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开开海禁?!
第121章 开……开海禁?!
夜色渐深。
徐允恭从宋慎家出来的时候,宋慎还让他留宿,毕竟明初的宵禁挺严格的,如果不小心被逮住,那再怎么身份高贵都很难脱身。
好在徐允恭有借口,他如今日日都混在三大营里,又是魏国公家的公子哥,有些特权很正常。
在现如今,负责京城治安的机构叫做兵马指挥司,简称兵马司。
兵马司所负责的职责极为庞杂,除了要负责京城白天夜里的治安状况外,还同时负责火禁、缉贼、疏通水道、京城内外社会稳定等等等等。
而这里头的人,有从底层吸纳进入的,自然也有军营中的人。
以徐允恭这样的身份背景,跟兵马司的老大说上话也毫无困难,更何况是区区宵禁。
了解完这一切之后,宋慎一边暗自感叹着有权有势在什么年代都能吃得开,一边将徐允恭送出了自己家门外。
回到书房,他意识潜入系统,看着被自己撕了一部分下来的图纸,叹了口气。
不是他不相信徐允恭。
这愣头青看着是个极其重情重义的人,否则原身也不会跟他相交多年。
只是,在这年头,要拿出燧发枪这种东西,他必须小心谨慎,为自己留有后手——
锦衣卫虽然出现于洪武十五年,可在它出现之前,朱元璋就已经利用它铲除掉胡惟庸了,如今大概叫做仪鸾司?甚至史书上还记载过其与宋濂相关的事件。
说是朱元璋有一天跟宋濂闲聊的时候,随口问起宋濂家昨天晚上宴请的宾客有哪些人,宋濂吓得将自家的宾客名单以及菜肴都报了出来,结果朱元璋微微一笑,说是不是少了一样什么菜,当时就把宋濂骇得快丢了魂。
这种扎根在百官家中的情报网络,宋慎很难相信徐家没有被渗透。
而这,也是他非要从宋家搬出来的原因,因为他的秘密太多了,不能住在那如筛子似的宋家。
在他看来,自己只是一个又瞎又失忆的宋家嫡长孙,纵使身份不错,可只要他搬出去,想必朱八八也不可能单派人来自己家房梁上蹲着吧?
那也太离谱了,分明就是浪费资源嘛!
“也不知道,徐允恭能不能顺利找到合适的工匠,先做出一把燧发枪来……”
“希望他刚才拍胸脯说能行的话是真的吧。”
宋慎喃喃自语,而后叫来仆役们帮忙准备洗漱,即将入睡。
…………
宫中。
武英殿仍是灯火通明。
不止是朱元璋,就连朱标和朱棣也一直陪在这里等着。
他们都清楚,一种更厉害的武器,对大明的意义无疑是相当重要的。
北元虽然被打跑了,但依旧有很多残余势力在大明国土内外窥伺,他们百多年前自草原而来,如今回归草原也同样可以如鱼得水,而草原人最让汉人难以理解的就是他们不事田耕,只想着靠武力掠夺中原。
要保护好中原,就必须一而再再而三的打,来一次打一次,要么打到他们离中原千里之外,要么打到他们灭种,这就是朱元璋决意北伐、而朱标这样的仁君苗子也没劝告的原因。
脚步声从门外匆匆响起,继而是喘粗气的声音。
“陛下,臣将徐允恭带来了!”
蒋瓛呼哧带喘的声音传到几人耳中,让这三个地位极高的人都同时站了起来。
朱棣极有眼力见,亲自跑去开门,把门外的蒋瓛和徐允恭引进来的同时,也吩咐了门口的宫人们不要随意打扰,有急事就在外头禀告,未经允许不能擅闯。
等一切安排完毕了,朱元璋才看着他俩。
蒋、徐二人都是风尘仆仆的模样,看样子是骑马而非坐马车过来的。
他沉吟片刻,没有看向今日跟宋慎交谈的徐允恭,反倒看向蒋瓛:
“燧发枪等会儿说。宋慎那边,没觉察出什么问题吧?”
蒋瓛知道,燧发枪是很重要,但现如今宋慎展露出来的价值怕是比一个燧发枪重要得多,陛下看重宋慎,就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了。
他当即拱手。
“徐公子不了解情况,臣情急之下只能在房梁上威胁他,好在他没有说漏嘴,之前那些事情也都圆了回去,宋慎并未察觉有异。”
说着,蒋瓛还冲着徐允恭很诚恳地长揖一礼:
“抱歉,事急从权,在下冒犯了,还请徐公子原谅。您要打要罚,在下任凭处置。”
徐允恭如今还是白身,没有官职,他也不能自称下官、属下什么的。
道歉倒确实诚恳,只不过……
在这个场景下,诚恳看起来好像并不那么管用。
徐允恭磨了磨后槽牙——
他总不可能当着陛下的面发火吧?人家仪鸾司的人不过是处处为陛下着想,避免在宋慎面前暴露什么,是他自己话多差点说漏嘴,能怪谁?
