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与三十八子女(附《圆觉经》讲记(二))
梅与三十八个子女
>
> 金剑律师事务所。
> 我正在办公。
> 一个风韵诱人又略带疲惫的妇人闯了进来。
> 天!
> 竟是梅!
> 她从外面回来啦!
> 一问,才知她又带来了满肚子的传奇经历。
> 且说梅那年在外面治好性病之后,进了一家玩具厂做工。
> 但终于因吃不起苦而又重操旧业:进了一家夜总会当坐台小姐。
> 起初只是坚持卖笑不卖身,因为有了前次的经验;后来,便不知不觉陷了进去,又开始了沦落。
> 不久,梅莫名其妙地爱上了一个名叫吴征的小伙子。
> 吴征,一家福利院的副院长,人老实极有爱心,还有二样绝活:酒量大,歌喉好。
> 因此,凡有大老板、大企业家向福利院捐钱,请客时,必请吴征到场,先叫他大唱一番,尔后再轮番上阵,以灌醉吴征为荣,但大都败下阵来。
> 吴征多次来夜总会,故梅认识了他。
> 终于有一天,吴征带梅去福利院看孩子。
> 福利院收养了五十多个弃婴,大多是健康的女婴,也有残疾的;但男婴全是残疾的,不是缺唇便是脑瘫,或者有先天性心脏病……五花八门,什么病都有,直看得梅心惊肉跳。
> 很快地,梅又被福利院的工作人员的爱心感动了。
> 这些工作人员都把这些孩子当作了自己的孩子一样,不辞辛苦,细心照料。他们努力把这些孩子的潜在能力开发出来,便他们将来有一技之长可以立足于社会,因为他们不可能一辈子住在福利院里,孩子们将会有自己的生活。
> 从福利院回来,梅决心离开那个让她蒙羞的夜总会。梅在夜总会里是头牌坐台小姐,公认的台柱子,老板于斗(人称“鱼头”)不情愿放梅走。
> 后来经过梅一番据理力争,谎称家里开了一家服装店让她回去打理,鱼头才勉强放梅走,但扣了她一万多元工资,说一年后再来取。
> 福利院的孩子身残志坚,为有自己的一片天空而努力奋斗。梅也决定走自己的路。
> 回到老家,梅用自己攒来的钱去学开车。学成后在县城帮人家开出租车。
> 不久,她得知当地有意对外招商开办一家服装厂。梅对此很感兴趣,决定去试一试。
> 梅找到吴征,把想法告诉他。吴征也很赞成。只是苦于无资金。
> 吴征帮她出了一个主意:可以找原来夜总会的小姐妹入股,也正好让她们脱离苦海干点正经事。
> 于是,梅暗中联络她们,当即得到8名小姐妹的响应。每人出资2万元,再加上吴征,一共集资20万元。服装厂很快办起来了。吴征也停薪留职来帮助搞,8名小姐妹成了车间管理人员。
> 厂名便叫新生服装厂,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
> 厂子很快走上了正轨,赚了不少钱。梅也和吴征结了婚。婚检时,查出了梅因为过去的过度性生活失去了生育能力。但吴征不在意,仍然决定同梅结婚,令梅感动不已。
> 后来,吴征开了一家福利院,收养了三十八个弃婴,他们喊梅叫妈妈,令梅不时热泪盈眶。
> 不久,厂里出事了。
> 原来,8名入股的小姐妹又招了原在夜总会工作的2名小姐来服装厂工作,结果被鱼头知道了。
> 鱼头可是神通广大,派手下一调查,大怒:“你好个姓梅的贱人,先是挖走了我8个小姐,现在又来弄人,不但乱了人心,还坏了我的生意,断了我的财路,我要黑了你这贱人!”
