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有家才幸福 2
我微昂起头,闭上眼,使劲地捕捉每一缕飘过的幽香,是那种捎纵即逝的幽香。可是,当你逮住它们的时候,这些调皮的精灵,它们会在轻拂过你的面颊的时候,悄悄地钻进鼻喉,沁入肺腑,乃至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角落落。舒展了的四肢,打开了的心胸,膨胀了的身心,悠悠地飘浮在盛夏的空气里。
欲觅幽香何处来。抬头仰望,却看见了一簇簇白色的如星星一般的小花来,最惊喜的是,傍墙而长的高树,高擎的枝干里,竟然有一枝旁逸斜出,已经调皮地延伸到摇椅边来,繁茂的枝叶里藏着一朵朵一簇簇洁白的花儿,像极了那娇羞的新娘。我和孩子们搬来梯子,一个接着一个往上爬,轻轻地凑近它们,像恐怕惊醒了花儿们的美梦一样,小心翼翼地拨开叶片寻找。
“这有一朵!”
“这有一簇!”
“还有还有……”
只见这花,花色洁白,花瓣温润厚实,细长,像菊花,但没菊花长。我们每寻到一朵都惊喜万分,每寻到一朵都忍不住贪婪地深吸一口,在饱餐一顿花香后,我感觉自己似乎年轻了十岁。
“一朵、二朵、三朵……”我们细细清点花朵儿,每一次的发现都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喜悦。看着这些绽放枝头的小生命,洁白无暇得像天使一样,令人百般地怜爱。爱花但不摘花,让每一朵花安然地绽放在枝头,绽放在每一个美好的季节里,绽放在赏花人深深浅浅的梦境里。
走下阶梯,和孩子们弯身捡拾零落了一地的花瓣,扎成一小簇一小簇的花束,把它们轻轻地握在手里,就像在梦中,我们握住了生命的幸福和充盈。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总喜欢眺望远处的风景,却忽略了一朵正怒放在窗外的花儿。
梦是一朵盛开的花,花朵是如此洁白纯美,娇嫩的花蕊上注满着幸福的露珠。生命如此斑斓,也许在许多个不经意间,你就会发现,其实幸福真的很简单,只要你懂得珍惜,它便会在每一个美丽的夜里盛开在你的梦中,如花般盛开……
家庭最重要
多年前在旧金山观察到一个现象,在美国的亚洲孩子聚到一起,相互影响,好像生怕不被美国社会认同,经常变得比美国孩子更美国,而且多是底层社会的美国,比如穿大裆裤子啦,剪奇形怪状头发啦,满身满脸到处扎眼儿带环啦等。
旧金山以东的阿拉米达市,早称小小白人岛,却不想中学里也会东方孩子成群。女儿与之为伍,刚几个月,她就再不肯随我们外出,说上初中的学生,还跟父母家长一起上街,同学看见会笑她还是小贝比。如果要上街,她自己去,或者找几个同学一起去,那才显得长大了。我使出父亲的威严,逼她跟我们一起,她便远远落后几步,独自行走,与我们貌合神离。
在美国一些大都会城市,从十三岁少男少女开始,家庭观念就发生转变,飞速稀释和淡化。我感到一种恐惧,生怕哪一天会失去女儿,所以迫切地想离开旧金山湾区。刚到丹佛城面谈工作时,我专门到当地的几个购物中心去,查看科罗拉多地方的初中学生,是否仍然跟随父母上街,结果令我满意。
科罗拉多州的氛围,保持美国的历史传统,重视家庭团聚、和睦与亲情。后来我发现,这里不仅初中的孩子们仍然跟随家长游逛商场,说说笑笑,泰然自若,就连高中学生,甚至大男生,也仍旧常常伴在父母身边,也入大庭广众,一点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女儿搬到科罗拉多,从此再也没有提出过不愿意随我们外出了。
我们认识的好几个科罗拉多朋友,不止一次地对我们叹气抱怨,他们的孩子,有男有女都一样,上大学非上本地大学,外地不去,而且还要住在家里,怎么赶都赶不走。这还不说,更有朋友哀叹,他们的孩子大学毕了业,别处工作死活不去,非呆在本地不可,哪怕丢弃电视新闻专业,改行干个兼职护士,只求能够守在家里。这听起来绝对不像好莱坞或者纽约描画的美国人,对于加州人或者纽约人说来简直不可思议,可是确确实实发生在科罗拉多州。
传统的科罗拉多州美国人,就是具有如此强烈的家庭观念。我们在美国公司工作,从大老板到清洁工都一样,绝不把工作看得比家庭更重要。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家里有了点事情,暖气要修呀,小猫跑丢了呀,打个电话来,手里纸笔一丢,拔脚就走,为家里的事情而耽误工作,是自然而然天经地义的。我开始很不习惯,中国文化历来推崇先国后家,大公无私,家里明明有事,心猿意马,还要在办公室里强撑,假装积极。最后漏出心神不定的马脚,上司看出,问明缘由,便大骂不通人情,命我马上回家,不许片刻拖延。大老板听说,还会赶来问我要不要人帮忙,要不要车子,好像天塌一样,吓得我连忙抱头鼠窜,办完家事,回公司加倍努力,回报老板恩德。
不过我后来发现,老板上司这样做其实也不是小施恩惠,以谋忠诚。科罗拉多的美国人,真是那么想,真把家庭生活放在人生的头一位。近年一个州参议院议长竞选联邦众议员的席位,在当地电视台反复播放广告,从头到尾就是他和他的太太、他的儿子女儿孙儿甚至小猫和小狗,围在厨房里做饭,在花园里种花,在草地上遛狗散步,一家人相亲相爱地生活。画外是深沉而亲切的男声:州议长是个顾家的人,他永远把家庭生活当做头等大事……
