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盗之极偷天换日 2
P:非常盗到了收尾阶段。既要写出个完美的结局,还要全面补充前文留下的伏笔和填补漏洞,所以财子必须重读自己书……一点一点的完善非常盗。最近的更新让打狠不满意,道歉道歉。5月末非常盗完本,到时候财子会送出我这段时间写出的人物外传。希望大家还能再它即将完成的最后,继续,让财子华丽……完本。
八却神剑中的八种星灵没石嵩吸收了。这时候石嵩一下找了规律。第一是练眼,第二种是练耳。那么第三第四后面所有的一切,都应该是差不多的,修炼单个器官的。原来这就是天修和其他练气方式的不同之处,巫修也是强调炼身,巫修时代的上古大神,无一没有可以撼天动地无敌的体魄,一头撞到个山,一屁股坐出个海这样的事情多有发生。但巫修时代的练身跟天修中的还大有不同,巫修是由内而外。先修经络。再造身躯。所以战三为石嵩疗伤的时候,才使用人丸造骨肉的事情。巫修也是天修失传后,紧接着出现的,所以跟天修有些类似的地方。但功法差之毫厘。修炼出来的结果就差之千里。道修和佛修是巫修绝迹后的新的练气功法。道修主炼器,佛修主练心。到这里就完全抛弃了练身的过程。
石嵩想明白这天修的套路后,以后的过程就顺利异常,眼耳口鼻。络心身、七种灵气全部吸收以后,石嵩才遇到点小麻烦,这第8种是用来炼那里的呢?综合……一定是是这样的。事实也确实是这样的。当石嵩全部明白了八却神剑吸收灵气的规律以后,八却神剑也随之消失了。
“天修。这就是天修?”现在炼丹炉里的红色雾气已经不能影响石嵩。石嵩看着身体的变化喃喃自语。现在石嵩就入用镀了金一般。全身闪闪发光,感受着内外的变化,石嵩感觉自己虽然学会了失传已久的天修,但却好像丢失了点是么。
密星罗旗和混沌图都安静的再身体里,并没有天修的成形而改变运行的发式,对……非常盗。石嵩想到了,他是非常盗的传人。但……现在本门功法才入门不久,却用心思来研究别的……虽然天修学会了,可以喊祖猿回主空间,但石嵩现在却没有一点成就感。
想到葛刑天……飞升之时把双臂换给自己和高剑……不就是为了他们能把非常盗发扬广大。现在呢……?
想到非常盗,石嵩忽然感觉有点奇怪,非常盗是融合了道佛之长,里边还有点巫修的路子,然后自成一派的。自己再修炼时,星灵几乎排斥所有的其他灵气,通通把他们敢出体外。可进来的星灵,不仅可以安天修的功法运行,竟然还可以走非常盗的功法。石嵩试验了一下……
金色的双臂再非常盗功法的作用下,变成了银白色!难道……
石嵩忽然有个大胆的决定,把天修融合到非常盗之中,非常盗法本来就集合了佛道巫之长,现在在加禁区天修会是什么样子的情况!
石嵩修炼成天修的时候,祖猿就已经感觉到了,他再炉子外边看的清清楚楚,可现在见石嵩并没有喊自己或者破炼丹炉而出,而是又坐了下来,金银二色像流动的水银一般,再石嵩的身上,融合……分开……流转……再融合……再分开!
