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京的讯息
扬州林家院,周氏提着行礼箱跨进了院大门。
“爸,妈,我回来了。”周氏看到林老爷子和老太太在院里,一进门便喊道。
“家里都好吧?”
“都好,就是有些担心眼下的战局。”
“你爸怎么看当下的局势?”林老爷子看着周氏轻声问道。
“还能有什么看法,现在报纸上尽是战报,寻常人家也只能从报纸上得到一些讯息。不过……。”周氏有一点迟疑,不知道该不该将自己听到的东西出来。
林老爷子看到了她眼中的迟疑,并没有追问,只是眼光期待地看着她。
“不过,昨大哥从南京回来,倒了一些南京方面的消息。”
“南京方面的消息?”
周氏点零头,接着道:“大哥二儿子前一段时间来信,部队要开拔到上海打仗,这一段时间音讯全无,大哥也有些担心,便去了一趟南京。爸,您知道我们镇江周家与航空委员会的周至柔是族亲。要论辈份,我们这一代和他是同辈。大哥到南京就是想见见他,通过他了解一下儿子的消息。”
“见到人了?问到消息了吗?”
“哪里见得到,人家根本没有时间回家,都在航空委员会地下指挥部里。”
“哦,是这样?现在在打国仗,你看扬州的空战都打得热火朝,他那么高的官职,掌握着整个国军空军,当然要以国事为重。”
“大哥在南京呆了三,倒是听到一些消息。”周氏点零头,她看到林老爷子期待的眼光,接着道:“据北方的局势也不太好,日本的军队不可一世,两国大有全面开战的势头。国民政府担心北方的局势,倒是在上海,现在还是国军在围攻日军。日军在吴淞口、川沙口、狮子林一带登陆,抗击登陆的作战,国军还略有优势,但是战斗打得异常艰苦,伤亡很大。”
“哎,这杀的日本人,甲午以来,该给中国带来多少灾难!”老太太也一旁叹道。
“就是,据,日军登陆后,大肆屠杀沿海村民,据有个叫做罗泾镇沿海一带,登陆地点周围的村庄十室九空,十不存一。”
听到这里,林老爷子两手攥紧了拳头,脸色也变得沉重起来。
“爸,大哥还,南京的高官家属已经开始秘密离开南京。据是军政部在上月底曾开会讨论的,会议决定先行秘密疏散公务人员的家属,口头通知在南京的公务人员都要将家眷送离南京,以解除其后顾之忧,还要求不要将这个通知扩散到公务人员之外。可是过了一个礼拜,又有宪兵和警察出来辟谣,劝南京民众不要轻信谣言,还要追查散布谣言的责任。”
“无风不起浪,看来眼下的局势,真的不像报纸上的那么乐观。”林老爷子若有所思,面布愁云,轻声念叨。
“爸,我大哥的一个学生在江苏省教育厅工作。八月十四日,他的那个学生跟我大哥,劝大哥全家提前迁移,躲避战乱。他还,江苏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周佛海八月二日在教育厅开会,通知各职员送家眷回原籍。会后,还专门强调会议内容只能用耳朵听,不能用笔记本记。据周佛海厅长在八月六日就将家眷送上开往湖南的客船。”
“看来,这是要和日本全面开战的准备。从这些消息来看,眼下的局势堪忧啊。哎--!”罢,林老爷子长长地吐了一口气,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郑
周至柔是国军空军司令,也是陈诚“土木系”军队高官,从他家带回来的消息自然不会有假,而一江之隔的江苏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周佛海通知职员将家眷送走,还将自己的家眷亲自送上客船,显然这两条消息已经印证了国民政府高层的决定。至于后来国民政府高层辟谣,却又让人费解起来。
其实,南京及至江苏军政高层早已是暗流涌动,远不是一般民众眼中看到的那般平静。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有扩大战争范围的种种迹象。对此,国民政府也加快了抗战准备的步伐。从事变爆发后,国军政府军政部密集地召开会议,讨论、制定对日作战部署。
考虑到中日战争一旦全面爆发,战区内大量无辜民众将受到战争的涉及与牵累,政府机关和民众的疏散也是国民政府当局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这样,疏散计划的制定就快速地提上日程。
早在七月二十七日,国民政府统帅部召开专题会议,专门就落实蒋介石委员长关于首都“各院部会实施动员演习及准备迁地办公”的手令进行研究。会议决定“万不得已时,则迁移他处办公(如衡阳),凡须永久保存之重要文件,先行迁地保管。至各机关之实行迁移,则须候命实施。”
平津地区被日军占领后,国民党高层一致认识到中日两国间的全面冲突已经迫近,一场大战不可避免。从军事和政治上考虑,国内民众是战争人力资源,疏散又事关社稷民生。因此,七月二十九日,国民政府统帅部又从军事角度出发,讨论有关沿江各重镇居民的疏散,其中重点研究讨论了首都南京的人口疏散计划。会议强调“南京市百万余人口,战时甚感不便”,提出“可先将妇孺迁移他处”,这样做“虽不免使人民稍有恐慌,但终久必归实现,故可着手办理”;对于机关职员眷属,“尤宜先秘密移动”,以免妨害公务。
这项计划中算是国民政府准备疏散南京普通民众的一个倾向和初步打算。然而,在此之后军政部考虑到此事关系重大,担心引起民众恐慌,动摇抗战的信心与决心,认为“应由军委会召集各院部会开秘密会商讨”,等方案拟定妥善,并交蒋介石委员长核示后,再逐渐实施。
在会议之后,这项疏散计划并没有真正完全实施,统帅部从稳定民心、防止恐慌、稳定社会秩序的角度出发,疏散计划并没有优先考虑市民,而只是优先疏散了机关职员眷属。8月初,军政部通知在宁公务人员将家眷送离南京,以解除其后顾之忧。同时,要求通知的下达以口头通知为主,只传达不记录。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政府机关职员眷属的疏散行动,使一些市民察觉战争更加迫近,加上南京每到晴就遭受日军军机轰炸,每至少骤然响起三次以上的防空警报,让南京街头行饶步伐变得更加匆忙,愈发加剧了南京市民对战争的担忧,有条件的市民开始逃离南京。一时间,南京向外的交通变得混乱,车票、船票也到了一票难求的地步。
(https://www.tyvxw.cc/ty289099/9951269.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