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悟道明德 制造身体
且说自2o13年1o月7日,熊清浦决定闭关后,就将俗事全交给了释清福。WwW、qВ⑤。coM//
反正释清福处于菩萨境界,就得实行“佛道无上誓愿成,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斩,法门无量誓愿学”四大愿。
而且,得勇猛精进,这与积极入世的儒家教义也共同。对于释清福而言,入世就是修行。
但是,自1o月23日,熊清浦闭关后,释清福就没了肉身。由于释清福做人时间不太长,成为菩萨时间更短,没有肉身感觉极不习惯。
虽然现在释清福已经有效可以收敛金身,不会到哪里都如同人心小太阳那样拉风;
虽然金身可以变得看起来与常人肉身无异,但是毕竟不是肉身,他总感觉有些不自在。
而且他现在菩萨境界已经稳固,向上成佛遥遥无期,对于修炼已经不再迫切了。
他一下子好像没有了目标,反而因为处于俗世之中,对俗世的凡人生活有些羡慕起来。
所谓入乡随俗,这毕竟是凡间,不是极乐世界。没有肉身,他看人往往会不由自主地看到对方的内心还有五脏六腑、骨骼。
看外界的山水树木等美景往往也会不由自主地看到构成这些景物的粒子。
如此种种,搞得他觉得很无趣,很郁闷。禅宗有三重境界,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以释清福的理解,第一重就是普通人的境界。到了第二重,空性见修成,直观的表现和功用就是如同他现在的金身一样,如同x光一样,透视一切。
但是,没有了外在的虽说是空性的色相,一切都显得如此丑陋和单调。
虽然以他的菩萨境界可以不动于心,但毕竟谁的是爱美的,谁愿意整天对着丑恶环境啊?君不见阿弥陀佛也将极乐世界建得那样美轮美奂的?
而第三重境界,就是进入般若波罗密多境界后,就会感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表面上看,好像是与第一重境界一样,其实已经升华到了返璞归真,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了。
到了那个境界,一眼望去,周遭一切与凡人所见无异。但只要有需要,就可见到“色”中所含的“空”,即构成万物的粒子、规则、形式等。
比如,他如果在这种境界下,看周遭的世界就可以像凡人一样看到各种美景。不过,只要有需要,就可以如同x光一样扫描到其内部结构、微粒。
而且,佛教将色界的各种名色划分为可察色,不可察色,极微色,极迥色四种。
可察色就是凡人感官可察觉的事物,比如山水、动物、植物等等;不可察色就是凡人感官觉察不到的事物,比如精神体、意识世界;
极微色就是凡人需要高倍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分子、原子等;极迥色则是凡人需要用高倍望远镜才能观测到的事物,比如银河系、河外星系等。
到达第三重境界后,不但可以像普通人一样看到一般的景色,而且只要需要,就可以同时具备透视眼、高倍显微镜、高倍望远镜的功能,看到凡人无法看到的东西。
而这只是眼识这一种识的妙用。其余的耳识、鼻识、身识、舌识也可类比。
佛经云:“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圆。”就是说第六识、第七识在因地上就转依了,而前五识和第八识只有到了证到佛果才能转识成智,才能圆满。
释清福现在是八地菩萨境界,相对于佛果,仍是属于因地阶段,因此对于前五识和第八识还不能完全转依。
所以,他才会有这种小小的烦恼。虽然释清福只要注意保持深度禅定,就不会有这种烦恼。
但正如《心经》所言,连观自在菩萨也要行“深”度的“般若波罗密多”境界,才能“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但是谁没事时时保持深度禅定状态啊?
其实若是他处在之前的修行阶段,自然这种境界最利于他看破红尘,让他不贪著世间一切,一心求道。
若是他是一个饱经风霜、看透世事的老和尚,对于这种境界也会欣喜异常。
但是,他修佛其实靠了好多奇遇,进展太快,对于红尘并没有彻底勘破。
如同天上一些天仙、罗汉、菩萨一样,因为自己的境界一般不会退转了,往上又遥遥无期,自然开始贪恋红尘起来。
所以像七仙女一样,想下凡嫁人,像济公一样,想游戏人间。其实这种严格说来,也没有什么错,修行本就为了求个自在、脱。
当初脱离红尘、严守各种清规戒律,道德规范,是为了更好地追求大道,但既然得道了,如同乘着竹筏过了彼岸,竹筏自然可以舍弃了。
而避世、戒律、德行就是这种“竹筏”。《金刚经》专门开示,不应取法,也不应取非法。如来说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佛祖为佛弟子定的各种戒律只是为了让弟子到达彼岸,并不应成为僵死的教条,应当得鱼忘筌。
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讲过:(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意思是所谓德,应当是唯道是从。没有体悟到道的真境,没有得道,失道而后德,才需要人们重德、修德、守德。
失德而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人们没有得道,没有悟到道,才必须讲究德心、德性、德行的修持。
