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致命采访 > 第九章 2 班子不整难逃国 须眉一怒泄神功

第九章 2 班子不整难逃国 须眉一怒泄神功


  第九章之二班子不整难逃国须眉一怒泄神功※———————————————正版尽在<: "="_:///————————————————※“好,叫老爷子准备准备,我这给司鼓和说一声去”国庆爷转身到后台和鼓手、乐师商量接下来上台演出的事宜,咱暂且不提。再说石岩、陈实及其石釜三人拥到三爷身旁,石岩和陈实一左一右,在三爷的腿旁半蹲了下来,两个人同时将手臂搭在三爷的大腿上,石釜站在三爷身后,在三爷的肩膀上轻轻按摩着,一边问三爷:“三爸爸,如果累的话,上去就清唱两句就完了,这里没有什么专业人士,跑这来都是为了一乐。”

  “小孩子家家,知道个啥呀,只要能站在这里听上三句的,就算专业人士了,秦腔的发展与传承,靠的就是站在秦腔艺人面前的这些人了。”三爷说着说着,就有些激动,几次要站起来,都被石釜轻轻的按在了座位上,而身前一左一右的石岩和陈实也加紧了对三爷腿部的按摩。

  就在这时候,国庆爷从旁边过来,悄声问三爷准备好了没有,三爷没有听见石国庆说了个啥,也不好再问,便点了点头。石国庆举起手,在脸上捋了一把,顺便也捋了捋稀稀的山羊胡说:“那好,我给三爷报个幕去”。说着话,石国庆老人便一颠一颠的走进广场人圈的中央,自石岩记事起,石家坡自办秦腔团“担担秦剧团”及其村办社火游戏等各种敬天悯人的集会活动等,几乎都是由国庆爷跑前跑后组织抄办的,近年来,由于电视机在农村的普及与发展,加之农村青壮年一年比一年要早的外出打工潮,包括“担担秦剧团”在内的社火、曲艺等农村传统文化娱乐节目日渐退出了石家坡乃至五阳川人们的视野和生活,这两年甚至连国庆爷这样的老人都开始外出打工了,自从国庆爷跟着石釜一走,石家坡的担担秦腔剧团就彻底熄火了,虽然一些像石生水、石有峰、石蛋、石强等一批酷爱秦腔的人整天憋的嗓门发涨,但缺了国庆爷的招呼,和三爷的点头支持,始终没有抄办起一台大戏来。

  村人们说,国庆爷天生就是当“团长”当领导的料,能当领导和团长的石国庆在人群围起的中央地带站住,清了清嗓门说:“各位父老乡亲,下面有请著名秦腔艺人,五阳川的石登峰石三爷为大家演唱《伍员逃国》中的“逃国”选段”

  其实,石三爷根本就算不上秦腔艺人,甚至连个合格演员都算不上。三爷的秦腔功底基本上是刚出道的时候,跟着他的父亲石老太爷学唱过一阵老式秦腔,也就是被他称作“石家坡”的秦腔。后来在他年轻的时候,带着五阳川的担子军们,听着生活在贫瘠苦焦大地上农民悲哀的呐喊,然后在“猪毛猪鬃换针换线嘞”的挨门逐户的叫唤声中,苦练出来的。后来当他的生活不再需要他带领“担子军”沿门乞讨式的叫卖生意后,有一年的腊月里,他突然心血来潮,提出了要组建一支石家坡的秦剧团,三爷的提议立即得到包括高家父子——高一旦,石釜、石解放、石国庆等在内的一大批“担子军”的拥护,并于当年组建了一支秦腔草台班子,名曰“担担秦剧团”。

  担担秦剧团在打鼓启幕、鸣锣登台前曾经请过几个梨园高师点过、教过培训过,也现场指导着所有有登台欲望的石家坡的子女走过台,但是没有人看见过,有任何一位高师指点过“担担秦剧团”的发起人石三爷。

  当石家坡“担担秦剧团”鼓敲三槌、锣响九下,三柱高香,一纸黄裱奉天讫禳已罢,五阳川方圆十里的孤魂安好、神归其位后,“担担秦剧团”的第一次演出和第一位演员开始登台亮相了。

