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基业 210 假洋鬼子
九零一年十一月十四日,回銮的两宫终于重新上路,出发后,当日进居庸关。慈禧召见武毅新军第一旅旅长范振仙上校,好言勉励一番后,又夜巡第一旅所部,大慰,赏该部官兵一月饷,范振仙黄马褂、加巴图鲁勇号,又命第一旅第一营为扈从近卫。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张勋所部只得一个搬运杂物的差使。
十五日,两宫圣驾仪仗抵达京师,按照上谕,朝廷百官迎驾于紫禁城午门。
号炮声中,一众大臣们趴伏在地上,带着大沿顶戴的头几乎就在与地上的青石砖亲密接触,一副“臣无能,累及圣驾西走”的诚惶诚恐,又在嘴里说着歌功颂德,皆大欢喜的话,着实显得异常的矛盾。这些人的眼睛,除了关注着圣驾的龙辇、凤辇在一群太监宫女和一排蓝衣近卫的护拥下行来外,还时不时地瞟一眼那个站在当场,右手碰着军帽帽檐,身板笔直的身影。因为嫉妒彼此的高度差,不少人在心中暗骂:“假洋鬼子!”
这样骂的不仅仅有迎驾的臣工,还有随从圣驾回宫的一干近臣。至少慈禧就听到礼亲王世铎“假洋鬼子”的骂声。当然,这位领班军机避开了那些武毅新军,又有故意骂给太后老佛爷听的意思。
慈禧皱起了眉头,她心里也是大为不爽的。一是为那个李焘的西洋军人礼节,二是因此生出朝廷无能人。不得不迁就那年轻将军!做老佛爷做到这种程度,心里能爽吗?!心里不爽却还不能表示出来,只能借身边近臣不太得体的骂声皱皱眉头,唉……
“臣署理直隶总督袁世凯恭迎圣驾回銮!请老佛爷圣安!”刚得了署理直隶总督兼署北洋大臣任命地袁世凯在迎驾跪伏队伍的前列,慈禧的凤辇一行来,他就领头高声请安。
慈禧的眉头舒展了,昨夜故意将张勋与范振仙区别对待,今后。这种区别还会加强。哼哼。权力名利争夺之下,这两个汉臣还能贴在一起吗?
“袁世凯,嗯,起来吧,去岁,你在山东不错,堪堪地挡住了胶州德军。战祸却未波及山东。今儿就任直隶,莫要负了朝廷的一片殷殷之望呐!”
慈禧说的本是场面话,不料袁世凯却真的抬起头来,又在注目劳老佛爷的容色后突然再次伏倒在地,带着哭音道:“臣无能,累及皇家圣驾匆匆西去,老佛爷万金之体要受路途风霜之苦,老佛爷、老佛爷您。清减了!呜……”
嚎啕大哭了!
迎驾回銮本是高兴事儿。按照规矩,谁都不能提不高兴地事儿,只能笑。不准哭!可是袁世凯偏生要哭!哭得站在他身边不远处地李焘只觉得这家伙做戏也真有水准,跟自己鹤立鸡群有异曲同工之妙,却又不象自己一般容易被人嫉妒乃至记恨。高啊,出人意表地袁世凯,跟历史上那个人会不会是一样的呢?
慈禧早看到了卓立当场异常打眼的李焘,本想跟这个年轻新锐说道两句话的,却被袁世凯这么一搅,急切间也不能继续前行。总不能让老佛爷下了凤辇或者偏着身子跟那年轻人说话,又或者看着一个重要的大臣趴在那里哭爹喊娘而不管不顾吧?
袁世凯“呜呜”的哭着,边哭边夹杂着对以前老佛爷风范仪容的追溯,还夹杂着自己在山东地“功绩”,当然,最后就是声讨自己能力浅薄,未能为大清国的消灾挡祸……
直隶总督在哭,慈禧不能不好言劝慰。煞那间,慈禧也把脑中的计划略微改动了一下,区别对待武毅新军和武卫右军,也要区别对待袁世凯和李焘,至少在目前是如此。只是军队和主帅之间,待遇是倒了个儿而已。
“袁督是有心人呐,大清国要是个个都象袁督一般忠心体国,哀家又何必带着圣上出走山西呢!?起来吧,哀家回宫了,圣上回宫了,不是大喜事儿吗?”
