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凤开新元-孟丽君传奇 > 改嫁之令 下

改嫁之令 下


  县衙大堂。好威武的衙役,好威武的老爷。江寒风冷着一张脸,看着下面跪着的一群人:连小翠、曾阿牛、黄家族长、一群参与打架闹事的士兵,问话:“这两人苟合,是偶尔之错失,还是经常行为?”

  一群士兵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敢回答。江县令眼睛看着黄家庄族长黄天文:“黄天文,你说来!他们二人做这等事情,是偶尔行为,还是经常之事?”

  黄天文听得县令大人口气,却是护着自己这一边的。当下大是欢喜,说道:“大人,这奸夫**,做这等事情,不是一天两天了。不但小民知道,黄家庄的人,大家都知道。这件事,实在是大大败坏了我村庄的风气哪,大人!求大人……”

  还没有说完,就听见江县令又一拍惊堂木,说道:“这寡妇守节,乃是天经地义。你既然死了丈夫,自应该好好守着丈夫家门过日子,怎么却可以做出这等毁坏门风的勾当!曾阿牛,你身为国家军士,怎么可以勾引人家良家妇女!如今之事,我要判处你们两个死罪,你们不得有怨言!”

  最后一句话,简直就是判定了两个人的死刑。当下两个人面白如纸,一群士兵愤愤不平,如果不是一大堆衙役压着,外面还有余随云一群士兵摆着,跪在地上的士兵,就要动起来了。只是下面围观的百姓,特别是黄家庄的一些老人,都不停点头。跪在地上那个黄家族长,也不禁面露微笑。

  没有想到,这笑容只持续了片刻;江县令一拍惊堂木,大声喝问:“黄天文,你可知罪?”

  黄天文不由一个哆嗦,慌忙叩头道:“不知小人何罪?大人明示。”

  江寒风道:“你身为一庄族长,整治民俗,纯正风气,理所应当。如今你村中却出了这等事情。你身为族长,而且早就知道这件事情,为什么不提早上告?为什么不趁早阻止?却要等到两人一错再错,不可饶恕之时,才将两人抓出来,要整治他们死罪?父母教育孩子,还知道要及早;为何此事,你却要等事情一大再大?你这般做法,到底何等居心?”

  黄天文听大人说话,大是不善,不由叩头道:“小人处理事情有欠妥当,大人治罪。”

  “既然你也治罪,本官就从轻处罚……你可知这连寡妇犯错的真正原因?”

  黄天文不知县令大人到底要说什么,当下叩头道:“小人不知,大人明示。”

  江寒风道:“去年蝗灾,连寡妇家中无有粮食,遂与军营劳作,才有此祸。你身为族长,不关心村人生计,不管村人死活,致使连寡妇只好出此下策。现在既然已经知错,那就应该负责起来。本官已经查知,你村庄中,共有寡妇三十二人,孤儿四十三人。这些人的生活,你都该负责起来。切不可再让他们因为生计问题,而重蹈连寡妇覆辙!”

  黄天文听得如此,忙叩头道:“小人遵命。”

  “另外……”江寒风沉吟片刻,又说道,“连寡妇还有两个儿子吧?如今母亲罪无可恕,孤儿岂非求生无门?黄族长,这两个孤儿的生活,你也要负责起来!”

  黄天文唯唯。

  江寒风见黄天文还不懂,不由暗自摇头叹息,说道:“那样,你就与本官具下文书来。本官稍稍计算一番吧。如今一个成人,每个月至少需要二十斤口粮,孩子稍稍少一些,十六斤罢。半大的孩子口粮最大,就算个二十五斤吧。另外一年还需要春秋衣服两套,夏天冬天衣服各两套……这样计算下来,一个人一年大约需要两吊铜钱,这七十五个人,一共需要一百五十吊铜钱。为保证你不会凭借自己在宗族中的实力,胡作非为,赖账不管,每年今日,你就将这一百五十吊铜钱送到县衙来吧。你放心,本官会一个铜钱也不差的将这钱给发放下去。你村子里的寡妇孤儿,每个月十五,都可以上本官这里领取钱粮……哦,别忘记了,这孤儿寡妇,不至饿死,是你的责任,你不要将这事情转嫁到他人头上。否则被本官知道,定严惩不饶!”

