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逆天明末三十年 > 八百四十二章 连珠铳上

八百四十二章 连珠铳上


砰砰砰,响亮的铳声传来。像往常一样,鲁港的太平府军器制造总局内部大校场正在不断试射他们改良和研发的火铳,当然军器总局的基本任务就是不断为青弋军研发新式的武器装备,让战士们在战场上能获得更好的作战能力。将对手死死的压制住,作为一支以火器为主要武器装备的军队,青弋军上下包括这些研发人员,他们的理念已经完全跟大明其他地方的军器局人员区分开。在大明的火器研究人员看来,不论是火铳还是火炮都是一种支援性质的武器,士兵们在对敌人进行火炮打击之后,对于近处的敌人还要进行弓箭和火铳的组合式杀伤,可是也仅仅是到此为止,最后的战役胜利还是要通过近战来获得。但是青弋军出现之后,完全颠覆了这种模式,火铳不再是一种支援性武器,而是战场上的决定性武器,在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战术指导下,青弋军的火铳不断的优化改良,射程和威力不断加大。从二六式发展到二八式,再对二八式进行一轮又一轮的优化。出现了配发精度射手的加装千里镜的版本,甚至是最原始的手工膛线的版本,这一切都是为了提高弹丸的速度和射程,保证一击毙命。但是这种改良所花费的银子是不可计数的。就以在登陆日本作战的狙击手姜茂财手中的那杆加装千里镜的二八式来说,这种火铳比一般的二八式价格整整高出两倍,仅仅是出厂价就是四十两银子,如果刘毅愿意将这种火铳出售,其价格最少是八十到一百两银子。

        就连目前郑芝龙军队装备的青弋军早期二六式火铳,刘毅都是以四十两银子一杆的价格给郑芝龙,亲兄弟还明算账,生意就是生意,在银子这件事情上,刘毅是毫不含糊,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就算郑芝龙跟青弋军的关系好,也是这个价格。

        “谢伟,怎么样了,我看你这几天一直在鼓捣新玩意,怎么,还想拿奖啊?”大校场上震天的火铳声刚刚短暂停止,就传来了大匠鲁超的声音。谢伟自从初出茅庐因为发明二八式火铳被刘毅授予太平府发明奖之后,几乎打开了他思维的大门。自此之后,在火铳这条道路上,谢伟是越走越远,将二八式火铳的威力几乎发挥到极致。加装千里镜的二八式,手工膛线的二八式都是出自谢伟之手,可是今天,他端在手里的火铳可不一样,这是他的新发明。

        谢伟在不断改良二八式火铳的过程中发现,虽然二八式火铳已经是后膛装填,其装填步骤比前膛装填的二六式简化了许多,而且清理方便,不用像二六式那样每次都用通条压实弹丸,清理铳膛,但是在射速方面,谢伟认为还是慢了一些,可是二八式的技术基本上已经封顶,即便是谢伟这种火铳天才也只能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改良,不能实现质的飞跃。所以谢伟这两年一直在琢磨怎么设计出一种更加厉害的火铳,在射程和威力不变甚至是加大的基础上增加射速。在青弋军的实战过程当中,一个经验丰富的射手十息的时间就能装填发射一次。可是谢伟以为这个时间还能缩短,他是朝着五息的目标去的。所以他一直以二八式火铳作为蓝本去构想,但是怎么想都想不出方法。

        直到有一天,在制造总局食堂吃饭的时候,两名火铳工人的对话无意间提醒了他。其中一名工人说道:“前些天又去耿福兴下了馆子,你别看耿福兴价格贵,可是那味道是真的好。”另一个工人回答道:“那是你这么看,我就不这么想,耿福兴是太平府本地的大酒楼,做的菜味道都很适合太平府本地人,可是对于外地人来说,第一次吃是尝鲜,吃多了还是不太习惯,太平府这边的菜偏甜辣,我们江北那边喜欢吃咸。其实耿福兴完全可以换个思路,不要总是局限在太平府本地菜上面,要想把生意做大,不能总是守着这一个店面,未来还要在安庆卫处处开店,可是每个分店可能都要适应一下当地人的口味,对配料做出一些改变。很多菜换一个配方,这样才能处处开分店,将耿福兴的招牌打响。”

