢,骨子里的傲慢源自对自身实力的足够自信,他需要一个理由,而这与李云逸的部分需求不谋而合。

  “风相实不赞同风王所谋,但却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乔家也看透了风王的心思,这是一个可以晋升的砝码。或许,风王的真实意图,也并非与东岛国结盟。但这于风王而言,却是一个不错的桃子。其真正目的在于削弱秦宗族的庙堂势力,同时也要使秦乔矛盾更加深厚。风相何等精明之人,焉能不知?只是身居高位,心有不甘罢了。”李云逸侃侃而谈,如涓涓细流,汇入秦良哲脑海之中。秦良哲沉思片刻道:“云逸兄既然洞若观火,恳求破解之道。”

  “破解并非难事,只是需要秦老爷子做出些许让步。”李云逸成竹在胸道。

  “怎么样的让步?”秦良哲疑惑道。

  “听闻兵法大家姜起与乔家关系颇近,却始终未能走上朝堂。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曾听家父提及,姜起著书立说在兵法方面造诣颇深,意欲借助乔家施展抱负。”

  “姜起可曾与秦家走近?”李云逸心有不明,果如秦良哲所言,姜起是一个怀才不遇之人,又是长于兵事,应该首先接近秦家才是。

  “云逸兄有所不知。姜起多年前曾与家父在兵法方面起过争执,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局面。”秦良哲一语点醒李云逸。这并不奇怪,姜起著书立说,能为天下所称道,然秦越毕竟手握风国军权,权柄越大,对于持不同见解者越发难以容忍,视为挑衅。

  “那就更需要秦老爷子让一让。”

  “如何让?”秦良哲诧异道。

  “秦家全力推举姜起,还要身居高位。”李云逸淡淡道。

  “云逸兄莫要耍笑。”秦良哲眼珠子几乎要掉出来,但看李云逸云淡风轻,完全不像在开玩笑。

  “此所谓以退为进。秦兄出使未果,秦家便需要做出些姿态。秦家如此大度,以国事为重,还可以让风王对秦家有所歉疚。秦家趁机提出些额外的要求,风王必定应允。”

  “什么要求,快请云逸兄明示!”秦良哲已经明白几分,对于李云逸越发佩服几分。

  “重开赤金山。”李云逸依旧淡淡道。秦良哲听完吃了一惊,想说什么,张了张口,却没有说出来。

  “我知秦兄担心什么。赤金山是风王的一片逆鳞,却是秦家的王牌,弃之不用,岂不可惜。何况昭明国对东皇山虎视眈眈,一旦他日有变,风国岂不痛失两大臂助。流民只是疥癣之疾,铁矿却是利国利民之本。我倒想问一句,赤金山封山多年,流民可曾止住。这一路走来,秦兄亲眼所见,自见分晓。”秦良哲听了李云逸一番话,心中不觉感同身受,已有了七八分信心。

  “秦兄此次回去,大可以由此入手,重开赤金山铁矿,招揽工匠矿工,甚至流民也可做一些粗浅的劳作。同时对其善加优待,不仅矿场不日可有起色,而且流民之疾也可缓解。”李云逸再次循循善诱道,秦良哲眼神中放射出异样的光彩:赤金山铁矿一旦解封,日进斗金不在话下,最重要的是秦家在风国实力将更加稳固强大,即使是风王也要对秦家忌惮几分。这样不仅解除了伯父与家父的心结,更让自己会被家族刮目相看。秦良哲一向自视甚高,却无甚建树,此次必定一鸣惊人,正暗自庆幸,却忽然犹疑,以李云逸的远见卓识必不会因为一点点金银财宝就可以收为己用,收为幕僚,更是天方夜谭。此人忽而温文尔雅,忽而放荡不羁;忽而忠诚可靠,忽而阴险狡诈。着实让人捉摸不透,引以为盟友臂助,必然是上上之选,只是不知他心所求为何,心中不免有所疑虑。

  “我欲到夏国开设商号,正愁无本,正蒙秦公子慷概解囊,深表谢意。”李云逸看出秦良哲心中疑虑,坦然道,“天下商号多如牛毛,却多在风国与夏国,何也?风国有盐铁之利,海运之便。而夏国商道贯通东西南北,盐、铁、茶、马匹、皮货、粮食等等,无有不利,若秦兄在风,在下立足于夏,遥相呼应,则无往而不利也。”

  “云逸兄着实高见。一番言语,道尽天下商贾之所利。既如此,日后云逸兄但有所求,秦某无有不从。”秦良哲在马上恭敬一拱手,李云逸见了,也回一礼。

  第二日正午时分,一行人终于走上了金宝郡官道,不远处金宝郡城高大的城墙巍峨壮观,隐然俾睨天下之势。快马加鞭不消两个时辰便可到达青龙关,几人虽不是快马加鞭,赶在闭关之前,也可到达。

  秦良哲再三邀请几人一同去秦府小住几日,都被李云逸婉言谢绝。秦良哲知他赶路心切,便不再挽留,两人匆匆道别。李云逸向七叔打个手势,便快马向青龙关赶去。

  李云逸与英招各骑一匹马,在前领路,与马车相距约十几步距离。李云逸知道英招有话要说,浅浅一笑道:“我知你心有疑惑,到夏国后,你自会明白。完成我们的目标,需要足够的实力,更需要足够的耐心。”

  英招似懂非懂,既没有表示同意,也没有表示反对。

  作为天下第一关,青龙关当之无愧。横贯南北,巍然耸立。南端刺入天柱山悬崖断壁,北段脚踏天河。三座城楼耸入云霄,足有十五六丈高,即使是城墙也有十丈,城头之上宽约两丈,并行奔驰四匹马,也绰绰有余。城墙以开采天柱山花岗石为原料砌筑,坚不可摧。蓝庭立国之初,筑二城关,一为青龙关,一为白虎关,以为抵御西陲边患乱民之用。然夏侯以举族之力集结流民,驱逐外辱,利国安民。这两座城关六百年来自然也就无用武之地,以至东西五十里遥遥相对,山风吹过,林间飒飒作响,隐约间天河浪涛起伏,汹涌澎湃,似乎在诉说着遥远的往事。

  恰在城关关闭的前一刻钟,一行人堪堪赶到,只见城墙巍峨,行人寥寥无几。好在秦家令牌确实管用,守门兵士只看一眼,便立即放行,丝毫不提通关文牒之事。一行人顺利通过关卡,指望在前处寻一处歇脚之地。李云逸看这城墙颇为厚重,城墙根足足六丈有余,竟然是城墙顶部三倍还要多。城门也是高大坚固,两扇门阔逾三丈,高三丈,厚约八寸,表面以寸余厚熟铜包覆,中部又以千斤闸作为二道防守。当真是固若金汤。

  李云逸沉思:今夜又将是露宿之夜,不禁感慨古人行路当真艰难。正在感慨唏嘘之时,忽听一声:“站住。”


  (https://www.tyvxw.cc/ty38647936/76153588.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