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技术沿革和炮兵战术发展二
速射炮革命
即使英国陆军相当满意于他们在布尔战争中学得的教训,随即爆发的日俄战争(1904~1905)证明了英国陆军的经验并非放诸四海皆准的。更进一步来说,虽然日本与俄国的战争发生在遥远的东方,但是在战争的规模与形式上,更接近于即将可能发生在欧陆上的战斗。在南非所发生的战争每次应用到的部队都少于一个满编的步兵师,而在中国东北上日俄双方所动用的兵力可是远多于整个布尔人人口的两倍;此外波尔人的指挥官几乎都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至于日俄双方的领导人们,无论是从最高指挥部直到步兵排排长、炮兵班班长,可都是受过完整的军、士官养成训练。
撇开人员因素不谈,在满洲发生的战争双方所使用的炮兵武器没有太大不同,日军的标准野炮是经过精心减重设计以利于野战运动的Arisaka75公厘速射炮──高效率的炮架缓冲设计可以吸收绝大部分的后座力,因此仅需要两名士兵在射击后将火炮推回原位即可维持每分钟六到七发的射速。相对地俄军所使用的是M1900Putilov76.2公厘口径速射炮──在复进系统设计上有极大缺的武器,以至于任何的炮手都无法在使用这种武器时同时兼顾到射速与准确性。不过虽然PutilovM1900有着这样的缺点,它却可以在瞬间有着喷出极大火力的能力──PutilovM1900可在六秒中发射20发炮弹。
相较于Arisaka75公厘速射炮,PutilovM1900还有射程上的优势。PutilovM1900在发射HE弹时的最大射程是6,400公尺、发射榴散弹时最大射程为5,600公尺;相对而言Arisaka75公厘速射炮HE弹的最大射程为5,500公尺、榴散弹仅有4,500公尺。PutilovM1900还有另外一项优势就是比较重的弹重──有7公斤重,整整比它的日本对手多出2公斤。不过这样的优点却被俄军后勤补给的缺失所抵销──俄军几乎只有提供炮手们高爆弹。不过无论如何,绝大多数的战场观察家甚至连日军本身都承认PutilovM1900的性能是远远超过Arisaka75公厘速射炮的。
不过历史清清楚楚告诉我们,拥有较佳武器的一方并不能保证在战场上的胜利,再怎么优良的武器都无法抵销掉战术上的拙劣。虽然在整个战场上俄军炮兵都有着性能与数量上的优势,甚至在每场战斗中俄军的火炮数量也都多于日军,但是日军还是能借着战术上的灵活性,在每一个决胜点上集结压倒性的炮兵火力摧毁俄军。
日军得以在战术上集中火力有很大程度归因于日军是进攻的一方,可以自由选择战斗的时间与地点。而日军发现战斗机会的能力则必须归功于他们的准则。不管是来自于日本武士的传统或是新近从他们德国导师那里习来的,1904~1905年的日本官兵非常强调在战斗中主动作出决心与自我牺牲的精神。
综合了这些因素,日军迅速地将他们的炮连集中起来运用。日军迅速地将每个步兵师中的六个炮连(每连六炮,共36门火炮)集中起来一体运用,而在重点突破方向上的步兵师会进一步得到总预备队的炮兵增援(日军总预备队**有两个炮兵旅,每个炮兵旅有18个炮连),以获得更大的火力优势。而在战术运用上,日军预备队的炮兵旅甚至常常将其所有的18个炮连同时拿来攻击单一的俄军炮连。
日军大量集中火力的意愿相当程度根植于之前的准则。如其它当时一流陆军一般,日军火力运用的核心观念来自于普法战争的经验;而实际上让日军得以集中这样庞大火力的原因,是相较于他们冥顽不灵的对手,日军在组织文化上有着更高的弹性。更清楚地说在那个时代中的日本军官的独断独行与强烈的个人企图,让大规模的火力集中成为可能──这样的人格特质也是廿世纪初期日本军官的重要特征,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绩显赫的将军们统一特质。
在那个没有无线电(实际上,俄军已经部分装备火花式无线电收发报机)、甚至还没有可靠的军用有线电话的时代,要组织大量(旅级火炮群)的火力并且详细律订整个火力支持计划细节是不可能的。高司单位能做的最多不过是指定一个目标区,同时说明希望达成的火力支持效果,而所有的执行细节都必须由炮兵营、炮连的指挥官自己见机行事。在这种作战条件下,炮兵营与炮连的指挥官都仅能在清楚上级意图后,自己想办法在几乎没有任何横向协调的情况下发挥个人创意,去想办法与邻近单位联系并且完成目标。
这种「无声的火力协调」默契,甚至可以让散布在不同地区的大量日军炮连集中他们的火力在某一个点上,有时阵地相距甚远的两个以上炮连甚至可以将一个小小的俄军阵地至于交叉火网之下──在以榴散弹为主的年代,不同方向的榴散弹交叉火网可以对躲在掩体中的步兵产生恐怖的效果。