没看陛下明明都已经知道了燧发枪的事情,但开口第一句问的还是宋慎么。
摆明了是说宋慎比这玩意儿更重要啊!
“……无妨,都是为了大明。”
他从牙缝里挤出了原谅的词,最后看向了面前的几个大人物。
说实在的,就算他是魏国公徐达的长子,就算他的名字都是由皇帝陛下取的,就算据说他小时候经常进宫,但是归根究底,徐允恭也已经很多年没有如此近距离地见过陛下了。
没有官身,自然不可能上朝,也不可能当差,只能在军营里混着,等着有朝一日父亲将自己安排去该去的位置,不能自作主张。
国公们逢年过节自然是会入宫参加宴席的,可惜徐达常年不在京城,他虽是长子,可身份也不足以代表父亲参与这样的宫宴,徐达也不喜欢他太早崭露头角,所以平日里有宫宴,都是由谢夫人这位嫡母代表魏国公去女眷那边露面的。
以前还可以说年纪小进宫玩玩无妨,但现如今徐允恭已经是十七八岁的成年人,跟他年岁相仿的朱棣都已经成婚生子了,他自然不好再进宫。
总之,由于种种缘由,徐允恭算了一下,自己竟有大概七八年没有再入宫过,也没再见过陛下——除了上一次在三大营门口喝得晕头转向那回。
“草民徐允恭,见过陛下。”
徐允恭相当知礼数,先对着朱元璋恭敬行礼,而后又依次对朱标、朱棣行了一礼。
哪怕朱棣名义上是他的妹夫,可这会儿在皇宫,尊卑绝对不能乱套。
朱元璋定定瞧着他半晌,忽的想起来之前那一节课的时候。
当时宋慎在空间里谈论大唐门阀要如何消灭,老朱家的人其实并不太在意,只有朱标一个人在认认真真地上课,而朱元璋则跟朱棣私下里聊了一会儿天。
在空间里,他们年纪差距已经不远,都是头发花白的人了,即便朱棣对他有着骨子里的畏惧,但聊了一会儿之后,朱元璋其实已经对他认可了大半。
聊天中,他有意无意地问起了徐家。
因为徐达一直是个老实谨慎且相当知道本分的人,所以现实世界里的朱元璋在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完全没有对他动手的打算,但后来知道了朱棣靖难造反成功的事情,他就必须重新审视徐家了。
如果在后面的靖难之役中,徐家有除了嫁做人妇的徐妙云之外的其他人参与,这种人绝对不能留。
能帮着朱棣第一次,或许就能帮着其他人第二次。
当时宋慎就提过徐允恭一嘴,说在朱高炽朱高煦留京念书期间,徐允恭这个舅舅也耳提面命过,让他们不要在外惹是生非,想来是个跟徐达一样的本分人,就是不知道后来如何了。
但朱棣说出来的话却让朱元璋大为震撼。
徐允恭跟徐妙云的关系并不差,只是跟家中其他弟弟妹妹并不怎么熟络。
可不论如何,自己家里有一个造反成功了就能当皇帝的妹夫,徐允恭却丝毫没有帮着朱棣的打算,他一直在当主将,掩护己方撤退,甚至直接率军跟朱棣硬碰硬,打了不少胜仗,让燕军吃了好大苦头,只是苦于当时的建文帝是个乱下令的蠢东西,才让这场原本必赢的仗给输了。
徐允恭居然还向朱允炆建议,要将留在京城的三个燕王子嗣给扣下,尤其是朱高煦……
朱棣无奈地告诉他,如今只能将徐允恭圈禁起来,无论如何也用不得,徐允恭自己也不肯……
想到这些,朱元璋心里就五味杂陈。
这小子是个正儿八经的真纯臣,跟他爹一模一样,一脉相承的固执和忠心。
可惜没遇上个明主。
“允恭啊,这么多年没见,长大了,是个大小子了。”
朱元璋让他靠近自己一些,使劲拍了拍他肩膀:
“胳膊腿儿看着比你爹年轻时候还结实些,不错,有他几分样子!”
“好了,等会儿就别什么草民草民的了,你名字都是咱起的,算咱半个大侄子,就以你我相称即可!”
