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我在古代当书坊主 > 第2章 摆摊

第2章 摆摊


日光西斜,赤色的光轮隐隐落与鳞次栉比的青瓦屋舍中。

        妘昭昭离开淮陵船舫,穿过长安街道,打了个转又拐到德厚坊。

        汴京东市比之西市更加富裕繁华不知多少,达官贵人多聚于此。街道宽阔,两旁楼阁店肆林立。夕阳余晖的笼罩下,是一片繁盛的京城景象。

        南北延伸的街道两边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小货郎们来往挑担赶集,卖花女跨篮叫卖,有赶牛车拉货的百姓,也有闲游漫步的公子小姐,熙熙攘攘,好生热闹。

        飞檐上商铺旗帜随风打了个转儿,妘昭昭挤在一群攒动人影中,来到林氏书刻铺子前。

        “掌柜的,我要一本庚子黄历。”

        清凌凌的嗓音响在耳边,书坊掌柜闻言下意识抬头。

        面前的少女头发乌黑柔软,眉目艳丽,脸颊略微泛红,鬓边两侧也沁出一层粉蒸薄汗,笑起来唇边好似泛起柔柔的涟漪,一双漂亮纯澈的眼像两轮弯起的月。

        掌柜先是目光一亮,随后视线掠过她的穿着,眼神忽地又失落垂下,神色染上几分可惜。

        小姑娘一身暗苍苍的灰色麻衣,瞧模样像是打西边儿来的。

        “就要一本黄历?”

        妘昭昭偏了偏脑袋,笑着回道,“对,就要黄历。”

        说完,她低头认真数了一钱银子递给店中掌柜,接过那本通书黄历。付过钱,昭昭并未着急离开,她倚在摊前翻过几页,似是随意问道:“这样一本黄历,书刻需要几日功夫?”

        晚市多是饮食店和手工作坊较为繁忙,书坊生意向来清闲,掌柜的又见她生得漂亮,按捺不住搭话的心思,不由同她聊了起来。

        “如今咱们书坊用的都是雕版印刷,刻版容易许多,一页纸只需一块板,三百页黄历,就得有三百块书板。”

        妘昭昭认真听他说完,而后笑问:“掌柜的,你们书坊还缺抄书匠吗?”

        她嘴上这样问,其实心里清楚,汴京不论哪个书坊,必定都缺抄书匠,雕版印刷虽好,但花费的人力物力仍不可计数。

        这样一想,林氏书刻的背后金主是誉王其实也不足为奇。

        除非有富贵私人出资刊刻,否则书籍很难得到出版。即使繁华喧嚣如大邺汴京,对寻常人家来说,书籍仍是稀少、昂贵之物。

        掌柜只当她哪家平民姑娘外出寻生计,逗笑:“小姑娘,抄书匠可不是谁都能做的。喏,隔壁酒楼还缺个厨娘,正招人呢,你回家学个一招两式,可以去试试。”

        妘昭昭笑意吟吟,“我识字,又写得一手好文,如何做不得?”

        见她这样说,掌柜敛起轻慢,这才认真端详起来,“姑娘所言当真?”

        倒不是这店主多疑,普天之下当属都城汴京最为遵礼,王城风雅名士俱多,东市有出口成章的大家闺秀倒不稀奇,可住在西边儿大都是些进京谋生的“外地人士”,白丁妇孺,少有识字。

        见他神色松动,妘昭昭一派胸有成竹地颔首点头,而后故意语气为难,“自然不假,只是……”

        那副欲言又止的神态引得掌柜追问:“只是什么?”

