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状态 > 50 三国

50 三国


  

  初六大家重新上课,内容是重复初一的课程。经过一周的学习,同学之间大部分都已经熟悉,而且经过一周的磨合,学生们逐渐也有了几个小群体。第一以司徒王尊业之子王钦和吏部尚书王诵之子王林为首的京城子弟派,第二以山西贺拔纬、武川李应、陇西李彰为代表的藩镇武将派,第三以李辰、王先他们为代表的地方士族平民派。

  上午大家又学了诗经和尚书,午间休息后,下午继续春秋。魏收讲春秋,除了讲原本外,《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等春秋三传都穿插引用,极为活跃。同时他讲课还有一个特点,即喜欢引经据典,长篇辩论,思维敏捷,引人入胜。所以大家听他的课时,都不觉得累,但复习和课后做题的时候,发现难度颇深。今天留的作业是:读春秋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课间休息,大家纷纷议论,今天上的春秋课,怎么命题出自论语中的曾子的话呢?两者有什么联系呢?大家百思其解,不得要领。等再上课,魏收博士没在,助教说:“博士有事到祭酒大人商议事情,请大家先辩论上节的题目。等他回来继续上课。谁先论述?”

  因同学们还没理解题目的内在联系,不知阐述角度,都保持缄默。王钦早有腹稿,与王林对视一眼,后者点头,王钦率先回答说:“东汉建安五年,曹操挥师东征刘备,在徐州败之,俘获关羽和二位皇嫂。操旧识羽,讨逆董卓,爱其英勇,又尝闻忠义,有心相试。便将羽与二位皇嫂同关一室,羽秉烛夜读春秋,通宵不倦。并时而朗诵,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操闻甚喜,并求贤若渴,对其三日一宴,拜偏将军,赐宅建阁。可关羽仍不为所动,立志与刘备团聚,挂印封金而去。云长东汉之武将,常读春秋,手不释卷,素有忠义,可谓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由此可知,春秋弘毅,国士己任。司马迁说,《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关羽追随刘备恢复汉室,即为春秋大义。相反曹操,孙权所为,则与春秋大义相去甚远矣。”京城子弟都点头附和。

  王钦少年才俊,文理皆通,思维敏捷,最先反应出魏收题目由来,题扣立意也可。只因他为士人子弟,溯源正统保守,还追流怀旧,结果扣题之后,画蛇添足,贬毁魏吴。同学本来见他回答快而又准,都佩服他有东汉杨修之才,没曾想结尾之处,留下争议,使群情激奋。

  这时,贺拔纬起身辩道:“王钦同学所答,虽然入理,但结尾有失偏颇。学生以为,曹操求才务实,奉天子以令不臣,东征西讨,中原安定。天下若没有曹公,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因此,曹公国士情怀,一统华夏,死而后已之志,乃为大义。至于曹丕承禅,天下大势耳,有德居之,五行终始,轮回常也。座下荀彧、程昱、郭嘉、贾诩、曹仁、乐进、张辽、徐晃等外拒兵荒,内修政吏,皆有识之士,大义之才。非比孙刘等辈,乘隙乱世,偏安一隅,抗逆洪流,违背天道大义。”武将子弟都点头称赞。

  王先见两派同学都已经表明观点,尤其还对孙云的先祖有所非议,便不甘示弱起而辩曰:“前面两位同学,阐述春秋大义固然可嘉,但论证尚不准确。想东汉末年,外戚宦官扰政,汉祚衰微,天下纷乱。江东孙策,少年英雄,隽才大志,勇锐无前,谋而有成。其高视阔步,仗马江东,辟地建侯,吴基兆定,为当世豪杰之士!且孙策壮武,有周瑜、鲁肃之俦以辅其起,而於张昭,张纮,虞翻俱代以师友之礼,委而用之,天下英豪,因义而聚,始三分天下,百姓拥戴。由此可知,孙吴所建之功业,绝不会亚于齐桓、晋文,流芳千古,足具春秋大义,比之曹刘,有过之而无不及。”地方士族平民子弟不住附和。

  课堂上一下出现了三个观点,接着各小团体竞相争辩,十分火热,辨不出胜负。这时魏收博士已然回馆,见状并不评判孰是孰非,却说:“刚才听各位同学争论,非常有见地,但是却没有胜败结果,正如你们各执的三分天下,雄据一方,难分成败。我看,围绕你们的三国争辩,不如继续来个三国争霸比赛。”三国争霸赛?大家都被博士的新奇提议激发了兴致,急着询问下文。博士说:“现在王钦、王林的阵营代表蜀汉,贺拔纬、李应你们阵营代表曹魏,王先、李辰你们阵营代表孙吴。合起来就是魏蜀吴三国。正好刚开学,我们还没选学科长,我建议你们六个人就是各队正副班长。接下来我们要举行三场三国比试。第一场弈棋,你们各国选派四名棋手,分两组与其他国手对弈。一共同时六场角逐,比分为胜1分,负0分,合计6分,以比分高者获胜。一会你们报出名单,报名分二个阶段,首先公布比赛名单让各国知道参赛人员,第二阶段要暗写出战次序,比如蜀国名单要写明:魏1魏2,吴1吴2的人选,然后当场揭开对弈。当然报名是有学问的,大家有学兵法课的,该听说三十六计中有个田忌赛马的策略,三国用兵之道各有千秋,这里是有学问的,各队都要注意。”

