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马扩来燕京
宣和五年(1123)十二月,金太宗遣使赴大宋告哀,即通报金太祖去世一事。宋徽宗得知后,任命张璩为大使、马扩为副使,让他们到北方边境上迎接金使。
北宋对外国使者来访高度重视,来时要派专人迎接,走时也要派专人送行,来去行走路线都要事先做出细致安排。这样做,不仅仅是表示热情,也有国防安全与国家利益等方面的考虑。
到北方边境去,要路过燕京。这天,马扩来到燕山宣抚司,专门拜访王安中。
此时,燕京城里政治气氛仍很凝重。斩杀张觉带来的负面影响仍没消除,常胜军上下对朝廷仍相当失望,时常流露出埋怨之声。王安中已有所察觉,但他不敢批评郭药师,深怕引起更大的麻烦。这样持续下去,燕京将会是一个怎样的政治局面?王安中心里没有底,每天都惴惴不安。
马扩见到王安中后,就燕京目前形势,以及面临的主要任务,进行了一番深入交流。马扩说:“燕山地区是大宋的新边疆,形势很复杂,不知王安抚有何打算?”
王安中想了想,说:“当务之急,是解决常胜军占领民田之事。现在已有不少燕京人从金国逃回来,可是田地却被常胜军占去,这个矛盾目前很突出,已经爆发出了不少事端。我已与郭药师商量好,来年夏天,常胜军交回一部分民田。同时,也要减少常胜军的薪饷,以缓解财政压力。”
马扩摇摇头,说:”这些事,还不是目前最需要做的事情。要想将燕山地区治理好,必须知道所以治之之序,也就是说,必须首先弄清楚治理要点的先后顺序。”
王安中表示愿闻其详。
马扩说:“我以为,当前首先要抓好修缮城池之事,其次是招集流民,第三是置备弓箭手,最后才是解决常胜军所占田亩之事。至于减少常胜军薪饷之事,尤宜款缓。要等到他们开辟田亩就绪之后,才可以实行。
当初,我跟随童宣抚来燕京时,诸路正规军兵马有十五六万人之多,除了童宣抚回京时带回一部分外,燕京现在应该还有八九万人马吧?
可从中选出三万备战,还剩下五六万,除了用于各地驻守外,可用来搞施工建设的人马至少会有三万多。将这三万人马分成四部分,分别派到蓟、景、檀、顺四州去。同时,再在各州招募雇佣人员一万左右,这样每个州城可得人力两万余人。
将这些人马有效组织起来,修筑城墙,构筑防御工事,算计起来,每州工费不过五万缗,再加上五万缗奖金,总计也就是四十万缗,一个月便可完工就绪。
城防坚固,则边疆才可守;城池修缮,则人心自然安定。所以说,要想迅速将百姓安抚好,修缮城池是最要紧之事。”
王安中听后苦笑一下,没有回应。他觉得,马扩对燕京实际情况根本就不了解。目前,驻守在燕京的官军仅有七千人马,哪来的八九万人马?常胜军倒是有几万人马,可除了郭药师谁能指挥动?郭药师能让常胜军去修缮城池吗?再说,所需经费从何而来?
马扩继续侃侃而谈:
“自从女真人入关以来,燕京地区有许多军民士卒,逃窜到了山谷之间,应该想办法将他们招诱回来,让他们回到各自的田园中去,这就是招流民之策。
自战争爆发以来,燕京地区的田地大都荒芜,应该大力招置缘边弓箭手,像陕西实行新边法那样,面向全社会,广泛招募武勇少壮之人,不分民族,分给他们每户两顷五十亩田,发给他们耕牛、战马和种子,建立起一套有效管理体制。这样,不仅荒田得到耕种,而且也可以借助其兵威守边,以压服新附之民心,这就是第三策,置弓箭手。
对于常胜军掌控的田亩,不能一下子收回,对其薪饷更不能突然减免,那样会使他们对朝廷无所眷恋。可以把以前契丹用来放牧牛马的田地,交给常胜军使用。也可依照弓箭手的办法,发给他们耕牛和种子,让他们自己耕种,自己收获。等到两年后,再逐渐减免薪饷,逐步收回他们手中的民田。这样既无侵夺民田之患,又有开垦屯田之功,何乐而不为呢?等到塞外战争结束之后,再商讨裁军事宜。以上各点,我认为都是治理燕山很关键的策略。”
王安中说:“现在,常胜军占据大量民田,与民众矛盾日渐尖锐,已引发许多事端。若再不想办法解决,恐怕会影响本地区之社会稳定。而且,燕山地区的天荒旷土,皆为常胜军所占,已无复措画。不过,如公所论,都是很好的策略,可惜现在无法马上实行,待以后再逐步实施吧。”
马扩见王安中颇有畏难情绪,对自己提出的安边三策不很感兴趣,于是便不再多言。
离开燕山府宣抚司,走在冷冷清清的燕京城内大街上,马扩心里隐隐生出一些莫名的失落。这安边三策是当务之急,若不立即实施,燕京一旦遭到金军攻击,则防不胜防。那时,燕京城必将得而复失。
马扩觉得,王安中这人魄力不够,能力不足。面对燕山地区的重重危机,他束手无策,只是消极应付。如此下去,燕京早晚必出大事。
(https://www.tyvxw.cc/ty33821070/42935631.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