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枪械联想
提到《狙击电话亭》,就不得不提另一部猛片,好莱坞大导演斯蒂文监制的《雷霆万钧》。单以剧情而论,不及前者精彩,但格局极大,场面火爆,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大片。
糟糕的是,张斯的电影正好与它撞上。
由于资历有限,档期调不开,《狙击电话亭》只好等待着《雷霆万钧》,打一场不可避免的争夺战。至于胜负,暂时还不知晓,但大家普遍靠向后者。因为如今能与美国大片正面抗衡的,华夏还没出现。
尽管《狙击电话亭》很出色,但胜出的几率依然很小。
随着外界的好评如潮,张斯的新片,攻城略地,在第一天就收获了一百多万的票房。成绩飘红,十分抢眼,媒体也跟着喧闹起来。因为这是一个标志,第一天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只要能保持住,不出现意外情况,票房肯定大卖。
而《狙击电话亭》的投资不过百万,加上宣传的费用,也就两百万左右。两天之内,成本已尽数收回。接下来的票房,则是纯粹的盈利了。所以单从收支角度而言,它并没有什么压力。
第二日票房猛增,忽然突破了三百万。
第三日又增,达到了四百万。
连续几日,票房都在增长,形势喜人。就在此时,《雷霆万钧》正式投入放映,风云变色,影坛震动。一星期内,与《狙击电话亭》平分秋色,第二个星期,实现赶超,第三个星期,拉大差距。
正如猛虎一般,所向披靡,没有匹敌的对手。
虽然现在的好莱坞大片,还没有前世那么进步,特效做的出神入化。但大笔的投资,毕竟不是白花的。一流的演员,一流的导演,一流的幕后团队……所有的部分,都是顶尖的,就算是单纯商业片,也值得一看。
华语电影人,总说自己与之差的不多。
单以每一项而言,差的确实不错,演员差了一点,技术差了一点,编剧差了一点……将这些加起来,其实就是差了整整一个时代。那几位大导演将档期调开,是有道理的,想硬拼的话,死伤会很严重。
《狙击电话亭》的票房受到影响,有些滑落。
至于这个时期其它的电影,纷纷遭击,伤亡惨重。质量本就不高,想趁着空档,赚一笔就走。那简陋低俗的模样,放在平日,观众也就忍了。现在有了《狙击电话亭》这极具创意的电影,又有了《雷霆万钧》这气势恢宏的大片,谁还能看下去?
就如一个粗笨丫头,平日里看着还行,忽然见了大美女,你再回过头,就感觉十分丑陋了。所以这些电影的情形十分悲惨,每天生意冷清,门可罗雀。赔钱是肯定的了,现在在乎的只是赔多少的问题。
真是惨嚎连天,哀鸿遍野,影坛一片愁云惨淡。
大家都感觉十分无奈,这明明是自己的地头,怎么被人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可见两方的整体水平,确实存在着很大差距。连与人正面抗争的勇气都没有,不得不说,这是华夏电影的悲哀。
“作为一位影迷,我被《狙击电话亭》深深震撼。像这种故事,真实时长与电影长度基本吻合的作品,非常少见。极富的代入感,情节更是峰回路转,跌宕起伏,令人看了大呼过瘾。可惜的是,它偏偏撞上了《雷霆万钧》。
客观地分析,《雷霆万钧》是一部标准的好莱坞大片,制作与投资上很有诚意,但内容上没什么新意。人物的结局,总是在意料之中,显得中规中矩。与之相比,前者则极具创意,内容与形式都令人耳目一新。
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两部电影,我都在影院看了。
但若是我只有一张票的钱,却要做一个选择的时候,我大概会进《雷霆万钧》的放映厅。在此要承认我是个俗人,仍然对劲爆的视觉效果流连忘返,但我这个俗人是具有代表性的,相信许多民众都与我有同样的看法。
《狙击电话亭》自然是好的,但它的成本太小,尽管十分精彩,老让人感觉亏了。而好莱坞那些飙车场面,与爆炸的戏份,则让人感觉很值票价。张先生是个有想法的导演,他的电影应该取得好成绩,在此只能说他运气似乎有点差……”
