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 层林尽染
却说宝亲王弘历第二日进宫,参见了雍正皇上,禀明了直隶区灾民救济银两及粮食的贪墨大案的详细情况,雍正听了,为宝亲王的所作所为感到欣慰,便着刑部即刻提审弘历带回来的贪官,该查的查,该封的封,处理完了,便下了龙椅,拉着弘历的手说:“你化装成乞丐,这二十几天,可有什么感想?如实的对皇阿玛说说。”
弘历严肃的说:“皇阿玛,儿子惭愧,想我皇家子孙,世代长在蜜罐罐里,凡事都有宫女太监嬷嬷们服侍,并不知道什么叫做忍饥挨饿,所听说的旱灾洪灾,不过是在大臣们议事的时候,如今只有自己亲身经过了,才知道百姓的苦楚,还有一些想法,不知该不该说。”
雍正听了,拉弘历进了里间的炕上坐了说:“你尽管说,这里只你我父子二人,说错了,皇阿玛也不怪你。”
弘历听了,便朗朗的说:“儿子请求皇阿玛改革大清朝的人头税。”
雍正听了,来了兴趣,便道:“你说说,怎么改法?”
“摊丁入亩。”弘历看着雍正的脸,殷切的说:“皇阿玛,咱们的人头税,说白了就是按人头收税,可是大多数老百姓并没有土地,不过是租用别人的土地,他们每年要把收来的粮食一大半交给地主,然后还要留种子,换钱过日子,几乎没有剩余,哪里还交得起税?那些地主大户人家,人口又少,土地有多,拿了大半的粮食,却交三五口人的税,每逢灾荒之年,他们并不减租,只是叫百姓们打了欠条,以待来年,很多老百姓种不起地,带着一家老小去逃难,致使大片的土地荒芜了。朝廷上税收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如果我们以后按土地收税,就是谁家有多少土地,按数量收税,……”
雍正接着说:“只要收税合理,百姓们愿意开垦荒地,地主大户之家也按土地的数量交税,增加了税收,那么咱们大清朝何愁国库空虚?”说完拍着弘历的肩膀长叹一声说,“老四啊,你真是历练了。回头写个折子上来,叫大臣们再定定细则,就执行吧。你这段时间真是辛苦了,又瘦了好些,你尚在新婚,皇阿玛也不多留你了,对了,听说西山的园子修缮的差不多了,明儿朕没什么事,接着黛儿,咱们去松散一天。”
弘历忙起身答应了,高兴的下去了。
第二日,雍正自乘了皇辇,带着方苞,李德全两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去了西山,宝亲王弘历也带着福晋英琦,接了黛玉,因黛玉偏要拉着探春,所以探春也跟着一起几人在后面跟随着,另有英琦的弟弟傅恒————如今傅恒已经被皇上钦点为宝亲王的伴读,自是跟在弘历身边的。一路浩浩荡荡的去了西山皇家的园林————静宜园。
此时正值深秋,西山上漫山遍野的黄栌树叶红得像火焰一般,霜后呈深紫红色。远远望去,会误以为是飘落的花瓣,走近看才辨清是椭圆的树叶。黛玉见了,自是欣喜异常,探春在车里便憋不住了,掀开帘子,指着外边,高兴的跟黛玉说这说那,乐得合不上嘴。
一时到了行宫,众人下了车,雍正爷也在弘历的搀扶下走下了皇辇。老先生方苞和老总管太监李德全相互搀扶着,跟在雍正爷的后面下来了,李德全说:“老奴不知哪世里修来的福分,遇到这么好的万岁爷,给老奴这么大的脸,竟坐着龙辇了。”
英琦早已在丫头的搀扶下,下了车,等着黛玉在后面跟上来,一同拉了手,到了雍正爷跟前,请了安,亲自扶着雍正爷进里面去,雍正尚回头喊:“林丫头,你快点,到朕跟前来。”
黛玉忙笑着答应了,甩开了宝亲王的手,疾走两步,上前扶了雍正爷的另一边,跟英琦一左一右,搀着皇上进了行宫里间。
后面探春看了宝亲王一眼,偷偷的笑了,弘历则冲探春挤了一下眼睛,做了个鬼脸。傅恒跟在弘历后面,看到了一切,只不做声,在后面跟着。
屋子里面,雍正皇帝已经喝上了宫女们端上的茶,喝了一口,又叫英琦跟黛玉都坐了,方先生自是被雍正让到了身边,李德全则被小太监们请到一边的偏殿里歇息了,弘历陪着探春,后面跟着傅恒方刚进来。
雍正笑道:“黛儿,朕这阵子劳乏的很,很久没听到你的琴声了,等会儿歇息一下,你可不要吝啬。”然后转向方苞说:“方先生一代大儒,想来也没听过这么纯净的琴声。”
方苞早就仔细的打量过了这个娇弱的女孩儿,只见她一身淡紫色的衣裙柔和而又高贵,明亮清纯的眼睛欲喜还嗔,干净的桃腮不施脂粉,只透着一种天生的妩媚。于是笑道:“这位姑娘,单看面相就知道不是个平凡的人。”
“方先生还懂的面相?”雍正诧异的看着方苞。
“那种神机妙算自是不懂,不过是一把年纪了,又在民间走动了这些年,见的人多了,略能知道一二而已。”方苞黏着花白的胡子,微微的笑道。