“他在干什么!疯了?”就连祖猿也看不透石嵩的目的,但庞德公并没有阻止石嵩,他不忙有的是时间,到要看看石嵩玩的是什么花样。
注解:石嵩梦游上古,见皇帝于蚩尤之战。结局是蚩尤战败,但历史上关于蚩尤与黄帝之战,载籍所见,有三种说法:一说是黄帝胜炎帝之后,再胜蚩尤而巩固帝位,黄帝与蚩尤之战似为黄炎之战争的余波;另一说是蚩尤驱逐赤帝,赤帝求诉于黄帝,二帝联手杀蚩尤于中冀;三说是蚩尤作兵攻黄帝,兵败被杀。
第一种说法如《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依附杀蚩尤”。太史公言黄帝名轩辕,国号有熊轩辕本意为车,应是指发明制作车的技术而得名的氏族及其首领的名称,如发明制作农耕工具技术称神农氏,发明制作捕捞工具技术而称伏羲氏,发明钻燧取火技术称燧人氏然。有熊国号。当时的“国”,实为部落。熊、罴、貔、貅、貙、虎为六种兽名,应是有熊部落中六个氏族的名称,或谓图腾。阪泉,水名,在今北京市延庆县。涿鹿,山名,在今河北涿鹿县,与阪泉相距不远。
第二种说法见于《逸周书·尝麦解》:“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广平之地曰阿。争战发生在涿鹿山下的开阔地带,隅指角落,“九”意指多,并不限于具体数目八加一。“九隅无遗”是说蚩尤驱逐赤帝部落不留遗地。地冀指中原冀州。《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郭璞注:“自东河至西河”。当时把黄河入海处称为东河,河套向南流处称西河。《周礼·职方》记:“正北曰并州”,今山西太原、河北正定保定皆属之;“东北曰幽州”,今北京市属之。上古冀州位于幽、并之南,地在今山西南部及河北西南部。传说蚩尤被杀之处,在今山西运城解州。
第三种说法如《山海经·大荒北经》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风伯雨师是农耕蚩尤部落专司气象的巫师,后为农业气象神,立有庙,岁时奉词。《韩非子·十过》说:“昔者黄帝俣鬼神于泰山之上……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反映了风伯雨师与蚩尤部落之密切关系,因为农业部落生产的丰收部是与风调雨顺分不开的。
三说孰是,今已无考查之可能与必要。对于此类沪传千年后才被记入载籍的史前传说,史学家注视的焦点,是其中透出的史影;而民族学者关心的问题,则是该传说反映出的族体的类型、文化特征及其形成和衍变的过程。
蚩尤战败后的结果,一说是被黄帝擒杀,如前引述《史记》《逸周书》《山海经》所记;另一说是受到黄帝重用,如《龙鱼河图》所言:“黄帝制服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逮至秦汉,民间尚有以蚩尤为兵主行礼祠之俗。以致秦始皇东游及高祖刘邦起兵,皆从民俗礼祠蚩尤,见载于《史记·封禅书》及《史记·高祖本纪》。
《管子·五行》亦有黄帝重用蚩尤的记载:“昔者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蚩尤明天道,故使为当时”。“当时”是中原黄帝部落联盟的一种公职名称,其地位与职能约与《周礼》中的“天官”相类,亦近似于后世各朝之宰相,是辅佐部落联盟首领管理各部落公共事务的部宰。此处所言之“天道”,是指天文历法岁时月令的经验知识。熟悉这些知识,是安排农业部落生产生活,管理好农业部落社会的关键。
关于蚩尤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的记载,反映了黄帝与蚩尤关系的不同阶段与不同侧面。“蚩尤”本是农部落的他称,既是对部落酋长的他称,也是对部落全体成员的他称。蚩尤部落的第一任酋长称蚩尤,第二任酋长亦称蚩尤;第一代部落成员称蚩尤,第二代部落成员仍然被称为蚩尤。如同《大载礼记·五帝德》记“黄帝三百年”之类传言的实际内涵。把黄帝与蚩尤的战后关系放到原始部落战争的历史背景中去认识,杀戮是不可避免的,斩尽杀绝又是不可能的,最终只能是让战败的部落在服从的条件下保持原状生活下去。
历史上的蚩尤,也不是魔神的形象,他对社会的进步还做了很多的贡献。蚩尤是中华民族的三个伟大始祖之一
由于原始社会阶段,没有文字记载,所以自春秋战国以来以致如今,中国的历史典籍,都只是根据历史传说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父系氏族公社阶段的黄帝时期。然而,在黄帝时,中华民族就有三个著名的伟大始祖,即黄帝、炎帝、蚩尤。但是,在我国历来的官方正统史中,一直把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始君,后来炎帝也逐渐被确认。所以,这里我们着重谈谈蚩尤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之一的问题。
