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南国江山 > 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

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


  骆知祥本来只是在激动之下才大声反驳杨渥的,不过此时见杨渥脸色不好看,顿时反应过来自己有些的行为有些不敬,不禁有些担心起来,生怕引得杨渥发怒。

  好在杨渥虽然在沉思,却没有什么发怒的迹象,他这才松了口气。

  杨渥并不是听不得意见的人,尤其是骆知祥的意见并非没有道理的情况下。

  他知道,这个时代毕竟不是后世金融业发达的时代,在这个生产力极为落后的年代,保证一定的财政盈余和府库积蓄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更加稳妥,而且只有这样才是长久之计。

  当然,虽说杨渥接受了骆知祥的观点,不再坚持之前的决定,不过他也没有放弃为将士们提高待遇的打算。

  既然制约他提高将士们待遇的主要问题还是财政收入不足,那么就想办法增加财政收入就是。

  当初杨渥第一次北伐时,曾经命人找来一些盐户,让他们试验海水晒盐的办法。

  后来那些盐户中陆续有人找到了有效的办法,杨渥当即兑现承诺,给了那些人丰厚的奖励。

  有了新的晒盐之法后,盐场的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上升,再加上两浙、江西等地区被纳入吴国治理之下,这些地区的百姓也需要吃盐,这就使得盐利收入大幅度上升。

  此外,随着捍海堰工程的结束,新的海堤有效的减少了每年因为海潮带来的损失,这在间接上也算增加了收入。

  而杨渥又趁机整顿盐业,一面降低官盐的价格,一面又大力打击私盐,这才使得盐利收入大幅度上升。

  不过如今在盐利这一块,显然已经没有多大的提升空间了,所以必须想其他办法。

  “骆尚书,你说如今要扩大税收收入,最好的办法是什么?”过了半晌后,杨渥突然开口问道,却是将骆知祥吓了一跳。

  骆知祥连忙稳定心情,皱眉道:“大王,要提高税收,最好的办法有两点,一者设法增加人口,开垦荒地,发展农业,人口多了,耕地面积上去了,税收自然就上去了。”

  “第二个办法则是发展贸易,尤其是海外贸易!不过这两者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见效的。”

  杨渥听了不由得连连点头,这两点一个专注农业,一个专注商业,都是发展经济的不二之途。

  尤其是发展海外贸易,这一点杨渥其实早就想过了,不过暂时没有实施而已。

  目前这个时代最好的海贸港口,自然是被王审知占领的泉州。

  在这个时代,海上贸易的主要对象自然是南洋,天竺,大食等地,而日本和朝鲜半岛如今都很落后,不是海上贸易的主要对象。

  所以泉州依靠极好的地理位置,在整个宋朝和元朝时期,都是天下最繁华的港口。

  杨渥打算在占领福建后,便在泉州建立市舶司发展海贸。

  只是,这两点的确如骆知祥所说,在短时期内难以见效,而如今杨渥需要的,是能在短时间内见效的办法。

  “大王若是想在短时间内增加收入,同样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实行起来也比较简单,那就是直接打劫那些大户就是!”骆知祥显然想到了杨渥的心思,突然说道。

  杨渥被他的话吓了一跳,“打劫大户?这怎么能行?孤身为吴国之主,岂能做出随意抢掠自己的臣民事来?这件事万万不可!”

  吴国上下,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后,自然也有不少富裕人家。

  若是杨渥直接将他们打劫了,自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一笔横财,不过这么做却是以失去民心为代价的。

  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杨渥自然不会去做。

  骆知祥笑道:“臣自然不是让大王去打劫那些普通的百姓。不过在我国境内,可是有不少大户,他们根本不事生产,整日里只要吃斋念经,偏偏他们占有大量土地,而且还不纳税,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有不少百姓供奉着他们!这样的人,大王打劫他们又何妨?”

