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远东朝鲜战争 > 第82节

第82节


  —一六师全师公认的又年轻又有文化的参谋长,28岁的薛剑强,他一直跟随着三四七团打到釜谷里。他在前沿与师长汪洋通电话的时候,声音很焦急:“抓了三百多俘虏,是英军二十九旅的!都在小学校里憋着呢!快让三四八团上来!”

  就武器装备来讲,英军占绝对的优势,因此与英军对峙,战斗空前惨烈。而且三四七团是夜晚打进釜谷里的,天亮后才发现,几个重要的制高点没有及时占领,它们对中国士兵构成了巨大威胁。战斗到中午,三四七团与师指挥部的电话和电台联系也断了。下午,军电台转来一封电报,说三四七团伤亡很大。师长汪洋和政治部主任急了,带上参谋上了前沿,他们直接上到了三四七团的阵地,汪洋师年刚上阵地,就行见担架抬着薛剑强下来了,薛剑强的警卫员在哭。

  —一六师年轻的师参谋长已经牺牲。

  必须把英军阻击在这里,不管付出多么大的代价。

  团长李刚决定把七连派上去,把卡在公路上的一个制高点拿下来并且守住。

  控制了这个制高点,英军就等于被关注了这釜谷里的洼地里。

  七连连长厉凤党和指导员张鼎先带领部队首先控制了公路边上的那个小学校。他们俩爬上学校的墙头往公路上打,公路上黑压压的一大片汽车。厉凤堂知道,汽车是敌人的命,逃跑全靠这玩意儿,守住公路和守住汽车,敌人就绝对跑不了。于是,他带领战士迅速抢占公路边的小高地,刚刚把这个高地占领,还没喘口气,英军就攻上来了。

  七连,这支由中国工农红军发展至今的连队,它的生死攸关的时刻到了。

  因为对于英军来讲,这个高地也关系到他们的生死。

  英军的炮火极其猛烈,高地上的一尺多厚的雪立即变成发烫的泥水。没有办法修筑工事和掩体,中国士兵们就在泥水中抗击着英军士兵的一次次的进攻。弹药很快打完了,指挥所派出的送弹药的士兵全部死在路上,英军密集的火力把高地通往

  团指挥所的路严密封锁了。

  很快,措导员张鼎先牺牲,接着,排长们也全部牺牲。当重机枪被打坏时,连长厉凤里负重伤倒下。阵地上没有干部了,厉凤堂在血泊中看着给他包扎的司号员郑起已说不出话来,但郑起明白连长的眼神,连长在对他说:去指挥战斗。

  郑起对奄奄一息的连长说:“放心,阵地由我负责,坚决守住!”

  郑起最崇拜的人就是副连长王凤江,突破临津江的前一天,在隐蔽洞里他和他崇拜的人聊了很长时间。从他知道玉凤江牺牲的消息起,他便觉得他永远地失去了什么,心口一直在疼。

  郑起集合了阵地上的人,一共还有十三人能坚持战头,其中有六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郑起把十三个人分成几个战斗小组。有的人建议指挥员的位置要靠后,郑起不同意,他知道连长就是靠前指挥战斗的,他也要在最前面、井且指定了在他牺牲后接付他指挥的人。

  英军在数门迫击炮的轰击之后又开始进攻了。公路上的坦克把炮口对准这个高地进行瞄准射击,英军士兵成散兵队形一排排地向高地上爬来。

  郑起在阵地上奔跑:“打!打!打胜了明天过汉城!”

  在打退英军的几次进攻之后,郑起发现阵地上没有子弹了。

  他决定去敌人的尸体中搜集子弹。

  郑起在英军士兵的尸体小爬来爬去。英军的机枪几乎是跟着他的身影来回射击。他不断地跳进弹坑躲避,最后他用树枝把自己的军帽挑起来乱晃,帽子被子弹打得碎片乱一飞。

  他从敌人的尸体中背回来十几条子弹袋和一堆手榴弹。

  在他分这些弹药的时候,发现又有六个人牺牲了。

  高地出现了令人不安的寂静。

  向公路上看,英军的汽车还在那里,汽车上坐满了英军士兵。由于这个高地在中国人手里的缘故,英军仍然无法逃跑。

  郑起把干粮袋中的最后一点干粮给大家分了,然后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英军发起了最后一次进攻,六辆坦克参加了向高地上的冲击,而步兵人数是前面数次进攻的几倍。

  等到已经能把英国人的钢盔看得很清楚了的时候,郑起发出了开火的命令。

  阵地上仅剩的七名中国士兵几乎是同时站起来开枪了,并扔出手榴弹。郑起一边打一边喊:“阵地是同志们用血换来的!

  不能让敌人夺去!”

  英军士兵已经拥上阵地,所有的中国士兵都端起了刺刀。

  突然,郑起跑向阵地上最高的地方,站在那里,举起了自己的小钢号。他拼尽力气,把这把军号的最大音量吹了出来。

  突然出现的号声令英国士兵疑惑了一下,然后他们立即转身向后跑。

  正准备迎接死亡的中国士兵感到奇怪:就快占领高地的敌人,听见号声,突然停止了射击,大祸临头似地向下狂奔!

