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知否:我是袁文绍 > 第313章 以退为进

第313章 以退为进


第313章  以退为进

        第二天的对抗演练,完全不出袁文绍的预料,中军两支人马,抽中的对手是忠敬侯和顾廷烨统领的人马。

        最先开始的就是中军和顾廷烨的前军。

        士卒手里的武器都是木制,还被包裹了布。

        按照规定,开始前包裹武器的布都会沾上两种眼色的石灰,身上留下石灰印记的,就属于阵亡。

        鼓声号角声响起,停止后,双方士卒在将领的率领下,结起军阵,朝对方杀了过去。

        双方将领,各自指挥军队不断变阵,杀的难分难解。

        不时的有士卒被击中,留下石灰印记退下。

        双方不断减员,一柱香左右,两方‘阵亡’的士卒,就已经有上千人了。即便如此双方士卒们依旧悍不畏死,气势如虹。

        袁文绍看到这一幕,却暗自摇头。

        若是军队真如演武时这么勇猛,西夏辽国早就被灭了。

        双方各两千人的情况下,阵亡过千,估计占据总兵力的十分二三了。

        即便这样,士卒依旧悍不畏死。

        但是在真实的战场上,一支军队伤亡超过百分之十而不崩溃的,已经算是精兵了。

        伤亡超过百分之三十还不崩溃的,就是精锐中的精锐了。

        伤亡百分之三十以上不崩溃的军队,在古代的战争史中,可以说十分稀少。

        正所谓兵败如山倒。

        冷兵器作战,正面死伤其实非常少,大多都是溃败后混乱中踩死的。

        古代历史中,有很多以多胜少的案例。

        像什么彭城之战项羽三万骑兵打败刘邦五十多万大军。

        其实就是项羽打溃了前面的军队,后面的军队阵型被溃兵冲垮,自然也只能跟着跑。

        现在属于演练,士卒们知道没有生命危险,自然勇不可挡。

        一旦将领觉得这是自己军队的真实战力,上了战场将会非常可怕。

        军中将领稍微有些常识的都知道这一点,袁文绍其实并不担心。

        他最担心的是赵宗全。

        别看赵宗全当过好些年团练使,带过兵。

        但是他却从没有打过仗,最多也就剿剿匪罢了。

        唯一的一次,估计也就平叛那次了。

        但是那次调集的可是西郊大营的精锐。

        西郊大营将士虽然有些疏于训练,大多数连战场都没上过,但是还是有那么几营是上过战场的老卒。

        加上当时城内叛军没有得到有效的指挥,才那么容易平定叛乱的。

        袁文绍看向看台的赵宗全,只希望赵宗全不要错估己方的实力,做出一些不好的选择来。

        半个时辰后,场中已经分出来胜负,中军剩五百多人,而顾廷烨一方则全军覆没。

        接下来的几场,袁文绍完全没有观看的性质,即便后军上场,他都没怎么在意。

        不出意外,最终获得胜利的是中军的两支军队,和袁文绍的后军。

        演武结束,官家对沈从兴袁文绍几个都督称赞有加,丝毫没提处罚之事。

        还下令犒赏将士。

        ……

        观看完演武,赵宗全更有底气了。

        如今兵强,又可以从西域获得马匹。

        主要能组建一定规模的骑兵,夺回燕云十六州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这里,赵宗全对钱财更加渴望了。

        不管是组建骑兵,还是打仗,都需要钱财。

        彻查盐务已经势在必行了。

        回宫当天,赵宗全就召集一众心腹,商议了彻查盐务之事。

        次日早朝,桓王赵策英出列道:“启禀父皇,盐酒茶铁,乃我朝岁入主架,如今盐税模糊,实缴之数年年减少,去年盐税更是只有开国之时的十之三四。若是朝廷再放任不管,怕是盐税还会继续减少。如今国库年年未有结余,寅吃卯粮已经成了基本惯例。

        若是长此以往,一旦出现战事或天灾,朝廷又哪里有钱能够应对?

        儿臣恳请父皇下旨,彻查盐务!”