  “担担秦剧团”第一位出场与广大乡民见面的演员自然非五阳川担子军的头领石三爷莫属了。

  红脸膛、国字脸,真真假假的胡须和髯口,本身就高大魁伟的身躯,配上高高的靴子,舞台上的三爷,还没有开口叫板,台上台下是掌声雷动。

  三爷的第一次亮相就为他博得了舞台活关公的美称。这一称谓同时弥补了他唱腔缺乏功底的毛病,但是,因为第一次的掌声后,日后无论三爷出演哪个角,都会给他赚来爆棚似的掌声。石岩知道,所有那些掌声中,百分之八十的是看到三爷在舞台上,大刀阔斧的表演拳脚的时候赏赐的,但是三爷致始止终都认为,他在舞台上包括生活中,他的秦腔演唱功底要高于他的拳脚功夫,是以每当有人赞美他的武艺高超绝伦时,他往往捋捋胡须,连个脸也不给,但是,如果你说他的秦腔唱的好时,他往往拉住你,一定要问:“哪段唱的好,好在哪里”。如果你在三爷追问中再加上几个字比如:“唱工颇有造诣”或者说:“与城里的震北关有一比”等等后,你就会得到上宾的礼遇,在三爷家吃喝完了不说,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好了,三爷肯定会百分百的答应,而且还会给你办的漂漂亮亮的,只是有一点,下次见了三爷,你还得要记着上次对三爷的评语,而且只说秦腔,千万别说文治武功。

  这样痴迷秦腔,在秦腔面前变的这么虚伪的人,在今天这种万人关注的场合下,你说他能不亮一嗓子吗?所谓的老小孩指的就是三爷这样的人吧。

  三爷从凳子上直起身,左右摇晃一下脑袋,然后双手把腰,俯身前后左右活动一下筋骨,然后,侧头给司鼓手递了一个眼色。不巧的是司鼓手正好与旁边的配乐师在说笑,没有看到三爷对他的暗示,直到身后的一名观众在他肩胛部捣了一下说:“开始了”,那人才将半个秃瓢摇了过来,看也不看三爷一眼,埋头使劲的敲起了鼓。

  本来这出戏是三爷(伍员)要在后台先叫一声板,然后司鼓手统领所有乐师,开始狂风骤雨似的击打面前的家什伙,但是,司鼓手晃着干枣一样的秃脑袋,盯着前面的一个少妇,击打出了一串不知所云的鼓点。

  三爷把刚刚憋足的一股劲强行咽了下去,然后跟着鼓点,一手拦着长长的胡须,一手前冲,跑着碎步,出台亮相。老爷子的这一走动不要紧,人还没有走到场子中央,四周顿时发出一声“好”来。

  三爷虽然是素衣白面没有油彩打扮化装,但是所着的一身滚边镶黑的白色丝衣;匝脚收腰的灯笼白裤;软底子白球鞋,皓首当空,银须飘洒,俨然仙翁在世,老君下凡。

  绕场一圈,然后随着鼓点再次跑到场心,一个千斤坠顿然止步,面向东南西几面的观众扫视一眼,收腹纳气双手握拳,然后伸掌并向两边徐徐一分,好似向外拨开了千斤巨石。然后再次吐气纳音,两眼一睁,准备爆喝一声。但是,后台的鼓声在他吸气换气的当口骤然爆响起来,三爷只得匆匆的吼了一声,跟着鼓点满场走台。其实在走场的过程中,二胡、板胡等可以适当的伴奏或者最起码开始调音了,但是,那些后台乐手们只是盯着三爷,或与同伴交流一下对三爷表演的看法,或者鼓掌叫好,完全忘了自己的职责。

  说实话,这些民间“艺人”其实就是一些退休工人或者干部,要么是一些进城务工人员闲及无聊,平时听得三言两语唱词,知道一些敲打弹唱的基本知识,懂得一些场面花样,于是,在自拉自弹自唱的过程中,渐渐联合组织起来的散兵游勇,今天来了这个,明天少了那个,从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组织和领导,在业界,说句不中听的话,这叫乌合之众,在这里,他们完全就是为了一乐。你要是对他们要求再高,这不是难为他们和为自己添堵吗?

  当然,观众中肯定有一些行家里手是知道司鼓手搅了三爷的台,完全不懂秦腔或者只是跟着人流过来看看热闹的市民已经算是饱了眼福,随着三爷的一挪一动,只在外面高声叫好。

  看到司鼓手不看台上演员,配合演员的表演,而是埋头自顾自的敲打,坐在后台的国庆爷早就想冲上去掀了鼓架,夺了那个鼓手手中的鼓槌。但是看到观众依然在饶有兴趣的看着三爷的表演,而三爷还在试图适应着鼓手的鼓点,国庆爷捂了耳朵忍了再忍。石釜看见了对石国庆说:“国庆爷,要不我去打鼓?”

