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穿越逃荒,我咸鱼,子孙得努力 > 第261章 赈灾粮

第261章 赈灾粮


赵远珍第二天早早的就起来了。

她要回村子里。

给张三道准备了一坛酒,一只烤鸭,烧鸡,烧鹅,猪肘,牛肉,羊肉,茶叶。

给孙张氏准备了几件精致的首饰。

另外还有两匹布,30斤棉花,以及两小瓶高级灵泉水。

张辛百带着她回去的。

一个小时,就到了村里。

直接去了张三道家。

这会泡面作坊还没上工呢。

“娘,爹,我回来了。”

“啊呀,老二家的回来了,他爹,你快出来,老二家的回来了。”

赵远珍这次出去了四年多,孙张氏也是四年多没看见赵远珍了,平时不觉得,如今这人站在了面前,就觉得很想念。

“娘,你身体最近还好吗?”

“好好好,还是老样子的,好得很,快进屋。”

把赵远珍迎进屋里,赶紧吆喝孙媳妇去倒水。

吴二萍不在家。去捡蘑菇了。

“娘,你坐,不用忙乎了,我给你号号脉。”

“哎,好的。”

孙张氏听话的坐在了桌子旁,把手伸出去递给赵远珍。

赵远珍仔细的号脉了下,发现没啥问题,身体比以前好点了,不是那么的亏空了。

看来孙张氏很听话,有在好好的吃鸡蛋喝牛奶。

“娘,不错,身体挺好的,比上次好多了,不那么亏空了。”

“是嘛,我每天都吃鸡蛋的。还有你叫人送来的牛奶,我也在喝着呢。”

说着,张三道进来了。

“老二家的回来了。”

“嗯,爹,您坐,我给您号号脉。”

张三道也是听话的坐下。

号脉结果差不多,身体比之前好一点,不亏空了。

“爹,你这身体没啥事,不那么亏空了,就这么好好吃饭,吃鸡蛋,会越来越好的。”

“嗯,好,知道了。”

“嗯,爹,娘,我这次出去游历,得到一种药水,这个喝了对身体好,会把身体里的脏东西排出来,你和我爹先准备好洗澡水,然后再喝这个药,多准备点,最好是每人准备2大盆。”

“好的,我一会就去烧水。”

“嗯嗯。娘,这个药比较珍贵,不要和任何人说,也不要让人看见。懂了吗?”

“嗯,我懂,我知道。你放心吧,我和你爹嘴很严的。”

“嗯,那就好。一定记得,你和我爹,一人一瓶,不能给别人喝。”

赵远珍怕两个人疼爱孙子,再给了小宝宝喝了。

“嗯,放心吧,我们懂。”

“嗯,那爹娘你们忙着吧,我还得回去看看呢。”

“好,那你慢点啊,知道你忙,也不强留你了。”

“嗯嗯,我改天再来。”

从老宅回来,直接去了自己家的院子里。

院子还是那个样子,没什么太大的变化。

就是花草树木更加的高大了,四处转了转,和张辛百就去了庄子里。

庄子里这边没收到赵远珍回来的消息,看见她都很惊讶。

赵远珍先是查看了库存和各种账本,以及考勤。

当然,都是赵会计看的。她只负责装装样子。

作坊的机械小组现在已经开始自主研究一些东西了。

赵远珍看了看,发现都很实用。

个工作坊里的机械,他们都会制作了。

检修更是不成问题。

不错,这样以后即使没有了系统,机器的问题也能解决。

赵远珍又给搞了一些书籍,还有小型器械,供他们研究。

去了粮仓,留足庄子和自家人吃喝一年的,其他的都带走了。

庄子这边的都是大米,和燕山的小麦谷子中和一下,主粮基本上就够了。

植物油剩下的赵远珍也都带走了。

还有各种的酒,浴室一套,卫生纸,等等,都带走了不少。

扬州那边现在灾后重建,什么都很需要的。

因此赵远珍是毫不留情的能带走的都带走了。

在庄子食堂吃的午饭,吃完又去果园和田地里看了看。

基本上也没什么状况。

下午俩人又回去了。

没办法,时间实在是紧急,扬州那边还等着她呢。

她准备明天就走了。

这次不带蓝英了,带上张子衿和上次一起出行的小厮清风,她再选个小丫头。

要给蓝英放假。

“夫人,我暂时不想放假,您带上我吧,大半个大梁朝都是我和您走的,我还想陪您继续走。”

蓝英是真的想跟在夫人身边,一边是为了好好的伺候夫人,一边是为了见见世面。

“你不和你娘亲回燕山了?”