        赵策英的话让朝堂为之一静,赵宗全这段时间的一些动作,很多人都有所察觉。

        但是朝中官员十分清楚,盐务之是牵连太广了。

        大周官员,大半都出自江南。而江南是私盐泛滥的重灾区。

        如今江南的官员不说全都参与其中,过半还是有的。

        朝堂官员中,很多人就没少收江南官员的孝敬。

        这其中牵连太广,即便是朝中一些性格刚正的官员,都沉默了下来。

        赵宗全本以为赵策英提出彻查盐务,怎么也会有一些人附和一下,结果满朝文武一个说话的都没有。

        他心中的恼怒可想而知。

        赵宗全强忍着心中的怒意,淡淡道:“盐税之事乃是痼疾,乌涂模糊,混乱不堪,已非一日之事。到如今,也是该查问的时候了。诸位卿家,有谁愿意替朕去啊?”

        然而朝堂依旧十分安静,文武百官微低着头,无人说话。

        赵宗全见此,更加恼怒,虽说他原本就没指望过这些人,但是看到满朝文武,竟连一个为他分忧的官员都没有,恨不得下令把这些人都拖下去砍了。

        “盐税乃是天下大事,吏治清明更是亘古难题,难道诸位卿家顾及亲眷同僚之情,就没有一个肯替朝廷,替天下清查盐务的?”

        赵宗全就差点指着满朝文武说,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这些人的亲戚朋友都参与其中。

        底下官员神色各异,那些没有拿过好处的官员自然不怕,但是那些得利益者,心里有些慌了。

        他们原本以为没人吱声,赵宗全感受到压力,就会知难而退。

        然而看赵宗全的样子,根本没有放弃的打算,好像铁了心要查盐务。

        文官队列中,站在前列的一个官员,侧头给身后一个官员使了一个眼色。

        那个官员会意,走了出来,躬身道:“启禀陛下,太常礼院近日是否要誊抄陛下尊先濮王为亲之诏,昭告天下!”

        赵宗全沉默了许久才压下心中的怒火,说道:“现在在商量盐务,卿家若有别的事,不妨下朝细谈!”

        “那臣就无话可说了。”说完,他便退了回去。

        赵宗全愤怒起身,指着满朝文武喝道:“难道若有一事不遂诸公心意,诸公就要撒手朝堂不管了吗?

        你们平日里张口为国闭口为民,满嘴的天下大意。

        <div  class="contentadv">        如今却放任蛀虫吞噬天下,你们对的起天下百姓吗?”

        “陛下,可令韩章韩大相公前往!”一个御史台官员出列道。

        之前韩章率众逼宫太后,已经让不少人对他有意见了。

        在很多官员看来,太后和官家争斗,对他们来说是好事才是。

        毕竟太后和官家斗,需要拉拢他们。

        他们自然能在这其中获得好处。

        可是韩章却坚定的站在官家这边。

        如今在很多人眼里,韩章为了权势,已经成了官家的鹰犬了。

        官家登基不久,却有底气彻查盐务,要说没有韩章支持,他们根本不信。

        既然如此,那就让韩章去查,看他究竟敢不敢查。

        韩章若是敢接这个差事,必然就要得罪朝中和地方那些得到利益的官员,甚至他能不能回汴京都不知道。

        若是韩章不接,就会惹恼官家。

        韩章闻言脸色阴沉的转过身看向说话的那个官员,刚想说话,就听赵宗全冷笑道:“御史台不必讥讽,天下没有宰辅来彻查盐务的道理。”

        御史台官员面对赵宗全那要吃人的眼神,有些慌乱道:“臣…臣不敢。虽说盐务颇有弊端,然则也不像桓王殿下所说如此之严重。若真的如此严重,这天下也不会太太平平到如今了。因此依臣之见,不如彻查盐税之事暂且先放放,命各地官员查查即可,若是没有改变,再彻查不迟。”

        “哈哈。”

        赵宗全哈哈大笑,好一会才停了下来,讥讽道:“这朝堂之上议论天下大事。盐税关乎天下,关乎国库,关乎边疆,如此大事,伱却跟朕说放放?这样的话,你一个位列朝堂的官员是如何说出口的?

        朕告诉你们,没有你们御史台,朕也得办事。也得让国库充盈,也得收复边疆!朕即便亲自巡盐,也要把这笔账弄清楚。”

        “儿臣请命!”

        赵策英见时机差不多了,出列道:“请父皇准许儿臣外出历练,查清盐务!”