        昭昭不动声色以手掩唇,故作神秘地说:“我这里倒有一桩能改进雕版印刷的生意,不过兹事体大,需得和你们的大东家亲自商谈才好。”

        掌柜不禁皱眉,面露难色,他们大东家可不是一般人,哪能说见就见。

        而且,书坊里的誊抄人员大都出自刻书家,多半是饱学之士,日夜伏案编撰劳作也未能精进印刷之术,想必这小姑娘怕是十有八九口出狂言呢。

        妘昭昭知道他不信,也没想着立马就能见到誉王,她过来只是埋个引子,又极为把握分寸地摆摆手,说:“日后掌柜若见到东家,帮我捎个口信就成。”

        掌柜笑笑答好,只是有没有将这桩事放在心上就不得而知了。

        妘昭昭回到永安坊时天色已黑,扎着垂挂髻的小丫鬟正蹲坐在门槛处,双手托着下颚眼巴巴望向巷子口。

        她面前还支着一个摊子,简陋木板上摆着几帖书籍字画。

        见到妘昭昭,小丫头灰闷的眼睛霎时亮起,惊喜喊道:“小姐!”她拍拍身上的灰,奔到妘昭昭身前,“小姐终于回来了。”

        妘昭昭走到小摊子前数了数,东西一样不少,看来今日又没卖出去书,又是颗粒无收的一日。她吁叹一声,将物什拾掇拾掇,摸摸她的脑袋,“环儿,咱们进屋吧。”

        她来汴京已有一月有余,用盘缠在永安坊租下一间便宜楼观,和环儿暂住在这里,再赚不了银钱,怕是再过几日东家要拿扫帚赶人了。

        恰逢晚市,主仆二人收摊的时候,隔壁包子铺却正忙得热火朝天,掀开蒸笼,蒸腾的热气噗噗直往上蹿。

        包子铺老板正卖力吆喝,转身见到这头一派冷清的情形,忍不住嘲笑高喝道:“妘姑娘,今日的书可卖出去了?要不送我几幅,我拿回家糊墙也行啊!”

        说完一串笑声传来。

        环儿气得脸颊通红,撸起袖子就要上前和他争论,妘昭昭拉住冲动的小丫头。

        她不欲和人争论,拂拂衣裙,大方回敬:“好嘞,陈大哥,你若现下缺糊墙纸就来拿,日后等我这书坊生意红火,可就拒不供应了。”

        说完,妘昭昭就带环儿进屋落上锁,留下隔壁的老板摇头轻蔑大笑。

        一跨进门槛,环儿着急得厉害,她再也忍不住跺跺脚:“小姐,一连半个月一本书也没卖出去,这可怎么办呀?”

        妘昭昭将从林氏书坊买来的黄历塞进环儿怀里,“今日买的黄历,一钱银子。”

        环儿困惑眨眼,然后突然惊叫起来,委屈控诉:“老天啊小姐!咱们今天一分钱没赚,小姐又花出去一钱银子!”

        昭昭扶额,赶紧安抚这暴躁小丫头,和她讲道理,“环儿你看,连这样一本遍地都是的黄历都能卖一钱,可见卖书完全是暴利行业呐。”

        “这还只是黄历,书坊随便一本文集注解起价都要一两银子,一两银子够买几百斤粮食,几十斤猪肉呢。”

        环儿没什么文化,她噘嘴道:“可是再暴利没人买,也要喝西北风。”

        论扎心还得是你小环儿。

        妘昭昭努努嘴,也是极郁闷。

        来汴京之前,她想过千种万种赚钱的法子,可真来到这都城,却仿佛命脉全都被掐住一般。

        好比现在,永安坊住的大都是底层百姓,实实在在过日子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又怎么会是附庸风雅的字画呢!

        偏汴京各坊十分井然有序,处处要讲门道。她若要去别处摆摊叫卖,没有门路便走不通。条条路都被堵死,她手握的生意经再厚也理不清头绪。

        索性今日孤注一掷,前去寻访千机阁……甚至半路心血来潮去招惹誉王,也算铤而走险的一步棋。

        不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做生意就是要放长线钓大鱼,不然怎么赚钱?

        汴京坊刻生意并不盛行,不正好说明书商是一片眼馋的蓝海市场吗?现下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要激起老百姓的购买欲望,最本质的问题还是缺好稿子。

        有好稿子,还怕读者不饥渴吗?