徐允恭受宠若惊。
他本以为自己当时在三大营门口丢了那么大的人,陛下会对他有看法呢,没想到这会儿竟然还夸起来了!
“不敢,不敢……”
像是想起来了什么似的,徐允恭从自己怀中掏出了一张明显是被撕下来的纸,双手呈上:
“陛下,这个就是子畏兄拿出来的东西,也就是那燧发枪的图纸。”
“但他似乎没将全部图纸都交给我,而是只给了一部分,让我找信得过的工匠先造这些出来,看能不能组装起来,若是连这第一步都做不到,就不能考虑量产了。”
“这个倒是都好说,不过让人想不通的是,他居然给了两份看起来不一样的部件……”
“我当时还问了,可子畏兄只说,这两种燧发枪有一种更厉害,他不确定能不能造出来,所以两份都给我,让我不要有太大的负担,两个都一样造就行了。”
“您看看。”
朱元璋有点惊讶地接过图纸,发现这果然是两份。
上面的零部件有标注清楚尺寸,甚至精确到几厘几分,大概是精确到毫厘不差才是最好的。
但也只有零部件,没有标注要如何组装,更没有成品图样,所以哪怕有人拿到了全部零件也不可能造出想要的东西来,因为这些零件看着都叫人茫然。
他拉来朱标一起看——
在场五人,只有朱元璋跟朱标在空间里见过蒸汽机的图纸,所以对于这种普通人看着眼花缭乱的东西,他们反倒觉得满心庆幸。
幸好!幸好宋慎没掏出一张蒸汽机图纸让人造啊!
倒不是他们不想。换了哪个皇帝不眼馋宋慎描绘的美好蓝图?
问题是想归想,能力不够啊,看得懂图纸的人都寥寥无几,最重要的是,宋慎说得清清楚楚,蒸汽机需要橡胶树作为原料,而如今的橡胶树还远在重洋之外,即便真的造了出来,缺一个重要原部件也只能是抓瞎。
看了半天。
朱元璋指着其中一份,说:
“这个应该是更难造出来的那一种。”
朱标忍不住点了点头。
按照他们在课上的经验来看,零件越多,就越难做。
用宋慎的话说,这玩意儿很考验成品率的,要是中间有哪一个零部件尺寸有误或是质量不行,整个东西就废了。
“虽然宋慎跟你说两份都同等对待,但咱们如今要赶赶时间,先做出一个相对简单的来,让他组装起来之后试验一下威力,再决定后续的章程。”
朱元璋拍板:
“允恭,在你来之外,咱就跟标儿和老四商量好了,宝源局的工匠你随便去挑,包管嘴巴严实,他们的九族都在咱的掌握下,直接由仪鸾司监视,不可能走漏风声。”
“先加班加点地将这些东西给做出来,交给宋慎,你可以从宝源局那边支出些硝石等物,什么样的火铳都躲不开要用那些玩意儿的,咱等会儿给你个令牌,伱去支就是,无需再请旨意。”
“若燧发枪能够顺利造出来,效果也比现今的火铳好,那咱将会为火器单独立出来个衙门,标儿牵头,具体事宜由你和老四去处置,到时候这衙门和这官,咱把话放在这里,不比中书省那帮人差多少!”
徐允恭人都听傻了。
这是什么意思?
如果他能成功把燧发枪给搞出来,就让火器单独成立一个衙门,而且他……他还是主事之一?!
他才不到二十岁的年纪,何德何能接下来这么大个摊子!
而且燕王也在这衙门……万一被人误会是蒙父荫早早入仕,还添上裙带关系什么的,到时候等父亲从边塞回来不得把他打死啊!
徐允恭慌忙推辞:
“陛下,我如今年纪还小,父亲的意思是想让我在军营里多历练几年,沉下心来好好做事,也免得日后出差错,您将这么要紧的事情交给我,我实在是担不住啊!”
“要不这图纸就交给您,您想派谁去看着就派谁,我只用去找子畏兄说事情就好,行吗?”
朱元璋也不搭理他的推辞,只是一挑眉:
“那你自己琢磨琢磨,除你之外,还有谁能获得宋慎的信任,拿到剩余图纸?”
“要是你不亲身参与这件事,日后火器方面有了问题,你又要如何去帮咱请教宋慎?”
“这事儿他还一直以为是你在偷偷摸摸帮忙办,可你要是只当甩手掌柜不掺合进来,他一旦半路问你工匠那边做得如何了,你又要如何回答?”
