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地狱皇后(四十八)
很多初到纽约的年轻人,在看到那个繁华的大都会时会产生这样的感慨:如果你到了纽约,你就征服了世界。
可能要经历了一些事之后才知道,曾经以为理所当然的事并不是那么理所当然。
美国警察怎么会没有保护民众免受犯罪分子侵害的义务呢?电视里根本不是那么演的。
也许电影里的警察破案过程很精彩,运用了很多高科技或者心理分析什么的,近乎神乎其技,然而美国警察的破案率确实不高。
只要不立案,那么分母的数字就会变小,这也是提高破案率的一种方式。更何况各州法律量刑不一,有的州保留死刑,有的州没有,一个好的律师能让执法者辛苦找来的证据全部变得无用,而且跨州的案件交接过程和跨国没有什么区别,无形之中给破案增加了困难。
行政和司法方面带来的阻碍束缚了警察的手脚,况且美国的政体是不支持独裁者的,有很多独裁者会借用司法和警察的力量铲除异己,除非公民是某个大案的污点证人,警察会提供安全屋和保护人员,并且还会伪造新的身份到别的地方生活,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非常之低,几乎可以成为电影题材。只有当公民被杀后,警察才会以刑事案件为依据对犯罪者进行逮捕、射杀。
认同了这个游戏规则的人都要为当局的所作所为担保,如果你觉得不安全可以去买枪,在美国持枪是合法的。当然,纽约州是民主党,是反对持枪的,他们觉得遇到强匪宁可互相比试拳头也不愿意和牛仔一样拿枪较量。
那些出入写字楼,提着公文包、看起来文质彬彬的白领会和胳膊有他们大腿粗的黑帮成员打架么?
人们渴望当白领除了体面,还因为工作环境,至少曼哈顿写字楼不会变成波斯湾战场,又或者是矿井,随时可能被活埋在地底。
3月份的时候,英国石油公司在得克萨斯州的油田爆炸了,早在好几年前公司就已经知道炼油厂设备存在严重的老化和安全问题。但是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要控制成本,相对于更换老化的设备,公司更愿意冒险生产,直到炼油厂爆炸为止。
高尔已经去美国处理这件事了,虽然英国石油公司现在是美国石油公司的从属,马尔福家在那边也有产业,早在去年的时候就有炼油厂的工人声称“我活不过今天”,而且这是一种普遍现象。
原本写字楼里工作的人们也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但是911事件让这种安全感消失了,他们随时笼罩在“恐怖大王从天而降”的阴云里。
美林公司在事件发生前在世贸中心有一整层作为办公室,另外还有美洲银行、德意志银行、摩根斯坦利添惠。大楼倒塌后公司重建本来那个流浪汉可以到美林其他地方继续工作的,可是他最终成了流浪汉,要依靠一个不会说英语,同样无家可归的移民为他剪发剃须,才能不像其他流浪汉那么邋遢。
暂且将那个流浪汉称为山崎,这个名字本质上和五角大楼不愿意透露名字的消息人士差不多,他曾经负责的领域与美国进出口银行有关。
这个银行的运作模式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政府从纳税人的手里拿走钱,并把它交给进出口银行,进出口银行把钱交给“听话”的企业,比如b公司和g公司,当别的国家要从b公司买飞机时,会承诺把钱还给b公司,并以低于市场利率的方式归还进出口银行贷款。
等等,为什么进出口银行和b公司会答应呢?
山崎桑会说,美国的飞机制造企业不止是b公司一家,但是b公司与五角大楼有“特殊的关系”,这些订单交给b公司,其他公司就接不到订单了,b公司的股东可以得到一些其他生产者也能创造的利益,并且b公司会获得美国财政部给的进出口补贴,这也是进出口银行发放的,为了制造更多的飞机b公司会创造几个有限的就业岗位给可以找到其他工作的人。
那么这样一来不会形成垄断吗?中小型进出口企业怎么办?