首先,应当指出,蚩尤是中国苗族的先祖。因为如今的中国苗族的族属渊源,和远古时代的“九黎”、“三苗”、“南蛮”有着密切的一脉相承的关系。在原始社会末期,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一带,远古的时候就生活着很多原始人类;他们经过世世代代的生息繁衍,通过艰苦的劳动,在距今五千多年前,逐渐形成了部落联盟。这个部落联盟叫做“九黎”,以蚩尤为乎领。《国语·梦语》注中说:“九黎,蚩尤之徒也”。《书吕刑释文》、《吕氏春秋·荡兵》、《战国策·秦》高诱注,都说蚩尤是九黎之君。他们借助优越的地理条件,不断地辛勤开拓,使生产力不断提高,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一跃而成为雄踞东方的强大部落,并且最早进入中原。我党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同志写道:传说中的中国远古居民,“居住在南方的人统被称为‘蛮族’。其中九黎族最早进入中部地区。九黎当是九个部落的联盟,每个部落又包含九个兄弟氏族,共八十一个兄弟氏族。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氏族酋长。……是以猛兽为图腾,勇悍善斗的强大部落。”[2]在九黎部落进入中原之后,炎帝族也自西方牧进入中部地区,与九黎族发生长期的部落间的冲突。九黎族驱逐炎帝族,直至涿鹿。后业,炎帝族联合黄帝族与九黎族在涿鹿展开了原始社会末期规模空前的部落大战——涿鹿大战。在战争初期,黄帝由于兵力不足,又对地形气候不了解和不习惯,因而“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3];后来黄帝族创制了指南车以识别方向;[4]并大大增添实力,[5]才转败为胜。最后双方决战于涿鹿,九黎被打败,其首领蚩尤也被擒杀。
九黎战败以后,其势大衰,但他们还据有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广阔地区。到尧、舜、禹时期,他们又形成了新的部落联盟。这就是史书上说的“三苗”,又称为“有苗”或“苗民”三苗这种部落群体的发展,最后形成了部落酋长国。范文澜写道:“苗族被禹战败后,退出黄河流域,据战国时人说,三苗曾在长江中下游建立起一上大国。这个大国当是一个大的部落联盟,是许多部落的集合体,其中较大的是荆楚。”[6]所以,到商、周时期,“三苗”又被称为“荆楚”,有时也被称为“南蛮”后来,荆楚的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其中较先进的楚人,又被称为“荆蛮”。其后,荆蛮日渐强盛,发展成为春秋战国的“五霸”、“七雄”之一的楚国的主体居民和主体民族。
可见,九黎、三苗、南蛮、荆蛮、苗族之间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而且都包括苗族先民,后者是前者的苗裔。《周书·吕刑》的“蚩尤对苗民制以刑”,《国语·郑注》的“有苗复九黎之德”,三苗,九黎之后也”,等记载,就已经显出“九黎”和“三苗”的亲缘关系。《礼记·衣疏·引甫刑·郑注》说,“有苗、九黎之后……居于西裔者三苗”等语,也直接指出“三苗”是九黎的后裔。“南蛮”则是被驱逐到长江以南地区的部分“三苗”的别称,而“荆蛮”则是商、周时期对两湖地区这部分“南蛮”的称谓。许多只书都认为,苗族和三苗有亲缘关系,例如:“苗人,古三苗之裔也”[7];“苗者,三苗之裔”[8];“考红苗蟠据楚、蜀、黔三省之界,即古三苗遗种也”[9]。这就使我们清楚看到了苗族族源的线索,九黎——三苗——南蛮——苗族。就是说苗的先民是九黎,而蚩尤是九黎的首领,所以,苗族人民普遍地将蚩尤视为自己的先祖。
其次,蚩尤也是中国南方许多少数民族的祖先。五千年前,与黄帝同时代的九黎部落联盟,据史书记载,其成员中除了苗族以外,还有黎族、瑶族、畲族等少数民族。如果按照过去史书的称谓,把远古时代居住在南方的人统称为“蛮族”,或称“南蛮”、“荆蛮”,那么就把我国在南方许多少数民族都包括在内了。这就是说九黎、三苗、南蛮,不仅是苗族的先民,而且也是黎族、瑶族、畲族和南方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先民。而蚩尤是九黎之君,所以,蚩尤也就不仅是苗族的先祖,同时也是黎族、瑶族、畲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先民。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苗族在古代多次迁徙过程中,包括南迁和西迁的过程中,逐渐演化为若干民族,只有一部分仍保持着苗族的称谓。由此可见,这些演化出来的民族自然也是九黎的后裔,蚩尤亦当是他们的先祖。