  “你是说那些寺庙里的僧侣?”杨渥眼睛一亮,顿时醒悟过来。

  “正是!大王,如今我吴国境内,各地寺庙浮滥,缺乏管理,不仅弊端丛生,更是僧尼不端,必须严加整饬;更重要的是,过多的寺庙使得大量僧尼不事生产,迷信太过,这就造成了赋税不足、徭役短少之害;此外,如今市面上制钱太少,有碍商贸,而寺庙中塑造佛像的铜耗费太多,若是能用来铸钱,则可大大缓减市面上制钱不足的情况!”骆知祥连忙劝道。

  寺庙中的僧侣,虽然一般都以出家人自居,但实际上他们却无时无刻不与俗世有往来,真正的出家人是少之又少的。

  而到了战乱年间,当普通百姓很多都无法生存之时,寺庙中的僧侣人数却往往会急剧扩张。

  不仅如此,寺庙的数量和奢华程度,往往也会有极大的增加,尤其是江西那边,当初钟传极为喜好佛事,他在世时,可是大力修建寺庙,使得江西的寺院数目极多,僧侣遍地。

  若是杨渥对这些寺庙动手,可以获得的好处还真有不少,一来可以获取大量土地金银,这是最为直接的收获;二来那些铜像也能用来铸造铜钱,以弥补如今制钱的不足;至于第三嘛,让大量僧侣还俗,这就能够在短期内获得大量劳动力。

  此外,因为寺庙往往享有不纳税的特权,所以很多百姓都会将产业挂靠在寺庙之中,这就间接的使得不少人得以避开税收。

  可以说削减寺院的数量,对于如今的吴国来说,实在是好处多多,怪不得历代多有灭佛之事发生。

  当然,这件事的牵扯同样极大,不能轻易就付诸行动。

  此外,杨渥也没有傻到将所有寺庙全部毁掉,将来还是会留下一部分的。

  至于哪些寺庙可以留下来,哪些应该被拆毁,这些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决定的。

  所以杨渥最后说道:“好了,此事孤自有主张,你不必过问了。不过,给将士们提高待遇的事不管如何都需要立刻实行,不能拖延。至于税收不足的问题,孤会迅速想办法解决的!”

  在杨渥的坚决主张下,最终骆知祥只能同意了。

  当然,这个决议事关重大,自然不可能就这样草率做出决定,至少还需要获得其他一部分内阁学士的支持才行。

  几天后,经过在内阁的商讨通过之后,杨渥正式发布令旨,宣布将要提高禁军将士的待遇,普通士兵每个月发放的口粮从目前的一百斤增加到两百斤;其余各级军官的待遇也酌情有所提升。

  令旨发布之后,所有禁军将士们无不欢声鼓舞,士气大涨。

  ……

  当杨渥发布令旨,增加将士待遇的时候,温州城中,张可宗却有些奇怪的问着眼前的传令使者。

  “大王怎么突然让我去金陵述职?是只召我一人前去,还是另外还召了其他人?”

  那传令使者,乃是一个羽林军的军官,他只负责来温州传令,其他的一切都不知道,自然也就没办法回答张可宗的问题。

  张可宗虽然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但他并不为意。

  “既然是大王有令旨,本官自然照办!只是不知大王可有说过要在什么时候之前抵达金陵?”

  “这个,张使君尽早赶到就是,大王应该是有什么重要事情,张使君切不可耽搁!”

  传令的使者不知道的是,当他在与张可宗交谈时,一旁的传令副使却在紧张的听着他们的谈话,尤其是对张可宗的神情,更是极为关注。

  不过,观察了一会儿后,他却没有从张可宗的表情中看出任何异样来,一切都显得那么的自然。

  这位副使,自然便是长剑都的密探,负责在张可宗离开温州后就抓捕赵匡凝等人。

  张可宗一副坦荡表情,却让密探心中疑惑诧异,有些怀疑自己之前是不是弄错了。

  一天之后,张可宗安排好了温州的大小事务,便出发北上,准备返回金陵。

  而温州城中,在驻守温州的禁军将领的配合之下,长剑都的密探迅速出动,一举将赵匡凝等人,包括那几个福建密探在内,悉数就擒。

  在一番审查之后,当即就确定了那几个福建人的身份,同时也确认了赵匡凝与王延均勾结的事实。

  不过对于张可宗是不是与他们有勾结,审查的结果却长剑都的几个密探松了口气。

  据那几个王延均的密探所说,他们这几人都是受到王审知次子王延钧的派遣,以普通海商的名义来温州的,主要本来只是想要打探情报,后来无意中发现赵匡凝有异心,于是和他接上了头。

  不过在此期间张可宗不知道从何处得知了他们的海商身份,因此主动通过赵匡凝来和他们接触,希望能从海外购买一些物品。

  至于赵匡凝,此人在被抓获之后,就一直拒不开口,任凭审讯之人如何审问,最终却是一点有用的东西都没能问出来。

  这个结果虽然还不能彻底洗脱张可宗的嫌疑,但却使得他背叛的可能性大为减少。


  (https://www.tyvxw.cc/ty30677/4717661.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