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大善人
等他回到家,也琢磨的差不多了。
“哥,我们要去分米,你去不去?”
快走到门口的时候,沈梦生就见沈茹月跟着几个男同学并肩朝这边走来。
沈梦生不解:“分米?”
“是呀,这不是过年嘛,我们校长想要接济穷人,他向全社会募集了一点资金,买了些米,让我们这些做学生的,挨家挨户给那些吃不上饭的穷人发一点。”
原来是做好事。
沈梦生怔了一怔,他本以为他分发给自己手下员工和弟兄们那么多钱,已经仁至义尽了,却没想到,那位郑校长比他还要仁义的多。
他作为一个校长,每年赚的钱恐怕都不如花出去的多,临到末了,竟然还愿意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心胸之境界,实在不是他能比的。
沈梦生想了想,点头道:“好,我和你们一起去。”
这是他来到上海的第一个大年三十,他也想走上上海街头,看看大上海真正的情况。
他跟在沈茹月等人的后面,一路上听着他们叽叽喳喳的谈论着各种文学家、报纸刊物的文章,间或又一起讨论哪里的书店好逛,谁家的少爷小姐又出国留学了,不禁弯起了嘴角。
这些小孩子的话题还真是颇为有趣。
至少比他带的那些五大三粗的汉子整天聊的哪个妓馆的女人正点,哪里的酒便宜,哪哪又打死了人有趣。
学生早就放假了,受到校长邀请的学生很多,但真正愿意过来的很少。
能在学校里读书的,不说非富即贵,家里头也肯定得衬一点钱。
这些地位财势不上不下的人,对底下的贫民百姓最难生出同情心。
“郑校长!”
学校操场上,郑校长正在指挥着几个伙计卸货,地上已经堆了好多的麻袋,里面装的都是白米。
“哎呦,沈先生,你怎么来了!”
没等沈梦生主动打招呼,郑校长竟然先发现了他,连忙上前和他握手。
自从沈茹月入学以来,学校的招生情况好了许多,很多人听说连女孩子都去学校念书了,就都蠢蠢欲动,想把自己的儿子送进来,甚至还有不少女孩子的家长也过来打听。
这就算了,沈梦生还另外给他投资过十万块钱,帮助他重新建设校舍。
如今校舍都已经建的差不多了,来年收个尾,再装修一番,就能够让学生们入住了!
他对沈梦生,当真是由衷的感激。
两人热情的握了握手,沈梦生看着那些麻袋,好奇道:“这些都是你自己掏的腰包?”
郑校长扶了扶眼镜,叹口气道:“大部分是吧,不过,也有一部分是我向社会上募集来的资金,还有建设校舍剩下的一点钱。哎,过年了,能帮一个是一个,总得让人家吃上顿饱饭不是。”
沈梦生点点头,敬佩的看向了郑校长,真不愧是后世有名的大善人,过年了还不忘穷苦的百姓。
不过,那些麻袋全部加起来,恐怕也就两千斤大米,一个人分个两斤,也就能分一千个人。
而整个大上海三百万人,至少一半人都处在赤贫的阶段。
救济一千个人,其实是杯水车薪。
沈梦生想了想,朝郑校长道:“这样吧,我愿意以郑校长的名义捐出来十万块钱,用来接济那些穷人。”
郑校长一惊,愕然的看向沈梦生:“什么,你、你愿意捐十万?”
沈梦生点头,接着淡淡一笑:“你别嫌弃少,我这一年不沾烟土,不碰妓馆,做的都是实业,正了八经的生意,赚到的钱不多,能捐的也有限。”
“不不不,沈先生,您可千万别这么说。您能愿意捐出来这么多钱帮助别人,这已经是莫大的仁慈了!上天好生有德,一定会把您的这份功业记在功德簿上的!”
郑校长感动的热泪盈眶。
别看他买的米不少,足足有两千斤,但这时候米价便宜啊,一斤也就八毛钱,两千斤大米,也不过才花了近两万块钱罢了。
这还是他东挪西凑,多方筹来的。
现在沈梦生一个人就愿意捐十万,这等高风亮节,他扪心自问,只怕他认识的大部分人都未必做的到。
沈梦生又出主意道:“不过,与其这么买米直接发,照我说,不如去跟那些馒头店馍馍店的人联系,让他们做些干粮出来,分发出去。好些穷汉,连个能挡风遮雨的地方都没有,哪来的炊火煮米呢。”
最重要的是,上海市的米面还都控制在当局的人手中,花钱买米买面,也只是便宜了他们,肥了他们的腰包。
而通过老百姓做一些包子、馍馍什么的,则相当于又刺激了上海市的消费,能让那些铺子的老板赶在大年三十之前,也小赚上一笔。
这就等于是同时接济了两拨人。
郑校长感叹的点头:“你说的很有道理!”
当下,沈梦生便坐着黄包车回家,和吕方一起拿了十万块钱到学校,直接交给了郑校长。
“这钱,务必要记在郑校长的名下,否则,要是被我上头的人知道了,我捐这么多钱出来,只怕会对我记仇!”
郑校长接过钱来,更是感慨万千:“沈先生,您放心,您做的这些好事,我都牢牢的记在了心里,该是你的,绝对是你的。没人能抢得走!”
联系铺子的活儿,沈梦生交给了沈茹月去做。
本来沈茹月一个女学生,在这次救济穷人的活动中只能打打下手的,现在因着沈梦生的关系,一跃而成了组织者、管理者,亲自带着几个男学生联系能做包子、馍馍的铺子去了。
那些铺子的老板本来都已经关门歇业准备过年了,得知来了大生意,还是帮助那些吃不上饭的穷人,纷纷表示乐意帮忙,又勤快的拿出来了钥匙,回到铺子里重新开张。
而沈梦生则和郑校长、吕方三个人一起指挥着学生们推着车去给那些有家有口的人送米。
两斤米不多,但给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省着吃,也能吃上两三天的功夫。
至少能把这个年先熬过去!
现在多少人过日子都是过一天熬一天,过了今天再想明天,至于以后,以后再说吧!
指不定哪天岛国人就打过来了,想那么多干啥。
(https://www.tyvxw.cc/ty29565383/43415949.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