相对而言,俄军很少可以同时使用一个炮连以上的火力。俄军会这样运用火力有许多的原因:首先俄军的炮连比较大(每连八门火炮),可以投射的火力远多于他们的对手;其次俄军并不像日军一样受到德国准则影响,在俄军的观念中将火炮控制在预备队里以备不时之需,远较将所有火炮集中在一个决胜点上来得重要得多。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俄军指挥官严重缺乏如他们日本同行一样的主动积极精神,以至于横向的组织联系几乎是不可能的。
技术上来说,相对于他们的亚洲对手,当时的俄国炮兵连已经每连配备有一具野战电话,而炮兵旅的指挥官也可同时对最多六个炮连下达命令,但是有电话可以下命令的俄军,还是无法在战术上达到没有电话的日军所可达到的层级。面对这种窘境,俄军的解决之道是干脆把每个炮连中的火炮数目大幅增加,到了战争快结束时,俄军的炮连中甚至有30到60门火炮──但是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因为俄军无法让这一大堆火炮同时射击。
在双方优势消长之下,日军指挥官在整个战争期间几乎都可以享受到火力上的优势。虽然俄军炮兵一直都可以造成日军可观的损失,也常常可以阻止日军步兵的攻击,但是俄军炮兵完全无法证明他们可以做到日本同业可以完成的任务。这并不是说日军可以有效地压制俄军炮兵,事实上大部分的俄军炮兵阵地都是由日本步兵所摧毁,而非像在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军炮兵火力将法军炮兵撕成碎片。
这样的结果并非意指日军炮兵能力的低落,而是由于在日俄战争中双方的炮兵愈来愈强调将阵地设在隐蔽的地方利用曲射火力,而非数十年前普鲁士军与法军都将炮阵地设在直接而明显处,互相利用直射火力射击。俄军很快地发现他们的炮兵无法再开阔地上存活,即便是将炮兵置于野战工事中,日本炮兵也可轻易地消灭俄国炮兵,因此迅速地将他们的火炮隐藏在山谷与反斜面中。面对俄军不再出现在明显处,日军在很快地发现要找出俄军炮兵阵地是件不可能的任务。
在搞清楚自己困境之后,日军也很快地放弃了执行反炮兵任务的打算而专心地支持步兵攻击──因为在当时俄军的炮兵准则中,压制敌人炮兵是最重要的工作,而射击敌人步兵只是次要任务。因此只要日本炮兵可以吸引愈多的俄军炮火,日本步兵就可以在愈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执行攻击。
不过当俄军火炮忙于压制日军火炮时并不表示日本步兵就没事了,事实上在日俄战争期间日本步兵常常必须通过开阔地面对躲在坚固工事中的俄军,而偶尔俄军炮火不再对准日本炮兵阵地的时候,令人害怕的事情就会发生了。
面对着来自各地武装冲突的报告,欧洲各国陆军的决策者有机会可以自由地决定「速射炮」这种武器所带来的影响。但事实上各国的决策者并没有真正地重视从满洲传回来的报告,而是带上有色眼镜,用各国自己的立场来解读在东方发生的事情。不同的地理环境与战略地位塑造了各国不同的用兵思想,而来自远方的战争经验则让各国进一步地从原本的观点上修改既有的炮兵准则,这在欧洲最重要的两个陆军强权──法国与德国──身上特别明显。
在速射炮出现之前,法国与德国两军的炮兵准则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异。这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在普法战争法国大败之后,法军几乎照抄了他们对手的炮兵准则──法军从最基本的从德军身上学会了「试射」与「效力射」的分别,直到集中多个炮连的指挥方法,到「先进行炮兵决斗,再进行步兵火力支持」的作战步骤。如果硬要找出两军间炮兵准则的不同,就是德军炮兵比法军炮兵更有意愿把火炮推到战线前缘,在敌人步枪火力所及范围下提供直接火力支持。
法军开始接收他们名震天下的75公厘速射炮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他们原本比较退缩的准则修正为鼓励炮兵采取更具有侵略性的姿态。在高射速与钢铁防盾的保护下,法国陆军的理论家设计出了四炮炮连的战术──炮连在防盾保护下推进至距离敌军防线1,000公尺左右的距离,直接支持步兵营级、团级、旅级单位战斗。这种战术有个响亮的名字──「飙风」(Rafales)──强调炮手必须能够在敌军躲入掩体前,用最短时间内将三发以上的炮弹投射在敌人头上。法军相信这样的飙风式袭击,可以让敌军丧失抵抗意志,而无法抵挡法军步兵最强调的「密集刺刀冲锋」。