三个问题,直接把徐允恭推辞的话给堵回了嗓子眼。
是的,这就是最重要的问题。
宋慎虽然瞎了,可他也不是个傻子。要是一问三不知的话,他势必产生怀疑,而后这件事就很容易穿帮。坦白告诉宋慎他已经将燧发枪交给了朝廷,倒是也合情合理,但日后再想从宋慎那里得到消息,就是千难万难了。
他不想跟这位兄长断绝来往,更不想让陛下失望。
咬咬牙,徐允恭眼一闭心一横,俯身行礼:
“臣遵旨!”
“只是……”
朱元璋噢了一声:
“只是什么?”
徐允恭期期艾艾道:
“只是这事情的来龙去脉,若是父亲回京要揍我,陛下您能不能帮我说两句好话?”
朱元璋先是愣了下,而后哈哈大笑起来。
他轻拍了徐允恭的脑袋瓜子一下,才道:
“你小子,还讨价还价上了?”
“行行行知道了,你爹回来之后咱不让他回家里,直接召见进宫,把事情跟他说明白了,免得你挨顿冤枉揍,行了吧!”
徐允恭当即大喜过望,连连叩首:
“多谢陛下恩典,多谢陛下恩典!”
等到事情结束,朱元璋真的给了徐允恭一块令牌,让他出宫回家之后。
朱棣才拉着大哥,偷偷摸摸问:
“大哥,为什么父皇他对我大舅哥的态度这么不寻常,真就像是对一个子侄辈的一样?”
“真要论起来,除了你和云南沐家,我就没见他对哪家小孩儿这么和蔼可亲过!”
他口中的“哪家”,自然说的是淮西勋贵那些跟随父皇一起打天下的公侯们了。
哦,宋慎是个例外,不算。
朱标也是听父亲说过现名徐允恭、后改名徐辉祖这人的事情的。
他唏嘘道:
“因为这小子日后是个纯臣啊,明明是你大舅哥,但你靖难造反之后,他非但没有帮你,还亲自率军打赢过你的燕军好几次,直到最后城破被捕,宁肯被你圈禁起来也不肯归顺。”
“爹他最稀罕的就是这种忠臣纯臣了,沐家是,魏国公是,徐允恭也是。”
“你日后对你这个大舅哥好一些,哪怕父皇真的因为什么事情迁怒你,你拉着他站一起,他也能替你扳回一城。”
听到这件事,朱棣的第一反应是,徐家这是典型的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如果徐家其他人都是跟徐允恭一样的做法,那显然不会单独拿出来说。既然没有,说明徐允恭是个特例,徐家人都在竭力帮着自己。
但转念一想……
照这大舅哥的脾气,本来就跟家里其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们关系一般,又有个脑子不好使的后娘,日后等岳丈死了,他跟徐家其他人决裂选择当纯臣,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嘶。
真是个愣货啊!
“明……明白了。”
朱棣擦了擦汗表示自己完全理解大哥表达的让他去抱大腿的意思。
紧接着。
主位上的朱元璋就忽然出声,问:
“你们两个别嘀咕了,过来一下。”
兄弟俩同时头皮一紧,赶紧老老实实走过去。
一般父亲用这种语气说话的时候,说明一定有正事要跟他们说了,可马虎不得。
朱元璋扫了扫他俩,考虑再三,才说:
“咱有个想法。”
“既然要改改国策,那不如一次全弄明白了。”
“宋慎不是要咱们做那劳什子第一个计划么?”
“第一个,改藩王制,这个已经下旨了,只等其他人回来就可昭告天下。”
“第二个,国策里反复声明的那一条,便是海禁。”
“这件事展开来细说,或许都不一定能全部做完,但咱还是想试试看。”
“毕竟如今宋慎已经拿出了燧发枪,说不得他手里还有别的好东西,只不过碍于没有途径才并且掏出来。除此外,若能有更远距离,更大范围的武器,咱们别说对付倭寇,就是直接一口气把周围的地盘全给打下来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第一个计划里,虽不能直说跟燧发枪相关的事情,却可以表达咱们大明要积极改良火器的态度,毕竟宋慎在课上也提到过,所谓的热武器,也就是火器的发展,加上海外贸易,便是未来数百年大国经营称霸的关键。”
“有了藩王制这教训,咱也痛定思痛了,当一个开国皇帝,目光始终要放长远了才好,否则后世说不准有多少蠢货出生,咱们要先把路子定下来。”
“就算哪一天咱突然死了,后面多定几个计划,让他们按着步子走,都能给大明续续命!”
“你们俩觉得呢,是不是这道理?”
朱标、朱棣:您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还盼着我俩回话呢?
我们活腻了吗???
(本章完)
(https://www.tyvxw.cc/ty20902796/48015739.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