        她在现代研究名著经传,每逢奇书横空出世,便会风靡一时,继而引得市场一片疯狂追捧,钱财自然滚滚自来。

        妘昭昭向来不怕招惹麻烦,思虑片刻,她垂眼,嘴里又念叨着姬曲生这个名字。

        落魄书生姬曲生,也不知寻他去写书能不能成……

        翌日清晨,妘昭昭起了大早,正在后院菜园子里摘豆叶,肩头倏忽停落一只白鸽。

        昭昭怔忪片刻,突兀想起千机阁说尽早给消息,眼里顿时闪过光彩。她取下绑在鸽腿上的字条,小白鸽扑扑翅膀又飞走了。

        妘昭昭喘息未定,有几分激动。

        半晌,她目光一错不错盯住白纸墨字,身体不稳一个趔趄,脚下一茬豆叶尽数遭殃。

        被打开字条随风轻动,只见上面龙飞凤舞写着三个字——

        姬曲生。

        ……

        自那日收到千机阁信件,妘昭昭就找到姬曲生暗中跟了他几天。

        盯住前面那道极高极瘦的男子身影,她一边咬着甜腻的糖葫芦一边装作不经意跟在后头。

        其实姬不算什么稀罕姓氏,自南朝之后姬氏分崩离析,真正意义上的兰陵姬氏早已不复存在。

        所以她当初听见姬曲生这个名字,压根没往兰陵姬氏那方面想,以为只是碰巧姓姬罢了。

        可千机阁却说这位她要找的落魄书生竟是姬衍的后人?

        会不会是消息有误……刚略一想想,妘昭昭就立马否定了自己的猜测,千机阁最重商誉,旁人不知她还不知吗,千机阁之所以能青史留名便是这个组织无一出错的可怕记录。

        先前,妘昭昭坐在墙头上观察了姬曲生好几天。

        这书生住在宜文坊最破落的院子里,每日会在院中仰头念几首酸诗,午时就拿出黑硬馒头垫巴垫巴肚子,日子过得异常潦倒穷酸。

        确有几分文采,但半点姬氏后人的风骨也无,倒是谈吐迂腐得很。

        心中想事,一个不察昭昭咬到山楂核,牙根发酸,不由啧声叹息,没想到风光霁月的姬衍后人如今竟过得这样日子。

        恰逢花灯朝节,这也是姬曲生几天来第一回出门。

        道路两旁燃着许多灯笼,灯彩与纸笼交相辉映,美轮美奂。此时街巷人群也逐渐变得拥挤起来,三三两两的嘈杂议论声传入耳中。

        “听说念青姑娘今夜在护城江畔露面奏乐呢!”

        “念青姑娘倾城国色,可得赶紧去,误了时辰怕见不到……”

        闻言,妘昭昭也起了几分兴致。

        一路上,都是慕名去见念青姑娘的年轻公子。妘昭昭从他们的谈话声中得知原来这念青姑娘是淮陵坊里的一名歌姬,不仅精通音律,更是生得冰肌玉骨,一朝名动汴京,甚至惹得不少贵家子弟都倾心不已。

        美人总是难得一见,念青姑娘平时少有出来走动,今日花灯节却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妘昭昭随人流往前走,一直走至绕城河边。遥遥一看,只见那河面上停着一座绚丽雄伟的巨大船舫,坊中阁楼里传来的丝竹曲乐声不绝于耳。

        灯火阑珊,人影攒动,隐约能瞧见船舫的二层亭楼上坐着一位身穿白衣的纤瘦女子,丽影绰约,飘逸的裙摆似仙女飞舞,她手抱琵琶,正在弹奏乐曲。

        妘昭昭微掂脚,眼见姬曲生往二楼去了。

        原来这书呆子也不能免俗,铁定也是为那位念青姑娘而来。

        妘昭昭无趣挑眉,随便寻了一条乌篷船,斜斜靠在船中一方赤色雕栏上,准备等姬曲生出来便找机会同他商议写书之事。

        半个时辰,昭昭都等有几分困顿了,她眼眸微阖,忽地只听一声扑腾巨响,一道人影从她眼前虚晃而过,直坠湖中。

        紧接着,汹涌人群中惊慌和尖叫声压过丝竹音齐齐响起——

        “有人坠湖了!”


  (https://www.tyvxw.cc/ty34097895/42824701.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