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章 悲情谢幕
努尔哈赤一阵仰天长啸:袁崇焕,你把我伤的好彻底,我不甘心,就这样失败。
音乐响起,努尔哈赤唱起了绿昕的《我不甘心》,大有买醉的味道。
正因为他的不甘心,所以将宁远的失利转嫁到觉华岛,在觉华岛上找寻那种久违的快感,他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屠杀向明朝证明惹毛了我就是这种下场。其实,觉华岛的屠杀,只是他的一种战略补偿,他要将宁远的大的失败,用觉华岛的大的胜利来填补,让这场战事看起来并不是一无是处,至少他还赢了点。
二十七日,拖着疲惫的身体,在袁崇焕的挥手中,努尔哈赤恨恨地咬牙撤退了。
努尔哈赤给了后金一个惊讶,袁崇焕则给了很久未尝胜利滋味的明朝一个惊喜。明朝上上下下都认为袁崇焕此次必死无疑,估计有人都拟好悼词了:呜呼!元素(袁崇焕,字元素)。哀哉!身亡。为国为民,多么壮哉,不幸殉国,多么悲哀!(纯属杜撰)
可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袁崇焕不仅没死,还以少胜多地击退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的可怕他们早已领教过了,没想到袁崇焕更可怕。所以袁崇焕名声大振,而高第则因见死不救的美名被革了职。
这次战役,明军在宁远给予了后金一次痛击,但在觉华岛遭到惨败,一个大胜一个大败,但总的来说,明朝还是将此次战役归结为是胜利的。
当时宁远被后金重兵围困,举国汹汹,人们的第一感觉是完了,又要步前几个辽东重镇的后尘了,而高第则在精神上无私的支持了一把后完全不见任何动静,这更加重了人们的担忧。于是人们纷纷烧香拜佛,祈求上天的怜悯,让努尔哈赤吃饭噎死、喝水呛死、骑马摔死、床上虚死等等,总之让他不得好死。
而当宁远大捷的消息传来时,人们开始不信春哥,改信袁崇焕了。
京城里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族,无不奔走相告,庆祝国家八年抗战以来难得的大胜利,因为他们心底的积怨压的太久了。自从后金向明朝发难以来,明军一路“承让”地一让再让,终于让到家门口了,这种谦逊的态度,难道让对手折服(栽跟头)了?
对于这种难得的胜利,人们表现的异常兴奋,因为物以稀为贵。连天启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说“此七八年来所绝无,深足为封疆吐气”。
是的,这一仗终于也让深尝败绩的明军扬眉吐气了一回,让他们知道后金军也是两个胳膊两条腿两只眼睛一张嘴,没什么可怕的。两军对垒时,拼的是实力也是勇气,在这个乱世里,谁狠谁就能活下去。
所以宁远这一仗,不仅振奋了民心,也振奋了军心,至此,袁崇焕开始名利双收。
明朝的史料中记载宁远之战时,炮毙一个奴贼大头目,估计这个人就是努尔哈赤,只是努尔哈赤当时并没有被打死,而是重伤。在朝鲜的一则史料记载中,努尔哈赤的确是受了重伤。当时朝鲜翻译官韩瑷跟团来大陆时,碰巧见到了袁崇焕,两人相谈甚欢,袁崇焕就将他带到宁远做客,于是宁远之战,韩瑷得以目睹全程。
那次炮击过后,袁崇焕曾派使者带着礼物到后金营帐去慰问,实则是探探虚实,见到努尔哈赤确是受伤了,就送给了他一封信,鼓励他早日康复,战胜痛苦,然后接着大战三百回合。
“老将横行天下久矣,日见败于小子,岂其数耶!”