        “准!”赵宗全不给官员反驳的机会,直接答应了下来。

        彻查盐务之事,赵宗全本就没指望这些官员。

        或者说,他根本不信任这些官员。

        赵宗全早就猜到,他若提出彻查盐务不会有官员出来赞同。

        若是他在位多年,提出彻查盐务,肯定有官员主动请缨,最终调查结果无非是抓几个不重要的角色应付他,盐务之事还是没有结果。

        但是如今他登基还不到一年,这些官员想通过这种方式给他一个下马威。

        这么做倒是非常附和赵宗全的心意,毕竟赵策英是亲王,若是他一开始就让赵策英查盐务,官员们也有了理由反对。

        赵宗全干脆来了个以退为进,先询问百官,吃下这个下马威。

        等到满朝文武没有一人站出来的时候,赵策英出来请命也就顺理成章了。

        朝中官员也不是傻子,此时也反应过来他们上当了。

        原本他们以为这样可以让赵宗全知难而退。

        谁成想赵宗全根本没指望他们。

        若是派别人去查,他们还能做做手脚,赵策英可是赵宗全的儿子,都说天家无亲,但是如今官家尚未立储,即便他们向赵策英示好,赵策英为了在赵宗全面前表现,也不可能答应的。

        相反,赵策英会很认真的去查这件事。

        一想到这里,许多官员开始慌了。

        然而赵宗全根本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命赵策英彻查盐务,令沈从兴和齐国公随行,就宣布退朝了。

        袁文绍和顾廷烨一同出了大殿,见四周无人,顾廷烨小声道:“官家此举真是高明。”

        “是啊,以退为进,让那些人放松了警惕。不过盐务牵连甚广,事情怕是没这么简单。”袁文绍说道。

        “文绍,你怕是想多了吧。官家让沈国舅带兵随行,就算他们狗急跳墙,也阻止不了。”顾廷烨说道。

        袁文绍没好气道:“没大没小,文绍也是你叫的?叫大姐夫!”

        “哎,我说你够了啊。”顾廷烨瞪眼道。

        他本身就比袁文绍大,以前一直是朋友。

        突然袁文绍成了大姐夫,怎么都觉着别扭。

        人场没办法,不得不喊,私底下他哪里喊的出口。

        “你不喊是吧,那我回头让我家娘子去和六妹妹说说。”袁文绍说道。

        “好了,别说笑了。你觉得那些人会弄出什么事来?”顾廷烨问道。

        “沈国舅可是桓王亲舅舅,沈家的荣华富贵也都在桓王身上。他知道此去凶险,必然会竭尽所能保护桓王。这一点,那些人也知道。所以那些人必然不会让沈国舅去的。”袁文绍说道。

        “可是他们没能力改变官家的决定。”顾廷烨说道。

        袁文绍摇了摇头,说道:“他们是改变不了官家的决定,不过只要沈国舅吃个官司,拖延一段时间。而彻查盐务之事,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官家也只能换人了。”

        “沈国舅我了解,不是乱来之人,一些小事,影响不了什么。”顾廷烨说道。

        “沈国舅是不会做什么,被人抓住把柄,但是和沈家有关系的呢?”袁文绍反问道。

        “这…”

        顾廷烨一愣,他没有说什么其他人的事和沈从兴有什么关系这种蠢话。

        宗族社会,沈家其他人做的事,沈从兴也有些责任。

        若是事大,沈从兴的麻烦还不小。

        “不行,我得去禀报官家。”顾廷烨说完,匆匆而去。

        袁文绍看着顾廷烨的背影,摇了摇头。

        此时已经晚了,把柄早就捏在人家手里了。

        之前不用是没有必要,毕竟沈从兴是国舅,这点事也动摇不了他。

        相反,若是把事情捅出来,还会得罪沈从兴和官家。

        事情果然和袁文绍猜测的一样,下朝后还不到一个时辰,弹劾沈从兴之子放印子钱,害死百姓的奏折就如雪花般送到了赵宗全面前。

        赵宗全开始还以为是那些人为了阻止彻查盐务栽赃陷害的。

        然而派人一查,却有此事。

        虽然这件事是邹家兄弟利用沈从兴儿子的名义做的,但是那又怎么样。

        被逼死的那人家里面已经去开封府报案了。

        如今汴京已经传的沸沸扬扬。

        事情没有弄清楚,沈从兴别说跟着去查盐务了,就连汴京都不能出。

        不然被人一宣扬,指不定就变成畏罪潜逃了。


  (https://www.tyvxw.cc/ty30019993/121368037.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