速射炮不会每次发射就跳离原位的特性让速射炮成为一种非常好的直射武器,也让炮手在每次射击之后得以微调水平与高低方位,使曲射的准确性更高。这些优点法军在1897年的实验中就发现了,不过一直要等到日俄战争的经验引入,法军才将原本强调将炮兵推上前线的准则修改为尽量占领隐蔽阵地。1910年的法军准则中就清楚地指出,炮兵直接射击支持只是种「例外战法」,炮兵应该尽量利用曲射,在精密计算下摧毁敌人。注意,1910年,法军才开始摈弃试算法开始实战实地精密计算、指导火炮射击。这是《逐鹿1900》在战术战法上的最大YY点。
法军与德军炮兵最大的差异在炮连的组成──法军是每连四炮、德军是六炮。法军的四炮炮连比较容易选择阵地、比较容易隐藏,但也相对比较脆弱,只要一门炮退出战斗就会对整个炮连的战斗效能产生严重影响。相对地德军炮连需要比法军大50%的阵地,也因此要找到够大的隐避阵地更为困难。不过由于德军炮连比法军对手多了一半的火炮,持续战斗的能力也更为坚强。
(武毅新军75、105炮连编制同德军,37、40、57炮连编制相对庞大,会有九门火炮分属三个火力群,每群都有一名合格炮兵指挥官率领三门火炮,可分可合,以期形成灵活机动的战术战法效果。)
每个陆军的准则也同时反映出了该国军官养成教育的差异。法国军官几乎都是法兰西军工学院──法国一所结合了MIT与西点军校两者优点的名校--的毕业生,而他们的德国同行则多半出身军官预备学校或是体育学院。德军军官对数学不见得在行,但是他们的法国同业可是相当地悠游于数字之中;但相对来说,德军军官可以说是「先成为战术专家」才成为「技术专家」。
因此德法两国准则中最大的差异来自于两国军官如何看待他们所指挥的部队。在对自己部队的牺牲决心与主动精神感到自傲的情况下,法军军官倾向于把自己界定为「在战场上提供分析架构与指引以避免混乱」的人;相对来说德军军官则把战场上的混乱视为必然发生的情形并且乐在其中,德军军官唯一担心的事情只有「部下在战场上不愿主动去解决问题」。
这种深层的歧异反映在不同的指挥哲学上。虽然法军口口声声说他们的部队多么具有主动精神,法军准则中仅给予了炮兵指挥官非常小的权限。在法军理论中炮兵存在的目的只是支持步兵作战,因此炮兵指挥官必须接受步兵指挥官的控制。相对来说,德军给炮兵指挥官更大的自由,在德军中炮兵与步兵间是合作的关系,而非从属。
在1910年法军准则中包括了两种炮兵火力控制的方法:第一种是「高层联系」(High-levelConnection),也就是将一个炮连、炮营、炮兵团置于步兵连、步兵营、步兵团、步兵旅的作战管制下,以遂行特定战斗任务;另一种方式是「低层联系」,也就是步兵指挥官直接对配属的炮兵指挥官下令,此时炮兵指挥官只是步兵指挥官的幕僚,提供各种所需的建议与信息,而无论官阶步兵指挥官必定优位于炮兵指挥官。
法军在一次大战前更进一步地拆解了他们的炮兵单位,好让每一个小单位专精于某种特殊的作战任务。例如设置了专门的步兵火力支持炮兵连,以便充分满足步兵指挥官对于火力的需求;设置了专门的反炮战连,除了接受反炮战训练外完全不接受任何其它形式的炮兵训练。甚至在这样的工作划分下,不仅连炮兵团中各炮连都做了详细的任务划分,甚至在作战时都要求紧密地占领阵地,以便单一的指挥官可以就近指挥各种不同专精的炮兵连进行各式不同的炮兵作战。
德军没有这样极端的作法,他们仍然紧守着拿破仑战争以来的传统,把作战视为一门艺术,他们认为限制一个指挥官在战场上调整组织与部署兵力的自由,是作战时最危险的一件事情。在德军的看法中,在长距离战斗阶段──这通常指步兵接战前的阶段──炮兵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压制敌人炮兵;而当步兵开始接战后,炮兵最重要的任务则是协助排除一切阻挡在德军步兵面前的障碍。而目标的优先级与任务的选择不是依照距离,而是完全依据当下战况发展的综合状况来决定。
在德军的用兵哲学中最重要的还是简单一句:「形成重点(Schwerpunkt)」──在决胜点上累积足够的重量,以便在决定性的时空获得决定性的成果。当战斗进行时,步兵师长会形成决心、决定师作战的「重点」;当指挥官重点决心下达后,师炮兵指挥官──炮兵旅旅长──就必须根据师长的决心,集中最大的火力,以最有效达成决心的方式,安排火力支持计划,以协助师长达成其决心,获得最后决定性的胜利。换句话说,师炮兵旅的「重点」系依据师长的「重点」而产生。「如果师长的决心与重点方向已经下达」一位退休的德军将军在1910年写道「炮兵必须想办法在该重点上洒下足以摧枯拉朽的火力」。
基于这些原因,德军在两个不同兵种间协调合作的方法是法军炮兵准则中所谓的「视讯联系法」。师炮兵指挥官必须综观整个战场,对于接下来即将发生的战况做出一定的判断,最后下定个人的决心来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情来安排各个炮连的射击计划,以影响整个战局到个人期望的方向上去。同样地,不仅仅是师炮兵指挥官,甚至连团、营、连,甚至一门炮的炮长都必须对整体的战术企图有充分的了解,以便能主动积极地根据全般意图发挥个人影响力。