  “你还记得?”国庆爷转头诧异的问。

  “怎么不记得了,别忘了,我可是五阳川第一鼓手”石釜看了看旁边的石岩,笑着对国庆爷说。

  国庆爷说:“这我知道,我就怕你这十来年中,已经将秦腔忘掉了呢……哎,怎么不见石梅和石强的身影?……石岩,石梅与石强呢?”

  “在这儿呐”刚刚从另一侧挤过来的石强拉着石梅的胳膊回答。

  “石釜你去打鼓,石梅拉二胡,石强,你等会儿上台,今天借他们的戏台,我们‘担担秦剧团’上一场……石岩你会干啥?”三爷点到石岩的名,问石岩。

  石岩呐呐的说:“我,我啥也不会”

  “哎,这就怪了,你不是在学校学过吗?每次回家你不是一直嚷着说要唱戏,还给我说剧团后台的一切你都会吗?……自己挑一样,别给我冷场。”国庆爷像到了石家坡一样,开始了发号施令。

  石岩想了一下说:“那,那我就维持秩序”。

  “长本事了?……敢。”国庆爷转头瞪了石岩一眼狠狠的说。

  “就是,维持秩序有我呢。”站在石岩身后,一直默不作声的陈实推了一把石岩,然后开口说道。

  “好,那么,马上去换人”国庆爷大手一挥,对他的“戏员”,也是他的老板和侄子侄孙们下达了命令。

  老板石釜在转身离开前问:“国庆爷,我们现在就接了,一旦停下来,三爸爸会不会发火?”

  “干你该干的。这有我哩,你不看老人家早都发火了吗?再拖,他下来可要揍我了”国庆爷用左手的拇指食指捻着稀稀的几根胡须说。

  几个人相继离开,到各自应该替换的乐师身后嘀咕去了,这时候,站在原地的陈实问:“国庆爷,我怎么没有看出‘三爷’在生气啊”

  “看看他的脚下……地面上。”国庆爷头也不回的说。

  在国庆爷的指点下,陈实发现被观众围起来的圈子中央的水泥地面上,隐隐约约出现了深浅不一的几个脚印,脚印的边缘有不同程度的裂纹。

  ※———————————————正版尽在<:///" ="_:///————————————————※="" "="_:///————————————————※“好,叫老爷子准备准备,我这给司鼓和说一声去”国庆爷转身到后台和鼓手、乐师商量接下来上台演出的事宜,咱暂且不提。再说石岩、陈实及其石釜三人拥到三爷身旁,石岩和陈实一左一右,在三爷的腿旁半蹲了下来,两个人同时将手臂搭在三爷的大腿上,石釜站在三爷身后,在三爷的肩膀上轻轻按摩着,一边问三爷:“三爸爸,如果累的话,上去就清唱两句就完了,这里没有什么专业人士,跑这来都是为了一乐。”

  “小孩子家家,知道个啥呀,只要能站在这里听上三句的,就算专业人士了,秦腔的发展与传承,靠的就是站在秦腔艺人面前的这些人了。”三爷说着说着,就有些激动,几次要站起来,都被石釜轻轻的按在了座位上,而身前一左一右的石岩和陈实也加紧了对三爷腿部的按摩。

  就在这时候,国庆爷从旁边过来,悄声问三爷准备好了没有,三爷没有听见石国庆说了个啥,也不好再问,便点了点头。石国庆举起手,在脸上捋了一把,顺便也捋了捋稀稀的山羊胡说:“那好,我给三爷报个幕去”。说着话,石国庆老人便一颠一颠的走进广场人圈的中央,自石岩记事起,石家坡自办秦腔团“担担秦剧团”及其村办社火游戏等各种敬天悯人的集会活动等,几乎都是由国庆爷跑前跑后组织抄办的,近年来,由于电视机在农村的普及与发展,加之农村青壮年一年比一年要早的外出打工潮,包括“担担秦剧团”在内的社火、曲艺等农村传统文化娱乐节目日渐退出了石家坡乃至五阳川人们的视野和生活,这两年甚至连国庆爷这样的老人都开始外出打工了,自从国庆爷跟着石釜一走,石家坡的担担秦腔剧团就彻底熄火了,虽然一些像石生水、石有峰、石蛋、石强等一批酷爱秦腔的人整天憋的嗓门发涨,但缺了国庆爷的招呼,和三爷的点头支持,始终没有抄办起一台大戏来。