这是网民写的一篇文章,是关于自己的观影感受。其中提到了两部作品的对比,结果令人丧气,《狙击电话亭》没有任何优势。文章虽然只是很随便的感想,但比较客观,很能说明眼下的情况。
《狙击电话亭》的票房进一步萎缩,成逐日递减的状态。
这样下去,很快就要退出放映厅了。尽管影评人仍然在推荐这部电影,却挡不住好莱坞大片的赫赫威势,可算节节败退。张泽浩之流,见状则十分快活,他们本就看不惯张斯,他被人比下去了,正合心意。
“两部电影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好似拿着步枪的人,与开着坦克的人干上了。而张斯与斯蒂文大导演比起来,也还是个毛孩子,根本不值一提。去看他的电影,不如留着钱,看冯晓的喜剧片好了……”
“小成本的电影,在影院看,与在家看,并没什么差别。等过段时间,光碟就该出现了,网上也会有资源,何必花那冤枉钱去影院呢……”
“报纸上将张斯吹的神乎其神,我看都是在说大话。他的书确实写的不错,人品也好,但电影就很一般了。就是一个人站在电话亭里不停地说,一会儿哭,一会儿闹,连个地方都不能换一下,有什么好看……”
“票房的成绩存在问题,初起的一段时间,之所以节节攀升,那是张斯的粉丝在强推。而普通民众的关注度并不高,随着好莱坞大片的到来,影迷的目光被吸引,张斯的粉丝也无力再支持,票房自然疲软……”
“……”
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火上浇油,散布各种消息。真假参半,但总体都是在说丧气话,其中有许多都是在诋毁《狙击电话亭》。看过的人,自然不信,而未看的观众,读到这样的言论,难免犹豫,到底是否要去看呢。
这样一来,情况就非常糟糕了,大家很为张斯叹息。
“张斯的失败,是大势所趋,倒非他个人的原因。
以一个导演身份来看,他拍出这样精彩的电影,已经非常难得了。无论是影片的深刻程度,或是故事的精彩程度,都令人赞叹。即便是他们公司的宣传,也并未出什么差错,倒是颇有几个亮点。
而遭遇好莱坞大片的时候,依然这样窘迫,不得不令人感到可惜。
总结起来,导致这种结果的,不外乎三种原因。一是排片有误,将这样一部难得的作品,放在如此档期,当作炮灰使用,其实是非常不明智的。它起到的作用并不大,而又影响了它本身的票房,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二是国人的心理问题,还是那四个字:崇洋媚外
美国的影片确实强大,各个方面,都有出色的成绩,这不可否认。而国人阅片有限,正如乡下做力气活的,大鱼大肉见了就馋,一些精致小巧的食物,反倒看不上眼。眼下就是这样的情况,《狙击电话亭》要是放在大洋彼岸,定能有个好成绩,在这儿就没什么好下场了。
而《雷霆万钧》这样简单粗暴的电影,满场都是砰砰的爆炸声,正对国人的胃口。同时在国人的心中,看外国的电影,才算一种时尚,本国的就显得老土。所以影迷谈论,都是外国居多,难得有国产的。
三是被国产拖累,这就无可奈何了。
虽然要批评好莱坞大片的爆米花性,但国产电影连这个也达不到。整天喊口号,就是不知埋头苦干,好好锻炼本领。内容不如人,技术不如人,连宣传手段都不如人……简直就找不到丝毫亮点。
粗制滥造,老抱着多快好省的心态,实在太过于急功近利。这些年的成绩摆在那儿,观众的心也实在被伤透了,大家对国产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所以在张斯与人对决的时候,影迷们下意识地就选了外国作品……”
事实情况如此,谁也没有办法。
对于这种问题,张斯这样的穿越者,都不知如何解决。反正作品是摆在那儿了,观众不愿意去看,他总不能掐着别人脖子强迫去吧。好在即算现在就下线,依然是赚了丰厚的一笔,不过上映三个星期,已是几千万的票房了。
将这个成绩单独抽出来,还是十分耀眼的,调档期的几位大导演也就这个数。