山崎桑会说,进出口银行每年必须花10%的金费给那些小的贸易公司,当然这些小公司也是依附着b公司,不是它的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就是下游的服务商,形成这种体制产生与1934年罗斯福新政有关,当时总统正打算为出口苏联的企业提供资助,但是一些私人金融家看到苏联的新政府拒绝承认前沙皇政权留下的债务,所以他们不愿意向这些为苏联出口的企业提供融资。另一方面新政执行者们嗅到了机会和伴随而来的商业利益,他们就让财政部向这些国际贸易商提供信贷,尤其是许多别国与个人都不愿资助与美国交易的本国公司,尽管后来的政治形势让苏联贸易贷款项目流产,进出口银行却得以保留,当时这个银行的第一笔业务就是允许古巴购买银,此后该行继续实行带有政治色彩的贷款,比如铁路业和重型设备行业提供信贷。只是随着日本的崛起,美国的挖掘机k公司遇到了小松作为竞争对手,因为效益问题,k公司不得不对员工进行裁员,当时k公司的董事长名叫李·摩根,60年代有个很出名的小号手也叫这个名字。
但他是那个摩根。
山崎桑说,是的,那个摩根,他和他的朋友们在一起打高尔夫球的时候聊起了这个话题,然后他们集体游说政府,要求政府出台政策逼迫日元升值。
那么进出口银行呢?他们不能做什么?
山崎桑说,进出口银行放低利率贷款必须是外国到美国来购买商品,当时日银也学着美国进出口银行的模式开了日本输出入银行,提供几乎一样的服务,但是到了60年代中期,他们将成套设备的出口贷款转移到了海外资源的开发上。
为了给美国人让路?
山崎桑说,日本人做到这个份上,美国商品还是竞争不赢,也只有从汇率下手了。美国的人工成本太高,并且税收也高,我曾经为一个双职工家庭报税,他们的收入和1977年相比上升了224%,但是税收却上升了340%。在税收问题上欧洲人不会同情美国人,一直以来欧洲占用国民收入的份额比美国政府要大得多,大部分欧洲人的人均纳税额要比美国人高,但是即便这样,美国的税收体系还是最贪婪的,2000年时政府攫取了3万亿美元的税收,平摊到2亿7500万男人、女人、和儿童身上,每人要缴纳11000美元,独立战争期间的革命者们在税收很少时喊出了“无代表,不纳税”的口号,在国会里面工人并没有代表,相比之下富人的纳税率却很低,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偷逃税。
政府是怎么处理的?
山崎桑说,国税局增加了3000多名可以可持枪执行逮捕任务的职员,在禁酒令期间有个芝加哥帮派的头目艾尔·卡朋。他身上血债无数,最后却因为偷税被捕,那些人有权力征税,就意味着你拒绝缴税就会受到伤害,美国在其他方面松松垮垮,在收税方面绝不含糊,尤其是在政府缺钱的时候,他们在建国初期拒绝了向法国人偿还债务,大萧条时又向苏联新政府索要前政府欠的贷款。但是现在和大萧条时不同,税金并没有用于基础建设,不止是纽约,美国各地的基础建设都需要翻新,可是政府与建筑承包商签合同会让军事承包商不高兴。在珍珠港袭击后10天,罗斯福总统在华盛顿召开了几十位雇主和工会成员组成的会议,要求他们战争期间不会发动停工或罢工,如果出现无法解决的争端,可以交由国家干预。当时的军费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许多优秀的商人辞职,主动为政府提供无偿服务。
真的是无偿的么?
