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读济公传 > 苏北山派人找寒士 高国泰急难遇故知

苏北山派人找寒士 高国泰急难遇故知


话说济公带着苏禄和冯顺,一路来到了余杭县的南门外。路东有一家饭店,济公抬头看了看,对二人说:“苏禄、冯顺,我们先进去喝杯酒,稍作休息再继续赶路吧。”二人点头同意,于是三人进店点了几个菜。席间,苏禄问济公:“圣僧,我们现在已到达余杭县境内,高国泰究竟在何处?是不是可以找到他,让他一起来喝酒?”济公笑笑说:“先让我们喝了这杯酒,然后再去找他,毕竟离他那儿还有段距离。”
  酒足饭饱后,三人付了账离开饭店,走进南门,沿着街道来到十字路口,向东一拐,很快就看到了北面的县衙门。济公加快脚步,直接往衙门里奔去。苏禄不解地问:“师父,您这是去哪里?”济公答道:“你们在这儿等我,我进去找个人。”
  刚到衙门口,济公就听到里面传来衙役们的吆喝声:“犯人抗拒审讯,看来要用刑了!准备夹棍!”“先把高国泰夹起来再审!”
  此刻,济公心头一紧,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书中提及,高国泰为什么会身陷囹圄,这其中隐藏着一段曲折经历。当日,高国泰离开城隍山后,独自思考出路,觉得自己既无亲朋好友可投靠,也无法在异乡安定生活。他在考虑回归余杭县,乘船而返,但路费耗尽后,面对家乡,却发现自己处境更加尴尬:无亲可投,无朋可靠,连借几吊钱的地方都没有。他深感世态炎凉,正如古人所说:“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高国泰反复思量,作为一个有志气的人,又不愿意低声下气地求助亲友,越想越绝望,最后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来到南门外的河边打算投河自尽。
  正当他站在河边,望着来往船只,决心一死以求解脱时,身后突然有人出声劝阻:“朋友,千万不要轻生,我来了。”高国泰转身看见一位身材魁梧、头戴青壮帽、身着青布衣物的年轻人,面貌紫中透红,英气勃勃,年纪约在二十上下,名叫王成壁,自称是本地居民,专门负责码头的货物装卸工作。王成壁诚恳地询问高国泰为何寻死,并邀请他先到附近的酒馆喝酒聊天,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
  高国泰被王成壁的真诚打动,将自己的困境如实相告,讲述自己家道中落,携家眷投奔临安,却无力养家糊口,因此萌生轻生之念。王成壁听后劝慰高国泰,鼓励他要有韧性,能屈能伸,不必过于执着。王成壁提议高国泰先去帮忙拉纤,等他自己赚到工钱后再资助高国泰接回家眷,并帮他找一份教书的工作。高国泰权衡之下,接受了王成壁的帮助,跟随他来到河边,参与了一次艰苦的拉纤之旅。尽管高国泰身体瘦弱,毫无经验,但他努力适应,跟着其他人一起喊着号子,一边劳作一边还诵读起了儒家经典《中庸》中的句子,惹得同行的拉纤人一阵大笑。
  历经艰辛,高国泰最终完成了拉纤任务,疲惫不堪地在船上睡下。次日,货船重新装载货物启航返回,高国泰再度投身拉纤队伍。
  这一日,高国泰回到余杭县,正好来到码头,见到王成壁还在那里等待。王成壁亲切地对他说:“先生,这次真是太辛苦你了。我在这里等你多时了,看来你我之间的确有段深厚的缘分。今天我刚好收到一笔款项三十五吊钱,你先随我去吃点茶点,稍事休息,之后再去城里换银子。明天你就可以去接你的家眷了。今天咱们先去买些酒肉,痛痛快快地畅饮一夜。”高国泰感激地回应:“太感谢王兄了,初次相识,你就如此厚待我,实在让人感动。”
  高国泰与王成壁吃完点心后,天色已晚。王成壁将钱交给高国泰,让他进城去兑换银子,并嘱咐他顺便买酒买肉。高国泰拿着钱进城兑换成了五十两银子,然后购买了酒肉。正当他提着东西准备出城时,恰好碰到城门即将关闭,他匆匆忙忙赶出城门,却与对面疾行而来的一人迎面相撞。那人赶忙道歉,说是因急事不小心撞到了高国泰,并匆忙离去。高国泰虽然被撞了一下,但考虑到对方并无恶意,也就没有放在心上。然而当他继续往前走时,突然想起刚才的碰撞可能使得银子丢失,一摸口袋,果然银子踪影全无。原来,刚才那人是个白日里的盗贼,早就盯上了高国泰手中的银子,趁机撞了他一下,巧妙地将银子偷走。
  高国泰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弄得目瞪口呆,他心中痛苦万分,想着如何向王成壁交待此事。他甚至怀疑这是命中注定的劫数,昨天没能死成,也许是因为还有今天的苦难需要承受。高国泰心灰意冷,走到护城河边,打算投河自尽,嘴里喃喃自语:“高国泰啊高国泰,你的命运真是坎坷,看来今天我将会死在这里。”
  就在这时,他听到旁边有人呼唤:“莫非是恩兄高国泰吗?”来人走上前来,一把拉住高国泰,激动地表示一直在寻找他,并向高国泰深深鞠躬。高国泰乍一看并未认出对方,但感觉似曾相识,对方自称是李四明。高国泰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眼前的李四明是他童年时期的邻居,因其家境贫困,母亲曾受到过高家的多方照顾,李四明还在高家的帮助下念过书,母亲去世后的丧葬事宜也是高家出资办理。高国泰曾问他将来是打算考取功名还是做生意,李四明选择了学习做生意。高国泰便介绍他到本城天成米店当学徒,一切生活所需都由高家承担。李四明勤奋好学,很快赢得了店主的信任和喜爱,店主不仅将他带回家中,还为他在清江开了一家米店,生意十分红火。后来,店主无子嗣,便将女儿许配给李四明,并将全部家业交给了他。现如今,李四明已经成为了一家之主,回想当年,如果没有高国泰的帮助,就没有他今天的成就。
  李四明带着家眷,收拾财物,准备回故乡寻找高国泰,却遍寻不着,只听说高家因贫穷而离开了余杭。失望之余,李四明在余杭西门外购置房产,并在南门外开设了一家粮店。今天他正巧在回家的路上偶遇高国泰,两人相见,悲喜交织,互诉衷肠。高国泰提到,如果不是今天丢银子,恐怕两人还无法相遇。李四明则坚持让高国泰先跟他回家,两人再详谈此事。两人相携前行,不料高国泰脚下绊到一样东西,捡起来一看,竟是那失去的银子。此事可谓是一段因缘巧合。


  (https://www.tyvxw.cc/ty33746153/48015833.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