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中华第一帝国 > 291:登基大典

291:登基大典


  太和殿,作为明清两代的各种典礼举行场所,今日被翻刷一新,犹如一座新建的宫殿一般。

  皇宫内一改往日之颓废,内外人声嚷嚷,大臣守卫来回不断的奔走。

  农历二月初二,中华帝国开国皇帝的登基大典,便是在今日举行。

  新的首都尚未完工,甚至还未开工,但是登基大典却不能耽误,按理说新国家成立之后一个月内就要举行登基大典的,但是为了选择一个吉日,所以便推迟到了今天。

  古代皇帝的登基大典流程按照朝代的不同,也有着一些不同的区别,但大体上还是分为七个步骤的。

  分别是颁布遗诏,择日即位礼。大赦天下。颁布诏书登基。传国玉玺。宫中乐手演奏,接受百官朝拜以及四方朝贺。祭告宗庙,社稷以及万民。

  王思锐有意简化登基流程,但下面的那些官员却不建议这么做,毕竟一位皇帝只有一次登基大典,该有的流程还是必须要有的。

  而王思锐作为开国皇帝,第一步颁布遗诏这一条流程倒是可以省去,第二步其实早就已经开始了,日子选在了今天,龙袍什么的也早已准备妥当,至于大赦天下,这一步骤虽然没有改变,但是内容却被王思锐给改的面目全非,而且顺序也变为了第二步。

  总的来说,新的登基大典共分为颁布登基诏书,传国玉玺,大赦天下,接受百官以及四方朝贺,祭告宗庙,社稷以及万民,然后是封功授勋这六步。

  换句话说,登基大典的流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或许到了下一代皇帝,这些礼仪将会变回来,只因为这是开国皇帝登基,所以才会按照王思锐的意思去更改变化。

  今日,京城大大小小,只要是上了品级的官员,全部出现在了皇宫内,这也算是了中华帝国的第一次上朝。

  以前总是以为每次上朝都是大大小小的官员一大片,实际上却并非如此,上朝分为大朝和小朝,大朝每年举行一次,也就是京城内有品级的官员全部上朝。

  日常上的是小朝,也就是一些三品以上的官员去皇帝那里汇报工作,当然了,除了一些一品大臣以外,这些人也是每周需要上朝一次的,并不是天天上朝,如遇紧急事务,一品大臣可随时面见皇帝。

  王思锐身着龙袍,在一众宫女太监的服饰下被摆弄的像是个木偶一样,很是不舒服,可又有些无奈,他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礼仪。

  虽说他是皇帝,有着主宰天下的生杀大权,可是在礼仪这方面,即便是王思锐发怒,也不能改变那些大臣们的想法。

  更何况,在新的律法当中,王思锐更是将礼放在了首位,大臣们便是拿着这个礼来对抗王思锐的。

  至于那些宫女太监,其实是以前留在宫中伺候监督皇室的,清帝退位之后,大部分人都被遣散回乡,只留下了少部分人。

  而今天过后,这些留下来的宫女太监们也将会被遣返回乡,在中华帝国的法律中,不允许有宫女和太监的存在。

  “皇上,带上冕旒之后,您不能随意的左右转头,这会有失龙威的。”一名太监小心翼翼的提醒着王思锐,其实他也是被搞的没办法了,以前太子是会接受这方面的培训的,所以自然知道应该怎么做,可王思锐哪接受过这种培训?来回的动弹,他倒是舒服了,可那些管事的大臣要是觉得这样做不好,到头来肯定是要找他麻烦的。

  “现在不是还没开始吗?”。王思锐有些不爽道,冕旒这东西其实很不合理,带在头上不仅让他无法乱动,甚至还影响视线,坐在那里来回乱晃,这才多大会儿的功夫?王思锐就已经觉得有些眼晕了,这要是在晃下去,估计待会走路都是问题。

  一想到这里,王思锐不由的想起了后世某部电视剧里的那一幕,有一个皇帝觉得很不爽,于是便用小棍子将那冕旒上垂直的珠子绑在了一起,这样珠子就不会乱动。

  不过王思锐可没打算也那么干,如果真要那么干了,估计会让人把大牙给笑掉的。

  “准备好了吗?”。王士珍急匆匆的走到了后方,对着一名太监问道。

  “大人,都已经准备好了。”