意思说你都是叱咤风云的老江湖了,今天竟然败给了我这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你丢不丢人啊?然后长叹一声,唉!这都是命啊。
努尔哈赤是个最相信命运说法的人,不然他也不会将自己的年号定为天命,一听有人骂他命该如此,天要亡你,气的要和袁崇焕约定再战日期,于是就留下了心结。
努尔哈赤于二月初九回到沈阳,不知是不是吃了败仗心里积郁难解,于是他又再次披挂上阵,这次又去拿喀尔喀蒙古出气,一边打一边说“让你惹我,让你惹我”。五月份,因为毛文龙在鞍山地区捣蛋,努尔哈赤只好班师了。
七月中旬时,身心疲惫的他生病了,毕竟自己今年已经六十八了,不能和四十三岁的袁崇焕正当壮年相比。一路的颠簸杀伐,再加上袁崇焕给的精神上的刺激,多管齐下,就病倒了。
和现在遍布全国各地的干部疗养院一样,努尔哈赤生病后,就到清河的温泉疗养院去疗养了。从疗养的情况来看,不知是医疗水平有限还是遭受打击太大,这次疗养并没有祛除病根。
这一年八月,努尔哈赤从清河返回沈阳,在距离沈阳四十里的叆鸡堡,他在心里创伤(对宁远的失利一直耿耿于怀)和生理创伤(炮伤)的双重打击下,非常郁闷地闭上了眼睛,一代旷世英雄就这么悲情地谢幕了。
宁远战败回来后,他常常陷入一种不可名状的苦闷中。纵横辽东四十四年,从来没败得这么窝囊过,从来也都是他见别人失败的表情。他自己也想不明白,一座孤城,没有援军,十三万围攻一万(人数被夸大),这个本来不用考虑胜败的问题,现在却变的“本末倒置”。以前自己总是以少胜多,现在优势这么明显,那就更不用说了,可结果却是出乎意料。
也许袁崇焕就是他命中的克星,也许是绝境之中往往会创造意想不到的奇迹,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努尔哈赤临终前对诸贝勒们说:我自二十五岁起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为何单单宁远一城却没有攻下?
由此可见他内心的苦闷到了何种程度,近乎一种悲凉的气息萦绕在他的心中。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统建州,灭叶赫,单挑大明军……”
他时常回想自己当年的赫赫战绩,也许这是他临终前唯一令自己值得安慰的事。他也许在遗憾宁远的战败给自己的职业生涯添了一个抹之不去的败笔,失利的阴影一直缠绕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为自己的一生留下了不完美的一笔,孤寂地落幕。
努尔哈赤的一生同明朝的三个皇帝斗过:万历,泰昌,天启。
努尔哈赤走的第二年,天启帝也到地府报道了。这位木匠皇帝说不定会对阎王提点意见,把地府的基础设施修改一番,以显示他独具匠心的构思。也说不定以后不干皇帝这一行了,开个家具连锁。
下面就是两个新皇帝的较量了,皇太极VS朱由检。
皇太极能否像他父亲努尔哈赤般地雄才大略?朱由检能否实现自己的中兴之梦?大家拭目以待吧。
下面我们来看看努尔哈赤这一生的功过是非,毕竟人死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被盖棺定论。
(抱歉,这里的衔接性有点不好,这里可以接“努尔哈赤的功过是非”,没办法,字数不够呀!)
努尔哈赤,就是这个不起眼的野猪皮,和所有武侠小说的主人公一样,父母早亡,没车没房,小小年纪即开始闯荡江湖,历经磨难,打怪升级,九死一生,终于有所成。手刃亲仇,声名鹊起。纵横捭阖,阴谋诡计,远交近攻,高超武艺,历经杀伐,血雨腥风,于剑雨江湖中灭七大帮八大派,终一统女真武林,结束女真江湖近四百年恩怨纠葛,登上盟主之位。
这个小说不错,要故事有故事,要情节有情节,要看点有看点,于无声处到高潮,步步惊心成名路,成王败寇一念间,书名就叫做《笑傲浆糊》。
努尔哈赤在女真内部的纷乱中崛起,结束了女真社会自元、明以来的分裂与内乱,让原本称雄称王互相攻伐征战不断的女真社会完成了统一。他创立满文,创立八旗,创立政权,让女真社会完成了文化变革,军事变革,政治变革,为后来满族的产生与发展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说他是英雄,毫不为过,但这仅仅局限于女真社会,对于汉人来说,他只是个魔鬼,撒旦的化身。
此时的女真社会,处于奴隶制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有限,所以物质精神文明完全不达标。正因为他们野蛮,崇尚暴力,没有文化洗掉他们的戾气。那是一个看谁拳头硬的年代,他们好杀,嗜杀,只因一己之好恶,说白了,纯粹是看心情。
心情好,将你编入奴隶大军的行列,心情不好,管你三七二十一,先屠了再说,以解自己的心头之恨。现代人的减压方式有很多,什么打老板啊,去超市捏方便面啊,泡吧一夜情啊等等。但他们那时没有这么多选择,而且头脑一根筋,他们减压的方式就是杀人,将杀人当做泄愤,杀完以后,就酣畅淋漓了,心情就舒畅了。
因为在他们眼中,人和牲口没什么区别!
(https://www.tyvxw.cc/ty277084/5090802.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