修德万日,就是为了悟到道、得道。有了道,德不德已不用考虑了,因为心身合乎于大道,万事皆合乎自然,德化其中,不德而德,不需执德,是为上德、真德。
还没有得道,那就必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德修德、守德,直至得道。
如果你连德也缺乏,那就要重视和修持仁、义、礼。道、德、仁、义、礼五者是修真者必须达到的修为。
其最终目标是道,它是总纲,失德、缺德、无德者将永远也达不到道的境界。
德性、德心、德行缺乏者,则必须从礼、义、仁修持起,一步一个脚印,达到全德、有德、守德的状态,继而才能进入道之门。
道祖的《道德经》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但是,其理最终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即“道”和“德”。
而最后高度概括,只有一个字“道”。千日修炼,一日大彻大悟,这个大彻大悟就在于悟到道,并且得到道。
在此境界,则一切繁文缛节都抛弃得干干净净,一切都透透彻彻,简洁明了。
宇宙万物都是道之所生,道包容一切,得道则掌握了万物的实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阴阳之分合、繁衍,万象之变化,都是道的运行变化。
人天相合,天之道即人之道,天下万物皆是道的体现。得道则阴阳在乎手,变化由乎心。
如此,得道后的人反而会照顾凡俗、人心,表现得与凡人无异,不像得道前那样拘泥于戒律。
比如庄子里面讲道,有个修道有所成就的人去赴宴,大家都争着给他让座,而另一个修道人去了,却有普通人跟他抢座位。庄子认为后者的道行更高。
老子也讲过“君子与人处,若冰释于水,与人共事,如童仆谦下;洁白无瑕而似含垢藏污,德性丰厚而似鄙俗平常”。
如此能隐能藏,高下自在,才算得道。
比如一个亿万富翁或一国脑,他们要过点普通人的日子比他们当初由普通人奋斗到这个位置还困难。
也就是他们虽然显赫、强大,却没有摆脱业力的束缚,在修行者眼中却仍然没有脱离凡夫范畴。
而一些学问高深、名满天下的人则归于平常、平凡,活得非常有意趣,如此也可以算得道了。
这些是释清福在与熊清浦交流后的感悟。他的境界高于熊清浦,尽管由释入道,也走在了熊清浦的前面,已经悟到了《道德经》的总纲。
所以,他对于自己想要弄个肉身看点美景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因为他已经算过河之人,只要不贪著于物欲,不受物诱,就真正可说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做”。
儒家至诚之道让人诚意时,要求如恶恶嗅,如好好色。所以,弄个肉身让日常所看的景色美好一点,也没有任何不妥。
所以,他现在虽然处于八地菩萨境界,需要精进、需要普渡众生。但是,他不认为普渡众生就要以菩萨金身如同一个人形小太阳一样去做。
所以,他对于建个肉身去普度众生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这真是凡人羡慕仙佛菩萨的神圣,但到了那个境界,却复归于平凡、平常。
也许真的是失去了才知道珍惜,他现在前所未有地渴望有具真正的身体。
他先是想到寺庙中诸佛、菩萨的雕塑法身,于是就用金身出如同太阳真火一样的“般若佛火”(释清福自己为“卍”字符出的火焰取的名字)熔铸了1oo多吨黄金,为自己造了个身体。
在他精微的舍利念力控制下,造出的黄金身体连须也惟妙惟肖。他将金身遁入黄金身体中,感觉安稳坚固,似乎比在肉身中还舒服。
但是过于沉重了,也不太灵活。只能作为偶像供人供奉,若用于起居坐卧,却比单纯的金身更不方便了。
于是,他将其放于莲花净土中,附着一道神念了事。
然后,他又用“般若佛火”控制其火力,将那根约15米长的阴沉木里里外外净化一遍,使其直径由4米多缩回三米左右。
因为阴沉木虽名为木,其实已经有玉石和金属的特性了,所以可以熔炼。
释清福用佛火除了将阴沉木中的杂质、空隙除掉外,主要是为了再去一下晦气,毕竟,此木曾经做过棺材。
直到此木充满柔和、慈悲、光明、洁净的佛门气息,他才停止“熔炼”。
不过,掂量了一下阴沉木的密度,感觉造出的身体也不会比黄金身体轻多少,性质也差不多,他也就没有再做无用功。
于是,他想到了传说中的莲花化身。《封神演义》中太乙真人就用莲花为哪吒重塑了身体,虽然也无法比上肉身,但总比黄金和木头的躯体强。
恰好自己也有一朵巨大无比的莲花,而且是因为自己的信仰而在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长出的本命莲花。
不过,其过于偏向于精神层面,造出的身体也未免与物质世界互不相容。
这时他想到了莲花净土中的七宝池中的无数莲花,这些莲花可就有物质实体了。
但是,怎么用莲花造出肉身呢?封神演义中描写的太过简略:“(太乙)真人将花勒下花瓣,铺成三才。又将荷叶梗折成三个骨节,三个荷叶按上中下按天地人,真人将一粒金丹放于居中。
法用先天,气运九转,分离龙、坎虎,罩住哪吒魂魄往荷莲里一推。喝声:“哪吒不成*人形,更待何时!”
释清福得好好想想,如何才能用莲花构造出一具身体。
最新全本:、、、、、、、、、、
(https://www.tyvxw.cc/ty340235/5968049.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