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重生之神级学霸 > 第六百零三章 取舍

第六百零三章 取舍


  >  ,!

  下午,杨锐找了个办公室似的房间拟草稿,小白牙就在跟前端茶倒水,看别人做报告,看杨锐写报告,忙的不亦乐乎。

  清华的功课比北大紧张的多,作息时间和纪律规范更多,难得有这样独处的机会,又没有课业的压力,小白牙颇为满足。

  杨锐也是无可奈何,明天就是会议的最后一天了,他必须今天写出演讲稿,虽然在国内的时候,他曾经无数次草拟草稿,但只有了解国际同行的研究与心态,确定具体的演讲和时间,他才能最终决定取舍,并完成修辞。

  他的目的很明确,证明bsp;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差不多时间,西斯特公司也有了pcR的雏形,杨锐并不想拥有一个更好的pcR技术,他想拥有bsp;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求杨锐引入很多的证据,包括实验数据,以及一些诸如“引物扩增所需要的特异性”这样的金点子。

  最后,还得撰写本研究的一系列进展与未来。这是最重要也是最不重要的部分。对大部分研究来说,它差不多已经做到尽头了,即使没有做到尽头,尽头的意义也很小。

  但对pcR这样的技术,它的研究进展却是再重要不过了,然而,如何展现却是一个问题。

  在杨锐看来,参加不同级别的报告会的做法应当是不同的。

  就像是不同的期刊有侧重点不同,不同的报告会也有不同的侧重点,有的喜欢实验数据,有的喜欢新点子,有的看重研究进展。

  高级点的演讲就得重视研究进展,投资人会议也应该多谈研究进展,潜力大的基础研究也应该以谈研究进展为主。因为现在的东西就摆在这里,要激起高人们的兴趣,就得贩卖未来。

  比如激光,比如全息,比如癌症靶点,这些东西都需要以十年为单位来展,不谈未来谈现实,就是把自己往思路上逼。

  而在纯理论研究,以及相对应的最终应用方面,验数据是最重要的部分,它差不多就是唯一的证明了。

  喜欢新点子的通常是应用型的报告会,与会诸人就是想知道这东西怎么用,他们既不关心以后的研究会怎么样,也不关心以前的实验是什么样的。

  “国际遗传学大会”是非常适合杨锐的国际会议,演讲而非报告也决定了杨锐有很长的时间来阐述自己的理论与成果,观众们的注意力也会相对集中。

  但是,究竟拿出多少实验数据,说出多少金点子,阐述多少研究进展,却是需要仔细思考的。

  思忖良久,杨锐方才落笔,先在纸面上写下三个方向:

  第一。关于优先权的考虑(确立明人或现人,需要实验数据。)。

  第二。对专利权的保护(减少新想法的数量)。

  第三。公开部分经过证实的扩展项目(如耐热聚合酶)

  第四。阐述未经证实,尚未完成,但前景看好的研究工作。

  重新阅读两遍以后,杨锐将第一点和第四点圈了起来,然后抱着茶杯,边看边沉思。

  到茶水喝完了,小白牙颠颠的给他满上,才问:“你圈起来是什么意思?”

  “我准备重点讲这两点。”杨锐微微一笑,道:“两点的目的都是一致的,也是这次最重要的目标。”

  第一点就是为了确立优先权,而对杨锐来说,他阐述尚未完成的研究工作,也是为了确立优先权。

  至于第四点,对未完成的研究的阐述,杨锐是准备写成预言。

  或者说,叫做科学假说。

  科学的预言是推测而来的,某些预言经过现实证明以后,本身就变成了科学,比如摩尔定律。

  站在研究领域顶端的科学家,对于本领域的推测自然是相对准确的,反馈过来,对本领域的准确推测,也能推高科学家的位阶。

  很多科学家做的都是预言工作,最有名的%过于理论物理学家。理论物理学家差不多就是依靠预言活着的,其中最高阶的应当是**师霍金。他的某些理论若是能够得到证实,而且本人依然健在,那毫无疑问会拿到诺贝尔奖,成就帝冕大预言师的头衔。

  杨锐自然是准备效仿一番。

  随着他的预言被证实,他的位阶自然会升高,学者们再提起他来,自然要与此次演讲挂钩。

  科学预言并非瞎说,相反,越是预言性质的言论,需要提供的论据就越多。

  杨锐准备用三分之一的篇幅来写这方面的内容。

  小白牙听着杨锐的解释,却是似懂非懂,问:“全用英文演讲?”