再次,蚩尤也是我国羌族的先祖。《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羌地是也。”这就是说,羌族是出自三苗,是三苗的后裔是姜姓的别支。据史料记载,姜姓就是西北一带原来的姜族,后来称为羌,以后逐渐南迁和西迁。所以,北至现在的青海,西至现在的西藏,南至现在的四川、贵州、云南,都有羌族人民居住。羌族西迁到西藏的人自称为“乌斯藏”,乌斯就是乌氏,藏就是羌,乌斯藏就是乌氏羌的统称。他们又称为“西藏”,实际上西藏就是西羌。这就可以证明,现在的藏族,也是羌族和乌族相互融合而成的。其中也有苗族。羌族向南迁的,到四川的与当地的表族融合叫青羌,一部分羌族向南迁的,到四川的与当地的青族融合后叫青羌,一部分再由四川迁到贵州、云南。现在贵州西部的羌族,他们的公开族号为羌,而族人间仍自称为苗。云南的羌族,其来源与贵州西部的羌族大致相同,公开的族号为羌,族人间仍自称为苗。由此可见,羌族也是九黎、三苗的后裔,作为九黎之君的蚩尤亦当是羌族的先祖。
又再次,蚩尤也是汉族的先祖。范文澜同志写道:“远古时代,在中国领域内,居住着许多不同祖先的氏族和部落。它们彼此间经长时期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斗争,有些逐渐融合了,有些发展起来”。[10]“黄帝族与炎帝族,又与夷族、黎族、苗族的一部分逐渐融合,形成了春秋时期称为华族、汉以后称为汉族的初步基础。”[11]舜命契教化百姓,命皋陶用刑法制苗民,命弃播百谷以养黎民,实际是用刑法强迫苗民黎民耕种来养活受教化的百姓。”[12]又如:陆次云《峒溪纤志》说:或者人捕获冯人妆奴隶,给他着上木靴再加木锁,一辈子也不得逃走。这就是说,把俘获对方民族的人当奴隶,以后便逐渐地融合在本民族中了。而且到春秋战国时期,“华族与居住在中国内部和四方的诸族因文化不同经常发生斗争,斗争的结果,华夏文化扩大了,中国也扩大了,到东周末年,凡接受华夏文化的各族,大体上融合成一个华族。”[13]显而易见,这次民族融合自然也包括着一部分苗族。既然苗族的一部分融合于华族,成为汉族的初步基础,以后又不断有一部分苗族融合于汉族之中,那么,九黎也应当是汉族的先民,九黎之君蚩尤亦应当是汉族的先祖,而不应把他排斥在黄帝、炎帝之外。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蚩尤不仅是苗族黎民族和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祖先,而且也是汉族等其它民族的祖先,因而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黄帝时期,黄帝、炎帝、蚩尤是同时代的三个伟大人物,是原始社会阶段部落联盟解体前黄帝时期的古代中国三大部落联盟的三个首领和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的三大始祖。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承认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杰出人物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许许多多历史人物。但是,根据史书记载和历史传说,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伟大历史人物当是黄帝、炎帝、蚩尤。而且,可以说黄帝、炎帝、蚩尤是中国人民长期怀念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关于中国人民怀念黄帝、炎帝的情况,已有许多论、著的文章作了阐述,而对中国人民怀念蚩尤的情况则论述得很少。因此,我们在这里着重谈谈中国人民长期怀念蚩尤的情况。
首先,在蚩尤死后,黄帝及其后代帝王都把蚩尤奉为“兵主”,视为“战神”来崇敬和缅怀。《路史·后纪四·蚩尤传》说“后世圣人著其‘像于尊彝,以为贪戎’。”‘罗萍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多著蚩尤之像,为贪虐者之戎”。《龙鱼河图》说:“灵尤没后,天下复扰乱不宁。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殄状。”由此可见,蚩尤在九黎部落联盟战略被擒杀而死以后,黄帝及其族人们就将蚩尤的形象用来威吓天下八方,从而将蚩尤变成了自己的保护神,并对蚩尤加以崇敬和缅怀。
