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南宋海上风云 > 第38章 宋代高炉

第38章 宋代高炉


  张旭一听,是从福建官营作坊里面退下来的老工匠,顿时大喜过望。老工匠好啊,技术经验绝对都是过硬的啊。至于干不动重体力活,那又有什么关系,张旭只要对方进行技术指导就可以了。一般的活当然是交给年轻人去干了。

  两宋时期,虽然钢铁产业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钢铁产业的工人却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在两宋民间富商林立的情况下,却也没有以钢铁起家的富商。这是因为自汉武帝推行盐铁专卖政策以来,历朝历代的钢铁生产就被中央朝庭所垄断,即使一些王公大臣发现国营垄断弊端重重,但也一定要以政权稳固的理由坚持国营垄断。为了维持这种国营垄断地位,但凡民间出现一个技术较好的铁匠,就要被强征入匠户营。而在中国古代,包括宋代,一个工匠一旦被征入匠户营,那命运就极其悲惨了。那些掌握了最高超技术的人却基本上就是奴隶待遇。而且经常有完成不了生产任务的匠户全家绝望自杀的。

  所以钟四公子能够给他找来三个工匠,实在是费了极大的努力了。虽然是因为儿长大顶替自己而退休的老工匠。但对张旭来说已经足够了。因为他根本没想过让那些老工匠亲自动手干活。

  当张旭给那三个老工匠头上安上技术总监,总工程师之类的头衔,并且把他们的等遇相比原小的提高了一十倍,还答应在铁作坊给他们一定的比例给他们技术入股,在铁作坊赢利之后,按股份分红。而且还不用亲自动手干活,差点把三个老工人给激动的晕过去了。

  在三位退休老工匠的指挥之下,钢铁冶炼厂经过二十多天的努力,终于建起了一座高炉。没错,就是高炉,一座肚皮宽大,劲部逐渐收窄,外观有点像景德镇花瓶的宋代高炉。

  一般高炉的建造并不复杂。五十年代末,为了赶英超美,全国号召大炼钢铁,到处建立高炉,把许多山上的树都砍了当作燃料。张旭老家就有一座山被砍成了秃头山。还把老百姓家里,铁锅铁铲菜刀锄头都拿去送进高炉去炼钢铁。而一个村里,或者说一个生产队就留下一口铁锅,百姓都去吃大锅饭。那些小高炉也就宋代的水平。而那些小高炉最后因为技术不过关,原料和燃料的缺乏,最后都不了了之。

  在股份的激励机制作用之下,三个老工匠像打了鸡血一股兴奋,涣发出了雄心壮志。最终,鸡笼史上第一座高炉,高四丈五尺,容积约为为15立方米,达到了这个时代之最,比同一时代任何一座高炉都要大。

  高炉造好了,接下来就是解决鼓风机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大问题。现代高炉都有专门的鼓风机与之配套。但在宋代显然不会有电动风机。那三位老工匠师傅提供了两种风箱供张旭这个大东家来选择。一种是踩踏风箱,外形看上去像手风琴,上下是木板,周围蒙着折叠的皮革,使用时人站在上面一下一下的踩踏鼓风。但张旭一听这上面要蒙着皮革,使用一久,就会老化,到时候来不及更换,导致高炉爆炸那可就杯具了,于是马上否决。还有一种是一个大木箱,上有活门,使用时,不停地前后推拉鼓风。这个比较简单,就是木箱太大了一些,就他了。整个高炉四面做了四个进气道,安放了四个鼓风箱,以提高鼓风效率。为了防止出现意外,还做了几个风箱以备用。

  在庞大的高炉外面,还用结实的木头搭建了独立的检修塔,以及用滑槽、滑车和滑轮组组成的炉顶进料系统。

  高炉炼出来的是含碳量高,杂质多的生铁,但是已经可以用来铸造大型铁件了。于是在高炉出铁口外接了一条沟槽,平时封闭。如有需要,则打开,烧红的铁水就顺着沟槽直接注入到模具中,铸造成大型铁件。

  生铁冷却成铁锭之后,还要再加热,炼成热铁。于是那三个师傅又指导建造了一个炼熟铁的炉子。

  熟铁就可以锻造各种各样的工具了。包括菜刀,锄头之类的。当然要把熟铁锻造成这些工具,是要锻打,渗碳,淬火的。这还需要用到锻炉。这玩意儿鸡笼原来的赵铁匠就会了,当然他原来也只会这些。为了更快的生产钢铁,张旭还是让那三个老工匠进行指导,对锻炉进行了改造,使他更适合现在的钢铁厂使用。在技术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的前提之下,为了提高产量了,没办法,张旭让人一下子就起了二十多个锻炉。

  当这铁作坊一切基础设施基本建设完毕时。铁矿石和煤炭也早就准备就绪了。是时候点火炼铁了。

  按照那三个退休老工匠制定的操作规则,铁作坊里将近一百个人反复演练了将近十遍,以确保到时候不会手忙脚乱。高炉经过十来天的低温烘烤检验,没有发现一点问题,各种附属设施也都仔细地检查,状况非常良好。

  然后在三大老铁匠之一的雷刚老爷地带领之下,开始祭拜祖师爷:“祖师爷爷在上,保佑炼石成铁,炼铁成钢……”然后双手非常虔诚捻起三柱香,在蜡烛上点燃了,举过头顶,拜了三拜,插入太上老君塑像前的香炉里。接着,另外两个老铁匠也依法炮制了一番这套程序。

  等仪式结束之后,张旭拿起火把,从底部的出铁口扔进了高炉。等炉中阵阵青烟从出铁口倒卷出来之后,一个青年工人趴在口外,看了看,说道:“火烧得旺了。”随手关上了火门。雷刚雷老爷子则一声令下,四个大木箱那里早已等着的八个大汉,喊一声“一二三”就一起推拉大风箱,开始向高炉里面鼓风。

  炼铁作坊的工人分作三班倒,烧了整整三天三夜,才终于把把那些铁矿石烧化成水,炼出了铁。

  这些铁水出炉之后,先被铸成生铁锭子,又被拿去加热,回炉,再被炼成熟铁。而后拿到锻造炉那儿,重新加热,由两个工人为一组,一个用钳子夹着铁块,一个抡着大铁锤,就在那儿叮叮当当地整日敲打个不停。然后按照要求被敲成各种各样的工具。

  当张旭看到那些工人们终于敲打出一把锄头,心里一阵阵激动,那可是铁制品啊。从此以后,鸡笼可以对人说我们这儿有钢铁制品出产了。

  正当张旭激动得不知所以的时候,那三个退休老工人联合来访,一见面,就几乎就跪下来。张旭吃了惊,连忙掺扶他们起来,说道:“三位老师傅,有什么要事,尽管说吧,不用行这么大的礼啊,我可还是年轻后生,受不起啊。”

  那三个老工匠颤颤魏魏地说道:“东家,当初按你的要求,把这高炉做得尽能的大一些。现在看来,这炉子实在是太大了一些,不仅炼化铁矿石困难,要三天三夜的时间才出铁水,而且极其浪费燃料。我们要求东家允许我们建造一个小一些的高炉,只有原来的四或者五分之一大就行了。要不然,这里人手不够,会出人命,累死人的。”

  啊,这样啊,张旭挠挠头,不好意思了。这外行领导内行果然不怎么靠谱啊。

  最新全本:、、、、、、、、、、


  (https://www.tyvxw.cc/ty340915/5281765.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