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雷霆反击 > 第二百〇六章

第二百〇六章


  522谋定而动

  郑辉不想与米格29纠缠,他与僚机用目标指示框选定了那架大的,在极限距离,各发射了2枚导弹,同时随后保持与3架米格29迎头飞行了一小段时间,做迎战状,相控阵雷达同时照射几个目标,使得敌机无法分辨歼16编队在如此远开火的意图,当米格29机群选择自卫干扰,并为了摆脱雷达自乱航线时,4枚导弹在指令修正下,未做转向,直奔大型目标而去。

  郑辉的计划十分简单,就是抢到先手,发起攻击。理论上米格29也可以利用R77的迎头攻击的极限射程距离发射,但是印度飞行员并不习惯在极限射程内开火,而集中4枚导弹攻击低速大型目标则是出于保证摧毁的目的。目标是一架较为扛揍的4发加油机,2枚导弹未必能击落,实在没有必要为那些不可能打中的高机动目标浪费动力射程,实际上导弹与逃窜米格29交错时,已经失去了发动机推力,但是仍然保持着极高的速度,飞向目标。

  在HUD上主动雷达开机的倒数读秒结束,麻雀编队双机转向往回,脱离战斗,此刻米格29已经识破对手意图,但是仍然没有进入R27导弹对付机动目标的有把握的射程,歼16在25公里外转向后,则完全断绝了任何反击的可能性,3架燃油不足的米格29(还没来得及加油)只能继续追击一段,然后返航。

  无力逃脱的伊尔78机组,一直知道后方有导弹追击,但是眼看着空速表不死不活地慢慢变化。急切中,机长开始降低高度来增加速度,这个动作显然失策;紧追上来的,同样动能骤减的SD10原本正在失去机会,趁着目标俯冲机会,也跟着俯冲下来,这无疑将大大增加了射程,如果加油机选择爬升,倒是给这些导弹出了难题。

  精疲力竭的追击终于有了交汇点,期间有2枚导弹提前失去能量跌落下去,另2枚在临界射程上以比目标快不了多少的速度追到,一枚在左侧机翼爆炸,造成了一台发动机停车,这对巨大的加油机仍然不是致命伤害。第二枚导弹在机尾附近爆炸,起初只是击毁了部分的操控舵面,使得飞机一震,飞控很快起作用,恢复了平飞姿态;但是没有人注意到,爆炸引燃了拖在后方的加油管道。米格29在紧急脱离后,机上所有人都没来得及想起这根软管还处于漏油状态,火势迅速沿着软管向机内烧过去;就在机组开始庆幸脱险的时刻,机舱火警骤然响起,此刻任何处置已经来不及了。

  十秒钟内装载着30余吨燃油的燃料罐被引燃,飞机犹如一个巨大的火球开始坠落,在2000米高度时,烧毁的加油机开始解体,一部分掉在森林里引起了森林火灾,另一部分掉在了一个落在了北方山区地带。

  战场另一端的罗尔少校,关掉燃油将尽的音频提示,随后机舱里另一个让人烦躁的女声,开始碟碟不休地提示他被雷达跟踪。他不停地转头,观察上方,以判定敌机距离,同时还得留心当心四面很近的高山,提防敌机突然以下视方式发射导弹。他被击中和撞山的危险性大致各占一半,其次才是考虑是否能赶得及在最近的机场降落。

  宋宁小心翼翼地展开追杀,丝毫不敢大意,他知道在敌人布置在这条后备防线上,有很多隐藏的防空设施,空中侦察还来不及探测到,飞越这一带风险不小。他对东南方向新识别的S300阵地始终留有余地,控制自己不进入较为危险的区域,也就是距离核心地区较近,导弹动力射程足够做出机动的范围。不过那架米格29并未直奔那里,显然另有打算。他命令赵林加速在高空超越敌机,试着拦到前面,而自己继续保持大约150米的高度优势,逼迫对手,等待其犯哪怕一个小错。