山崎桑说,国家复兴署绝大多数参与者都是洛克菲勒和杜邦公司的追随者,这些人在工会与陆军、海军等大客户之间周旋,就如同雪花之中的艺伎一般,政府和承包商因为他们变得日益亲密无间,于是定好的合同价格不再有约束力,随时可以更改,可以随意修改避免损失,唯一重要的是维持生产线运转,而在这一过程中损失的只是纳税人,因为他们在政府里是没有代表的。另外,他们的爱国热情高涨,美国也许没有那些善于在电台和电视中演讲的独裁者,国家复兴署却用了独裁者们的方式,在工厂里煽动工人们的劳动热情,这种由私人利益集团、政府监管、开支和借贷部门,国会政策监督的小组委员会组成的团体会在危机状态下产生,所有阻挡社团利益的力量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的都会消声灭迹,肯尼迪在1961年的电视演讲上曾说过,要小心秘密社团,他们会利用宣告增强社会安全性来扩大隐蔽的官方审查机构的权力,花费不是问题,秘密不会被透露,军事经济中社团急于掩饰一切,国防部门消耗了大量资源,一方面政府对这些私有的承包商公司发挥了无处不在的影响,另一方面这些公司运用各种手段,参与了从顾问委员到五角大楼的人员轮换来影响军事机构,你可以理解为大供应商和五角大楼间有扇不断旋转,永不停歇的门,每年数以千计的高级军官退役后很快便会在国防企业中谋得一席之位,而企业中的高管也会离职后去五角大楼担任高级军官,这种人员互换不仅限于五角大楼和承包商之间,研究机构、顾问和国会工作人员也染指其中,这种情况下他们很容易会忘记在为谁工作,是他们自己,还是usa。很大程度而言,承包商设计的武器性能早就了军事需求,如果武器系统设计被认可,合同便到手,但这个研发过程有时会很长。
所以,需要进出口银行将纳税人的钱付给那些承包商,让他们开发新系统,然后用出口商品做掩护?
山崎桑说,增加军费开支会带来很大的抵抗,增加进出口银行的信贷,改善以前的出口管制可以获得更多的贸易和就业机会,911前曾有人提出公开透明审计,削减24%进出口银行预算,以此减少企业福利,911之后这些攻击都不见了,还记得刚才提的10%的企业贸易资助对象吗?他们不仅要做商品的抢滩登陆的角色,冒着私营企业不会冒的风险进入对美国企业来说竞争最激烈的,最受国外政府保护的领域,还要负责增加拨款额度,扩大信贷规模,以保证美国的出口商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
你是审计?
山崎桑笑着说,如果我是,我已经死了。军事承包商是一切的源头,提高汽车和进口关税不仅不会保护美国的汽车制造业,还会带来更大的风险,欧洲工会比美国工会的权力还要大,法国人向富人征收的所得税额度是75%,高福利、高人力成本造成了商品竞争力下降,大量人力开始朝政府部门和战略资源企业移动,法国的失业率一直比美国高,对法国人来说失业是一种常态,但法国的年轻人更愿意到海峡对岸的英国去就业,也不愿意到阿尔斯通这样的大企业,因为比起政府创造的就业机会,他们更害怕失去工作能力,永远都工作不了。
有稳定的工作不好吗?
山崎桑说,每一段工作经历都应该让一个人变得更强,阿尔斯通扩招迎合了一部分人法国人就业指望高明的官僚替他们解决就业问题的需求,却导致了严重的机构臃肿问题,减小了企业的竞争力,年轻人们担心自己被裁员,他们将失去就业的竞争力,而长期失业会导致雇主对这类人非常挑剔,成为社会的异类,法国人管英美的社会模式为盎格鲁撒克逊模式,这么做无异于政治自杀,他们不会冒着重建国民经济体系的风险向盎格鲁撒克逊模式转变,把失业者推入火坑,但是不将该淘汰的人淘汰,这些人会让组织臃肿,无法对付英美的精锐抢滩部队,这种差距只会在其中一方改变政策时消除,否则西欧和英美的差距会一直存在。
你觉得觉得哪个模式好?
山崎桑说,我看了一个法国人写的书,觉得有句话他说得很好。
他说了什么?
山崎桑说,人民并不渴望自由,他们只是厌弃了他们的国王,当我们所有人都被奴役的时候我们全部都是平等的,反倒是自由创造不平等。平等的激情能激发弱者跻身强者的欲望,也能让弱者打击强者,使强者沦为自己的水平,如果我不是被推入火坑的人,我会觉得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好。
只是因为你的处境,让你变了观点?
山崎桑说,如果我还年轻,我会渴望美国人想要的机会平等,现在我老了,想要的是结果平等,可惜的是房子不是牛奶,倒掉就能消失,不然街上也不会有那么多空房子,诱惑我闯空门进去住了。
(https://www.tyvxw.cc/ty367418/637137543.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