“我想等探险结束再回燕山也是可以的,我已经和我娘说了。”

白薇还是很支持女儿的决定的。

自己现在和张于都还身体健康,不需要人照顾,女儿也在闯荡的年纪,能跟在夫人身边,是她的福气,因此蓝英说先不回燕山,跟着赵远珍去探索,她立马就同意了,年轻人还是要有拼劲的。

“行吧,既然你做好决定了,那就跟着一起去吧,回去早点休息,收拾好东西,咱们明天一早就出发。”

“是,多谢夫人,奴婢这就去收尸。”

“嗯,去吧。”

张子衿那边,已经跟书院请假了,书院的夫子看过他之前写的游记,都觉得写的很好,很新奇。

好多他们不知道的事务,像是风俗习惯,府城特产,瓜果蔬菜,地理环境,自然美景等等。

看了游记以后,真的受益匪浅。

因此,夫子和山长们一听说,张子衿请假,是为了完成剩下的游记,都痛痛快快的批准了。

张子衿的物品也都准备好,放在了房车里了。

老样子,第二天赵远珍带着蓝英,张子衿,清风,原班人马继续去探险了。

不过这次要先去解决扬州城的事情。

因为要抓紧赶路,不到十天,就到了扬州府。

运输船早就到了港口了,只是在等赵远珍回来。

因为赵远珍要夹带私货,所以她到了港口后,把这一批船员都放假了,才开始叫运输队过来运送。

船上没人的时候,她开始各种从空间往外拿东西。

粮食,白酒,红酒,泡面,抽纸等等,各种物品。

把十三艘船加上自己的那艘船,都塞的满满当当。即使这样,自己带来的还有好多没拿出来呢。

看来只能再找机会往外拿了。

这些粮食,包括燕山府的和京城的这些粮食,一共有三百六十万斤,赵远珍全部捐献给了扬州府,由扬州城的知府张辛书调配。

剩下的泡面,五连包算一包这样,还有大概十二万包。

这些是搜刮了京城和燕山的所有订单以外的存货了。

这些泡面暂时是不捐赠的,但是可以低价出售,放在自己的杂货铺子里,准备半价出售。

十四艘船满满当当的货物,运输队运送了两天多才运送完。

粮食全部运送到了知府衙门。

剩下的运送回了别装的大仓库。

随后赵远珍给南澄园的大库,又放了一大仓库的粮食,叫运输队运送去了别院,剩下的都运送到了粮食铺子。

自己走之前留下的那些粮食早就卖没了。

粮食铺子都关门休息了好几天了。赵远珍赶紧给运送了大米,白面,小米,玉米面,高粱米。

每样都很多,这些应该够卖到了新一茬的粮食下来的时候了。

朝廷针对扬州府的受灾情况,几个特别严重的县城,都减免了各种赋税。

因此,这一批粮食收上来,都是自己的了。

庄子里的粮食也是紧巴巴的,存货都被张辛书和赵远珍拿走了。他们也是省吃俭用的在维持。

眼瞅着,再有十天就没粮食了。

夫人终于带着好多好多的粮食回来了。

夫人派人送过来的这些粮食,够别院的这些人吃一年了。

终于可以放开肚皮吃饱饭了。

中午,食堂就蒸了很多的米粉,让大家都吃个饱饭。

张辛书收到赵远珍的赠送后,先是张贴了各种告示,告知了赵远珍的捐赠行为。

又写了折子给陛下,做了好事不留名,那等于白做。

张辛书是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这么大的美名,陛下必须得知道啊。

赵远珍必须得得到应有的荣誉。

于是,第二天,大家就看见衙门的官兵,敲锣打鼓的在歌颂赵远珍。

但是歌颂的完全没毛病。

谁叫人家赵远珍捐赠了三百六十万斤的粮食了呢。

他们嫉妒,也想要这样敲锣打鼓满城告知的荣誉。

但是他们没实力。

他们没有粮食。

呜呜呜,家里也快要揭不开锅了。

要不是朝廷给各个粮食铺子进行了限购,粮食铺子的那些粮食,得都被他们买光光。

张辛书把粮食,先给那些受灾比较严重的县城分了一些。让他们不至于饿死。

随后又给实在是吃不上饭的人,分配了一些,让他们也不至于饿死了。

只见运输粮食的车辆,一辆接着一辆地从府城衙门驶出,缓缓驶向各个县城。

这些车辆装满了粮食,沉重的车轮碾压过地面,发出沉闷的声音,仿佛是大地在诉说着饥饿与渴望。

每一辆车上都飘扬着鲜艳的旗帜,上面写着“救灾粮”三个大字,远远望去,像是一条流动的红色河流,给人带来希望和温暖。

百姓们站在路边,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水,他们知道,这辆辆运粮车不仅仅是送来食物,更是送来生命的希望。

每一个驾车的车夫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和责任,他们知道自己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要将这些宝贵的粮食安全送到目的地。

他们小心翼翼地驾驭着车辆,不敢有丝毫疏忽。

这哪里是运送粮食啊?这分明是运送功德啊!这些粮食不仅能拯救无数饥寒交迫的百姓,更能带给人们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每一粒粮食都是一份爱心,一份关怀,一份对生命的尊重。

随着运粮车的离去,百姓们纷纷跪地祈祷,感谢上苍的恩赐,也感谢那些无私奉献的人们。

运粮车继续前行,它们将穿越山川湖泊,走过崎岖山路,把希望传递到扬州府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角落。这些粮食将成为生命的种子,孕育出未来的希望和繁荣。


  (https://www.tyvxw.cc/ty29105556/48015600.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