不过在一次大战前法军与德军炮兵准则中都同意同样一件事情,那就是炮兵间的决斗对于整场战斗并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早在1890年代,法国与德国的军事理论家们就同意两个势均力敌、同样处于掩蔽阵地中的炮兵部队间的决斗,除了造成周遭严重的损坏之外,并不存在着任何决定性的结果。而在1905年之前,两国都在实际的演习中发现,利用野战炮兵企图去歼灭敌对的野战炮兵,除了浪费大量弹药之外,并无法真正地消灭敌人的炮兵。这样的观点同时记载在1910年德法两国的炮兵准则中。
(《逐鹿1900》文中,就是利用联军炮兵暴露配置使用直射战法的弱点加以打击,可以说,战术使用得当,能够抵消技术上的劣势,日俄战争的结果也是如此证明的。)
在这样新的理论中,虽然两国的军事理论家都承认炮兵的反炮兵射击并无法「摧毁」敌人的炮兵,但采取攻势的一方仍应进行反炮兵战斗,以干扰敌人炮兵从而降低我己方攻击部队的损失。持续地在敌人炮兵阵地上空洒下榴散弹弹雨虽不见得能够破坏敌军火炮、杀伤敌人炮手,但却可以严重地干扰敌方炮兵射击作业──弹药搬运、移动炮位、下达射击指令、观测等等。如果军官、马匹或炮车驾驶人员因此而受伤、阵亡,可达到更大的效果。一切的反炮兵战斗,目的都是在己方步兵可以展开战斗前,尽可能地降低敌人炮兵的战斗效能。
描述这种概念所使用的术语并不相同,在法国这种反炮兵战斗称之为「中和」(Neutralization),甚至当时更激进的理论家宣称应该完全放弃「反炮兵」这样的概念,而用「干扰射击」或「妨碍射击」这样的名词。德军军语中则没有如法军将名词特殊化,而是以单纯的「炮兵战斗」与「压倒性火力」来描述。
从法国军事理论家的观点来看,干扰敌军炮兵应该由多个接受过专门训练从事反炮兵射击的炮连,以持续不断的火力来达成。德军倾向于弹性地运用手中可用的诸般炮兵火力,而非运用特业部队;德军认为反炮兵射击是与其它炮兵任务同时执行的,而在某时刻需要多少火力进行反炮兵射击、多少火力担任其它射击任务,则全看当时的战况发展决定。
就如同反映在准则与炮兵组织中一样,德法两国在指挥管制哲学上的差异同样反映在两国高层炮兵单位组织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法军有两种野战炮兵团编装,第一种编装为步兵军属炮兵团,每团4营共48门火炮;第二种为步兵师属炮兵团,每团3营共36门火炮。在两种炮兵团中炮兵营的编制相同,皆有3个炮连、每连4门75公厘速射炮。两者间的差异在于任务控制的方式,师炮兵团属于前述的「低层联系」,完全听令于师长命令进行战斗;军炮兵团则是作为军长的炮兵预备队,并在战斗中常常会由一到二个陆军总预备队重野战榴炮连加强。
同样地德军也在军属炮兵与师属炮兵间有差异,1914年的德军步兵师炮兵旅拥有3个77公厘速射炮营与一个105榴弹炮营,至于军属炮兵营则是由4个150重野战榴炮连构成。相较于法军军长将军炮兵控制在手上当做预备队,德军军长多半直接将军属炮兵营配属给重点步兵师,由该重点步兵师炮兵旅统一管制运用。
德军将军属炮兵直接交到步兵师手中的目的,是考虑在重点作战方面直接由重点步兵师依据师长意图制定火力支持计划,最能够满足重点方向作战需求。而从法军的设计来看,由于军长与师长手中都有足够的火力,确保了双方都可以有足够的工具来影响战斗的发展。
从文件上来看,这样的安排并不影响法军军长将军内所有火力掌握在手中的权力。根据十九世纪以来的传统,当时是由步兵军负责战斗中野战炮兵作战,因此在军设有一位炮兵旅旅长,虽然随着时间的演进,野战炮兵战斗的权责已经渐渐地移转到步兵师手中,但是军炮兵旅旅长仍然是步兵军中所有野战炮兵名义上的指挥官,也是惟一有权限可以同时指挥一个以上炮兵团作战的人。
总归来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法军与德军在野战炮兵组织上相当程度反映了传统与新思维间的差异。德军采取了保守的作法,缓慢地从普法战争经验中一步一步改进,而法军则采取了激进的作法,在当时法军科技的优势下采取各种新观念、新想法,以试图同时在军事科技与组织、战法上同时达到极限。在此同时,德军愿意去进行榴弹炮实验,并尝试着将他们的重炮兵机动化,而法军则相信他们的75速射炮是天下无敌的,而拒绝对他们其它的炮兵部队进行创新的实验。
