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集01
(现在时……)
郁教授、牟记者驻足人大会堂前深情地交谈着,同时叠印出有关的历史资料片:
郁教授:“一九七九年六月十八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和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的重大决策。在邓小平的推动下,会议讨论通过了涉及我国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六个文件,并做好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准备。”
牟记者:“同时,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也在北京举行。身为政协主席的邓小平在大会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国家进人了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心任务的历史时期,我们的革命统一战线也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两会过后,邓小平在家人和医生的劝告下,决定外出休养一段时间……”
(随着牟记者的话声渐渐化入过去时……)
安大地
一辆轿车沿着公路向前飞驰。
化人轿车内:邓小平、卓琳坐在轿车后边,万里坐在前边,他们看着希望的田野自由地交谈着。
邓小平:“看看田里的庄稼,今年一定又是一个大丰收!”
万里:“这都是您和陈云同志给我打气的结果。前些日子,中央管农业的人攻我攻得好厉害。”
邓小平:“我在北京不是对你说了嘛,不要争论,你就这么千下去。天塌下来,有我和陈云同志给你顶着。”
万里:“所以我才挺着胸脯说:批评我们的报纸不种田,不打粮,到了秋后农民没有饭吃,可要来找我们哩!别理它那一套,我们就这么干!”
邓小平:“朱元璋的老家凤阳县好些了吗?”
万里:“好多了!一九七八年,凤阳县逃荒要饭的人口由六七千人猛增到二三万人。那个穷得抬不起头来的小岗村,那时打下的粮食只有一九五五年的三分之一,七十六人离乡要饭。”
邓小平沉默不语。
卓琳:“现在好了吧?”
万里:“好了!不仅没有要饭的了,而且逃荒在外的人也陆续回到了家乡。”
邓小平:“他们有饭吃了,有钱花吗?”
万里:“钱嘛,还差点。”
邓小平:“我这次来黄山,就是帮着农民想挣钱的门路。”
玉屏钱外山路
邓小平、卓琳在万里等人的陪同下沿着山路向上攀登。
邓小平边登山边欣赏山景。他突然驻足山道,指着远处长在石头山上的迎客松感慨地评说:“只有亲临黄山走一走,才能体验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的美景。”
万里:“如果你再把那气吞山河的滚滚云海收人眼底,你2就会体验出徐霞客写的‘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诗意所在了!”
这时,一位女大学生从身后追上来,很快跑到前边挡住了上山的去路。她气喘吁吁地:“邓伯伯,您、您好啊!”
邓小平一怔:“还好。你怎么知道我在爬黄山啊?”
女大学生抹了一把汗水,依然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是上海、复旦大学的学生……本来已经下山了,听说、您老人家也在登黄山,我们……就又赶回来了!
邓小平问:“你是复旦大学什么系的?”
“新闻系的。”
邓小平笑了:“难怪你的消息这么灵通,是读新闻的。”
女大学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邓小平:“就你一个人来登黄山吗?
女大学生:“不!”她伸手往山下一指,“看,他们也赶上来了!
有顷,几个复旦大学的男女大学生爬上山来,围着邓小平亲热地叫着“邓伯伯……”
邓小平:“你们都是考进大学的吗?”
“是!
其中一个女大学生:“要不是您老人家下令恢复高考,像我这样的出身就只有种地的份了!”
其中一个男大学生:“邓伯伯,您救了我们这一代人啊!”
邓小平摆了摆手:“不对!是中国共产党救了你们这一代人啊。
“不!是邓伯伯!
邓小平深沉地:“同学们!听我讲几句话好吗?
“好!”
邓小平:“‘文化大革命’使我们国家遭了难,也使你们中断了正常的学业,吃了不少的苦。但是,吃苦对于我们―尤其是对你们青年人来说,也是一笔十分重要的财富啊!
男女大学生们相继点着头。
邓小平:“但是,你们在积累这笔财富的同时,却少了另一笔同样重要的财富,那就是知识。因此,我希望你们努力学习,都成为具有知识财富的一代!
“我们一定努力学习!”
邓小平:“你们这一代人有了这两笔财富,就会对我们的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绝不辜负邓伯伯的期望!”
邓小平:“你们还有什么要求吗?”
“我们想和邓伯伯合个影!”
邓小平:“可以!”
