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草原悟道 将来打算
时光飞逝,一晃眼就要毕业了。=全=本=小=说=网=到6月2o日,老熊顺利写好毕业论文,考了英语六级。6月21日,老熊全班同学去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旅游。虽然坐火车和汽车用了一整天,不过,第二天,老熊他们还是陶醉于草原美景,直感叹:“这次来得值!”
6月22日至23日,老熊他们白天在草原上骑马、射箭、观看风景;晚上举行篝火晚宴,吃烤全羊,观赏蒙族歌舞,然后喝酒、唱歌、跳舞。大家都尽情欢乐、放浪形骸。
火车刚一出居庸关,沿途的景色便截然不同。一路上山峦低矮,山上少有长城一线那种群峰叠嶂的山岭及山岭之上葱茏的草木,皆是淡淡披上一层绿草或者长些低矮的灌木,虽是盛夏,但是土黄色是主色调。偶尔还能看到废弃的留着高大的黄色夯土城墙的古代城池。
过了张家口不久,就出了河北辖境,坦荡如砥的内蒙古高原就展现在老熊他们面前。老熊虽不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色,仍然十分着迷。老熊家在西南,到处群山连绵,到了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就感觉十分新奇。但到了内蒙,才觉这种一望无际与华北平原的感觉又是不同。华北平原虽然辽阔,却被一排排树木分割开来;而内蒙则是真正一望无际,要么全是黄色沙漠,要么全是绿色草原。一言望去,那种单纯的色调和辽阔苍茫的感觉给人予灵魂上的震憾。一下子,心胸就开阔起来,让人“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而感觉自己的渺小,会不知不觉放下一些平时执着、计较的东西。
而老熊的感觉与上次坐火车截然不同,与前几次用元神匆匆飞过不同,与其他同学也不同。他在火车上看似与其他同学一样看风景,其时已经进入胎息和天人合一状态,火车两侧及前后五十里范围内的金色全方位映照在老熊识海中,而且色深香味触法全都具备。老熊虽然在火车上,但是,天苍苍、野茫茫、蓝天白云,牛羊骏马、唱歌的牧民等构成一幅充满动感的流动画面一路向他展开,其中那种壮美的感受,是老熊修行前能感受到的千倍万倍以上。
而且,老熊因为现在正在观修菩提心,感受更加特别。
不过这种纯心性的修炼比炼体、炼气、炼神功法都难得多,而且常常难以突破原有观念束缚和限制。比如说,第一步将众生看成自己的母亲,向对待母亲一样去对待他们,老熊就难以做到。其他修行菩萨乘的方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中那些老熊也觉得要求太高了,自虐已经不足以形容了,而是根本违背常理:比如忍辱要求向佛祖成道前那样,被歌利王割截身体,还一点不起嗔心,并且誓成佛后第一个先度他,如同《圣经》讲的,别人打你左脸,还要伸出有脸让人家继续打。这根本没人能做到嘛,老熊虽然现在信佛了,但是儒道二教对他的影响也很大,他觉得这根本违背人的天性,真要这样做的话,天理何在?
而且,他觉得佛祖、佛教徒,奉行圣经的基督徒,都是高高在上的,没有谁能做到这一点。而且,他还怀疑经书的真实性和著书者的人品,因为往往德调门唱得越高的人,其实人品越卑劣。因为小人不必为自己说的话负责,不必管自己做得到做不到,反而拿来要求别人、指责别人。
由此,他对菩提心也有怀疑,加上对类似的“无私奉献”等说教的怀疑,他自己这几年养成的想避世,想只求自己自在逍遥的心思又占了上风。因此,最近菩提心有些退转,信仰有些动摇。
不过,由于老熊之前主要修炼的一是道家功法,二是小乘佛法,修大乘佛法时间还很短,也没什么影响。信仰方面,他基本三教同时信仰,信佛最晚,时间最短。在修行后,有所变化,对佛教的信仰飞提升,但是与佛法印证后,对儒道教义反而更加加深了理解,虽未可以修习,但“道行”还是不断增长。
所以,很多时候,他其实只信仰自己心目中的的大道,他自从触及到佛性真如后,隐隐认为佛性真如与老子所讲的“道”,道家最终极的追求、最高的境界其实是同一事物,只不过佛经描述的更多、更具体,证得此境界的法门号称八万四千,远比道家为多而已。所以,他上次皈依三宝也打了伏笔,皈依的佛是自己理解的加上自己闻见并向往的佛,皈依的法是自己认可的法,皈依的僧更是以没有自我意识的塔上高僧神念为模板由葫芦元神幻化的自己心目中的僧的形象。
所以,他怀疑现在从世俗中找到的教义,对自己的修行境界影响不大。因为他始终坚信一点,修行是需要自己去证悟、实践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那些自己证得大道的人的著书才最可信。所以,三教先秦时的原典可信度比较高,老熊也只信释、老及孔子三人。