这样差异都不是凭空发生的,德法两军依照不同的战略战术想定,在炮兵上产生了极大的差异──就如同克劳塞维茨与约米尼之间的差异一样,而两国在基本观念上的差异透过了准则与组织,决定了两军炮兵部队最后在战场上的表现。
第三章榴弹炮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三个月中,每当德法两军战斗开始故事的发展都差不多,法国炮兵可以发射得更远、更快也更准,有的时候碰巧可以让德国佬的进攻暂时停顿下来,但是在绝大多数的场合中对整个战局的影响是一点用处也没有。德国炮兵在火炮性能上赢不过法国对手,不过他们却有一个优点──在战场上有这个优点就够了──就是德国炮兵总是能把他们的炮弹送到战场上最关键的地方,而他们的法国同行却总是找不出一个好方法,让自己与步兵间协调合作。
德国人除了证明了他们的准则优越与训练札实外,在火炮科技上其实并非一无是处,所有的观察家都必须承认一点,那就是德军在榴弹炮科技上的创新,正一步一步改变着炮兵发展的潮流。在1914年的机动战中,德军榴弹炮多半可以在「75小姐」射程外把法军打得毫无招架之力,而即便是进入了法国人的射程内,德国炮手也多能把握住隐蔽阵地与钢制防盾的优势,对法兰西的榴散弹攻击几乎可以免疫。相对来说法军75速射炮的弹道比德国榴弹炮更平直,更难利用反斜面阵地或躲在地形地物后面来保护自己。
而当1914年秋天来临时,西欧战场运动战阶段结束转而进入静态阵地战阶段,此时德军榴弹炮的多才多艺与庞大数量让战场上的天平日益倾向德国人那一边。榴弹炮最显著的优势是「弹头重/全炮弹重」比例,其次是不那么重要但是更容易被发现的是「射击远距离目标的准确度」。
炮身装设在炮架上,而在使用相同炮架下,装置榴弹炮时口径可以更大。举例来说在1916年时美军所使用的3吋速射炮(76.2公厘口径)炮架与3.8吋榴弹炮(96公厘)两者炮架的重量几乎相同;但是前者所发射的炮弹重14磅,而后者为30磅,整整多出前者一倍。同样地美军4.7吋加农炮与6吋榴弹炮两者的炮架重量也相似,但是前者的弹重为60磅、后者为120磅。
炮弹重量更大意味着炮弹的体积更大,可以装更多的火yao、更可以破裂出更多的碎片,不仅在直接命中的时候破坏性更强,就算没有命中只是接近弹时,更强烈的暴风与震波也能造成壕沟与工事更多结构上的损害。即使在一次大战时榴弹炮的射速没办法赶上速射炮/加农炮,但是战场上的法则很简单,谁可以最有效地打击敌人、谁就是最有效的武器。
榴弹炮射击精确度的实验结果在1916年的「野战炮兵期刊(FieldArtilleryJournal)」中有清楚的描述。在相同距离下美国陆军利用3吋速射炮与4.7吋(120公厘)榴弹炮射击相同大小的目标(目标是一小段战壕),看看从开始射击起到两者「直接命中」目标的数量相同时为止,两者平均要使用多少发炮弹──答案是速射炮所需要的炮弹数量平均值是榴弹炮的两倍以上。榴弹炮最有效的距离是2,000~3,000公尺,在这个范围内速射炮击中目标所需要的弹数是榴弹炮的2.5倍。
在1916年秋天美国陆军公布上述实验结果之前,欧洲各国陆军早就在大战的第一个冬天的艰苦胜利中得到类似的经验。虽然大家都知道手中的速射炮在战场上不堪用,但是受限于战前各国的战术思想与工业实力,没有人有能力换掉手中大量的速射炮来追寻德国人的脚步。
法国人的策略居然是大量生产19世纪末设计一系列「deBange」加农炮与榴弹炮──那是老旧过时的武器。法国人正在生产着一种性能超过德国设计的155与105口径榴弹炮的武器,但那居然是要外销给保加利亚的。
法军对榴弹炮的抗拒心理可以追溯到法军引入75速射炮,由于75速射炮优越的性能,在法军炮兵中形成了一个学派认为75速射炮足以因应步兵师、步兵军可能面对的所有状况。至于德军105榴弹炮优异的表现,此学派认为不过是德国人的77速射炮性能太差,不得不引进此种武器来弥补本身炮兵火力的弱点。
早在1911年法国的「反榴弹炮学派」就已经发行了本小册子,详列出所有速射炮的优点与榴弹炮的缺点。其中最重要的主张是由于速射炮的射速高、弹道平伸,是所有武器中最好的榴散弹发射工具。当对抗敌人炮兵的时候,速射炮更可以有效地压制敌人。而就算是敌人榴弹炮阵地躲在反斜面后面,这本小册子中指出只要山坡的坡度小于9度,速射炮就可以有效地击中目标。
让榴弹炮支持者吐一口怨气的第一个实例发生在1912~1913年的巴尔干战争中,当时法军观察家发现隐藏在隐蔽物后方的速射炮阵地通常可以有效击溃部署在空旷地的速射炮阵地,而只要速射炮部署在挖掘好的野战工事,几乎就可以完全抵挡敌方榴散弹炮火。另外一个重要的观察结果是榴弹炮的优点在炮弹威力,而不是在于榴弹炮较高的弹道。当法军高层阅读这些报告后,结论并不是他们需要榴弹炮,而是想办法让75速射炮炮弹的威力加大。在一时间无法克服技术问题的情况下,法军先将原本分散在要塞炮兵部队中的各种155、120口径的加农炮、榴弹炮们──除了一种155榴炮属于新式设计外,其它都是19世纪留下的古董──凑在一起,组成5个重炮兵团。