几个男女大学生围在邓小平的身边。
李秘书举着照相机,“咔嚓”一声,摄下了这幅极具纪念意义的合影。
黄山观沮楼外
邓小平、卓琳在万里等同志的陪同下向着桃花峰走去,一口气登上了峰顶。
邓小平拄着一根罗汉竹手杖举目远眺:
天都、莲花、玉屏诸峰全都被缥缈的岚气缠绕,显得是那样的神秘莫测。
卓琳:“别再往远处看了,今天到此打道回府。”
邓小平:“不!气可鼓而不可泄,这个山,我一定要上。”
万里:“好!我跟着上。”他转身指着抬滑竿的同志,“卓琳同志,坐上滑竿上山。”
邓小平身着白衬衫,脚蹬圆口黑布鞋,拄着拐杖,继续徒步登山。
万里紧随其后,踩着邓小平的足迹向上攀登。
卓琳坐在滑竿上,颤颤悠悠地向山上走去。
两个抬滑竿的人赶到邓小平身边:“邓老,前边一段山路比较陡,坐滑竿上山吧!”
邓小平摆了摆手:“不要!爬山这个事,我比你们有经验,长征的时候,不少人都跑垮了,我还是越走越有劲。”
万里:“说说看,你爬山有什么经验啊?”
邓小平指着自己已经挽起的裤脚管:“把裤脚管一定要卷起来,卷到膝盖上边,这样走起路来就比较利索。也不吃力。”他说罢用拐杖往山上一指,“咱们来个爬山比赛!”接着,他一马当先地向山上走去。
万里以及随员紧随其后向山上走去。
卓琳坐在滑竿上,有些心疼地看着爬山的邓小平。
《小平.你好》的音乐渐起,回响在黄山深谷大涧中。
随着(小平.你好》的音乐声,相继叠化出:
邓小平一行登上‘半山寺’,穿过‘一线天’,越过‘蓬莱三岛’,爬上‘玉屏峰’……黄山美景尽收邓小平的眼底。
邓小平走在峰回路转的山路上,他不时与园林工人打招呼,与清纯的大学生一起摄影留念。……
砚沮楼会议厅
邓小平一边品着黄山毛峰一边说:“黄山真是美不胜收,自古就有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老魏,你们这里物产丰富,要不了几年,这个地方将是全国最富的地方。”
老魏:“我们这里仅茶叶一项,春茶产十九万担,春夏茶产二十八万担。”
邓小平:“一担多少钱?”
老魏:“一百七十元到一百八十元。另外,祁红和屯绿也是我们这个地方产的!
邓小平:“祁红世界有名啊!黄山是你们发财的地方,但你们这里的条件不好,第一是脏,第二是乱,这是不行的!
老魏:“我们正在抓紧整顿脏和乱。”
邓小平:“万里同志,黄山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你们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省里要有个规划,再拨点专款。外国人到中国旅游,一般的一星期要花‘千美元,有时钱花少了他们还不满意。但是,你们要很好地创造条件,把交通、住宿、设备搞好。”
万里:“我们一定加快步伐,尽快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
邓小平:“我给你们出点主意:旅社建筑要搞古色古香的房子。像我住的房子一天可以收他五百美元。我出访美国住的旅馆最低的九百美元。你们必须要掌握来旅游的外国人的心理:他是来花钱的,而且花得越多越高兴。”
与会者听后笑了。
邓小平:“当然他们要认为自己的钱花得值!一个旅美的老华侨曾告诉过我一个顺口溜:有钱人生的怪,越贱越不要,越贵他越买。”
与会者听后忍俊不禁地大笑。
邓小平:“你们可不要笑!这则顺口溜说明了一个道理:有钱人大多都有比阔气、讲排场的毛病。”
与会者信服地点着头。
邓小平:“每个宾馆要搞小卖部,专卖高档的纪念品。比方说:祁红、绿茶搞小包,包装要漂亮,卖他几个美金。因为买者并不是为了喝茶,而是带回去送人。另外,安徽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自古有名,海外的华侨以收藏徽墨、宣纸等为荣。一句话:要开动脑筋,挖生财之道。”
在牟记者的画外音中叠印出相关的画面:
牟记者:“邓小平一行下了黄山之后,在万里等的陪同下驱车东下,于七月十六日下午到达上海,住进了一所全国最大的花园别墅―‘414’招待所。他明确说道:这一次我是来休息的,不谈工作……”
“414”招待所大院中
邓小平独自一人在招待所的大院中散步,似在思索什么。
招待所的李处长走到身边:“邓副主席,市委领导同志打来电话,询问您今天有什么安排?”
邓小平停下脚步,下意识地:“有安排!”
李处长积极地:“想参观上海,还是接见市委领导同志?”
邓小平:“我想找你谈话。”
李处长一匪:“什么?找我谈话?……”
邓小平:“对!”
李处长紧张地:“找我………能谈什么呢?”
邓小平:“告诉我:你们这座招待所怎么没人住啊?”
李处长:“除了您以外,谁敢来这里住啊!”
邓小平:“这是为什么呢?”
