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帝国崛起 > 第三百六十三章对比

第三百六十三章对比


  

  要知道,这是两千里啊。我天,满打满算才过去一个月多几天,这就赶到了?按照这个行军速度,登州营走天津上岸,十天就能打倒京师。登州营一旦有反意,这拿什么来挡?

  朱由检这会没想那么多,满脑子都是登州营来了,及时赶到,建奴不敢再猖狂了。激动的从龙椅上站起来,大步朝大门口走去,走廊里的小黄门,一边跑一边喊,声音越来越清楚了。真的,是真的,朱由检的心忍不住的颤抖。

  跪在地上的小黄毛,满头是血的举起手里的奏本道:“万岁爷,登州营陈总兵送来的,还有良乡县令送来的奏本。”这是骑兵在城下,用绳子吊上城头的,王家祯没敢开城门,让人给紧急送到宫里来了,他还在城头上盯着。

  朱由检抢过两个奏本,先看陈燮的奏折。其实就一张纸,上面写了一段话:“臣奉命勤王,建奴在哪,臣就去哪。一息尚存,战斗不息。”这就算是表中心的文字了,仔细看了好多遍,字写的很一般,但是每一个字都有千钧之重。随手递给身后的温体仁,再看良乡县令的奏本,这个内容就丰富多了,也很精彩。尤其那提到孔有德这一句,真是一箭双雕。

  为啥这么说呢,孔有德是武将,一个兵变糜烂山东,陈燮要是也照猫画虎来一下呢?这一箭,先射了涿州的知州,后则映射陈燮。对陈燮的映射,属于莫须有。什么是莫须有呢?意思就是或许有。这个看你怎么脑补了。就像有个女人对一个男人说,你要非礼我。理由很简单,你长了小**。

  这是很扯淡的事情,但是在这个时代,这就是罪名。因为作为一个武将,你具备了威胁皇权的能力,这就是有罪的一种表现。至于这个有罪假定造成的后果,一般的文臣是不会去考虑的。管他那么多,先说了再提别的。

  要不怎么说文人不是东西呢!

  朱由检别看没什么战略眼光也没太强的治国能力,但是他的帝王心术水平不低。看完这个奏本,冷笑了两声没说话。对王承恩道:“大伴,备车驾,朕要去永定门,看看登州营。”

  一帮大臣想拦着,被温体仁一道眼神按住两个,剩下的人多精明了,都闭嘴不言了。这啥当口,当着皇帝的兴致,找死也不是这个时候。再说了,明末到了崇祯年,没几个直臣。

  朱由检到了城头,登州营从永定门外正在经过,长长的队伍拉的很远。这会都过去一半了,朱由检的黄龙伞出现之时,陈燮一眼就看见了。立刻下令:“全军高呼,大明威武,陛下万岁。”

  整齐的行军队伍,突然爆发出震天的高呼:“大明威武,陛下万岁!”

  这是百战之师的喊声,朱由检在这一瞬间,进入了一种近似高、潮的状态,嗨到飞起。双手扶着城墙,看着严整的队形一趟接一趟的经过。每一趟走到最接近黄龙伞的地方,都会面朝城头,大声疾呼。

  就在激动人心的时刻,数骑飞驰而至,来到城下的陈燮,平胸行礼,高声道:“臣,登州总兵陈燮奉命赶到,请陛下恕臣甲胄在身,不能全礼。”

  朱由检激动的举手,大声喊:“爱卿,军情如火,不必多礼。卿不负朕,必不负卿。”

  陈燮在城下大声高呼:“大明威武,陛下万岁!”身后是威武之师的滚滚洪流,城上是君王在望。君臣对答到了此刻,一时间气氛达到了顶点。三军齐呼:“大明威武,陛下万岁。”城头上的官兵也跟着高呼,城内的百姓知道动静,这会也跟着高呼,发泄这一个多月来的郁闷之气。刹那间,满城都在在高呼:“大明威武,陛下万岁。”

  一种君临天下的愉悦,达到了巅峰。朱由检有点飘飘欲仙之感。目送着登州营消失在视线之外,朱由检想到的是那份奏折。赵明利,枉顾登州营急进千里为勤王导致的断粮而不顾,后果很可能是登州营吃了败仗,建奴继续在北直隶肆虐。其罪可诛!上官荩,映射忠臣,其心可诛。哼哼,你不是映射陈燮么?正好,良乡守住了,叙功之时,让你去登州做知府。原知府现在接了张瑶的班,空着位置呢。