> 意想不到的事终于发生了。
> 鱼头带了一群人出现在梅的办公室。
> 鱼头下了三道指令:一是2名小姐必须回去夜总会工作!二是梅与先前入股的8名小姐妹也必须回去工作一段时间,以稳人心!三是梅本人若不回去,必须向他赔偿直接经济损失2万元!否则,其后果就是让人们知道梅她们曾经做过三陪小姐,使她们别想在此立足。
> 尽管梅和8名小姐妹苦苦相求,但鱼头就是不答应,最终不欢而散。
> 第二天早上八点钟,梅照常从家里赶去服装厂生产车间巡视,平常准时上班的十多名工人突然都不准时了。
> 直到八点半,才见有3名住在厂内集体宿舍的工人面色慌张地走进车间,但收拾了一下机器上的杂物后又欲离开。
> 梅挡住她们欲问究竟,3名女工结结巴巴搪塞说家里有点事,边说边绕开梅走了。
> 这时,8名在厂里负责各项管理工作的姐妹都在走道里大哭。一见面便说:梅姐,我们没脸在这儿活了。
> 原来,早上七点钟不到,住在厂里集体宿舍的8名姐妹便被外面的吵嚷声惊起。她们推开窗户一看,数十名中年妇女十分愤怒地撞开集体宿舍大门,进来之后直奔5名工人所住的宿舍,拉出自己的女儿,扬手就是一巴掌扇了过去:贱人,什么事不好挣到这个淫窝里来挣钱,什么人不好学跟这些贱货学!两上女工被她们的母亲揪着走了,欲挡住去路的8名姐妹招来一阵唾骂和毒打,她们只好夺门而逃,待众人散了才回来。
> 这一切,都是鱼头搞的鬼。
> 这一天令梅和8名姐妹无地自容,梅的父母也暴跳如雷。
> 不久,梅和8名姐妹被轰出了村庄,一脸狼狈地漂泊。
> 梅向8姐妹保证:每人投资2万元办服装厂的钱我一定想办法还给你们,但我决不再去那个夜总会做小姐!
> 走投无路的8姐妹终于又都回去重操旧业。
> 这时,吴征的福利院也只好关门大吉了。三十八个孩子只好送去当地一家国家办的福利院。分别那天,哭声动地,梅当场昏了过去,她心里舍不得孩子们啊!但又无可奈何!
> 不久,梅与吴征友好地分手,吴征回他原来的福利院上班。
> 为了生活,梅又去帮人家开出租车,而脑子则记挂着厂子和孩子们。
> 在经过长达两个月的思想斗争后,梅终于鼓足勇气,决定回家去处理、变卖服装厂。
> 梅悄悄潜回家乡,在昏暗的手电光中,眼前的情景让她瞠目结舌。车间的窗户没了,电动缝纫机等设备不是缺胳膊便是少腿,这般景象告诉她:投资二十万元办起来的服装厂已经一文不值!满地狼藉激起了她的满腔怒火!梅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把夜总会老板鱼头告上法庭。
> 于是梅走进了金剑律师事务所。
> 想不到竟会在此时碰到老同学金剑。
> 当梅完成了长长的案情叙述之后,泪流满面:“金剑 ,你可要救救我!”
> 说起来,读书时我也曾暗暗追过梅,当时只佩服她有一身骨子里的坚强,看来如今还是这样,只是社会怎么也容不下曾走过弯路的人,而女人更难!人啊人!有时竟会是一种如此残酷的动物!
> 我答应了,决定全力以赴完成她的全权委托。
> 不久,我受梅的全权委托以名誉侵权为由将夜总会老板鱼头告上法庭,要求判令被告给予精神赔偿和经济赔偿。
> 案子拖了很久。
> 梅不想再等了,对我说,打官司若胜了,将赔偿金送到当地福利院给她曾收养过的三十八个子女。这时候,她心里还装着孩子。
> 不久,梅又出门了,流浪天涯。
> 我暗中寻思:社会的偏见,梅会不会重操旧业?但愿不会!