  这下子,谁都知道县令大人的意思了!下面围观的黄家庄村民,面面相觑——大人这一番话很有道理,但是,好像又有哪些地方不太对劲……跪在下面的士兵,聪明的,不由就露出一个得意的笑容——呵呵,这个大人,还算识趣!

  这一番计算下来,真叫一个黄天文面白如纸了!连连叩头道:“大人,小人家中虽然有些田产,但是要小人一个人担负这么多孤儿寡妇的生计……小人真的无能为力啊……大人!”

  “大胆!照顾同宗族人生活,本就是族长责任。更何况如此非常之际,这寡妇名声,关系到黄家千秋万代的脸面?你如今是犯错之身,本官罚你将功补过,你居然推三阻四!既然不想做这个族长,趁早让贤就是!”

  黄天文苦着一张脸:“大人,我愿意让贤……可是……”他话说不下去了。谁也不愿意接替啊。这个族长,虽然是个香饽饽,但是现在,却成了最烫手的热山芋。

  江寒风看着黄天文:“你果然愿意让贤?”

  黄天文苦着一张脸,说道:“大人,现在……就是小人愿意让贤,也没有人愿意啊……”

  “那可怎么办呢?”江寒风的脸,沉了下来,“你身为族长,一方面要自己的族人遵守族规,不得有任何逾越举动;另一方面,却又不肯担负这几十个孤儿寡妇的生计,居然任凭他们饿死!天下事,焉有是理?”

  黄天文哭出声音来:“可是大人,就是将小人杀了,小人也无法担负起这么多孤儿寡妇的生计啊!”

  “你说这话,是威胁本官吗?”江寒风冷着一张脸,“本官告诉你,现在你有两个选择,一是担负起这几十名孤儿寡妇的生计;二是给这几十个孤儿寡妇找个出路!”冷冷扫视了众人一眼,说道,“故意陷人于不义,这等事情,本官焉可不究?今日之案件,先到此罢。今日先等黄族长思想明白,明日审理罢。”再拍了一下惊堂木,喝道:“退堂!”

  黄天文实在没有想到,这县令老爷,居然提出这样一个不合情理的要求!那一番话,似是而非,纯粹就是为了整理自己!哭丧着一张脸回家,就立即叫上家里所有的人,商议办法。正愁眉苦脸毫无对策的时候,却看见同宗的堂弟黄天奇前来拜访。黄天奇虽然是他堂弟,但是年龄却还很年轻,还是个生员身份。黄天文请他进来,也没有什么精神来接待这个弟弟。

  黄天奇微微一笑,道:“兄长是否是为今日之事而烦恼?小弟却有个不上台面的主意。兄长要不要听听?”

  黄天文这一惊喜,非同小可!当下立即跳起来,说道:“兄弟,快说!”

  黄天奇笑:“很简单,两个字:劝嫁。”

  黄天文的脑子里,呼啦啦开了一扇天窗!不错,劝嫁!只要这些寡妇嫁出去,将哪些孤儿带出去,那黄家庄不就没有多少孤儿寡妇了吗?留下几个,让自己负责也好,让同宗族的人一起负责也好,总之不是什么难事了。

  但是黄天文的眼睛,很快就暗淡下来,说道:“自古以来,只有劝人守节的道理,哪里有劝人改嫁的道理?这样的话传扬出去,只怕要留下笑话。”

  黄天奇笑道:“兄长这话,却是缺乏思量了。人穷思变。太平年月还好,现在这样饥荒年月,却有多少孤儿寡妇,日子难熬?现在族长如若放出话来,放任她们改嫁,她们感激都还来不及,却怎么会来笑话兄长?族里或者有些不懂事的人要说话,兄长只消告诉他们,让他们担负起这些孤儿寡妇的生计来,他们保交口称赞兄长英明!”

  黄天文这才略略解开一些愁色,说道:“事不宜迟,现在就去行动罢。”

  ……

  江寒风盯着这个黄天文:“听说,你昨天动员你村庄里的寡妇改嫁?”

