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孙思邈
虽然早先的时候李道裕已经在李世民面前举荐过一次薛仁贵了,但李世民却没想到李道裕会给那个薛仁贵如此高的评价,微笑道:“在年轻一辈中,能让李卿家如此折服的人好像还没有吧,我倒是有点迫不及待地想见见这个薛仁贵了!嗯,王君,去一趟滕王府,宣龙门薛礼觐见!”
王君自领旨而去,李元婴也是心里暗喜,事情比想象中的顺利啊,投向李道裕一个感激的目光。李道裕自然也能感觉到滕王善意的眼神,微微回个礼,压在心头的巨石放下了一些,今天也算是送个滕王一个大礼了,滕王应该不会再在陛下面前提起薛士元的事情吧!
李道裕虽然对薛士元半点好感都欠奉,但他毕竟也是右卫翊一府的旅帅,他有什么过错,自己作为翊一府中郎将也脱不开责。今天在平康坊外,李道裕之所以提醒李元婴要小心薛万彻以后可能会给他使绊子,其目的也只是希望李元婴不要把会兴渡口那件不愉快的经历上奏给陛下。不过从当时李元婴的表情上看,李道裕估计自己可能弄巧成拙了,所以才会在李世民面前极力举荐对李元婴有救命之恩的薛仁贵,以期获得李元婴的谅解。
其实李道裕却是想岔了,李元婴压根就没想过把会兴渡口的那件事告知李世民,一来正如李道裕之前所想一样,打了薛士元一百棍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若将此事上奏,李道裕、薛万彻,甚至是右卫大将军李大亮都有可能受到李世民的处罚,一下子得罪了李大亮和薛家四虎,这么不划算的事情李元婴自然不会去干。二来以他的身份,若是牵扯到十二卫里面去,而且是十二卫中份量最重的左右卫,指不定他那皇帝二哥会怎么想呢。
打发完王君去宣召薛仁贵后,李世民自道:“薛仁贵当然有功,不过李卿家一路护送二十二郎归来,也不能不赏!李卿家,不知你要什么赏赐啊?”
李道裕慌忙跪下道:“护送滕王殿下回京,那是微臣的职责所在,岂敢向陛下讨要赏赐!”
“起来说话吧!这次二十二郎从陕州回京,一路上没有出现什么意外,这就是爱卿之功,朕还是赏罚分明的!”也许是为了加强其肯定的语气,李世民少见地用起了“朕”这个一般只在正式场合才使用的自称。
“赏罚分明……”李道裕慢慢地从地上站了起来,心里暗暗叫苦,他怕的就是这个赏罚分明,还不知道滕王会不会把会兴渡的那件事情上奏出去,现在得了赏,待会儿要是受起罚来,那就更重了。
李世民只道李道裕是在谦让,也是,历来臣下受了赏赐,哪个不推上三五次,以表示自己的高风亮节,更何况还是向君王讨要赏赐,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是碰到了傀儡皇帝,哪里能想到李道裕现在的心思。自顾说道:“李卿家现在是守右卫翊一府中郎将吧?骤然再迁也不合适。这样吧,加本品为壮武将军,赐彩段二百。”(注1)
“陛下,道裕才刚刚守右卫翊一府中郎将,这么快就提升本品,怕是与礼不合吧?”李大亮随即谏道,他的心思和其侄李道裕不一样,只是觉得如此一来,李道裕恐会受朝野非议,当初在函谷道的时候,他就曾极力反对李道裕出任右卫翊一府中郎将。李道裕一回到长安城就去了右卫公廨交令,随即到两仪殿觐见,而李大亮早朝后就一直跟随着李世民,李道裕还没来得及将薛士元之事告知李大亮。而两仪殿中的另一个大臣,左屯卫将军阿史那忠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一个胡将,只负责天可汗的安全,其他朝堂之事一概不关心。
李道裕见他叔叔同样反对,不由大喜,他叔叔在陛下心中的份量还是很重的。暗道,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阿叔果然和我心意相通!他却忘了,当初在函谷道,李大亮旗帜鲜明地反对他出任翊一府中郎将的时候,他可是把他叔叔恨了个半死。
虽然李元婴暗恨李道裕想把他拖到右卫内部的争斗中去,但是对他刚才极力举荐薛仁贵一事还是很有好感的,低头想了一下,然后说道:“臣弟今番回京,幸亏是在会兴渡遇到了李将军,承蒙其照顾,否则这一路行来,指不定还要受多少苦呢!”
李道裕眼前一亮,惊讶地看向李元婴,滕王这是什么意思?看这情形,滕王殿下应该不会再揪着薛士元不放了吧……如果是这样,陛下的赏赐自然要得。
这时候,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张阿难气喘吁吁地从外边走了进来,“陛下,孙道长已经在两仪殿外候着了!”
“那还等什么?宣!”李世民不耐地挥了挥手说道,然后把目光转向李大亮、李道裕叔侄,“孙道长到了,那此事就不要再议了。就这么定了,道裕爱卿本来就是正四品下的中郎将,授壮武将军也是常例!”
李道裕现在的心思已经和原来截然相反,见陛下都乾坤独断了,自然是欣然谢恩。而李大亮唯有苦笑,正四品下的职事官授壮武将军当然没问题,但道裕任中郎将才三个月的工夫,而且他的年纪也尚轻。朝野中对他深得陛下的信任早就眼红不已,他手下的右卫将军薛万彻就是一个例子,现在怕是更甚了。
少顷,一个鹤发童颜的牛鼻子老道便出现在了两仪殿上,自然就是初唐几大妖孽似的人物之一,药王孙思邈了。听说这个牛鼻子已经九十七岁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唬人的,不过那一手医术倒是不掺假。
“贫道见过陛下!”这老道在李世民面前也只是打了一个稽首。
孙思邈被请来也有两年的时间了,李世民对此当然不以为意,降低姿态说道:“打扰道长清修了!二十二郎日前右腿受了伤,世民惟恐落下病根,还请道长施以妙手,世民不胜感激!”
****
注1:唐官制,不管有没有实际管理职务的官员都各有品阶,即散官。许多时候,职务与品阶并不一致。《贞观令》,以职事高者为“守”,职事卑者为“行”,仍各带散位。文中“壮武将军”就是正四品下的武散官名称,“右卫翊一府中郎将”则是职事官名称,品秩也是正四品下。
;
(https://www.tyvxw.cc/ty354993/5620388.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