李处长:“这是市委、市政府直属的招待所,只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 自一九六七年毛主席最后一次住在这里之后,这座全国最大的别墅就整整空了十几年。”
邓小平:“这么大的房子,这么大的花园,管理它要花多少钱哟!专门招待我们儿个大老爷,一年又能住儿天?”
李处长惊得吐了吐舌头:“这话……我们可不敢说。”
邓小平:“我说!这么一块风景秀丽的黄金宝地,我看应该对外开放,让外国人来住,收取外汇,支援四化建设。”
李处长:“您说得对,可我……”
邓小平:“不敢向市委、市政府建议,对吧?”
李处长点了点头。
邓小平:“那就由我来说!”
一座考究的会议厅
邓小平:“我这次来‘414’招待所住了十来天,天天都在谈生意经。这么大的花园别墅,要是给外国人住,我们一年可以收不少外汇嘛!”
与会的同志听后震愕不已。
邓小平:“彭书记,你不同意?”
彭书记:“我、我同意,可是这事我连想都没想过。”
邓小平:“没想过怎么行呢!万里同志,你是农村改革的排头兵,讲老实话,你想到了没有?”
万里:“没有!”
邓小平:“看来城市改革的困难比农村改革大多了。其他的不讲,就说要改掉我们这些党政干部的许多特权吧,也会遇到不少的阻力。”
与会的干部微微地点点头。
彭书记:“请小平同志对上海的工作多提宝贵的意见!”
邓小平:“我哪有这么多的宝贵意见啊!”他巡视了一遍与会者,‘’同志们!你们的年龄虽然比我小,但大多数都过了六一十岁了吧?”
“是!”
邓小平:“所以我讲的第一个问题是接班人问题。因为在任何地方、任何部门都存在这个问题。年纪大了,多数又有病,不能顶班工作。怎么办呢?要找一些年纪比较轻的人,现在就有意识地培养。同志们,这是党的一项战略任务!”
彭书记:“我们一定按照小平同志的指示去做,尽快完成接交班任务。”
邓小平:“在接交班的过程中,老家伙要有意识地一让二帮,要注意任人唯贤,选真正好的年轻人接班。”
彭书记:“是!”
邓小平:“如果讲解放思想,我看这就是最大的解放思想。如果说十一届三中全会解决了思想路线问题,这次就是解决组织路线问题。在座的老同志们,要有大局意识!”
与会的同志赞同地点头。
邓小平:“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一种是崇拜西方世界,反对四个坚持;一种是错误地利用毛主席的旗帜,继续坚持‘两个凡是’。这些问题不搞清楚,一切大是大非问题都搞不清楚。就这个意义上讲,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不能低估!”
在郁教授、牟记者的画外音中叠印出相关的画面。
郁教授:“邓小平一行告别上海以后,先后到山东、天津等地进行视察。他是一路走来一路讲:不仅为伟大的转折时期的中国指明方向,绘制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而且还亲自动手搞调查研究,帮着各地解决前进中的困难。”
牟记者:“邓小平于八月十日回到北京。他稍事休息,就又着手抓叶剑英委员长在国庆三一年的讲话。……”
邓小平办公室
胡耀邦:“根据你的意见,这篇讲话共分三大部分:一、光荣伟大的三十年;二、决定国家命运的大决战;三、向着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前进。下边,请乔木同志讲一讲这篇讲话有哪些新内容,写出了哪些新水平。”
邓小平拿着红蓝铅笔,不停地在文稿上写写画画。
胡乔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关于毛泽东;二、关于毛泽东思想;三、关于‘文化大革命’;四、关于三十年历史的分段和评价;五、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和道路。其中有不少提法是第一次出现,如‘毛泽东思想不只是毛泽东同志一个人智慧的产物,也是他的战友们、党和革命人民智慧的产物。”
邓小平微微地点了点头:“很好!”
胡耀邦:“关于三十年历史的分段和评价,也是这篇讲话第一次提出的。”
胡乔木:“另外,这篇讲话第一次指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和道路,那就是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邓小平:“很好!对这个稿子,我只有一个意见哄!你们要在这个讲话中,特别讲一下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问题,在党和国家的工作中要有必要的集中,必要的纪律问题。”
胡乔木拿着笔一边记录一边说:“您讲得详细一点!”