  在三四七团指挥所一直紧张地观察这个高地动向的人也迷惑不解:这军号声是什么意思?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郑起一遍一遍地吹,吹得嘴唇出血,一直把敌人吹到公路上。

  公路上已经起了大火,英军的汽车在三四七团主力的打击下开始燃烧。

  七连,以几乎全部伤亡的代价,在这个高地上守了整整一天一夜,终于等到了主力部队,把英军二十九旅的“皇家来复枪团”

  的一个营歼灭在这里。

  今天,英国皇家“绿老虎团”的团旗,陈列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里,同时陈列的,还有郑起在阵地上吹的那支小铜号。

  釜谷里的战斗结束一年以后,郑起应邀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在北京参观了几天之后,9月30日,郑起接到了一个红色请柬,上面写着:谨清光临——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

  在中南海的怀仁堂。毛泽东宴请200多名各界来宾。

  毛泽东所坐的桌子是一百号,郑起坐的桌子是六十六号,由于排列的原因,郑起和毛泽东仅仅相隔一张桌子。

  19岁的郑起,出生于一个苦命人家,两岁时父亲去世,三岁时母亲改嫁。他要过饭,放过猪,要不是参了军,他根本不知道人吃饱饭是什么滋味。

  郑起端着一杯酒,走向毛泽东。

  他说:“敬毛主席一杯酒。”

  毛泽东问:“是志愿军的代表?”

  郑起说:“是,从前线来。”

  毛泽东放下酒杯,拉起了这个年轻士兵的手。

  郑起回到朝鲜的战壕后,对他的战友们说,毛主席的手热热的,又厚又软。

  1951年1月3日,中国军队全线逼近汉城。

  这时,小国志愿军部队中开始流行这样一支歌:志愿军不怕困难多,经得起寒冷经得起饿。

  两条腿撵上四个枯辘,翻了高山过大河。

  不怕美国反击凶,隐蔽好了它炸不着。

  不管飞机满天飞,照样开会照样唱歌。

  朝鲜人民军一起干,朝鲜游击队来配合。

  美军的防线ABC,一攻就是全线突破。

  志愿军不怕困难多,经得起考验经得起磨。

  不到胜利不停休,不赶走美帝不回国。

  “到汉城去!汉城有姑娘!”

  3日上午,志愿军司令部情报参谋跑进彭德怀的指挥部,报告说他们在美军的无线电报中截听到了美军准备从汉城撤退的对话。

  彭德怀立即电个右翼纵队的第三十九、第五十军,以及北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迅速向汉城攻击。

  战役开始以来一直困扰着彭德怀的悬念消失了:联合国军并不准备在汉城以北地区组织防御以死守汉城。

  彭德怀知道,中国军队对汉城的的占领,将是一个震惊世界的事件,因为那里是南朝鲜的首都。对于中朝军队来讲,这是取得重大胜利的一个标志。

  但是,也许就是在同时,彭德怀的心中还是有一丝说不清楚的不安。

  在高阳北大约两公里的一个叫做碧蹄里的小村,第五十军遭遇了美军第二十五师三十四团一个营的阻击。第五十军的两个连对美军阵地发动了凶猛的进攻,战斗仅仅进行了20分钟,美军便被俘28人,其余的全部丢下阵地向汉城方向逃跑。由于美军逃跑的速度很快,和美军配合作战的英军很快就发现自己已经暴露在中国军队的包围和攻击之中了。一个营的英军在高阳东南的仙游里高地受到中国军队的围攻,30分钟后英军士兵也丢下阵地逃跑了。由于高地对于迟滞中国军队对汉城的占领至关重要,且英第二十九旅的一个重坦克营南逃之路也因此被切断,所以,3日的整整一天,从议政府方向调来的英军部队达1000多人,他们配合从高地上逃下来的士兵,在2000多门大炮的支援下,对中国军队占领的阵地进行了反复的攻击。中国军队的阵地前布满了英军士兵的尸体,中国士兵以誓死的血战坚持在阵地上。进攻的英军士兵看见在那个几乎被炸平了的高地上,打不死杀不绝的中国士兵戴着从死亡的英军士兵头上摘下来的钢盔,在烈火硝烟中时隐时现呐喊拼杀,这情景实在令他们心惊肉跳。

  英军士兵在整个朝鲜战争中,神差鬼使地始终走着厄运。

  他们或是在美军的指挥下被派往进攻的第一线,迎接中国军队猛烈的第一波进击,或是在撤退中被美军甩在身后与追击的中国军队残酷战斗。这次,当英军意识到美军已经溜之大台,不会返回来接应他们,再不跑就很可能来不及了时,他们便开始了向南快速的撤退。他们认为凭自己装备先进的机械化运输,中国士兵的两条腿是绝对追不上的。况且,他们那支装备着曾在二战中让德国人吃尽苦头的“百人队长式”坦克的坦克营,会给仅仅只有轻武器的中国军队一点颜色看看的。

  但是,他们不曾想到,这恰恰决定了英军第二十九旅著名的“皇家重坦克营”悲惨的命运。

  四川籍士兵李光禄是中国第五十军的一名爆破手,他白天

  跟着连队在荒凉的小路上急行军,小路上不见一个人影儿,他心里摘咕:不是在追击敌人嘛,是不是走错了路?这条道哪像是有人走过的?正想着,前边传下一串命令:“准备好爆破筒!”

  “准备好炸药!”

  “爆破手上来!”


  (https://www.tyvxw.cc/ty324497/11284290.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