“噢?那先生不妨直言,林丫头的不平凡在哪里?”雍正来了兴趣。
“这位林姑娘,身上一股浓浓的书卷气,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博览群书,自然是才华横溢的,姑娘天生纯良,心底善和,能得到众人的喜爱和尊重,又是一个富贵的命,银钱之事总能源源而来,姑娘扶危救困,乃是是苍生之福。然而美中不足之事也有,就是姻缘上有些波折。”
黛玉听了,微微一笑,道:“先生此言,黛玉自不敢驳,只是命理之说,虽有天意,也在人为,我不过是一个平凡的小女子罢了,自己尚且顾不过来,扶危救困又从何说起?至于姻缘之事,更无从说起。”
方苞笑道:“姑娘能如此坦荡,足见姑娘是个有福的。老朽不过是胡言乱语罢了,姑娘不要放在心上。”
黛玉一笑,不置可否。一时宫女按照雍正的意思,每人几样新鲜蔬菜,精致点心,另有精细的紫米粥,各在自己的高几上放了,大家便都用了点,英琦傅恒等人也不用立规矩,只像小门小户家一家子在一起吃饭一样。
一时饭毕,已是掌灯时分,雍正吩咐大家都各自早些休息,明日一同出去登山看红叶,谁也不准耍懒不去。于是大家都行了礼,下去了,雍正只留下方苞两人说话。
“方先生,朕有个心事,想了很久了,总不能了。”
“万岁爷,说得不知何事?”
“就是林丫头的事,”雍正长叹了一口气说:“这个丫头的父亲,就是先帝爷在时的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林如海家几代人效忠大清,是康熙爷的心腹之臣。当年朕奉命澄清吏治,林如海帮助我东奔西走,暗中调查,用尽了心血,后来因得罪了老八他们,被暗算中了剧毒,后来十三找到了鬼谷子,用康熙爷赏的千年雪参救了他的性命,但是为了稳定老八他们的心,只能诈死,至今下落不明。每每想起这事,朕就觉得愧对林家。如今弘历的心思,你也能看的明白,他对他的福晋礼让有加,两人相敬如宾,全部的心思,都在林丫头身上,熹贵妃说,两人至今尚未同房。但是林丫头的意思,朕也问过,她无意于宫中的生活,只想做个隐居之人。哎!”雍正长叹一声,摇摇头。
方苞听了,笑道:“多少军国大事,万岁爷处理起来都毫不含糊,如今这些小儿女的恩怨,却让万岁如此伤神,怪不得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
“朕不想委屈了林丫头,可是弘历也不能老是这样,皇家的子嗣也是要紧的。”
“这件事情,解铃还须系铃人,只要林姑娘愿意劝宝亲王,子嗣的事情还是好说的。只是不知万岁爷如何安排林姑娘呢?”
“黛儿还小,等她及笄之后再说吧,她的父亲还在,总要征求她父亲的意思才好。”
方苞听了半晌不语,说:“万岁爷,这事现在还急不得,反正宝亲王还年轻,福晋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人,我看还是要他们两人先相处一段时间再说,两人有了感情,可能用不着您老操心,人家自己就解决了。”
雍正听了,笑道:“你的话也有理,如今之事,先要找到林如海才行。”
一时不再多话,雍正叫人扶着方先生去休息,自己也就安置了。
却说黛玉此时却不能入眠,因白日里,见了满山的红叶,自是想起了父亲尚四处漂泊,居无定所,不知道现在哪里,天气转凉,身边的衣物是否妥当。这艳丽的景色,不知父亲在别处的山上也能看到,于是想着想着,不自觉的出了屋门,到了院子里,捡了一枚红叶,放到唇边,轻轻的嗅着山里清凉的气息,望着远处墨色的山林发呆。
同样不能入眠的,还有弘历,此时他正在屋里,拿着一本书坐在椅子上看着,其实心早就飞走了。英琦接过宫女手中的铜盆,放在地上,给弘历脱了鞋袜,把他的脚放到盆里,弘历自以为是宫女服侍,也不在意,仍是看着书发呆。英琦洗完了脚,拿了大毛巾给他擦干了,夺过他手中的书道:“这会儿就别用功了,骑了一天的马,不累吗?”
弘历抬头,见是英琦,便不好意思的笑道:“原来是你,怎么不让她们服侍?”
“有我在,自然是我服侍爷,这会儿也该累了,这就安置吧?”英琦瞧着弘历的脸说。
“你先睡吧,我出去走走,看看外边的情况,皇阿玛在这里,安全还是很重要的。”说完,穿了鞋子,便往外走。英琦赶忙拿了件斗篷给他披上,看着他出门了,才自己去床上歇了。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https://www.tyvxw.cc/ty3637/1199682.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