得了慈禧评价的袁世凯还是不起身,不过嚎啕声变成了抽噎,渐渐地没了声响。在这同时,慈禧的凤辇也行了过去,经过李焘面前时,慈禧只留下异样的一瞥就匆匆奔向太和殿。
等两宫圣驾进上了云阶之后,跪伏迎接的大臣王公们才起身,跟在随从官员的后面,小声议论着袁世凯地哭和李焘站,各人表情反应各不相同,却是话不深谈,点到即止,想来今天下了朝,扎堆聊天地大臣们必然不少。如此边说边行,一众臣工进殿站班,恭请上谕。级别低的官员还只能满满当当、恭恭敬敬地站在殿外,有事由太监传报才能进殿回话。
慈禧端坐陛上,身边的光绪脸形消瘦、双目无光,一副强打精神应付场面地模样,哪有梁启超口中“圣主明君”的架势?李焘暗自打量着这位大清国没权的皇帝,心里却是频频地摇头,这皇帝,就算是立宪也立不到你的头上!心里想着这些,捧着一叠圣旨正在宣读的李莲英尖声细气地说什么来着?走神了,国家大事啊!
“……今年会试,延期到癸卯年;明年顺天乡试及癸卯科会试,一并移到河南贡院举办。”
一片万岁声后,慈禧再次向李莲英示意继续,作为最高权力者,她得看上一道诏令宣读后大臣们的反应。偌大的大清帝国,一个女人靠什么来掌管?还不是这些不太争气的王公大臣们嘛!
“皇子儁,不堪教化,屡有失德之为,太后老佛爷懿旨,撤儁皇子名号。”
这次的万岁声更大了一些。端郡王已经倒台了,这出自端王府的皇子也该拉下来!眼看着,皇家新一轮的选拔储君大戏又要开锣了!谁呢?嘿嘿。恐怕有资格站在这殿上之人都清楚——不是醇王府是谁!?
事实上,慈禧是向洋人让步了。庚子战争,从民间来说是因义和团而起,从朝廷政治来说,
禧欲废光绪立儁之事遭到洋人地一致反对。洋人家事上来,老佛爷能不怒?能不借着义和团闹事跟洋人也闹一下别扭?只是这别扭闹得太大,幸亏有李鸿章、李焘一战一和地支应着,否则……
李焘在心中暗笑。面上却还是严整的军人神色。别人高呼万岁。他也张口来个滥竽充数。只做样子不出声音,真要让他喊万岁,他铁定会喊:“武毅新军万岁!”
等着吧,等着看老妖婆如何对本将军的事儿下诏?
“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名会奏新政之议,上令照准,即日昭示天下一力筹备通行!故直隶提督、总统武毅军、兵部侍郎衔士成追赠太子少保。照提督阵亡例赐恤,赏骑都尉兼一等云骑世职,袭次完时,以恩骑尉世袭罔替,准于立功省份、死事地方及原籍,建立专祠,谥号忠节,聂家后人但有才识。一律加恩擢用……”
李焘不得不表示了。那是涉及准岳丈聂士成的旌表问题。他忙跨前一步,站直了身子“啪”地行个军礼,大声道:“臣谢恩!”
慈禧眉眼挑动了一下。光绪还是面无表情,似乎中兴大清的梦想在这位皇帝心里再不能被任何事物唤醒,包括假洋鬼子李焘的军人做派和背后的战功。
没有得到任何表示的李莲英瞪了李焘一眼,那意思是说“咱家还没念完,你慌个老毛子啊?!”
