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盛节 绮楼画阁生光彩
秦篆立在原地,斜着头,端端打量着奕庆的喜眉笑眼。
“你猜我给你带来了什么好东西。”奕庆将书藏在背后,故作神秘。
“梁辰鱼的浣纱记。”秦篆笑了笑,说了出来。
“好生没趣。想也不想,妹妹便说中了。”奕庆意兴阑珊,把书从身后拿出,递给了秦篆。
“哪一次我要什么东西,奕庆兄下次见面时定会给我的。所以没什么难猜,也没什么好猜的呀。”秦篆漫不经心地翻着书,浏览插图。
“秦篆,你看了那么多传奇小说,也不知是看到谁肚子里去了。你究竟是聪明,还是愚笨?”奕庆有些失落,盯着秦篆问道。
秦篆仍旧翻着书,语气是平常的,话的内容却是可怜巴巴的,“贪多嚼不烂,所以我现在消化不良。”
奕庆:“……”
也是,书中的东西不实践,光看只能是模棱两可。可是奕庆他想不通这个道理。他觉得秦篆应该能从书中的一些描写懂得他对她的心意。
“秦篆。”奕庆似乎还有话要说,所以唤了秦篆一声。
“嗯?”
秦篆抬首,觉得奕庆的神情异乎寻常,等了会儿,奕庆却还是没有说话,只是握住了秦篆的手,端端看着秦篆,眼中有了迷离。
奕庆想用行动去表明此刻他内心的感情。
秦篆对所谓情窦初开的感觉还处于似懂非懂的阶段,恰好她又想起了自己还要找跟她回答同一个问题的少年郎,道,“欸,奕庆兄,你认识今天在我之后回答问题的少儿郎吗?我有事情要找他。”
奕庆的情致被秦篆的不解风情打了个稀巴烂,他的手霎时没了力,放开了秦篆的手,眼神也没了光亮,甚至没留一句话,就转身离去,蹒跚身影渐渐消失在竹林中。
他觉得此次对牛弹琴的举动令他有些尴尬,不,是很尴尬。因为这头牛,是他喜欢了很久的牛,不是一般陌生的牛。
秦篆却是如堕五里雾,对奕庆的行为摸门不着。
数人谈笑的声音从后面传来,秦篆转身,看见了笑容可掬的父亲钱彦林,与张石公和奕庆的父亲祁彪佳并肩同行,迎面走了过来。
“石公,祁伯父,父亲。”秦篆大喜过望,把嘴角笑扬了,把眼睛笑没了。
“小顽童在这里痴痴傻傻做什么呢?”祁彪佳谑而不虐,捋顺墨黑短须,眉眼间笑意温润。
“是不是又欺负奕庆哥哥了?我在远处就看见奕庆跑远了。”钱彦林顺其自然地扫了祁彪佳一眼,佯作怒容,对秦篆道。
“我哪有……”秦篆抱屈衔冤,小作申辩。
钱彦林叹了气,道,“我这个女儿,整天在外跑来跑去,今日东家,明日西家,像疯丫头一般没个正经样子,将来怕是嫁不出去了。”
秦篆觉得父亲嘴痒痒,当着外人的面不说她就不舒服。
“别人稀罕也好,不稀罕也罢,我就是这个样子了。嫁不出去也好啊,来去了无牵挂,多自由!”秦篆也嘴碎碎,不跟父亲顶嘴也不舒坦。
“浑不过三。今日你浑了两次,为父不多说什么,再有一次,这个月就别出闺房了。”钱彦林容色微忾。
秦篆低头不说话,心里计算着小屈大伸。
“哎呦呦,尽会欺负我们小秦篆。走,到石公家去,石公教你茶艺。咱们可是早就说好的,谁也不能抵赖。”张石公走过来,抚着秦篆的肩头,黑色络腮胡中夹杂着几根白须,慈祥和蔼。
“好啊!石公真好!”秦篆心潮澎湃,拍手称快。
“彦林,容我同你家的小顽童玩上几天。”张石公冁然而笑,未等钱彦林反应就牵着秦篆走了。
每一代人,都有约定成俗的默契。秦篆打心眼儿里感谢老学究们的一波儿白脸,一波儿黑脸的默契。
“老顽童遇上小顽童,你还能怎样……”祁彪佳不禁对着钱彦林谑浪笑傲。
秦篆回头看到哑然失笑的父亲,又回过头来继续跟着张石公的牵引,沾沾自喜。
武塘少陆街,多河街,河约十米宽,长则蜿蜒数十里,无数艘画舫张灯/游/行,两岸商铺林立,货物琳琅满目。又正值元宵佳节,更是一派繁盛热闹。
石公侧身斜坐画舫最前,袍带摇曳,须发飘飘,一手持壶,倾液入口,体态风流。
秦篆曲膝坐在石公旁边,见石公此情此态,陡然想起了世说新语里的这样一句话: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秦篆,你要喝吗?”石公将酒壶递到秦篆面前,醉颜可掬。
“我就尝一尝。”钱彦林从不让秦篆吃酒,秦篆也不知会不会吃,见石公在旁饮酒,却早已有几分馋意,便接了过来。
秦篆小抿了一口,感觉没什么味道,问石公道,“这……这是酒吗?”