在来自德国的情资与巴尔干战争经验影响下,法国战争部在年度预算中编列经费打算采购轻榴弹炮,以组成一支专业的「反榴弹炮炮兵」。在任何民主国家中要采购武器都必须经过国会这一关,而传统上法国国会对于军方采购武器的要求都是保持着中立的态度──但是这次不然──「反榴弹炮学派」的游说赢了,法国国会拒绝拨款采购新型的轻榴弹炮。「反榴弹炮学派」更进一步说服了国会拨款将大量库存的75公厘炮弹进行改良,以便进行高角度射击。
法国的盟友比利时与意大利同样拒绝采用轻榴弹炮,受到法国的观点影响,他们同样只把榴弹炮部署在军团炮兵中。不过在比利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比利时国会最后同意了让陆军采购榴弹炮,却为了要采购哪种口径的榴弹炮辩论不休。其它第一流及第二流的强权,如塞尔维亚与希腊则完全不受法国影响,毕竟战场是现实又残酷的,赶快把手中的法制75速射炮换成口径100到122公厘的轻榴弹炮才是合理的做法。
俄国人自己在日俄战争中尝到了榴弹炮的甜头,但是受限于国家财政没办法一下子采购足够数量的榴弹炮,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才勉强能够在每个军团中设一个有12门122轻榴弹炮的炮营。
另外一个重要的国家──英国──则是从来没有忘记榴弹炮,基于之前在南非的经验,到1911年的时候英军在每一个在法国的远征军步兵师中都部署了18门新式的4.5吋(114公厘)榴弹炮。英国远征军并没有向本土防卫军般有着军团炮兵的组织,因此也就没有本土防卫军炮兵的60磅(127公厘)榴弹炮。
在战争爆发前夕只有德国陆军在师及军的层级都拥有完整的榴弹炮部队,在当时德军步兵师全部拥有的3,300门火炮中有954门为轻榴弹炮,占了1/4强。之后随着德国开始动员,但榴弹炮生产速度赶不及步兵师数目大量增加速度,轻榴弹炮在德军步兵师火炮中的比例稍有下降,到1914年战争爆发时约占总数的1/6。
在轻榴弹炮上的优势由德军在重型榴弹炮上的优势增强。德军在1914年拥有416门可与法军最新式榴弹炮匹敌的150榴弹炮,虽然这些火炮名义上属于要塞炮兵部队,但德军把每四个炮连编成一个重榴弹炮营、让他们机动化,并且在每一个现役的步兵军中都部署了一个。在1914年的时候德国现役步兵军中并没有设置军炮兵指挥官,因此这些个重榴弹炮营都直接配属给步兵军中两个步兵师某一师的炮兵旅。
轻榴弹炮满足了德军炮兵军官想要摧毁躲在掩体中敌人步兵、炮兵的渴望,造在1878年的俄土战争中德国观察家就发现到,就算速射炮发射高爆弹也无法消灭躲在掩体中的敌人。经过长久实验德军在1898年采用105口径的轻型榴弹炮,而在1909年进一步改良了这种武器的制退机构。
当轻榴弹炮首次被引进德国陆军时,战争部的计划是将当时德军步兵军所属的8个炮兵营中的一个改成榴弹炮营。但在1905年德军仔细分析了1897年希土战争、波尔战争、八国联军及日俄战争的战例,深信增加榴弹炮的数量将为德国在未来战争中带来极大的利益。自此德军开始了榴弹炮倍增计划,让每个步兵师都能拥有一个由18门榴弹炮组成的炮兵营。
德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重榴弹炮的领导国家,很大部分必须归功于德军内部不同学派的论战。早在1891年希里芬担任参谋总长的时候,由于希里芬计划中的一个关键性成功因素是克服法国与比利时境内要塞的速度,因此要塞炮兵势力在希里芬的刻意培植下大幅扩张。而基于要塞炮兵的专业背景与希里芬计划的需要,大量重型的长程加农炮与榴弹炮走出了要塞,成为希里芬脑海中「加强右翼力量」的重要一环。而为了有效地将这些大家伙搬到前线去,希里芬计划中甚至规划了详细的动员计划,以便征用足够的民间马匹来拖曳这些火炮。
虽然希理芬与他的要塞炮兵支持者们想尽办法增加火力,各步兵军的军长们还是不断地试图在德皇面前进言反对这样的计划。在1866年的普奥战争与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德军胜利都是靠着他们优异的作战机动能力。这样的机动能力一方面要归功老毛奇所率领的参谋本部优异的铁路后勤作业能力,另一方面则需归功给步兵的双脚与马匹们,德军倚靠着他们强健的体魄与坚忍精神,永远可以在离开铁路终点站之后先敌军一步运动到敌军到不了的地方。