  村人们说,国庆爷天生就是当“团长”当领导的料,能当领导和团长的石国庆在人群围起的中央地带站住,清了清嗓门说:“各位父老乡亲,下面有请著名秦腔艺人,五阳川的石登峰石三爷为大家演唱《伍员逃国》中的“逃国”选段”

  其实,石三爷根本就算不上秦腔艺人,甚至连个合格演员都算不上。三爷的秦腔功底基本上是刚出道的时候,跟着他的父亲石老太爷学唱过一阵老式秦腔,也就是被他称作“石家坡”的秦腔。后来在他年轻的时候,带着五阳川的担子军们,听着生活在贫瘠苦焦大地上农民悲哀的呐喊,然后在“猪毛猪鬃换针换线嘞”的挨门逐户的叫唤声中,苦练出来的。后来当他的生活不再需要他带领“担子军”沿门乞讨式的叫卖生意后,有一年的腊月里,他突然心血来潮,提出了要组建一支石家坡的秦剧团,三爷的提议立即得到包括高家父子——高一旦,石釜、石解放、石国庆等在内的一大批“担子军”的拥护,并于当年组建了一支秦腔草台班子,名曰“担担秦剧团”。

  担担秦剧团在打鼓启幕、鸣锣登台前曾经请过几个梨园高师点过、教过培训过,也现场指导着所有有登台欲望的石家坡的子女走过台,但是没有人看见过,有任何一位高师指点过“担担秦剧团”的发起人石三爷。

  当石家坡“担担秦剧团”鼓敲三槌、锣响九下,三柱高香,一纸黄裱奉天讫禳已罢,五阳川方圆十里的孤魂安好、神归其位后,“担担秦剧团”的第一次演出和第一位演员开始登台亮相了。

  “担担秦剧团”第一位出场与广大乡民见面的演员自然非五阳川担子军的头领石三爷莫属了。

  红脸膛、国字脸,真真假假的胡须和髯口,本身就高大魁伟的身躯,配上高高的靴子,舞台上的三爷,还没有开口叫板,台上台下是掌声雷动。

  三爷的第一次亮相就为他博得了舞台活关公的美称。这一称谓同时弥补了他唱腔缺乏功底的毛病,但是,因为第一次的掌声后,日后无论三爷出演哪个角,都会给他赚来爆棚似的掌声。石岩知道,所有那些掌声中,百分之八十的是看到三爷在舞台上,大刀阔斧的表演拳脚的时候赏赐的,但是三爷致始止终都认为,他在舞台上包括生活中,他的秦腔演唱功底要高于他的拳脚功夫,是以每当有人赞美他的武艺高超绝伦时,他往往捋捋胡须,连个脸也不给,但是,如果你说他的秦腔唱的好时,他往往拉住你,一定要问:“哪段唱的好,好在哪里”。如果你在三爷追问中再加上几个字比如:“唱工颇有造诣”或者说:“与城里的震北关有一比”等等后,你就会得到上宾的礼遇,在三爷家吃喝完了不说,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好了,三爷肯定会百分百的答应,而且还会给你办的漂漂亮亮的,只是有一点,下次见了三爷,你还得要记着上次对三爷的评语,而且只说秦腔,千万别说文治武功。

  这样痴迷秦腔,在秦腔面前变的这么虚伪的人,在今天这种万人关注的场合下,你说他能不亮一嗓子吗?所谓的老小孩指的就是三爷这样的人吧。

  三爷从凳子上直起身,左右摇晃一下脑袋,然后双手把腰,俯身前后左右活动一下筋骨,然后,侧头给司鼓手递了一个眼色。不巧的是司鼓手正好与旁边的配乐师在说笑,没有看到三爷对他的暗示,直到身后的一名观众在他肩胛部捣了一下说:“开始了”,那人才将半个秃瓢摇了过来,看也不看三爷一眼,埋头使劲的敲起了鼓。

  本来这出戏是三爷(伍员)要在后台先叫一声板,然后司鼓手统领所有乐师,开始狂风骤雨似的击打面前的家什伙,但是,司鼓手晃着干枣一样的秃脑袋,盯着前面的一个少妇,击打出了一串不知所云的鼓点。

  三爷把刚刚憋足的一股劲强行咽了下去,然后跟着鼓点,一手拦着长长的胡须,一手前冲,跑着碎步,出台亮相。老爷子的这一走动不要紧,人还没有走到场子中央,四周顿时发出一声“好”来。