他自上了术数课之后,也觉得先秦之后,出现教派后,人们不断造神、为了神道设教,编造了许多神秘、迷信的成分。其中在道德要求上,因为三教论争,为了言语上战胜,就争相唱高调。其中,佛门因为最能自虐,连自我也可以舍弃,自然能胜过儒道两门。后来,宋明理学吸收了佛教教义,公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结果调门唱得越高,门徒的道德水准越低。
尤其是释、老、孔子的门徒,唱的道德高调皆比三位祖师爷还高。因此,三位祖师爷的门徒的可信度低很多,可是,对于一般人而言,祖师爷境界太高,只有师从其门徒才能循序渐进,可是如果忘记了祖师爷愿意,往往步入歧途。不过,老熊未修炼前就思考过三教教义,修炼一开始就修出元神,现在,已经基本有了直接修持、体悟、验证三位祖师爷境界的资格。所以,老熊秉着怀疑精神,披沙拣金,对道德的认知渐渐有了一套自己的标准。
而且,他坚信自己的怀疑是对的,因为三教的祖师已经对此作了预防。佛祖传下《金刚经》,指出“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还有“教外别传、以心传心,不立文字,见性即佛”的禅宗。孟子讲过“尽信书不如无,非常道”,庄子讲得更直白:“言语能描述的皆是糟粕”。隋唐佛教鼎盛之际,许多高僧皆指出有烧佛、唾佛、毁佛之举,因为本来自己就是佛,自己也能成佛。还指出,任何文字都是指向月亮的手指,而非月亮本身。
综上所述,老熊虽然皈依我佛,但并非皈依从前及现在的佛教,而是直接皈依佛祖,所以他现在也没有正式出家;老熊虽然了菩提心,认可菩提心的功用和自己菩提心的必要性,但是对菩提心的定义以及具体修法有自己的看法。只不过,大道易知,小术难求,他既然怀疑现成的方法,就暂时找不到能用的方法,所以,最近修持菩提心停滞乃至倒退。
不过,这次毕业旅行,看到大草原上天高地阔的景象,他的精神进行了一次洗礼。之后,22日自己走到草原上体会那种天地在我心中的感觉后,更是有所领悟。
23日这天清晨,他早早起来,奔走了几十公里爬到那里最高的一座山上看日出。这里视野异常开阔,四面一眼望去直到天边都是碧绿的草原,十分美丽。而且因为没有工厂和旅游景点之类,景色更原汁原味,灵气也比较浓郁。他站在山顶上,陶醉于自然美景中,渐渐进入自己修炼以来最大范围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他只感觉自己与周围半径一百公里的天地共同呼吸,这片地方的色声香味触法皆在识海里了了分明。
当一轮红日升起照彻天际那一刻,他的心神正好由于处在天人合一境界中。所以采到了他修炼以来的最大范围内的日出时的阴阳交汇之际的第一抹紫气。一瞬间,元神似乎吃了一个大补丸,瞬间抛开其他五感,彻底展开,追随阳光,学习太阳大放光明的意境直欲照彻天宇。而事实上,他的元神也笼罩了半径一千多里的天空。
草原上早晨的天空万里无云,而老熊这次元神全力展开,而下方五感的天人合一境界也未失去,而且随着他的感悟在慢慢扩大范围。这种全方位及六感齐用的感受与单纯的元神查探感知不同,因为那样相当于只用了第六感。
而现在,老熊还有了其他五感的感性知觉。人们对真善美的感性体验往往更加能触动心灵、触动灵魂或者识海深处。所以,老熊在现在的状态下,对于天高地迥,对于太阳放出无量光,对于天空的虚无包容、涵化能力有了更直接更加触动灵魂的感受。他从中也大受启。这一刻,他理解了孔子讲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作焉,天何言哉!”的感受,天虽无言,却无时无刻不启着人类至高的大道。他理解了当古代圣贤也这样感受天地甚至范围更大千倍万倍时,的确会用这种天地的无私、广阔、包容万有、负载万物的境界要求自己,改造自己。
他还想到天地不仁,同时也不“不仁”,对什么都包容、平等对待,这不正是佛法要求的空性吗?不仁同时也是更高程度的大慈大悲。所以,真正的菩提心和空性见应该如这天地一样,虚空、包容、平等,而且只做自己,载育万物他没有功劳,产生灾害毁灭万物他也没有罪过。所以,所谓普度众生的“菩提心”其实仍要拿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这样,佛法目的是止息纷争,但这样去做反而会激起更大的纷争。他想,所谓普度众生的大乘佛法比如普贤菩萨那种“愿十方世界皆成佛刹”的狂热信念利于佛门的推广,但却不是佛祖的本意。而这种做法的后果是如同南北朝隋唐是那样,儒释道三教激烈斗争,凡是过于极端的都难以长存不衰,所以,佛教中国化理所当然要做修正。而且,他之前抗拒菩提心的一点就是菩提心要求佛教积极入世,但老熊认为佛教还是出世的好。并且既然菩提心与空性见是一体的,那么提倡菩提心不如提倡空性见。按菩提心那种做法,虽然标榜利他、普度众生,其实也是侵犯别人的自由。所以,老熊决定,今后就以这种心境做人做事,可以不必理会关于修习菩提心的自虐性、扩张性极强的法门。直接由大道指引,本立则道生,由大道演化成术远比由术追寻道更高明,只是,一般人难以做到而已。