  黄天文身子一个哆嗦,好半日才瑟瑟索索道:“大人明鉴……”

  “你可知道,这寡妇守节,乃是天经地义之事……你如今却劝说寡妇改嫁,这传扬出去,却叫本县如何教化百姓!”

  黄天文不敢回答。

  江寒风叹了一口气,说道:“这真是本县最大的丑事!你昨日还告诉说这连小翠之事,败坏你村庄风气;如今你这等行为,却比连小翠之事,更为严重!你叫本官如何是好!”

  黄天文听江大人口气,似乎有些松动,不由又升起一丝希望,嗫嚅道:“大人……”

  正在这时,却听见公堂下面有人说话:“大人此话差矣!生员有禀!”

  黄天文听那熟悉的声音,不由身子一振,这黄天奇,他可是生员,他帮自己说话,或者还有些指望!

  黄天奇上堂来,江寒风自然叫人安设了椅子叫他坐下:“黄生员,这话怎么说?”

  黄天奇侃侃而谈:“大人方才说:寡妇守节,是天经地义之事。却不知这守节之说,乃是前朝的腐儒,编撰了出来,哄骗这愚夫愚妇的。”

  江寒风道:“黄生员这话,好生突兀。”

  黄天奇道:“大人当知,孔圣人说过一句话:食色性也。这食色两事,乃是人之天性。这寡妇守节,却是要扼杀人的天性。这岂不是与孔圣人的话背道而驰?而纵观历史,寡妇再嫁,不胜枚举。娶再嫁之女为妻,人亦不以为耻。前朝还有贤明太后是再嫁出身,难道这也是前朝耻辱?前朝腐儒,程朱之流,真害人多矣!”

  江寒风目瞪口呆,好久才突然哈哈大笑,道:“黄生员一番话,却叫本官茅塞顿开。好,既然如此,黄天文,本官赦你无罪!”

  黄天文这才松了一口气,却听江寒风又道:“既然如此,这食色性也,寡妇再嫁,也是情理之中。那连小翠与曾阿牛,做此丑事,也是出自人之天性。本官想要从轻处理,你黄家庄人,有没有不同意见?”

  黄天文这才明白,自己还是落入这县令大人的彀中。但是也没有办法,只好唯唯诺诺,听大人吩咐。

  江寒风将众人都带上来,说道:“连小翠、曾阿牛,做这等丑事,本该重罚。但是现在有黄族长求情,黄生员说理,本官决定,不予追究。念连小翠生活不易,现就宣判,令连小翠嫁与曾阿牛为妻,立即成婚,你们二人,可有意见?”

  听县令大人如此吩咐,连小翠、曾阿牛两人简直像做梦!当下急忙谢恩。江寒风又训斥了那些好事的士兵一顿,每人责罚了几个大板。这些军汉,见兄弟大事变小事,小事变好事,都乐弯了嘴,自己受了一点罚,也根本不放在心上了。江寒风处理完毕,将这些军人,全都送还给熊浩不提。熊浩自然另有军法处罚,不提。

  三日之后,孟丽君发布了一个公告——《劝嫁书》。其实内容也没有什么,就是劝说青年、中年寡妇,大胆改嫁。如若要改嫁,不需要向官府报备。

  这份公告,在河北掀起轩然大波。嘲笑的,攻讦的,也有不少。但是郦大人已经成为河北百姓心目中的青天兼神仙,这些嘲笑与攻讦的声音,终于慢慢消退下去了。

  何况,这河北连年战乱,寡妇实在不少,青年寡妇中年寡妇,占据其中很大比重;而蒙古人经常来打草谷,也掳走不少年轻妇女,鳏夫也不少。寡妇鳏夫多了,这个公告一出,又说不需要向官府报备,这心动的人,就渐渐多了。

  更何况,这饥荒年月,人人都想要得到个正经家庭,有个男人女人做自己依靠。于是,一两对,三四对,不声不响改嫁的妇女,渐渐多起来了。

  时间到了初夏,荣兰与淳于镇来到河北。他们进门的时候,孟丽君正和依语看一份数据——这河北,十之七八的青年寡妇,都选择了改嫁。

  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请勿转载!


  (https://www.tyvxw.cc/ty3642/2089012.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