邓小平:“林彪、‘四人帮’横行十儿年,把社风搞坏了!在一部分人中间,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盛行,对他们有一个再教育的问题。要他们尊重集中,遵守纪律,顾全大局,先公后私,在全国人民中间要逐步恢复和发扬我们曾经有过的、好的道德风尚!”在郁教授、牟记者的画外音中叠印出有关的历史资料。
牟记者:“叶剑英同志的讲话,高度地评价了我们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同志和他的战友周恩来、朱德同志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不朽功勋,全面回顾了建国三十年来的战斗历程,深刻地批判了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阴谋集团所着意制造和推行的极左路线。在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郁教授:“但是,叶剑英同志的讲话距离给‘文化大革命’作结论,给建国三十年作总结还不能令人满意。邓小平审时度势,遂又提出‘还是要搞一个决议’。并明确指出: ‘有了国庆讲话,历史决议就好写了。以讲话为纲要,考虑具体化、深化。’现在就着手,明年底六中全会讨论通过。由此,以胡乔木为首的起草历史决议的班子正式宣告成立了!”
牟记者:“为了打破美苏核武器的垄断,邓小平还亲自抓了东风五号洲际导弹的发射。我作为记者随张爱萍南下上海,西去发射场, 目睹了东风五号洲际导弹发射的全过程……”
邓小平办公室
邓小平:“起草这个决议的根本目的,和当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搞的那个《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一样,总结经验,分清是非,团结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一心一意搞四化。”
胡耀邦:“历史不同了,虽然有了叶帅的国庆讲话,我看困难还是很大的!”
胡乔木:“从理论务虚会上讨论的焦点可以推断,困难依然是对毛主席、对毛泽东思想的评价问题。”
邓小平:“这也正是我考虑再搞一个历史决议的出发点!第一,你们先把起草班子塔起来;第二,先由乔木同志搞一个提纲,交由中央讨论。”
李秘书引张爱萍走进:“张爱萍同志到了!”
张爱萍身着戎装,行军礼:“报告邓副主席!为了确保东风五号洲际导弹发射成功,我将和钱学森同志一道南下上海,亲自检查远望一号测量船,行前请你指示!”
邓小平:“我就说一句话:严格纪律,首战必胜!”
张爱萍:“是!”
邓小平:“我预祝你们成功!”
张爱萍行军礼:“是!”转身走去。
邓小平:“好!我们再继续研究历史决议的起草问题。”
远望一号侧A船甲板上
军乐队高奏《海军进行曲》,回响在万里海疆的上空。
身着海军戎装的官兵整齐地站在甲板上。
张爱萍、钱学森等在远望一号测量船领导的陪同下,迈着军人的步伐,行军礼,检阅就要试航的远望一号测量船上的全体官兵。
张爱萍、钱学森等检阅完毕。
远望一号测量船的船长喊口令:“立正―!”
全体接受检阅的官兵整齐划一立正站好。
船长:“下边,请首长做指示!”
全体官兵热烈鼓掌。
张爱萍走到中央的位置:“同志们!现在还不到鼓掌的时候。等到你们远望一号测量船胜利完成测量洲际导弹的任务返航后,我们再在这甲板上一起庆祝,鼓掌!”
“请首长放心!”
张爱萍:“说老实话,现在我这颗心就是放不下来!两年前,我们的研制工作失败过,这笔账可以记在‘四人帮’的头上。今天如果再出问题,这个账该记在谁的头上?”
全体官兵不知该如何回答。
一个战士大声答说:“记在我们的头上!但请首长放心,失败永远不属于我们!”
张爱萍:“说得好!”他转身大声问,“研制远望一号测量船的所长和厂长来了没有?’”
戴总:“报告首长,我是研制这艘远望一号测量船的总工程师,出了问题,由我负责!”
张爱萍:“好!出了问题,我一定拿你问罪!下边,请钱学森同志给大家讲话!”
全体官兵热烈鼓掌。
钱学森:“同志们!我真的非常激动。你们知道吗?东风五号洲际导弹的射程是一万四千公里,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它可以打到世界任何地方。换句话说,只要我们这次试射成功了,不管是美国还是苏联,他们再也不敢对我们伟大的祖国搞核讹诈了!”
“为祖国争光!为军队争气!”
张爱萍:“同志们!你们一定要记住钱学森同志讲的这番话。我再重复一遍:有这个玩意儿和没有这个玩意儿大不一样。这次发射就是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从此有了自己的洲际导弹!”
“为祖国争光!为军队争气!”
张爱萍:“钱学森同志讲过:洲际导弹试射的关键是远洋测量船。”他用手杖敲了敲甲板,“东风五号洲际导弹的试射取得多大成功,就看这艘由你们上海江南造船厂研制的远望一号测量船了!
“请首长放心!”
张爱萍:“我再说一遍:我此时此刻放不下心!同志们,这是国家的战略部署,任何人都马虎不得!为此,我要求你们:一是安全地开出去,安全地开回来;二是通信联络畅通,保证试射准确无误;三是要取得各种数据!”
“保证完成任务!”
张爱萍:“好!立即调试、加油,准备试航!”
(https://www.tyvxw.cc/ty19651066/28879585.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