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李晗朱元璋 > 第92章 遇事不决找老李

第92章 遇事不决找老李


国子监内,钱鸿铭的书房中,多了一名客人,此人正是东阁大学士洪文昌。

“钱祭酒,你国子监那群儒生,前去匠造书院与匠人辩论,结果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众儒生,被一个叫方孝孺的书生,辩驳得哑口无言呀。”

洪文昌一边小口品着香茗,一边微笑道。

自从其弟洪文盛被从太医院院丞的位子赶下来之后,他在东阁里,似乎也不怎么受到重视了。

而吴沉向陛下举荐方孝孺后,他洪文昌的地位再一次受到打击。

现在既然众多的儒生在给陛下制造麻烦,他洪文昌自然也乐见其成。

虽然国子监的儒生,被方孝孺给驳倒了,但却成功激起了士族文坛的怒火。

他洪文昌,不介意在这把怒火上,再添上一把柴。

“洪大人见笑了,那方孝孺乃宋濂宋大儒之得意门生,其学术造诣自然深厚。”

钱鸿铭不急也不恼,“那群儒生,学而不精,也是自取其辱,也让他们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对于学术精进,也是好事。”

“钱大人你是看得开呀,不过经此一事,那匠造书院,在民间的名声反倒是更大了。”

洪文昌放下茶杯,静静的看着钱鸿铭。

钱鸿铭微微一笑,“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洪文昌愣了一愣,恍然大悟道:“如今无论是京城本地的儒生,还是外地前来赶考的学子,都在声讨那匠造书院,声势之浩大令人叹为观止,原来,钱大人才是这幕后的推手啊!”

“哈哈哈哈,洪大人此言差矣。”

钱鸿铭大笑了几声,语气中充满了得意。

“都是学子们在为圣人之道辩驳,我也只是顺势而为,此番种种,不正好说明学子们勤学好问吗?

学子论学,热情如此高涨,就连老夫也不禁心向往之,难道洪大人你不想与老夫一起共襄此盛举?”

“匠造官学,有违天理,学子声讨,乃替天行道之义举,此等盛举,我自然不想错过!”

然后洪文昌走到钱鸿铭身边。

“学子势潮,其势汹涌澎湃,已至势不可挡之境。

纵使陛下权威盖世,亦难以遏制这天下文人悠悠之口,如今,已有众多学子去陛下那请愿,那匠造书院关门倒闭已成定局!”

“洪大人言之有理!”

说完,两人相视哈哈大笑起来。

如今的应天府,无论是在酒楼还是书局,亦或是街边,都有成群结队的学子,在声讨着匠造书院。

而在匠造书院的大门正对面,学子们更是摆上擂台,每天围满了无数学子,不少人上去慷慨陈词,说到激情之时,还会引来如潮水般的喝彩声。

“匠造书院,其存在本身即是对天理的悖逆。

吾辈崇尚天理,深信格物致知乃探寻天地之真理。

然匠造者,只知技艺之皮毛,不究万物之本质,不格物致知,便无法洞察天地之道。

如此背离天理,岂能容忍?望众学子共同抵制,以正学术之风!”

一学子刚说完,便获得热烈的叫好声,又有学子抢着上台,继续发表着自己的演说。

匠造书院的学生们,围在大门后,看着那群学子一个个慷慨激昂唾沫横飞,心中却是又愤怒又无奈。

他们想不明白,为何匠人上个学,也会被这群儒生臭骂,什么是格物,什么是天理,他们不懂,他们只知道,学门手艺去厂子挣钱,养家糊口。

难道匠人想过上好日子也有罪吗?

他们担心,一旦匠造书院被关闭,他们将何去何从,难道又回到从前,去铺子里当个手艺人?

虽然也想去和那群儒生辩驳一番,但笨拙得不知如何开口,论学识,论才华,他们哪是那群饱读诗书学子的对手。

只能用愤怒的眼神看着那群学子,小心的守护着心中那点卑微的尊严。

此时,擂台前的学子们越来越激动了,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

“大家一起再去皇宫请愿,恳请陛下关闭那匠造书院,以正视听!”

“对,一起去向陛下请愿!”

“同去同去!”

……

“陛下,陛下,那群学子又来请愿了!”

皇宫内,一个太监着急忙慌的向朱元璋禀报着。

朱元璋一拍龙案,愤然而起。

“这群儒生,还有完没完了!”

这些日子,天天都有儒生来请愿,要和朝堂辩一辩那天理之道,弄得他烦不胜烦。

虽然很想学始皇帝来个焚书坑儒,但他老朱做不到啊!

这些学子,背后代表的是士族,而士族,又代表着天下文人,他老朱即便再冷酷残暴,也做不到对天下文人赶尽杀绝。

而且妹子也劝过他,天下文人杀不尽,天下之口堵不住,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宜疏不宜堵也。

最后摆了摆手,只能无奈让金吾卫先去驱离那群学子罢。

应天府中越来越汹涌的势态,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文人本就擅造势,况且笔杆子又掌握在他们手中,天理,是站在他们那一边的!

虽然方孝孺也时常去和儒生们辩论,但毕竟一人孤木难支。

他也不是没有选人去辩经,但一来文渊阁、翰林院的大学士都是文人,没有谁会为了一群匠人去得罪整个文坛,而且他们本身也对匠造书院有着很大的怨气。

二来学子那边声势浩大,如今不光有儒生学子加入,不少学问高深的大儒也参与其中,自己派去辩经的人无一不大败而归。

徐达和李文忠这俩倒是自告奋勇去了,可结果是,俩开国功臣,面对着敌人千军万马眉头都不皱的猛将,竟被一群儒生骂得在家抑郁了好几天,自己还好生劝导了一番。

而李敏、杨思义等人虽学识渊博,但现在正值生产的关键时刻,哪有闲工夫和那酸儒生去辩经。

再说了,堂堂朝堂二品大员,放下身段去辩经,即便赢了也不光彩啊!

学子势潮太过凶猛,难道真把匠造书院给关闭了?

不行,绝对不行,那是大明未来的火种,

扶了扶鼻梁上的镜框,朱元璋突然一拍手掌,对了,咋把老李给忘了?

这段时间,又是谋划北伐,又是规划生产,还得应付请愿的学子,都忘记给老李回信了。

自己面对那群张口天理,闭口格物的学子没辙,但老李这般通天通地的人物,难道还没法子吗?

而且还得问问老李,帮方孝孺讨要副眼镜呢。

不知为何,那些眼镜,方孝孺一戴,眼睛更模糊不清了,更是觉得天旋地转的,他老朱也弄不明白是咋回事。

不过说到方孝孺,他还是异常满意的,教书育人,有理有条,也不迂腐。

只是方孝孺似乎和老四天生八字相克,只要两人一碰面,他总要教导老四要修浩然正气。

弄得老四一听浩然正气四个字都浑身哆嗦,现在整天待在演武场,就是要躲着方孝孺,就连回宫,也偷偷摸摸的。

那天不怕地不怕的朱棣啊,如今总算有人能制着他了。


  (https://www.tyvxw.cc/ty19736233/44744007.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