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探访
对于曾肃叡,这两年我已经不止一次听见皇帝斥责他的事了,我不知道他到底是如何想的,总是想着方儿招惹皇帝生气。
明知道曾肃燎对先皇极为崇敬,却在主持先皇葬礼时提出缩减抬运先皇梓宫的夫役人数,并改在陵寝当地采办建陵红土,以节省开销,又称上驷院蓄马太多,欲行裁剪,有彰显先皇靡费之名的意思,他这么提议似乎只是故意让曾肃燎与他争辩一番,其后又利用职务之便,用断钉薄板制造大典所用的乘舆法物,敷衍塞责,更衣幄次油气熏蒸致使祖宗牌漆流字漫漫,陷曾肃燎以“不敬之名”……像如此的麻烦隔段时间就给曾肃燎制造一个,乐此不疲。
而更让曾肃燎不能忍受的是,他登基以来本就施政受阻,向来主张惩治贪腐,肃清朝廷为官之气,曾肃叡却悄悄为一个工部侍郎补足他拖欠的应缴的钱粮,收买人心,到后来,他竟鼓起一帮朝臣,向皇帝上书,恢复开国初期的“议政王臣”之制。
这议政王臣只在我朝开国初期出现过一段时间,那时国家新立,根基不稳,开国太祖皇帝有几位兄弟极有才干,被太祖封为议政王,可以与皇帝一起管理朝政,那时候若是所有议政王一齐反对,皇帝也有办不成的事情。只不过这种制度对王权限制太大,在第一批议政王老了以后,后来的皇帝继位就再没有采用此制,如今那批议政王,早已不知投胎到哪里去了。
这种削弱王权的制度,曾肃燎当然不会首肯,就算是先皇也不会愿意施行啊,可是曾肃叡偏偏就这么提出来了,也不知跟着他的那帮朝臣的脑子是不是被牛给踢了。
在曾肃叡给曾肃燎制造各种各样的小麻烦时,曾肃燎还能憋着说一句“肃叡非才力不及、智虑不到之人,而存心行事或此,诚不知其何意”,大臣们有议奏曾肃叡之罪的时候,曾肃燎还能故作宽宏的说一句“暂可任其妄为,伊妄为力竭,或有止日。尚望其回心归正,庶几与朕出力。”可等“议政王”之事一出,他的容忍也倒头了。
曾肃叡故意捏造些我当初与他的相交说给曾肃燎听,虽然我对曾肃燎也真心表白解释过了,可看的出来,他对我关心曾肃叡、曾肃嵻等人仍然心存芥蒂,这使得我更加不好开口为他求情。偏偏曾肃叡也不肯省心,似乎以博曾肃燎之气为每日一乐。
于是一道又一道的谕则丢到曾肃叡的脸上,直到杨嵩尧与隆盛之事完毕后,曾肃燎似乎开始对曾肃叡动真格的了。
先是免去他身上的官职,两个月之后又革去他的王位。我担心再这么下去,很可能与曾祺英一样,他会被玉典除名。
除名玉典,就是除名了宗室,不可入皇族族谱,曾肃燎除名自己的儿子,还勉强能够说的过去,但曾肃叡与曾祺英身份毕竟不同,他才登基三年,若是这样对待自己的手足,原本就有刻薄寡恩之名的曾肃燎不知道又要背负上什么名号了。他已经拘禁了曾肃嵻,自己的同胞兄弟曾肃霁也被派去守陵,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对自己兄弟下手,他就一点不考虑后世人的评说吗?
我不想看见手足相残的事情再次发生,如今曾肃燎已经成为皇帝,双方的实力悬殊已经远远超于当初争夺皇位之时,再说曾肃叡这么一而再而三的与他作对,明摆着是在故意逼迫曾肃燎,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最后走上不归之路。
于是借出宫探望姨娘之名,来到曾肃叡的府上。
“继扬,你将我送到这里便回去吧,若被皇上知道了对你不好。”我一时找不到十一,除了自己的弟弟,没有别的可以帮助的人,聿儿他根本不肯让我插手这件事,继扬若不是曾在曾肃叡府中呆过两年,也不会愿意带我来见他。
“你若能劝动,便劝劝八爷吧,他现在根本就是想求死了!”
我听了这话一惊,我不是没有想到曾肃叡如今的心态,只是这话由另一个人口中讲出来的时候,还是让我的心抖了两抖。继扬在他身边呆过,自是比一般人要了解他。听他这样说,我便忍不住问:“那……你要与我一起进去吗?”我怕凭自己一个人劝服不了他,其实出了宫我就有些后悔了,不知道自己来这一趟到底有什么作用。
继扬摇摇头:“八爷不想见我。”
他将我带到了曾肃叡府上后门,敲了门,有一个老者开了门,见到继扬就欲关门,却是被继扬拦住:“这是宫里的婉人李鸢,你去问下八爷要不要见。我不进去。”
那老者看了我一眼,恨恨的盯了继扬一样,口中不善:“等着!”说罢把门一关,我见继扬一脸无奈,这才明白曾肃叡不愿见继扬到了什么程度。
过了很久,终于有人来开门,已经不是先前那个老者,那年轻小厮望了我们一眼,对我道:“婉人请。”
我看了继扬一眼,他点点头,我便随那小厮进去了。
我是第一次来曾肃叡的府邸,记得当初先皇问我对曾肃叡如何看,我似乎说了一句“温润如玉”,如今看着他府中后院,觉得家如其名。
这后院没有繁花似锦,确是郁郁葱葱,高低不同,石子铺成的小路弯弯绕绕,间或有几座小巧的假山,似是随意堆砌而成,一处石桌石椅旁的树枝上还挂着两只鸟笼,婉转啼鸣之声不断,我注意到那石桌之上还放着一本书,心中疑惑,忍不住问道:“方才有人在这里看书吗?”
前面小厮嗯了一声,没有多话。我只是有些怀疑,方才是不是曾肃叡在这里看书呢?小厮将我带到一处石亭中,旁边有个小小的荷花池,翠绿的荷叶飘在水上,让人赏心悦目。
“您请在这里稍等……爷马上就到。”
石桌上已经放了一碗清茶,碗盖并没有盖严实,我的心里像是被什么触动了,伸手打开碗盖,许多久远的思绪慢慢飘荡而来。
这是九罭山庄的翠琅,没想到九罭山庄大火以后,这世间还有翠琅。我忍不住端起来轻轻啜了一口,是记忆里那个味道,有多少年了,我没有喝过这个味道了。记得当初第一次将翠琅端到曾肃叡面前时,他还皱了眉:“此茶味道甚为特别。”没有再喝第二口。
不知道为什么,从皇帝到皇子都喝不惯我们山庄里的翠琅,每次皇帝来了,爹爹都会拿出皇帝爱喝的茶叶招待,但自己的茶碗里,永远都是翠琅。这是我们山庄上下,都喝惯了的味道。没想到他这里竟然会有。
“味道对吗?”身后有个温润的声音响起。
;
(https://www.tyvxw.cc/ty331521/6697400.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