  弈棋呀,听完之后,有跃跃欲试的,有心里没底的。上周围棋课程大家基本上互相了解一点了,以王钦王林兄弟应该是最厉害的,其次是武将家门的,最次才算李辰这些人。因此这个比赛如果报名不好,恐怕要出现4:2:0的比分,而李辰他们最好的结果恐怕不会超过1分。

  看见大家表情各异,魏收感觉达到目的,又说:“当然这是第一场,第二场是比诗。本旬末柳博士不是定下来到神树诵诗了么?我们每次社日的咏诗都进行排名记录。那么这次比赛的规则为,各国按排名最靠前的五个人选,参加总排名,这十五人中,最后一名得1分,最前一名得十五分,三国累计比分,积分最多为胜,并按总比分,分摊600总积分。所以大家可以在同窗之中尽可能争取优秀的人选参加自己的国家,来争夺前十五名的名次。”

  诶呀,这个也很难啊。第一场比赛,要求的是知己知彼,通过调整对决人选争取差异获胜。第二场比赛,需要考虑诗歌的评判尺度符合这些博士大儒的眼光,真的需要好好斟酌。同时还要争取同学中没有阵营的人要加入到自己的国家中,尤其还有不少女生。

  “第三场比赛,就是武士预选赛。刚才我去博士祭酒大人那开会,议题就是讨论今年太学武士预选比武的参加名额。每年皇宗学、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小学各推荐二十名选手,争夺前二十名的铜剑和铁剑,来参加京师的二十名金剑和银剑的选拔赛。祭酒大人征求我们的意见,当然应该是以毛博士的推荐为主。所以我们第三场比赛的胜负仍和第二场一样就以前十五名的数量和名次决定,三国中凡是属于你们阵营的,按最后的排名,第一的得15分,最后的得1分,累计计算比分。这样我们第一场斗智,第二场斗文,第三场斗武,三场定输赢,公平合理,不偏不向,你们说是不是呀?每个国家的获得的分数,定期累计,积分除了进行阵营胜负外,还对各队人才个人平均分配,形成个人的积分,当然参赛的人才会按名次额外得分,积分高的定期给与荣誉或其他的奖励。”

  文斗、武斗、智斗,魏博士不愧是聪明绝顶,难得怎么想出来的。三国中,魏国人才均衡,文武智都居于中油,蜀国偏智力文学、武功差强人意,吴国偏武,文学次之,智斗相差甚远。综合起来,大家没没有明显的差距,绝对的优势。博士这个安排这时极尽合理的。

  下节课就要比赛对弈了,各国要先推选四个选手,但推选人员之前还要有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三国分立,各国要争夺地牌,也就是同学数量。毛博士说:“现在就开始,三国分立。魏国在中间,吴国在东边,蜀国在西边。你们各国要招揽更多的人才,各位同学们也都要各自找到一个归属的国家,当然这里也存在一定的技巧。人才都在一个国家,那么机会有限,不会给个人太多的展示,同时获得的积分分配起来人均也很少。而一个国家人才过少,虽然有锻炼的机会,但胜利过少,奖励也会很少,奖励的基础分也少,个人自然也少。所以三个国家和所有人才要掌握好这个平衡。总体上讲,积分的设置原则为:人才越多的国家,集体荣誉可能多,人才少的国家,个人荣誉可能多,大家按意愿选择吧。”

  大家基本上听明白了,于是呼呼啦啦的战队。当然也有不知道去那个阵营的,三国都互相拉拢。也有的同学子细挑选阵营,感觉武功不错的都去蜀国,因为蜀国总体武功弱,以便有机会展露。感觉自己棋艺和术数不错的去吴国,因为吴国这方面总体差。感觉文采不错的就去魏国,因为那边武将子弟多。大伙一阵忙活,快下课的时候,才分完。

  分完了队,他们的桌案的小牌由助教增加一个字,分别是魏蜀吴。同时助教也登记,之后要通知其他馆的助教一同处置。大家正忙着,忽听馆门一响,从屏风后面转出几个人,是博士祭酒的助理和几个管理博士,元美仪、元静仪也在其中,李辰一看,两眼不由得一闭。


  (https://www.tyvxw.cc/ty30955/1690084.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