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红尘落尽 > 第1章 木屋奇遇

第1章 木屋奇遇


  民国初年的一个早春。

  太阳斜斜地挂在天边,稀疏的光线清冷地洒在秦岭的余脉,在皑皑白雪上映出点点晶莹。在豫陕交界的花雨村的山脚下,一位身材魁梧、举止文雅的中年蓝衣秀才信步漫踱,悠闲地观赏着群山环抱的花雨河。河水缓慢地向东流去,水面上很平静。中年蓝衣秀才摸出身上的旱烟袋,点着了,深深地吸了一口,看着河边的鹅卵石,惬意地吐出了一缕轻烟,笑了。

  不远处的河边,有座小木屋,静静立在凌乱的树木之间。小木屋是用楸木搭建的,呈人字形,有些简陋、古朴,门前有一道木栅栏,把旁边的空地给隔开了。

  中年蓝衣秀才沿着花雨河缓慢地散步,不时地往那小木屋的方向看。

  小木屋很安静,里边似乎没有人。

  “咦?人呢?”中年蓝衣秀才似乎有些惊讶。他茫然地看着小木屋,迟疑着,“不会吧?”

  河水静静地流着,水面很平,把周围的山脉都清晰地倒映了出来。

  中年蓝衣秀才抬头看了看天,缓慢地向东走着,忽然,河边的小木屋里传出了悠扬的笛声,清幽、****、柔婉。中年蓝衣秀才听见笛声,不由得停下了脚步,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色。他向小木屋方向望去,见小木屋的栅栏门虚掩着,有几只小山雀在木屋前边的空地上不停地觅食。

  小木屋的窗户半开着,笛音就是从这个窗口飘出来的。

  “好美的笛音啊。”

  中年蓝衣秀才正在赞叹,忽然听见笛子渐渐低沉下去,没了声音。他先是一楞,继而,听到了从小木屋里传出的女子吟诗的声音:“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中年蓝衣秀才听了微微一笑,迟疑了片刻,立刻用舒缓的韵律朗声合了起来:“辇路,江枫古,楼上吹箫人在否?菱花半璧香尘污,往日繁华何处?旧欢新爱谁是主,啼笑两难分付。”

  辇路,是北宋词人秦观的一首调笑令。

  秦观是北宋正宗的婉约派词人,他和苏轼是同一时代人,极喜欢用清丽淡雅的语言,来描写男女之间的恋情,并能很巧妙含蓄地把个人的际遇融合在诗词里面。蓝衣秀才姓林名子涵,是花雨村人,家就住在花雨村。林子涵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明勤奋,饱读诗书,诗词绘画,都很精通,在这一带很有名气。林子涵考中秀才后,恰逢战乱,到处都是烽烟,民不聊生。他无心追逐功名,便在村里办了个私塾,做起了教书先生。

  在诗词歌赋中,林子涵最喜欢宋词,尤其是秦观的词。读秦观的词,犹如欣赏一件精致温润的美玉,只有细心品赏、认真把玩,才能体味出其中的神韵。林子涵从吹笛女子的音律和吟诵的诗词中品出了深深的哀怨和淡淡的忧伤,便随口吟出了秦观的调笑令……

  斜阳缓缓地向远岱坠落,惨淡如血。

  木屋的女子也不接话,又继续吹起了笛子。笛声时而清澈激越、时而幽怨呜咽,恬淡中透出凄婉,闲适中映现缱绻。约莫有一袋烟的功夫,笛声渐渐和缓下来,低沉、凝噎、疏散,细如游丝、缥缈如烟。

  林子涵静静地聆听着笛音,感觉到了心灵的沉静和孤寂。在林子涵沉思的时候,从木屋里又飘出女子柔和婉转的清唱:“恋恋,楼中燕,燕子楼空****晚。将军一去音容远,空锁楼中深怨。春风重到人不见,十二阑干倚遍。”

  林子涵听着,只觉得有说不出的忧伤、哀感。他呆呆地望着清凌凌的花雨河,默然不语。过了一会儿,他摇摇头,随手从地上拾起一粒石子,用力地投进河中。水面,先是溅起一片水花,之后便泛起层层涟漪。


  (https://www.tyvxw.cc/ty290611/4447935.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