“谁说这是酒了?”石公出声笑着,撑起身子,如玉树般迎风而立,若有所思道,“石公要是喝了酒,就没法看到日月交替的奇景了。”
“石公这醉态,装得可真像呢。”秦篆跟着站起身来,仰首望着石公。
“人心醉了,相,便也醉了。”石公目光如炬,长自嗟叹。
秦篆不解石公的意思,只是觉得石公心事重重。
“走,咱们去前面猜灯谜去。”石公倏然收回遥垣千里的心,投注到前面不远处的明日坊,“看看今年有什么新的灯谜。”
明日坊前大大小小齐头停了七八艘画舫,石公的画舫停在了最中央。
“灯谜怎么没有贴出来呢?”有一熟悉的男声被嘈杂的叫卖声、嬉闹声等削弱从右边传来,像极了漱广的声音。
秦篆探头探脑,却怎么也看不到右边几个画舫里的人。
“我们明日坊的灯谜向来不张贴。这里有一百八十八支竹签,灯谜就刻在上面,抽中哪个灯谜,就只猜哪个灯谜。一人一次机会。”坊主托盘而出,指着木盘中所放的竹筒,侃侃道。
“人这样多,咱们按从右到左的顺序来抽吧。我先来。”最右边画舫一男子道。
秦篆听了,想这分明是二哥钱默的声音。
事实上也正是钱彦林仲子,钱默,字不识,年十岁。
秦篆正欣喜着二哥也在这儿,坊主已爽快应声,跑到了最右边,将木盘托了过去。
秦篆看到一只修长纤细的手伸出,抽了一根粗约一寸的签,顿时又收了回去。
她很肯定这是二哥钱默的手。
“孩儿意,只为功名半张纸。临行时,惹母手中线,费几许。只要去,扯不住。不愁你下第,只愁你际风云,肠断天涯何处。”
听不识读了签上的灯谜,秦篆想怪不得那根签那么粗,这灯谜够长,细了还写不下呢。
一时间各画舫上的人纷纷讨论,都觉得跟纸鸢有关联,却不能确定具体是什么。如此,有一刻过去了。
“此签要猜一民间盛会的活动。”坊主贴心提示。
“那更是与纸鸢有关无疑了。坊主再略微提醒些吧。”
秦篆听了,知道刚刚说话的人是大哥漱广。
“不必提醒了。”不识骤然道。
众人不再讨论,屏息等待不识作答。
“是放鹞。”不识斩钉截铁,胸有成竹。
一时如拨云见日,众人皆豁然开朗。
“果真是不愁下第,聪明非凡!”坊主啧啧称叹。
“下一位。”坊主又托木盘到那画舫前。
秦篆看到伸出的玉手套扳指,皓腕着粉色广袖,想着是漱广哥哥在抽签吧。
“团团游了又来游,无个明人指路头。除却心头三昧火,枪刀人马一齐休。”漱广也将灯谜读了出来。
“这一签是要猜一节日玩具。”坊主热情提示。
“团团是圆,游了又来游是无法停止。没有明人指路是没有确定的方向,即多方向。没有了心头的火,就会停止。又有枪刀人马,当是将士。”漱广仔细分析后,脱口道,“走马灯!”
秦篆想起了武林旧事里有关走马灯的一句话,‘若沙戏影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加之知道走马灯的转动原理,点灯起流,剪纸随轴转。如此,便都明了了。
“绝了!今日所遇之人,想来都是风华绝代!”坊主叹为观止。
“再来!让小人再见识见识!”坊主激情澎湃。
“叔父,该你了。”不识对钱棅道。
秦篆想她总共有四位叔父。不知,是四位叔父中的哪一位。
“他老了老了,还学少年们顽闹么。”钱棅的妻子嗔怪道。
秦篆听出了是她仲驭叔母的声音。
呵!秦篆想不知还有她多少亲人一同在此。
(https://www.tyvxw.cc/ty33747/1495696.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