其次,苗族人民较普遍地将蚩尤视为自己的先祖,长期地怀念和祭祀。湘西、黔东北的苗族祭祀时,须杀猪供奉“剖尤”,并传说“剖尤”是远古时代一位勇敢善战的领袖。“剖”,按湘西苗语意为公公,“尤”是名字,“剖尤”就是“尤公”之意。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的苗族人民有祭“枫神”为病人驱除“鬼疫”的习俗,装扮“枫神”的人打扮得十分威武;这位令人敬畏的“枫神”就是蚩尤的化身,这与《山海经·大荒南经》所记载的“蚩尤所弃其桎梏进为枫木”的传说有关。黔东南的《苗族古歌》中有一首叫《枫木歌》,歌中唱词的含义也是把蚩作为苗族的始祖来看待和怀念。川南、黔西北一带还有“蚩尤庙”,受到苗族人民的供奉。
再次,汉族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程度不同地长期怀念着蚩尤。民间传说,一直在说蚩尤是一位长期受人怀念的历史人物。《苏氏演义》说:“冀州人把蚩尤称为神,民间人常作戏;齐魏之间,太原村落中祭蚩尤神;汉武帝时,太原人还为蚩尤立祠;。现在,河北省涿鹿县仍有蚩尤墓、蚩尤碑、蚩尤祠、蚩尤庙等,深绶当地人民的怀念和祭祀。
此外,瑶族、黎族、畲族、羌族和南方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人不同程度地长期怀念着蚩尤,把他用为伟大的历史人物传颂着、纪念着。
可见,蚩尤是中国人民长期怀念的伟大历史人物。
四、摒除错误的思想观点,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确认蚩尤的历史地位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蚩尤的确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与黄帝同时代的伟大历史人物,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然而,几千年来,蚩尤的伟大形象和地位却被严重地歪曲了,贬损了。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我们应当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确认蚩尤的历史地位,以增强中国历史的科学性,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但是,多年来有几种错误的思想观点,严重地阻碍了对蚩尤问题的拨乱反正。为了摒除错误的思想观点,以便能较顺利地给蚩尤正名,我们有必要在这里对这几种错误的思想观点加以辩析。
有一种观点是,以胜败论英雄,或曰“胜败英雄论”。持这种观点的人,因袭着“胜者为王,败者寇”的老观点。他们认为在涿鹿之战中蚩尤是败者,所以,应该纳入“判逆者”之列,而不应该作为我们的始祖。很显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是站不住脚的。历史唯物主义者是不能唯胜败论英雄的。如果我们的史书只写胜乾,而把败者从史书中抹去,那么,这种史书将是残缺的,不科学的。历史应是对过去时代的历史事实的记载和评价。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的任务,在于发现和说明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阐述历史发展的过程,用历史知识和历史经验提高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的水平。黄帝、炎帝、蚩尤是古代中国三大部落联腽的三个大酋长,这是历史事实,是不能抹杀的。如果说对败者就一概从史书中抹去,不予承认,那么,对炎帝将如何对待呢?因为“炎黄两族在阪泉(据说,阪泉在河北怀来县)发生了三次大冲突,黄帝族统率以熊、罴、貌、貅、虎为图腾的各族打败炎帝。”可见,炎帝在古代部落战争中也是败者。难道我们能因为炎帝是失败者而不承认他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吗?显然不能。所以,同样也不能因为蚩尤是败者而不承认他是我们的始祖。同时,我们还应当指出,如果按照以胜地败论英雄的观点来写历史,来取舍人物,那么,从秦朝的陈胜、吴广,汉朝的张角,隋朝的李密、窦建德,唐朝的黄巢,宋朝的宋江、方腊,明朝的李自成,直至清朝的洪秀全、杨秀清等,便能不能称为历史人物,都不能写进历史。这岂不是与历史唯物主义背道而驰吗?!现在,我们的《中国通史》,既然已经把上述人物作为历史人物写进了历史,那么,为什么不承认蚩尤是历史人物并写进历史呢?