附录:《圆觉经》讲记(二)
1
文殊师利菩萨的三个问题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告佛言: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说: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离座而起,用最尊贵的礼仪,即五体投地、用自己的头顶来触及佛的脚面,尔后起立右转,绕佛三圈,又长跪在佛前双手合掌,对佛乞请说:
“大慈大悲的世尊,祈愿您为在座的弟子宣说如来清净因地的修持法门,以及菩萨在大乘修行中怎样发清净心,远离诸种无明妄心,以使未来末世的芸芸众生在追求大乘境界的修行活动中,不至于堕入不正确的见解。”
文殊师利菩萨说完之后,再次五体投地向佛祖致礼,反复三次,以表示弟子的虔诚之请。在这里,文殊菩萨提出了三个问题请佛回答:
一、 佛在清净因地是如何修行的?
二、 菩萨在修习过程中如何发清净心远离无明?
三、 怎样才能保证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会堕入邪见之中?
■ 佛在清净因地如何修行?
关于“佛在清净因地如何修行”的问题,佛陀是这样回答的:
“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佛说道:各位善根具足的佛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字叫做“圆觉”,它能流出一切清净的真如、菩提、涅槃的智慧,以及由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的根本方法——波罗蜜,并依此来教诲和影响修菩萨行的贤者。
一切如来的本起因地,即如来生起的最初的觉悟心地,无一不是依靠圆满遍照的清净觉悟之相,永远断除无明烦恼的缠缚,从而成就佛果道业。
这里的“无上法王”是指佛陀本人。“陀罗尼”,汉译为“总持”。“总”是总摄一切法,“持”是能持无量义。也就是能掌握一切法的总纲领的意思。分为法、义、咒、忍四种。
一、法陀罗尼,也叫闻陀罗尼,对于佛的言教听闻之后不会忘记;二、义陀罗尼,对于佛法的义理正确理解而不会忘记;三、咒陀罗尼,对于一切咒语坚持持诵而不会忘记;四、忍陀罗尼,安住于诸法实相而不动摇。四种陀罗尼中,法、义二种以念、慧为体,咒以定为体,忍以无分别智为体。
也就是说佛陀通过对佛法总纲的正确把握,教授给身居清净因地的菩萨们如何是真如、菩提、涅槃以及到达彼岸的方法,因此,一切如来在未成佛前的因地修行中,都要依靠圆满遍照的清净觉悟,永远断除无明烦恼,这样才能成就无上佛果。
■ 在修习过程中如何远离无明?
那么什么是“无明”呢?
“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佛说: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因为认识上的种种颠倒,就像迷途的人一样,分不清四方,东奔西窜,寻找出路。
虚妄地认为:是地、水、火、风四种元素组合成了自己的身体,又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尘俗之境所缘的幻影妄执为自己的心相,就好像有眼病的人眼里幻见空中有花,看见月亮有重影就认为有两个月亮一样。
各位菩萨啊!空中哪里有什么花呀,只不过是病人的妄心幻执而已。如此妄心幻执,带来的后果就是,不仅使众生执著虚空为实有自性,而且还对于这种幻相深信不疑。正是由于这种种的错误认识和虚妄执著,使得我们轮转于生死苦海之中难以出离。这就是无明。
那么面对无始以来的无明执著,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关于“永断无明”的问题,佛说:
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众位菩萨:刚才所说的这种无明,本身并不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就好像我们在做梦时梦到的境界,在梦里不能说它不存在,但是当我们从梦中醒来,梦境立刻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就好像是空中见到的花朵一样,最终仍消失于虚空之中,并没有一个非常实在和确定的消失处。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它本来就虚幻不实,本来就没有真实生起过。一切众生,在一个本无所谓生灭的境界中妄见有所生灭,因此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轮转生死”。
■ 如何保证众生不会堕入邪见?