德军军长们担心大量的重型火炮不但会让士兵与动物们丧失过多的体能,更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交通阻塞;拖曳重炮时消耗大量体力的马匹需要更多的饲料,也会让轻炮兵与骑兵部队的马匹没有东西可吃。在实兵演习中发现拖曳重炮的马匹更会流失大量汗水,让急行军中的部队需要不断地寻找、运输清水给这些可怜的动物。
不断的兵棋推演与实兵演习让德皇体会到真正会让德军速度减慢的不是重炮,而是法国人可恶的要塞。在1900年一次实兵演习的讲评中,德皇亲自下令陆军需要在野战炮兵中装备105公厘口径「轻榴弹炮」,在要塞炮兵单位中装备150公厘口径「重榴弹炮」。
受到要塞炮兵传统的影响,德军重榴弹炮使用高爆弹作为主要的武器。在配备了延迟引信后,这种炮弹可以有效地穿透攻势的水泥顶部后在工事内部爆炸。虽然这种炮弹主要是为了摧毁物资而设计,但是其震波对一定距离内的人体有着相当强的杀伤效果。
在对付空旷地上的部队时,德军最初为各种口径的榴弹炮配发了榴散弹。同时德军也为105榴弹炮设计了「通用弹」──减少高爆弹弹体内的火yao量,并且加入了一些金属散弹。这种炮弹可以使用定时引信空炸、利用触发引信表面炸,或利用延迟引信来穿透炸。而自1905年起,这种「通用弹」是一次大战前德军轻榴弹炮唯一的炮弹弹种。
就像历史上在承平时期设计的各式各样通用武器一样,德军的「通用弹」在一战爆发后也被证明是完全失败的一种武器。在高爆弹里面加装金属散弹让整枚炮弹造价高昂且加工不易,而减少火yao后让炮弹的高爆效果大幅下降。想要同时得到两种效果的结果是两种目的的成效都很差,因此在1918年8月战争爆发后,德军很快就恢复生产高爆弹与榴散弹两种炮弹,而不再生产这种通用弹。
虽然有着这样炮弹上的缺点,但却丝毫不减损德军105与150榴炮在战场上威风八面的事实。当俄国人忙着与奥匈帝国纠缠、比利时人退守国家的中枢要地、英国人忙着重建他们的迷你陆军,法国人则忙着沿着德军前线筑起战壕──这意味着德国人独享着榴弹炮所带来的一切好处。
当德军的榴弹炮把法国人的壕沟开肠破肚的时候,法国人的75速射炮只能勉强骚扰壕沟中德军的好梦。榴弹炮惊人的威力让法军在被炮击时常常惊慌失措地逃离他们浅浅的壕沟──只可惜德国人没有足够的炮弹来歼灭法国部队,或是把局部的胜利扩张让战场恢复机动。
战场上的胜利让德国领导人们更坚信榴弹炮的力量。举例来说,当在1914年10月德国建立他们战争爆发后第一个新的步兵师的时候,这个步兵师──没有足够的骑兵、没有足够的机枪、没有足够的运输工具、没有足够的火炮──但是在这个步兵师中榴弹炮与速射炮之间的比例,由战前步兵师的1:3提升到了1:2。而等到战争爆发后成立的第二批步兵师──1914年12月成立──这个比例更进一步提高,不但在步兵师中105榴炮与速射炮的比例提高到1:1,每个步兵师中更多了一个由8门150榴炮组成的建置重榴弹炮营。要生产足够榴弹炮来装备新成立的步兵师比较容易,但要生产大量榴弹炮来取代数百个既有步兵师中的速射炮比较困难,1915年3月德国战争部重整了所有的步兵师,在新的编装表中每个步兵师有一个炮兵团──由两个速射炮营与一个轻榴弹炮营组成──而在经过了两年的拼命生产,德军终于可以让每个步兵师中105轻榴弹炮与速射炮数目的比例达到1:2。
直到1917年下半年之前,在每个德军步兵师中重炮兵──包括重榴弹炮──所占的比例都还不显著。从战争开始起,每个月德军高层可以临时配属给各步兵师的重炮数量都不断地增加,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德军总共有148个重炮连,其中104个是配属给各步兵军的重榴弹炮连,其它的则是210公厘榴弹炮与280、305、420公厘口径臼炮及原本希望可以用来摧毁敌人要塞的100公厘口径加农炮。在战时动员生产之下,到1915年底德军重炮连的数量已经从原本的148增加到了1,380个炮连,成长到了10倍。
法国人在不断挨打之下也展开了他们自己一系列的炮兵扩张计划。在战争的最初两年法国人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把所有库存的重炮都拖出来编组成为新的重炮兵连。即便这些库存火炮的口径(95~155公厘)足以与他们的德国对手匹敌,但事实上这些火炮是旧式火炮,在涉及速度上远远不及他们的日耳曼对手;更重要的是,这些库存火炮都是加农炮,而非德国人所使用的榴弹炮。账面上法军重炮的数字增加了,但事实上从1914、1915直到1916年下半年,法国重炮兵虽然不断英勇奋战,但在面对德国重炮兵时通常是以悲剧收场。
如果法国按照他们一次大战前的准则继续把所有赌注放在速射炮上,结果将是一场严重的灾难。根据战前德国要塞炮兵进行的实验显示,只要150榴弹炮射击80~100发,就可以完全歼灭一个法军75速射炮连──占领100公尺宽80公尺深的标准速射炮连阵地,将会损失30~50%的人员、60~65%的火炮、炮车、弹药、行李及其它物资。