“会办外务大臣王文韶熟识洋务,精擅外交,命为和谈全权大臣,督促条约执行。会办毅军军务,提督马玉昆,接任直隶提督,兼领武毅军军务。会办商务大臣盛宣怀,兼任督办商税大臣,筹收关税事宜……”
没得任何表示,挨了冷遇地李焘只得退后两步,面色平静却是心中大骂。不过,从洋务派中坚王文韶接任全权大臣,马玉昆接任直隶提督,盛宣怀督办商税等任命来看,朝廷俨然是摆出了新政地架势,方才那个诏令并非虚言。当然,这些举措和没有触及到满清贵族们地利益核心部分。
等,老子等!不能指望这个所谓的新政彻底地革新政治,却能从开办新学、大办交通等等举措中得到民智开启的好处,到时候就不是朝堂上权力倾轧,而是民潮汹涌了!
慈禧眯缝着眼睛看着李焘平静的神色,心里反复衡量着这个年轻英武的将领。
洋派的假洋鬼子,只怕是沾染了洋人们那种不敬君上的陋习吧?!武毅军归马玉昆统带了,直隶淮练军统合于武毅新军一事自然作罢,看你这个盛京将军还有啥手段?!聂士成啊聂士成,死得及时啊!否则京津之地,尽是武毅新军矣!
用李焘是必须,防李焘也是必须,权衡之下,慈禧打定了在政治上扶载、在军事上扶袁世凯以制衡李焘地主意。明着里,她对张勋所部颇为不屑,却对范振仙优礼有加;实际上,她通过马玉昆接掌武毅军这个任命将直隶军权给了袁世凯,壮大了本不强大的武卫右军。这么一来,李焘的作用就将仅限于关外,还有增、铁良等人加以挟制!
李莲英宣读了一系列的人事任命之后停了下来,等待慈禧的最后指示。
“接着宣!”慈禧的语气中有些赌博的意味。
“上谕,盛京将军兼领关外军务、武毅新军总统官、会办禁卫军编练大臣李焘,军事娴熟,战功卓著,首倡重整国防之大计,甚堪大用!新政推行,新军编练为当务之急,着李焘卸去署理之步军统领一职,改兼新军编练会办大臣,盛京将军等原职照领力行。”
李莲英宣读完毕,在殿中一阵嗡嗡的喧嚷声中收了手中地黄绫,等着李该有地表示。
慈禧也在等,这个效果是令她很满意的,至少李焘就任会办新军编练大臣,朝廷中很多人是惊异的、不服地!小子,你也看看朝堂中的情形,好生收敛一下专心办差吧!
“臣李焘不能受!”李焘这次适时地跨前一步,军靴的后跟发出响亮的“啪”声,似乎加强了他的语气:“关外军事正在整顿之初,各军尚未形成战力,俄军增调兵力至远东,国防局面依然严峻。李焘年轻识浅,领关外军务尚可布得开,实在难以兼顾筹练全国新军之重责,请太后、圣上三思。”
耶!?王公大臣们一个个傻了眼,这李焘是真的不愿意干这个编练新军的会办大臣了?这可是看得见的好差事,培养私人捞军权不说,裁旧军练新军中的油水……是了,这家伙在作态,他不是善于作态吗?前番在廊坊就作态了一回!
李焘不是作态,而是本能的自我保护。
朝廷明明非常忌惮自己手握重兵,军权过大,而这个会办新军的任命更是放大了军权,不合理,这是真是假?难道张德彝一个折子能起到翻天覆地的作用?唉,照理说圣旨都下了,那就是真的了,可是明天兴许又有新的、意思完全相反的圣旨下来,任命需要理由,褫夺却无需理由!指不定这个会办大臣任命背后,又是钱粮军械俱缺的局面,对,对了!肯定如此,老子搬空了天津,搜空了北洋,他袁世凯要壮大武卫右军凭什么?朝廷要真的收了禁卫军加以扩编,凭什么?没钱没械编个屁军队!朝廷扔出这块会办大臣的骨头,乃是要老子根基浅薄的辽西和武毅新军出血啊!到头来,还是肥了袁世凯。这么看来,朝廷扶袁压李的策略根本就没有变更!
李莲英却是早有准备,见此情形,乃拉长声调道:“圣母皇太后老佛爷懿旨,着李焘散朝后颐和园见驾谢恩!”不管怎么着,颐和园是必须去一趟了……
(https://www.tyvxw.cc/ty354489/13185949.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