  收拾文官,朱由检还是很有一套的。不过话说回来,他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勇气去改变。如果以朱由检对朝廷的控制力度,强制推行开海,收商业税,恢复矿监。这一系列措施,绝对能改变明朝财政收入的困难。

  回到大内,朱由检立刻把脸上的笑容收起来,看着内阁的一帮成员,最后盯着温体仁道:“涿州知州赵明利,该当何罪?”温体仁立刻鞠躬拱手:“臣以为,赵明利为地方官,拒绝售粮与登州营,固然有所不妥,目的是为了地方百姓安危。这么说来,却也不算大错。”温体仁在这个时候,必须要为文官说话。别看复社那帮人,整天喊什么奸相在朝,目前这个文官体系,总体利益是一致的。

  “不算大错,那就是小错咯?”朱由检的脸色瞬间变的狰狞,死死的盯着温体仁道:“温卿,如果登州营因为断粮,在良乡城下战败了,责任由谁来承担?是你,还是赵明利?”

  温体仁立刻跪下,口称:“臣死罪!”这是很无奈的事情,明知道帮着赵明利说话会让朱由检发飙,但是温体仁也必须这么干。不这么干,天下的文臣就不会认同他。

  “好了,当初建奴破关而入,朕问起该如何退敌的时候,温卿也是这么说的。拟旨,赵明利为一己之私,枉顾京师安危,革职回家。良乡知县上官荩,守城有功,待建奴退却,调往登州接任知府一职。各位爱卿,可有异议?”朱由检面目狰狞,声音阴冷。

  “臣等俱无异议。”温体仁这一次动作很快,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救赵明利一条命。

  “再,登州营粮草不济,户部应尽力供给,不使忠臣良将挨饿还要打仗。”朱由检又下了一道命令,候徇站出来道:“陛下,户部没银子。”朱由检一愣,正要发怒,看看候徇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收起怒色道:“拨内帑五万银圆,采购粮食,运往通州。”

  “臣领旨!”候徇这次没话说了,朱由检怒气冲冲,转身就走,也不商议国事了。

  回到后宫,朱由检问王承恩:“大伴,难道武将真的不可信么?”

  王承恩心说这话我可不敢乱回答,含糊其辞道:“回万岁爷,奴婢不过一个废人,读书不多,不懂这些。不过奴婢心里有个私下的念头,哪一回万岁爷有了难处,陈思华让万岁爷失望过?奴婢可不记得,陈思华对万岁爷有何不敬之处,也不记得他有违抗旨意。”

  朱由检其实不笨,只是见识不够。从小长在深宫,帝王心术不差,智商可没问题。王承恩是奴才,利益跟朱由检高度一致,当然不会帮着文官说话。

  这么一说,朱由检一对比才发现,对啊。这帮文臣嘴巴上说的好听,真遇到事情,一个比一个不靠谱。反观陈燮则不然,但凡有令,立刻执行。就这一次而言,人在南阳,兵部的人都说指望不上了,当初还是朱由检坚持,心里似乎有那么一个信念在支撑。结果,陈燮不负君恩,轻装急进,真的赶到了。

  这一对比,可不得了了。陈燮的好处一件一件的出来了,相比之下,文臣们除了则败事的多,建功的少。要说比文章比嘴巴上的道德,那是一个比一个厉害。

  登基九年了,看着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每每关键时刻,都是陈燮这个海外归来的臣子力挽狂澜。就这样,文臣还不肯放过他?为啥?道理很简单!文官的利益!

  很多事情,不难想明白,不然朱由检也不会说出文官皆可杀的话。不过他还是搞错了一个问题,明朝的败坏,真的是由体制导致的。大明要用文人来驾驭武将,目的是内部的治理更为容易。国家太大,站在君王的角度,儒家的那套自然是好用的。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自我削弱,自废武功。

  怎么改变这个问题,朱由检肯定是找不到办法的。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吃撑,过一天算一天。大概就是这样了。

  通州,一日行军,登州营赶到地方,天色渐万,扎营的时候,陈燮习惯性的带着一帮军官四处看看地形。通州地处平原,一马平川,对于登州营来说,是个好战场,但是对清军来说,也是个好战场。

  关键的问题还是情报,这一点陈燮从来不会轻视。通州这边的官员,倒是很大胆,看见登州营的旗号,直接给城门打开,邀请登州营进城驻扎。结果没见到陈燮,苏皓宸接待的一个知州,回了人家一句:“登州营没有缩在城池里当乌龟的习惯。”

  一群人给气跑咯,陈燮回来听了也没生气,一点都没冤枉他们。


  (https://www.tyvxw.cc/ty33041/2405471.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