这场灾难没有发生的原因是因为法国炮兵们迅速放弃了他们战前的一切想法而且逃得彼步兵还要快。在恐惧心理影响下,法国炮兵在步兵战壕后方2,000~3,000公尺处放列──而非原本准则中的500~1,000公尺──而德军炮兵则依据准则在步兵后方2,000公尺处,因此双方炮兵现在的距离是4,000~6,000公尺,而非依据双方原先准则计算时的2,000公尺。4,000~6,000公尺听起来不算远,但是在法国东北部起伏的环境中,这样的距离意味着德法两军炮兵间至少隔着一个山头。
如同战前许多炮兵专业文章所预测的,这样的间隔让两军炮兵间要侦察到彼此位置非常困难。盲目射击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而从山脊后面射来的炮弹可能意味着敌人炮兵在山脊后、山脊后方3,000公尺、或是在两者之间的任何一个位置。而当时炮兵在选择优良阵地能力上的低落,让炮兵指挥官可能将他的火炮放在任何一个奇奇怪怪的地方;而在反炮兵科技上的低落,更让当时只能在教堂钟塔上、山头上或是热汽球上的观测人员更难找到敌人炮兵的位置。停滞的战线不但炮兵们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掩蔽他们的阵地,更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把他们的马匹、行李、炮车等藏到让人找不到的地方。
炮兵射击技术上的障碍让反炮兵射击更为困难。在战前各国炮兵都不强调间接射击训练的情况下,各国不约而同地将炮兵部署在后方;这让所有战前有关于反炮兵射击的理论与准则都成为空谈。面对这样的困境,各国陆军都征召了大批的科学家到炮兵部队中来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在这段期间,对于欧陆各强权炮兵来说,真正的伤害多半是由敌人步兵造成的,而非敌人的炮兵。
这样的关系造成了两个严重后果:第一、步兵与炮兵之间发现他们缺乏彼此间联络的工具──现在我们把这种状况称为友军火力伤害──德国炮兵射击德国步兵,法国炮兵射击法国步兵;第二、指挥官们现在对所谓的「炮兵决斗」失去了信心──既然反炮兵射击击中敌人炮兵阵地的机会跟买彩券差不多,唯一可以消灭敌人炮兵的的方法就是让己方步兵冲入敌人炮兵阵地。
在这种不幸的情况下,榴弹炮更证明了自己在反炮兵战术上的威力。由于榴弹炮的威力与准确性都比较高,此时的指挥官可以集中榴弹炮火力迅速地消灭某一地段战壕中的敌军,同时掩护己方步兵提枪快跑前进,占领这段战壕并且迅雷不及掩耳地冲到敌军后方屠杀手无寸铁的敌军炮手们。但这种战术等于是与时间赛跑,如果步兵们不能在短暂的空档内打开突破口并消灭敌人炮兵阵地,这些担任突击任务的步兵就会被地狱般的敌人榴散弹炮火消灭。
在这些战术条件限制下,大战的第一年成为争夺壕沟之战。当敌军攻占了第一线壕沟时,炮兵为了避免误伤我军都会停止射击──因此德法双方都会把绝大部分的兵力部署在第一线──第一线壕沟的陷落通常也意味着后方炮兵阵地被敌人蹂躏。而只要第一线壕沟可以守住,炮兵就可以轻易地消灭停留在无人地带中的敌军。
只要步兵们坚持这种战法,炮兵的工作就会很轻松。而对攻击方来说,只要炮兵可以不断地压制第一线壕沟中的敌军,步兵就有足够的时间冲锋进敌人的阵地。只要炮兵可以破坏更多的工事、可以让敌人步兵有更多的时间躲避炮击,我军的攻击就愈可能成功。既然战场上现实的状况是如此,在战争爆发时有最多重炮兵以及有最多榴弹炮的一方可以主宰战场,就一点也不令人惊奇了。
相信读到此处,《逐鹿1900》中主角快速调动武毅军编制庞大的中路炮营实施小规模弹幕徐进射击,已经能被各位读者大大理解了吧?很多人以为弹幕徐进很神秘,很尖端,其实不然,在近代炮兵战斗中,一个优秀的炮兵指挥官完全能够快速地组织一次小规模徐进弹幕射击。法国和德国的炮兵战术准则也允许一名指挥官组织师级以上的火炮群。《逐鹿1900》的马国宝炮营,已经是团级规模了,装备的火炮射速从每分钟三发到十八发不等,加上有利于形成弹幕的信管式炮弹引信,构筑一个200米的弹幕根本不是问题。当然,在步兵跟随弹幕进攻的描写上,有一些YY的成分。不过考虑到八里台大战带来的士气提升效应,还是有可能的,呵呵。
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炮兵战术发展,以后再整理上传。
;
(https://www.tyvxw.cc/ty354489/13185736.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