同时,太阳初升时的瞬间时豪光万千,照彻天地的意境也让他对佛性如同牟尼宝珠照彻识海也多有感悟。
老熊就这样静静思索着,感悟着,他的头脑中观念迅转变,境界飞快提升。而因为他天人合一,与天地融为一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于是,天地灵气如同洪流一般涌进老熊身体。如果平时,老熊身体肯定承受不了,但现在,老熊在感悟中,身体完全放空,没有意念干扰,身体内真元高运转,如同漩涡一样吞噬天地灵气。而且,葫芦也全力动,大力吸收老熊的真元同时吸收太阳光飞转化为可供老熊元神和真元吸收的灵力,被老熊转化后,葫芦抽取大部分,如此循环,老熊的境界、元神及真元固然大为增长,葫芦庄园中365株葫芦苗也以肉眼可见的度在慢慢生长。
感悟分析完菩提心和空性见后,老熊又感悟到三教其他根本义理。虽然三教合一的调子唱了上千年,但要真正合一谈何容易?尤其真正用来实证修行时。想着想着,老熊激起了《西游记》中那诗:“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向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身万万慈。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心任为之。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师。”尤其是“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这句最让老熊神往。这句比“从心所欲不逾矩”更加具体形象。联想到《西游记》中作者对佛道二教的态度,在其笔下,道祖太上老君屡屡失算,而且比较小气,而许多道士皆是妖怪所化;佛祖带头索要“人事”(即唐僧取经时要收贿赂),纵容门人,佛门败类也有很多。只要菩提祖师神龙见不见尾,高蹈世外。不管是否真有菩提老祖其人,但这个人物所作所为及道法完美融合了三教教义,而且又具隐士风范,不染尘俗,但看不下去尘俗的无烟瘴气时,教出一个徒弟孙悟空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将四两拨千斤用到了极致。菩提老祖无疑是作者吴承恩的真正的信仰,老熊决定自己从此也皈依菩提老祖,也相当于皈依代表三教合一的自己的本心。不过,鉴于菩提老祖未必存在,自己也还没有达到开宗立派的境界,老熊决定明面上在识海中设三教祖师偶像,三教都皈依。相比,以他们三人的境界和心胸,也不会怪老熊的。何况,如今的寺庙中也有孔子殿,孔门信徒则出道入释的比比皆是。
老熊就这样站了几个小时,直到天际一架飞机飞过,才惊醒了老熊。虽然难得的机缘被打断,老熊倒也没什么不满,总不能一口气吃成胖子吧。
而有了这样巨大的收获,其他的活动相比之下就没什么可说的了,老熊过后除了对同学们喝酒、话别的情景有记忆外,都没什么印象。
而这次顿悟,也决定了老熊今后的修行之路和毕业去向。他决定自主创业,而具体做法是依靠葫芦庄园,种田种到沙漠、戈壁里去。这种选择可以融汇三教,选择沙漠符合道家的不争无为,符合老熊的出世理想;而且改造沙漠,也是造福苍生的大事,与儒家治国平天下的经世济民的主张和大乘佛法的菩提心也不违背。而且相比诸佛、菩萨的大愿,一般修行者如同玄奘和鉴真一样一生做成一件事,已经很了不起。所以,老熊决定将改造沙漠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自己成佛成道的福德来做。到现在,老熊终于可以下一个较为具体的誓愿了:“愿地球不再有沙漠,而人间多一片净土。”老熊敢这个誓愿是因为他有龙魂,有葫芦庄园做依仗。
有了决定,又有这次感悟的收获,接下来的旅行和24日的归途,老熊无比坦然和轻松。
最新全本:、、、、、、、、、、
(https://www.tyvxw.cc/ty340235/5967956.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