又一种观点是,强调以正史为依据,或曰“唯正史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中国的正统史书上没有写蚩尤,没有肯定。其实,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因为中国过去的所谓正统史,实际上就是官方史,不仅真伪混淆。而且常常以伪造的压倒真实的,很需要重新写过。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国学问,待整理者甚多,既如历史,就须另编一部。所以,现在我们编写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古代史,就不能强调只以所谓的正史为依据,而应注意运用野史史料和历史传说。华岗同志在《中国通史的翻案》一书中说:“在进行中国历史的翻案工作时,除了端正自己的立场与思想方法以外,还应特别注意运用野史史料。因为正象鲁迅先生所说:‘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但如看野史和杂记,可就容易了然了,因为他们窨不必太摆史官的架子。’”可见,不论野史或杂记,其真实性,都远非正史所能及。因此,我们不应轻视野史、杂记和历史传说、文集诗词等史料史实,不庆持唯正史论的态度。同进,在中国史学问题上,在不唯正史论,不唯正上,不唯书,要唯实,并对中国历史进行某些部分的翻案工作方面,郭沫若同志已经为我们带头了,他所著的《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屈原研究》、《十批判书》等就是证明。所以,那种只强调以正史为依据的观点是片面的,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示的,因而庆当予以纠正。至于蚩尤问题,其实正史、野史、杂记、诗歌、历史传说等都有记载和论述。《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和《史记正义》,都谈论到蚩尤。
再一种观点是,漠视蚩尤问题,或曰“漠视论”。持此种观占为的人认为,提出蚩尤问题,为蚩尤平反正名是小题大做,因而对蚩尤问题抱着冷漠的态度。我们认为,这咱态度是很不妥当的、很不可取的。应当提出,蚩尤问题决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一个大问题,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三大始祖的问题,是一个重大的民族问题和政治问题,我们决不可以淡漠视之。为了说明蚩尤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我们不得在这里谈谈近期发生的一些有关的情况。其一,据悉,1995年3月,在全国人大八届三次会议上,陆镇藩、龙明伍等代表,提出关于“请中史通知有关部门,不要再用‘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一词取代宪法规定的‘中国各民族’一词的提法,以利民族团结”的建议案。1995年6月,中共中内宣传部办公厅函复说:“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民族传统。我部历来按照宪法的规定,要求宣传系统单位正确地使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国家繁荣的规范用语。受中内委托,由我部召开的乎都主要新闻单位通气会上,部领导曾多次向新闻单位提出,不要使用‘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海内外的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等类似的不规范用语。”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为什么我国少数民族不赞成使用“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提法呢?这难道不是与没有承认蚩尤的始祖地位有关吗?其三,据《人民日报》报道,全国首届炎黄蚩三始祖文化研讨会,1995年9月25日,在河北省涿鹿县开幕,来自海峡两岸的48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共收到论文28篇。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涿鹿县政府等共同主办。“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涿鹿县是众多史籍记载炎帝、黄帝、蚩尤相征战的汲涿鹿、阪泉所在地,蚩尤应同炎黄一样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两岸学者共同认为,应加强三祖研究和涿鹿考古,促进中国文化发展和中华民族团结。”其三,据《扬子晚报》1995年7月25日报道,《南博发掘阜宁陆庄遗址,首次解开蚩尤部族良渚文化消失的千古之谜》,报道说:“我国古代最发达、文明程度最高的良渚文化4200年前突然在太湖地区消失,成为考古学界的“千古之谜”,南京博物馆在阜宁县进行考古发掘,首次在江淮地区发展良渚语文化遗存,探明良渚文化在太湖地区消失后由南向北迁徙,从而解开了这一“千古之谜”。报道还说,这一发现还“对研究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据《史记》记载,在公元前21世纪之前,良渚文化部族首领蚩尤曾与轩辕黄帝发生一场大战——‘涿鹿’之战。……这一发掘,印片了蚩尤部族的北上,使考古学界对江淮东部地区古文化类型有了新的认识。”以上情况说明,提出蚩尤问题,为蚩尤平反正名,是有根据的、有道理的、有意义的,决不是什么小题大做。所以,我们蚩尤问题不应采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冷漠态度。据悉,正因为如此,老红军、部队作家陈靖将军,曾于月和1995年2月,分别致信上级同志,建议为蚩尤平反正名。遗憾的是,这一问题至今仍无大的进展。