也许除了美国,或者除了科罗拉多州这样的主流社会,让哪儿的人看了,都会感到不解。这么一个顾家的人,为什么要竞选公职?他做了联邦众议员,难道会全心全意为广大选民服务?可是他当选了,科罗拉多选民就爱戴这种置家于优先的人,因为他们自己也是这样。他们相信,热爱个人家庭表现的是一种亲情和人性。只有热爱自己家庭的人,才有可能热爱其他人,热爱他的选民。如果连自己家人都不爱,可以三过家门而不入,怎么可能期待他爱其他人,会全心全意为选民们服务?如果他们虽然结婚成家,生儿育女,可是他不爱他的太太,或者她不爱她的先生,他们也不爱他们的女子,那么最起码他们都是些大骗子,他们一定还会照样欺骗选民,欺骗天下。
在美国主流社会,如果你对别人说,你把家庭亲人放在自己生活的第一位,你会得到周围人的尊敬,大家都乐意跟你交朋友。如果你对别人说,你把工作或者国家利益放在家庭亲人之上,你就甭想交上朋友,美国人会认为你缺乏人性,不通人情。美国奥斯卡会上,七十四年来每个得奖的人讲话,都一定感谢妻子丈夫和儿女家人,也感谢他们的同事朋友等等,可从来没有一个得奖者感谢过美国联邦政府或者总统对他们的关怀,也从没人讲过什么国家或主义等等的废话。
并不是仅仅科罗拉多州人保持着这样的家庭观念,在美国大部地区,美国人都具有这样的意识。据我所知,就连纽约、旧金山,或者洛杉矶那样的东西海岸大都市,也并不都如好莱坞电影所歪曲的那样家庭离散,人情淡薄。而且从九十年代开始,美国社会已经慢慢开始一种回潮,许多六十年代后被破坏的传统文化,重新得到颂扬和尊重。家庭和睦观念,人际关系亲密,都在美国主流社会,特别是年轻一代中间成为潮流。二○○三年初一项民意调查,问及美国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因素,百分之九十六的人回答家庭。
了解真实的美国社会文化,不能靠收看以票房为第一考虑的好莱坞电影电视,不能靠阅读专事蛊惑人心、哗众取宠的美国文字出版物,更不能靠听那些在美国混了两三年而后归国的中国人瞎说八道,要了解美国民族、美国社会、美国人,只有一个办法,老老实实到美国心脏地区,进入美国主流社会,生活十五年。我听说近两年来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在纽约过了几天,就开始摇头,觉得美国不像听说的那样,其实生活很枯燥,没有那么多的声色犬马。有些中国女学生还公开说,美国的性开放,根本比不了现在的中国,听了真让我伤心。
二十余年前中国刚刚开放,许多外国文化观念传入东方古国,其中有所谓代沟一说。中国社会的文化传统,从来尊从长辈老人教训,晚生休得无礼。我小的时候,别说逆反,想都没想过不听大人的话。这一下子晓得两代人中间本来应该难以沟通,小辈人造反理所当然,中国年轻人找到理论根据,可乐坏了,至今奉如信条,喋喋不休,性开放,吸毒,离婚,不孝敬父母,抛妻别子,包二奶,什么恶劣来什么,大人说什么不许就偏干什么。殊不知,中国人又慢了几步,他们才学着来点代沟的时候,美国社会风气早已改变,代沟又要消除了。
据最近的一些社会调查显示,美国当今年轻一代与其父母家庭的关系,早已不同于三十年前,变得相当亲密。现在二十岁上下的大学生们,多数都会事事与父母商量,而且非常尊重父母建议和意见,讲孝道,很少还有过去如日中天的逆反心理。现在的美国家长,也不再把儿女上大学看做是两代分裂的开始,照样保持与儿女们的亲密关系。我女儿上大学后,几次回家休假,都要我们去她学校看她,原因是同学朋友们的家长,已经不止一次去校园里看望过子女,只有我们一次没去过。也不是人家离得近所以才去,有的家长专门坐飞机去大学看儿女呢。为了不使女儿失望,我们也终于借着给女儿送汽车的机会,开十小时的路程,到她学校去了一回,从此她回家再不提此事了。美国家长儿女大多认为,这是一种健康的意识转变。
历史总是螺旋型地发展,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某段时间被否定的东西,经过大浪淘沙,到另一段时间又重新被肯定。美国因为在其短暂的历史上,不断经历思想意识的转变,所以美国人具有灵敏的感觉和适应,转变起来,毫不费力。中国古老的家庭观念,受到西方文化冲击,二十余年过去,好不容易跟外国人讲代沟这个词不咬舌头了,却发现自己又落后于世界,人家已经抛弃代沟理论,返朴归真,重新讲究家庭和睦,父爱子孝了。
父母老了我们该怎么做
接受父母变老的现实
面对父母的衰老,我们通常不情愿接受这个现实,不希望那个曾经依靠的对象变成了需要依靠我们的人。但是,当父母的衰老来临时,我们和他们的角色正在不知不觉中转换。
“老了就变得跟小孩一样了。”我们变成了爸妈的“爸妈”,他们变成了我们的“老小孩”。特别是当父母年老力衰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过度介入老人的生活,接管了老人的决定权。这时,尤其要尊重他们,理解他们。
(https://www.tyvxw.cc/ty355223/5225298.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