但《雷霆万钧》明明迟几天上映,偏偏还比他多上两千万票房,硬生生地将它的风头逼下去了。如此一来,倒像是吃了不少亏的样子。而以目前的势头来看,这部大片后力强劲,还是大有可为的,而张斯的电影,已走到了下线的边缘。
这样灰溜溜地走掉,似乎有些落魄,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而有些人嫌他不够倒霉,还想他再狼狈些,比如张泽浩。经他的授意,许多人配合,炮制了不少的虚假消息。什么“中美电影争霸,落魄收场”“张斯新人领军人物之称,不符合实际”“某人在电影上映前就透露,要与外国片一争雌雄”。
……
将张斯提出来,说他代表了华夏电影,与美国大片打了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还虚构种种他之前信誓旦旦的情形,说的天花乱坠。明眼人一看就知是假的,纯粹是为了恶心张斯,但它还是引起了一些反响。
现代人脾气暴躁,尤其国人,情绪很不稳定。
听到与外国比较,经常出现两极分化,大家过于极端,很少能心平气和的讨论。就如此次情况,许多人都说“国产就是垃圾,看了污眼,宁愿把钱扔了,也不进影院”,另一群人则说“看外国电影,就是汉奸,不是华夏人”。
如此情形,实则离开原题已经十万八千里,与张斯本人没什么相干了。
而实际的影响是,由于议论渐渐涌起风潮,牵连甚广。尽管对张斯有许多污蔑之词,但人们的关注度在增高。《狙击电话亭》似乎在回暖,渐渐有升温的迹象。过了几日,票房竟然又长了不少。
此事颇出张泽浩意料,不免后悔,怪自己多事。
但与《雷霆万钧》的气势恢宏相比,这些许细微的涨幅,显得十分小家子气,实在没多少意思。而在这儿尴尬的时刻,发生了一件事,使得局面发生了转变。
“以张斯的性格,不可能单纯为了拍电影而拍电影,看他写的小说诗歌就知道了。
《活埋》的原因何在,我就不必细说了,免得被请去喝茶。地球人都知道,确实也不用多嘴。但大家知道《狙击电话亭》的目的何在么?小弟不才,恰恰能猜透一二。
这需要对时事有些了解,关于电话亭的事,我不是很明白,大概张先生另有隐秘。但看到那个红点,我却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关于狙击枪的。
说到这里,许多人就恍然大悟了。
我想大家猜的不错,华夏境内,是禁止枪械的。所以在报纸上看到一些社会案件,大都是刀剑棍棒,连自制土枪都很少见,更不要说狙击枪这样的稀罕玩意了。你要是拿着一把,走在大街上,不用担心警察追捕,所有人都会怀疑那是玩具,因为内陆根本没这玩意。
而前段时间,出了起枪杀案件,记忆犹新。
凶手是谁,至今尚无人知晓。似乎是流窜作案,行踪飘忽,已杀害多人。奇怪的是,此人非官员富商,绝不动手,仿佛有某种仇恨心理。这样一来,与我等平民百姓就没啥关系了,乐得看热闹。
而那起枪杀案件,现场有张纸条,写着“不知悔改”四个字。大家再想想电影中的场景,就因为主人公改正了,所以才逃过一劫。办公室与电话亭差别不小,但那是合理创作,还是要准许的。
所以,我在怀疑,张先生是试图通过电影来告诉大家一些东西。片中对于那个神秘人的描述,实在太精彩了。虽然未露一面,却能令人深深记住。或许现在有人听到电话铃响,要吓尿裤子呢。
没有道理将一个杀手,塑造的这般正义从容,仿佛古道热肠的侠客一样。除非,那个尚在流窜的家伙,确实如此,而张先生恰巧知道其中内幕……”
看到这篇没有文采的解析,可以证明两件事,一是某些人确实挺无聊,整天意淫一些奇人异事。二是某些人确实挺聪明,即或只是一点点的关联,也能被他们很敏感地察觉出来。
张斯读完也皱起了眉头,思考半天,决定不参与此事。
写的人是个无名小卒,他并不认识,应该是出于无意,更大的可能只是在开玩笑,显摆一下自己的洞察力。而这篇文章,也没有任何指向,并不会伤害到张斯,或是刘天明。只能说,这是个巧合。