无明虽然虚幻不实,可是众生却难以断灭,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保证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入邪见之中呢?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
一切众生都是处于无生之中,但他们却妄见有生有灭,因此就轮转于生死苦海,不得解脱。
众位菩萨,像如来那样因地修行获得圆满觉悟的人,必定掌握了空花无实的道理,因而不会在生死苦海中轮转不息,如来的身心也不可能经受生死轮转的束缚。
并不是佛采取了什么办法让这种轮回停止,而是因为实在没有什么轮回的本性可寻。修行之人知道生死犹如空花,就能觉悟到生死幻象的本性是无生死。而觉悟当下的知觉心,犹如虚空,觉悟觉性本空的知觉心也是空花之相。
既然知觉之心能够证知有空花之相,就不能说没有知觉之心。不执著于知觉之心实有、也不否认知觉之心的作用,这就是在朝向觉悟清净真如的本质迈进。为什么说有无俱遣就是随顺觉悟呢?
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
佛陀进一步解释说:因为觉悟时的清净心犹如虚空性一样,没有体相,也没有运动。在如来藏的显现中,没有独立的法的存在,因而没有法生也没有法灭,也没有执著法有法无的知见。
如来藏是众生本具的光明智慧之心,是一切法互融互摄的重重无尽的玄妙之境。在如来藏的清净大海中,没有知见、没有起灭,因而也就没有大小、范围、方位,正因为如来藏本身没有大小、范围和方位的分别,所以它才能够圆满无碍、遍布十方。
这就是菩萨在因地修行过程中应该树立的观念和知见。以这种观念和知见为支撑,菩萨能够在修大乘法门的过程中,发起清净觉悟之心。末法时代的众生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修行,也能够不堕入邪知邪见之中。
2
佛陀的总结
有,不是真有;无,不是实无。有无两边、空有之见,不能相互对立、彼此否定,而是应该不著二边、行于中道,当知非有非无的圆融境界、空有不二的如来藏世界,才是佛陀宣说的圆觉世界。
再回到经文,回答完文殊菩萨的三个问题,为了加深印象,佛陀特意用偈颂的形式将上述内容进行了归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文殊汝当知:一切诸如来,
从于本因地, 皆以智慧觉。
了达于无明, 知彼如空华,
即能免流转;又如梦中人,
醒时不可得。觉者如虚空,
平等不动转, 觉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众幻灭无处,
成道亦无得, 本性圆满故。
菩萨于此中, 能发菩提心;
末世诸众生, 修此免邪见。
这段偈颂的意思是说:文殊菩萨你要知道,所有一切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修行的基础,也就是开始的第一步,都是从自己的内心求得般若、智慧和觉悟。
觉悟通达无明,自性本来是空,无明、妄想、业力,有如空花,自生自灭。了解到这一点,众生就可以免除在生死中流转。
又好像做梦的时候,喜、怒、哀、乐样样俱全,醒来后却什么都没有了。无明也是如此,如同我们要发脾气,忽然一想,不值得,气死了才划不来,笑一笑,气也就消了。这时候,气愤哪里去了呢?
无所来去,等于醒时,梦中幻境皆不可得。能够使我们觉悟的觉悟之心,就像是虚空一样不可执有也不可执无,在一切平等、如如不动中,我们才能够真正了达遍满十方、无所不在的真如法性,从而得道成佛。
以上是大智慧的文殊菩萨提出问题,佛陀加以解答。学佛的第一步是智慧,最后成佛的也是智慧。佛法是智慧的成就,不是盲目的迷信。去除无明、发明智慧,是学佛者的第一要务,也是本经之所以由文殊菩萨带头提问的缘故。
文殊菩萨代替我们问无明妄想如何了断?佛答复说无明烦恼自性本空,不用你去空他,如空中之虚花,自来自去,自生自灭。能起烦恼妄想的心,本来没有动摇过,用不着去除它。懂得了这个道理,当下一念清净,还有什么放得下放不下的呢?
(https://www.tyvxw.cc/ty31582960/162143.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