  三爷虽然是素衣白面没有油彩打扮化装,但是所着的一身滚边镶黑的白色丝衣;匝脚收腰的灯笼白裤;软底子白球鞋,皓首当空,银须飘洒,俨然仙翁在世,老君下凡。

  绕场一圈,然后随着鼓点再次跑到场心,一个千斤坠顿然止步,面向东南西几面的观众扫视一眼,收腹纳气双手握拳,然后伸掌并向两边徐徐一分,好似向外拨开了千斤巨石。然后再次吐气纳音,两眼一睁,准备爆喝一声。但是,后台的鼓声在他吸气换气的当口骤然爆响起来,三爷只得匆匆的吼了一声,跟着鼓点满场走台。其实在走场的过程中,二胡、板胡等可以适当的伴奏或者最起码开始调音了,但是,那些后台乐手们只是盯着三爷,或与同伴交流一下对三爷表演的看法,或者鼓掌叫好,完全忘了自己的职责。

  说实话,这些民间“艺人”其实就是一些退休工人或者干部,要么是一些进城务工人员闲及无聊,平时听得三言两语唱词,知道一些敲打弹唱的基本知识,懂得一些场面花样,于是,在自拉自弹自唱的过程中,渐渐联合组织起来的散兵游勇,今天来了这个,明天少了那个,从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组织和领导,在业界,说句不中听的话,这叫乌合之众,在这里,他们完全就是为了一乐。你要是对他们要求再高,这不是难为他们和为自己添堵吗?

  当然,观众中肯定有一些行家里手是知道司鼓手搅了三爷的台,完全不懂秦腔或者只是跟着人流过来看看热闹的市民已经算是饱了眼福,随着三爷的一挪一动,只在外面高声叫好。

  看到司鼓手不看台上演员,配合演员的表演,而是埋头自顾自的敲打,坐在后台的国庆爷早就想冲上去掀了鼓架,夺了那个鼓手手中的鼓槌。但是看到观众依然在饶有兴趣的看着三爷的表演,而三爷还在试图适应着鼓手的鼓点,国庆爷捂了耳朵忍了再忍。石釜看见了对石国庆说:“国庆爷,要不我去打鼓?”

  “你还记得?”国庆爷转头诧异的问。

  “怎么不记得了,别忘了,我可是五阳川第一鼓手”石釜看了看旁边的石岩,笑着对国庆爷说。

  国庆爷说:“这我知道,我就怕你这十来年中,已经将秦腔忘掉了呢……哎,怎么不见石梅和石强的身影?……石岩,石梅与石强呢?”

  “在这儿呐”刚刚从另一侧挤过来的石强拉着石梅的胳膊回答。

  “石釜你去打鼓,石梅拉二胡,石强,你等会儿上台,今天借他们的戏台,我们‘担担秦剧团’上一场……石岩你会干啥?”三爷点到石岩的名,问石岩。

  石岩呐呐的说:“我,我啥也不会”

  “哎,这就怪了,你不是在学校学过吗?每次回家你不是一直嚷着说要唱戏,还给我说剧团后台的一切你都会吗?……自己挑一样,别给我冷场。”国庆爷像到了石家坡一样,开始了发号施令。

  石岩想了一下说:“那,那我就维持秩序”。

  “长本事了?……敢。”国庆爷转头瞪了石岩一眼狠狠的说。

  “就是,维持秩序有我呢。”站在石岩身后,一直默不作声的陈实推了一把石岩,然后开口说道。

  “好,那么,马上去换人”国庆爷大手一挥,对他的“戏员”,也是他的老板和侄子侄孙们下达了命令。

  老板石釜在转身离开前问:“国庆爷,我们现在就接了,一旦停下来,三爸爸会不会发火?”

  “干你该干的。这有我哩,你不看老人家早都发火了吗?再拖,他下来可要揍我了”国庆爷用左手的拇指食指捻着稀稀的几根胡须说。

  几个人相继离开,到各自应该替换的乐师身后嘀咕去了,这时候,站在原地的陈实问:“国庆爷,我怎么没有看出‘三爷’在生气啊”

  “看看他的脚下……地面上。”国庆爷头也不回的说。

  在国庆爷的指点下,陈实发现被观众围起来的圈子中央的水泥地面上,隐隐约约出现了深浅不一的几个脚印,脚印的边缘有不同程度的裂纹。

  ※———————————————正版尽在<:///"></:>


  (https://www.tyvxw.cc/ty224052/8833127.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