  “恩,你去通知皇上过来,登基大典马上开始。”王士珍继续说道。

  在袁世凯那里待了将近三个月后,王士珍终于被王思锐给放了出来,当然,除了王士珍以外,袁世凯也同样是离开了那座深宅。

  随着新帝的登基,袁世凯也终于是接受了王思锐的邀请,因为这个时候,王思锐在天下间的威望已经达到了巅峰,内乱已经停止,朝廷的仁政也正在惠及着每一位百姓。

  除非袁世凯能够打败天下列强,给百姓更好的生活,否则的话,袁世凯这一辈子都无法威胁到王思锐的地位。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袁世凯才决定了要离开那座他已经待了三年的院落,接受了王思锐的邀请,成为了新朝廷当中的一员。

  袁世凯很聪明,他知道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重新出仕,也知道什么时候不应该出来。

  “袁大人,许久不见呐……”一些朝廷大臣在见到袁世凯之后,不由的有些惊愕,紧接着上前问候道。

  跟袁世凯打招呼的,是前朝遗老,只不过当时地位并不高,加上汉军占领京城之后,及早的就投靠了他们,所以才会有站在朝堂上的资格。

  像这类前朝遗留下来的大臣,还有许多的人数,中华帝国成立之前,这些人便投靠了汉军,而汉军在甄别过他们的资历之后,没有问题的,则继续留用,若是问题特别严重的,则是选择秘密的处理。

  尽管王思锐很重视官员的培养,可短短三年不到的时间,又能培养出多少的合格官员?

  也就是说,王思锐只剩下了两个选择,要么使用这些前朝的官员,要么选择自己培养,两者各有优劣,就看怎么抉择了。

  王思锐选择了第一种方式,一是能够安抚人心,二是能够避免政府青黄不接,同时也避免了年轻人位高权重的现象发生。

  “裘大人最近可是风光不断呐,比起裘大人,袁某今日站在这里倒是极为勉强。”袁世凯笑着回应道。

  “袁大人说哪里的话,这些年来袁大人为陛下出了不少的主意,且为陛下培养了王大人,段将军和冯将军,仅凭此功,此处便无人可及袁大人,袁大人谦让了。”裘大人急忙恭维道。

  袁世凯的事情,外界真正知道详情的并不多,加上王思锐总是隔三差五的到袁世凯那里坐一坐。

  所以,外界也是下意识的认为,袁世凯就是王思锐背后的幕僚之一。加上内定总理王士珍,炮兵总指挥段祺瑞,第二集团军司令冯国璋这三人,即便袁世凯没有出仕,但在朝中的地位依旧难以比拟。

  如果说他们这些人是开国元老的话,那么袁世凯,则是排行前几位的开国元老,他的地位也要远超其他人。

  所以,这些人这才有了结交之心。

  好在几年前在李鸿章的举荐之下,他们也与袁世凯有过一些交情,只不过随后袁世凯被迫下野,又没人能够联络的上他,所以这才断了几年的交往。

  “裘大人过奖了,王、冯、段三位大人先前的确是在我手下不错,但真正发掘他们的,重用他们的是陛下,如果他们还在我手中的话,现在顶多也就是一个师长,袁某人还是有这点自知之明的。”袁世凯心中暗暗的摇着头,旋即便下定了决心。

  高层官员之间的交流,那是必须的,但袁世凯身居宅院三年之久,岂能不了解王思锐的心思?

  换句话说,即便不了解王思锐,他也很清楚那些帝王心术,正常工作的交流,那是可以的,但是这种拉帮结派的交流,还是少做为妙。

  况且袁世凯很清楚,王思锐最厌烦的便是下面的人拉帮结派。

  否则的话,只是王树起,武羊,武自诩这三位军界大佬联合在一起,段祺瑞和冯国璋在军队里便会举步维艰。

  而政府这边,王士珍也是很清楚王思锐的心思,所以也没有做出什么过火的事情来。

  而这一次王思锐给袁世凯安排的职位,也是有些特殊的,这注定了袁世凯将会是一个无情的人,与其日后与这些人交恶,倒还不如趁早与他们划清界限,免得日后为难。

  “吉时已到!登基大典开始!”一名太监站在龙椅旁边,高声的唱着。

  台下哄乱一团的大臣们也停止了交流,各自迅速的按照自身的级别排序,站到了各自对应的位置。

  整个大典一时间一片寂静,针落可闻,甚至能够听到一些人沉重的呼吸声音。

  一个身着灰色长袍的四十来岁中年人,手持圣旨站到了太监的另一侧,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的打开了圣旨:“奏为国体已定,天命攸归,全国商民,呼登大位……”

  PS:抱歉,这章晚了这么久,多的理由就不说了,下周一三更表示。

  感谢的月票支持,感谢趙廸的两张月票支持,感谢的月票支持!感谢大军2016的打赏支持!(未完待续。)


  (https://www.tyvxw.cc/ty3028/3991457.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