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被流放后我在西北开医馆 > 第9章 第9章

第9章 第9章


王家的这个两进小院子对比王家的人口,虽然不是很宽敞,但却收拾的颇为齐整。

        院墙刷上了白白的石灰,地上则铺了一块一块的青砖。

        王珩老大人无论走到哪里都离不开花草,来到泉城的第二日,他就带着儿子们去了一趟花鸟市场,买回来一些花草盆栽,三三两两的摆在院子里和廊下各处。

        王老夫人自然住在第二进的正房,王韶光和书云、书瑶姐妹住在正房的东侧间。

        王丽娘姐妹则带着幼芬、幼芳姐妹住在正房的西侧间。

        王珩夫妇住在了东厢房,王言文夫妇则住在了东厢房。

        至于王言行夫妇就住在了第二进的后罩间。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谁让王言行排行老二呢。

        第一进院子的东厢房是王言瑾和几个侄子们的住处,西厢房则是客房,留给客人们住的。

        正院既是王珩老大人待客的地方,也是他打算腾出来给幼童们启蒙的地方。

        许知州既说了要让王珩来泉城教书,那他自然要好好做好本职工作。

        不过他日前去看了一下县衙的县学,发现那里也就寥寥十几个学子,且他们中也没有几个认真读书的。

        王珩老大人打听了一下这里的情况才知道,原来泉城的子弟自来都是一到懂事的年纪,就去驻守在此地的军营报到了,没有几个愿意去读书科举的。

        县学里的那几个学子,也不过是本地学政为了面子上好看,从几户殷实人家的孩子里选出来充数的。

        这些人家的孩子读书都是为了攀比,就譬如说这家富户今儿个说我给我家孩子请了某某先生为师,过不了一段时日,另一户富户为了不被人比下去就也给自家孩子请了几个先生。

        他们送自家孩子进县学一是为了给学政一个面子,二就是为了攀比了。

        总不能你家孩子进县学了,我家孩子不进县学。

        而这些孩子自然是本地学政为了充数弄进来的,那素质自然可想而知了。

        王珩不过考校了他们几句,见他们在这个年纪了,连四书都没有读完,脸色就是一黑。

        不过他到底养气功夫足,知道事情到了现在这幅局面,也怨不得这些十几岁的少年们。

        他给这些少年们布置了一个任务,三个月内把四书五经抄写上一百遍。

        那些少年们听到后直接炸锅了。

        他们在家里都是小霸王似的人物,又不知道王珩是谁,自然当场抗议了起来。

        “三个月的时间怎么能写完这么多字?”一个身肥体壮,一看长相就知道他伙食很好的富家小少爷举手说道。

        王珩老大人眼睛都不眨的道:“某当初进学时,不过两个月就抄写完了。”

        伙食很好的富家小少爷立马哑火了。

        看到平日总是跟自己耍横斗狠的小胖哑火了,一个满脸傲气的狭眼少年面露不屑的看了他一眼。

        随后他才摇着扇子对王珩道:“先生的学问自不是我们能比的,这些书先生能抄完,我们却是抄不完的。”

        “是呀。”那些少年们听这狭眼少年如此说,跟着起哄道。

        小胖看到狭眼少年又抢走了自己的风头,气的脸色胀红。

        王珩老大人看狭眼少年自以为洋洋得意的模样,就笑道:“我出身不如众位都能抄完这一百遍经书,众位自然也可以。”

        这个

        众位十几岁的少年说到底都是自幼娇生惯养的主儿,被王珩老大人这么一说,竟然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反驳。

        到最后,他们只能拿着四书五经回家抄书去了。

        王珩老大人见这些少年们基础太过薄弱,所以想要让他们将四书五经先通读一遍,之后再给他们讲解学问。

        既是已经将这三个月的事情安排好了,那王珩老大人就暂时将心思从县学拉回来了。

        他看了一下泉城人的读书情况后决定要自己招生,为幼童启蒙。

        他的决定得到了全家上下的支持。

        王老夫人和王太太等人随着王珩流放到西北,她们不担心别的,就怕王珩会因为一朝跌落在地而一蹶不起。

        如今见王珩肯花心思教导幼童,他们自然是举双手赞成的。

        王言文和王言行兄弟还说:“我们也可以随父亲一起教导幼童。”