  杨锐迟疑了一下点头,道:“没什么选择。”

  他如果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自然是想说中文说中文,想说英语说英语,可惜他并不是。在人家的地盘上,还要用中文——指望同声传译是不可能的。

  中国学术界对英语的无比重视,也是自外而内传导来的,但凡是做学术的,不懂外语是做不到高端的。

  中国高等教育是学术导向的,所以高考和大学对英语重视之至也因为如此。

  杨锐考验的时候,就有很多人高喊,我读中国史的,竟然还要考英文……

  然而,即使是学中国史的,如果目标是学术,也避不开英文。研一入学的历史学生,十有**得读剑桥中国史这样的基础读物,学的深一点了,总不能还继续指望着中译本去写论文,否则,看到常凯申还以为现了中国近代史的处女地呢。

  除此以外,阅读中日甲午战争的文献,就不能无视日清战争,写朝鲜战争问题,就不能不考虑韩朝美的书籍文献,做党史的就不能阅读前苏联文件,搞当代史的就不能不看美国的当代中国研究联合委员会的论文……

  杨锐也是很不情愿,且艰难的在撰写英文演说稿,他的英语程度有限,甚至比不上普通的专业翻译,但不用英文撰稿也是不行的。几百年的落后,就是我大清梗着脖子落下的病,后人若是还不弯着腰把这笔欠债还上,那是上不了国际餐桌的,而就现代社会的展来说,不吃百家饭,又怎么可能长的大。

  好在他于国内就准备了许多草稿,现在誊录一部分,再修改一部分,稍作转折,加两个新想法,不至于完全重做。

  这样写到晚上,杨锐才完成了主要部分,展开来看,第一部分占了三成,第四部分占了四成有余,剩下的第二第三部分,加起来不到三成。

  小白牙听过的演讲不少,更在学校里学过演讲学的选修课——这是8o年代的特色,她看着杨锐的分段分类,以及总标题,不由道:“这样子,关于你的论文本身的内容会不会太少了?”

  “论文的话,大家想看的应该看过了。我觉得也没必要拿太多的实验数据出来。”杨锐停了一下,笑说:“我拿出来的其实也不少。”

  实验数据应该有,而且应该有一些关键数据——越是想要证明自己,就越需要透漏较多的关键数据,当然,也不能全部透露,否则的话,你就失去了一大证据了。

  除此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杨锐要给投稿于《自然》的论文让出位置来,他不能将表在《自然》的关键数据演讲用掉,否则,《自然》拒稿的几率会无限大。

  这自然就要求项目有足够多的内容,好在pcR也是价值数年的高级成果,也许比不上那些庞大工程,可仍然算不得小,杨锐还有的是内容去写。

  又将演讲稿看了一遍,杨锐道:“暂且这样吧,剩下的内容,我晚上回来再修改,咱们先去吃饭。”

  “可以吃饭了?”小白牙松了一口气,笑道:“还以为晚上也要吃汉堡呢。”

  “汉堡不好吃?”杨锐奇道:现在人可不像后世那般娇气,能吃一次汉堡或者西餐是很稀罕的。

  小白牙却是扁扁嘴:“他们的汉堡不好拿,一不小心就弄脏衣服了。”

  杨锐低头看看她的白衣服,还真的是整洁之极。

  ……

  整个下午忙碌的并不止杨锐一人。

  中国代表团的领队与加尼卡公司的加尼卡都忙的不可开交。他们艰难的谈判并没有得到最终结果,但双方都同意,明天的闭幕日演讲是极好的宣传机会。

  双方都因此不遗余力的动身边的媒体关系。

  中方代表团的电话一路打回国,又从外交部到美国。加尼卡的动作小一点,但也联络了公关公司。

  一群没有新闻的纽约媒体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慢慢的流动到了会场。

  ……


  (https://www.tyvxw.cc/ty32939/2818344.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