为了较快地弄清蚩尤问题的真相,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公允对蚩尤的历史人物形象和历史地位作出正确的评价,我们建议:请中央责成有关部门牵头,组织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专题研究,力争在本世纪内作出结论,以便为蚩尤平反正名,恢复蚩尤的始祖地位。我们深信,这件事做好了,那将是对中华民族和中国史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总之,蚩尤是中华民族的三个伟大始祖之一,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伟大缔造者,是中国人民长期怀念的伟大历史人物。我们应当确认蚩尤的历史地位,以增进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促进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历史是现实的基础和前提,现实是未来发展的起点。中国近现代文明是从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而来的,是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文明的结果。在黄帝时期的古代中国,黄帝、炎帝为了中国古代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蚩尤也为中国古代文明作了重要贡献,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伟大缔造者之一。
蚩尤为物质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当时,蚩尤统率的九黎部落联盟,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是一个面对海河而生长起来的部落,是当时三大部落联盟中最强大的部落联盟,物质文明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借助当地的地理、气候、水源等优越条件,发明了谷物种植,已经开始由采集、渔牧、游牧向农业发展,这是历史和文明的一大进步,是对古代文明的一个重大贡献。而谷物种植就需要育苗、移苗、壮苗等等。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后来人们就用“苗”字来给蚩尤的子孙命名为“苗族”。与此同时,他们还能创制较精美的陶器,手工业也开始发展起来。这也是对中国文明的一个重大贡献。
蚩尤发明了金属冶炼和金属兵器的制造。《世木·作篇》说蚩尤“以金作兵器”。翦伯赞写道:“据说蚩尤‘以金作兵器’,是金属冶炼的最早发明者。”[15]我认为,蚩尤不令是金属冶炼的最早发明者,而且也是金属兵器制造的最早发明者。《管子·地数》说:蚩尤能以金为兵,制作“剑铠矛戟”。《史记·五帝本记》正义引《龙鱼河图》说:“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铜头铁额”,“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振天下”。史书还说,蚩尤能制造的最早发明者,为中国古代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冶炼业的出现具有划进代意义,从此,人类开始进入了使用金属工具的时代,它标志着原始社会生产力的一次新的飞跃。
蚩尤是建立法规、实行法制的最早创造者和施行者。在古代中国,蚩尤首创法规,实施刑事法,以肃纲纪。《周书·吕刑》说:“蚩尤对苗民制以刑”,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路史·后纪四·蚩尤传》在记述蚩尤被擒杀后说:“后代圣人著其尊彝,以为贪戎。”罗萍注曰:“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我著蚩尤之像。为贪虐者之戎”。《太平御览》卷七九引《龙鱼河图》说:“灵尤没后,天下复扰乱不宁,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殄状。”这也说明蚩尤严格实行法制而树立了威严的形象和产生了浓远影响。同时,郑玄注曰:“苗民,谓九黎裔也。”“上效蚩尤重刑以变九黎言苗民者。”这也同样说明,蚩尤是刑法的首创者和施行者。有的史料还说,兵器和刑法是蚩尤发明的,后来被黄帝部落集团效法。可见,蚩尤乃是中国古代法制的缔造者。笔者对蚩尤之喜爱,优胜主角……但没办法,剧情的发展……下面到了蚩尤倒霉的时候了。
(https://www.tyvxw.cc/ty332992/13084349.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