        王珩的这一决定不仅得到了王家人的支持,也得到了本地知县和学政的支持,这其中尤以学政最为热情。

        要说起来,泉城学政恒大人觉得自己这官当的可真没意思。

        本地靠近嘉峪关,自来都是与外族对阵的第一后方。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本县老百姓尚武成风,对什么读书科举并不是非常感兴趣。

        恒大人自任了学政一职后,就再也没做过升官的指望了,无他,实在是没有什么政绩。

        如今见自己敬仰已久的王珩老大人愿意出山从幼童教起,恒大人自然是十分的愿意,甚至唯恐王珩罢工不做了。

        他不仅自告奋勇的随着王珩老大人一起去乡间挑选有资质的幼童,还自掏腰包,给那些愿意送孩子到王家上学的人家一些粮食。

        这些百姓见自家送孩子上学不仅不用花钱,还能又得一些粮食,自然十分的愿意。

        不过二十余日,王珩老大人就挑出了约莫十几个天资不错的幼童。

        他心满意足的带着这些孩子们来了王家。

        可王韶光却担心起了家里的嚼用了。

        王珩老大人被放出来之后,不少亲近的人家都派人送了银钱过来,这些银钱虽不算顶多,但若是省一些也够他们一家几口这么些年的嚼用了。

        这也是王韶光虽被流放到了西北,却也不是很担心自家生活的原因。

        可如今王珩老大人不仅要免费教这些幼童读书,还要负担这些孩子们的口粮,王韶光就不免担心起了自家的生计。

        但她后来发现,自家的担心是多余的。

        因为王珩老大人虽然不打算用教职谋生,却另有生路。

        他老人家不止四书五经学的扎实,书画水平也是过硬的。

        他们来到泉城后,时不时的就有人过来或亲自或让家奴带着亲笔书信来向王珩老大人求字求画。

        王珩老大人靠着这些润笔费不仅养活了自家老小,还支撑起了整个书院。

        王韶光大为欣慰,她总算不用担心自家会吃不上饭了。

        县学的那些学子自回家抄书去了,书院的事情也渐次上了正轨。

        王珩又和儿子们商议起了接下来几年,他们要做的事情。

        王言文和王言行都是已经中了举人的,王珩老大人觉得儿子们年纪太轻就中进士,不一定是件好事,便一直压着他们没让他们下场参加进士科的考试,而是想办法让他们外出历练。

        如今既来到西北,王珩老大人一方面让他们跟着自己一道给幼童们启蒙,一方面让他们隔三差五的就去泉城以及附近的县市,让他们在田间地头转悠,体会百姓的疾苦,并让他们把他们看到的情况写成策论。

        至于王言瑾和王家第三代男丁则随着幼童们一起在前院读书。

        前院的朗朗读书声让王老夫人和王太太等人的脸上渐次露出了笑容。

        书云书瑶等几个女孩也逐渐开朗了一些。王太太和王丽娘等人都是知书达理的性子,她们每日里做完家事后便带着书云书瑶等人一起,教她们读书识字,告诉她们如何做针线。

        王家虽然经过前番动荡日子有些难熬,可在西北待了一段时间后,日子竟又过的滋润了起来。

        只除了王韶光,有王太太等人在,她自是不用去管侄女们的教养问题,而她自己本身,该会的诸如女红这样的内宅事体也都会了,再学也是无益。

        再加上王太太看她年纪渐大,担心起了她的婚嫁问题,她虽嘴上不说,但王韶光不是傻子,自是能感受到母亲的焦急。

        她虽因母亲未将此事挑明,不好说些什么,但心里其实还是有些郁郁的。

        这些时日也尽量避免与王太太见面。

        王珩老大人敏锐的察觉到了妻女间的异样,他是何等聪明的人,一猜便猜到了这两人的心思。

        女儿也是为着自己的事情才被退了婚,王珩对她不是不愧疚的。

        也正是因为这份愧疚,王珩才更加不想让女儿因为此事不开心,所以他就先去劝导妻子:“儿女的婚事都是缘分,我知道你为了韶儿的事情心急,但这种事情也是急不来的。泉城到底是小地方,也没有什么出色的后生。你总得给我一点时间给她寻摸个合适的人家。”

        “我知道。”王太太也知道自己这段时间有些心焦了,她抹着眼泪道:“我其实更多的是心疼我们韶儿,她这样的人品才貌,却被我们当父母的连累了。”

        王珩闻言虽沉默没有说话,可脸上却露出了一丝痛色。


  (https://www.tyvxw.cc/ty32549788/42283954.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