        “去去去,你知道个屁,说起来头头是道的,你这么牛,你咋不去耿福兴应聘掌柜,就把你刚才对我说的跟耿福兴的东家说一遍,看看他理不理你。”那人争辩道。“嘿,老王,你还别瞧不起咱,要不是白莲教在江北作乱,咱爷爷辈也是开酒楼的,味道可不差。。。。。。”

        两人在一旁争辩,谢伟笑着摇摇头走开了,可是就在他坐在座位上的一刹那,脑子仿佛是被闪电击中了一般,电光火石之间,一个全新的念头在他脑海中升腾,刚才那个工人说什么,换一个配方,换一个配方。对啊,自己为什么不能换一个配方,换一个思路。谢伟拍着自己的脑门,自己这么长时间以来总是局限在二八式的基础上。就算是设计新式火铳也是有意无意的向二八式靠拢,一方面固然因为二八式的性能放眼大明,不,放眼天下,已经是达到了巅峰,并且这不是自己吹牛,而是在一场场的战斗中获得了实战检验。装备了二八式火铳的青弋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且二八式火铳是自己的得意之作,所以在想办法设计新式火铳,减短射击间隔时间的时候,自己还是在以二八式火铳为蓝本,以纸壳弹为基础。孰不知,正是这样的思想造成了局限。自己完全可以换一个全新的思路和配方,甚至是以前前膛铳的思路也能重新启用,只要保持威力不变,射速加快即可。

        有了这灵感的火花,谢伟连饭都顾不上吃,匆匆的扒拉两口,立刻飞奔出食堂,回到自己的研究房内。作为太平府发明奖的获得者,谢伟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独立研究房。并且还有几名助手配合自己,毕懋康为此单独成立了一个部门,叫做研发部。谢伟负责火铳,新加入的孙元化负责火炮,两人分属两个研究房,分别是研发一部,研发二部。谢伟一回到房间内,立刻拿出图纸和铅笔,紧张的作业,在房内的助手看见谢伟废寝忘食的样子,也不敢上前打扰。几人在一边看着谢伟弓着身子在图纸上写写画画,有些不明所以。

        其实谢伟一开始不是没有思路,他的思路很简单,就是将二八式和纸壳弹结合起来,如果能让二八式具有储藏纸壳弹的功能,那么不就可以实现连续射击了吗?通过一个机关将储藏在二八式火铳内的纸壳弹送入铳管,然后完成击发,再通过机关循环这个过程,不就省去了射手装填的时间。到时候别说是五息,甚至是三息也可以。不过这还有一个问题,纸壳弹的体积大,放在二八式内部极为不便,谢伟想到两个方案。

        一个是将纸壳弹放在铳托当中,可是如果仅仅储藏两三发,其实际意义不大,二八式大改,其生产成本将会成倍增加,军部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谢伟有责任给青弋军节约钱粮,所以至少要有个十发的储存量才行。不过一旦储存十发,铳托将会变得极为厚重,不利于行军,拼刺。士兵端起来也很累,这样得不偿失。还有一个方案是将铳管上方加装一个储存弹药的管子,这样会轻便一些,但是又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气密性,这样的方案必须保证上面铳管的弹药能顺利的掉落到下面的铳管当中,如果这样就必须要保证下面铳管和上面弹药管的开口贴合,可是按照现在的加工精度,这样的贴合很难保证,那就势必要稍微扩大一些,一旦扩大,火药射击的时候,气密性就会大大减弱,气体会从装填口溢出到上面的铳管,这样一来,射程和威力就会减小,想要弥补,就要加大火药的量,加重铳管的壁厚。还是跟第一个方案一样,无形中增加了火铳的重量。给士兵带来极大不便。

        所以谢伟一直无法成功正是因为这些限制因素,可是今天,听了两个工人的话,谢伟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如果这样的思路走不通,为何不能换一种思路。谢伟想到的是利用前膛铳的思路,抛弃纸壳弹,虽然纸壳弹是青弋军的神兵利器,但有时候也是思维的枷锁。如果将纸壳弹拆开,还是还原成以前的火药和弹丸,那么其装填体积就会缩小。是不是可以有利于储藏弹药呢?顺着这个思路,谢伟开始了新一轮的射击,而就在数天前,谢伟终于有了眉目,他和助手们手工组装了一杆铳,今天就是用它在校场上实验。


  (https://www.tyvxw.cc/ty20966042/40538583.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