而这个巧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某些事情,如果你没有察觉,那么你会感觉一切都很正常。而当你猜到了蛛丝马迹之后,好奇心就再也忍不住了。这篇玩笑的文章,就起到了打开人们好奇心的作用。大家有了先入为主的想法,再去看这部影片感觉就不一样了。
再联系那位杀手的诸多案件,尤其那起枪杀案。
大家会自作聪明地发现,这部电影里的台词高深莫测起来,不单是对人性的揭露,还有对现实的影射。仿佛处处都透着玄机,导演一定是想对大家说些什么。于是,各种解读就出现了,简直是漫天飞舞。
“其实,张斯是想为这位杀手正名,告诉大家,他其实是为值得敬重的侠客……”
“电影中出现的那位披萨伙计,其实是暗指某某食品集团老总,此人确实有恋童癖,曾因侵犯孩童而入狱……”
“张斯是在给某些人警告,你们做的那些龌龊事,其实都被人看在眼里。只是时候未到,待时机成熟,你们就会接到电话……”
“……”
不同的人,能解读出不同的东西,五花八门,难以计数。
就如张斯的家人,看完这部电影,完全是另一种心态。看他时的神态,非常奇怪,问了却不回答,搞得他自己都有些疑神疑鬼。待回房之后,冯轩轩短暂的沉默之后,说道:“你何必这么麻烦……我自始至终不曾想过要管你……只别在我眼前,令我难堪……”
“嗯?”张斯愣了一下。
“我并非粗心的人,那些唇印我都看见了……你在外面养小情人,或是怎么样的,我管不了……但别对我说谎,如果我问的话……”
一番话下来,张斯算是听懂了,同时也傻了。
全家人都误会了,以为张斯有外遇,被冯轩轩知晓了。心中愧疚,所以拍一部片子,一是向她道明实情,二是表示歉意。这是小夫妻间的私事,闹大了不好,所以连单云清也没有插手,只面色奇怪地看他。
张斯真是哭笑不得,他在外面有“情人”是真的。
就如与雪伦的关系,冯轩轩知道的一清二楚。而与柳璃或其她几位,只是隐约能感到,具体则不大清楚。事实不可否认,但他从未想过要借电影来表达,真是……太奇葩了。
但事到临头,他反而不解释了。
反正被误会也不是一两次了,他来到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好在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冯轩轩心平气和地接受了这个事实。抬头看她,那羞涩幽怨的模样,实在有种别样的美丽。
自打有身孕,好久不曾真的亲热了。
他心中一热,竟有些难以克制。美女老师恢复的很快,身材依然那样性感,因为生孩子的缘故,倒多了几许成熟的风韵。他走到床边坐了下来,一言不发,静静地看了几眼,这才伸手。
冯轩轩以为他要握着自己的手,好生安慰几句。却未想,张斯的手直接塞进了她的衣服里,这下真是又羞又惊:“你……”
一言未出,张斯已搂着她躺在了床上。
满夜春光,几番云雨,至朝方歇。房中凌乱,衣裂被拆,十分骇人。而声响盈屋,彻夜未息,致使其她诸位满眼血丝,第二日吃饭时瞌睡连连。更有漫天怒火,要将二人焚化。
单云清最为直接,将孩子带在自己身边照料,至于父母,立即扫地出门。
小夫妻没办法,只好去了新房间。回念当日结体之缘,亦是在此屋内,恍然如昨,而世事已多有变化,令人唏嘘感慨。
两人独处,再没许多顾及,十月忍受之寂寞,顿时迸发。画眉调笑之余,亦有白日宣淫等事。而张斯自柳璃别后,终于又尝了那份畅爽之味。连续几日,仿佛新婚燕尔,竟难以止息。待到旺火渐温,才携手回家,神态满足。
冯轩轩因脸薄,见不得单云清意味深长的笑容,回娘家又住了几日。
未曾想电影一事,竟导致有此变动,真是意外。而外界的议论,远较小夫妻私事来的猛烈,影响所及,电影票房迎来第二春,开始发力。至于能否追上,此时尚在未知。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tyvxw.cc/ty277291/5591380.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