  这是中国空军战机此一次突破到如此纵深地区,远远可以看到南面萨特莱杰河以及戈温德湖。冒险原本不是宋宁的作风,但是他总觉得那架米格29绝非善茬儿,应该及早除掉。此刻他紧贴着山梁飞机,浅色的米格29正在转向向西北逃遁,有时候它暂时躲进巨大山脉的阴影中,但是有时候它的影子又会落在光秃秃的山坡上一掠而过,将其暴露出来,雷达下视瞄准时而抓住目标,时而丢失,几经对抗情况变得万分微妙。

  宋宁正打算抵近发射格斗导弹,但是在雷达告警器未起作用的情况下,隐藏山谷的地面火力突然开始射击,宋宁的注意力完全在目标上,直到看到附近出现一片浓稠地,裹挟着火光的乌云逼近才意识到,那是近炸引信弹药形成的火网在靠近自己。

  印度防空火力使用40毫米防空火力的光电瞄准射击,他们没有使用任何被禁制使用的,可能暴露位置的有源设备,包括雷达和敌我识别。于是2个犄角部署的阵地同时对闯进头顶的两架目标展开攻击(包括自己的战机)。

  这些瑞典博福斯火炮的每一发炮弹,都具备即时编程,以控制爆炸时机,不过在缺乏雷达测距的情况下,指挥官按照简单的低空封锁模式,组成了快速火网。炮弹在预设的错落很大的高度差别爆炸,瞬间在空中形成一条滚滚的破片网。

  较高的歼10迅疾拉起,靠着垂直机动,避开火力靠近,而米格29则只能加速穿过整条山谷,印度射手,并不具备实战经验,无法追上加速的目标,使得罗尔逃脱了这条破片组成的走廊。地面指挥官原本预计,对低空目标的射杀概率高达9成,这下子被一盆冷水彻底浇醒。

  罗尔少校摆脱追杀后,迅速呼叫最近的坎格尔机场,准备紧急降落,他的燃油将在90秒内耗尽,不足以到达任何其他的机场。这座机场原本只是一座冷清的小型民用机场,平时起降诸如ATR42这样的支线小飞机,由于地形起伏大,只有一条1400米长的跑道;虽然2个月前,已经进入了印度空军临时征用的前线战场目录,不过目前还在进行延长跑道的工程中,真正进驻的还只是陆军的航空兵部队,用来中转一些直升机。

  少校远远看到群山后面的机场正在为他的进行紧急疏散,停在跑道尽头的工程车辆,占据了很长一段跑道长度,这是意料之外的麻烦。他估算越过这些障碍物,将使得跑道距离缩短三分之一,但是没有多余的选择,只能将油门控制到最小,靠着滑翔逼近那里。正放下起落架,对准跑道,只见一枚导弹从云层中落下,将机场一侧高耸的监视雷达炸毁。这显然是尾随的敌机发射的反辐射导弹,他们还没有走?罗尔不敢相信,敌机竟然敢在距离控制线170公里的地方为所欲为,这里可以远远超越了斯利那加,并且他们还罕见地袭击了民用目标。

  赵林在高空发射了一枚自卫的反辐射导弹,用于摧毁机场雷达。他知道这座冷僻的机场属于民用,探测到的空管雷达自然也属于民用空情雷达网的一部分,不过刚刚发现了机场上起飞的一架米171型直升机,对于中国空军单方面制定的交战规则而言,这座机场的定义已经发生变化了。

  他从高空一路杀下来,由于目标已经紧贴地面,战机雷达已经无从将其从大量的杂波中滤除出来,他临时选择用机炮来送这位老兄一程。他只能使用HUD上的十字准星,按照对地模式进行猎杀。

  罗尔以一个仓促的落地动作俯冲进入跑道,音频提示他需要复飞一次,不过他从而不闻。飞机以超过手册的俯角撞到地上,晃了几晃才稳住。他赶紧回头,看到那架中国战机正钻出云层,在后方调整航线,这是一个不祥之兆。

  少校立即放弃了打开减速伞的想法,继续控制战机朝前冲,以增加敌机瞄准难度,他打算在敌机一瞬错过目标以后,再开伞减速,至于跑道的长度是否支持这个设想,只能排到了后面。

  歼10战斗机一头扎了下来,旁若无人地降低高度,四周印度军人与工人开始四散奔逃,只有航站楼上简易岩体内的一挺7.62毫米机枪在无力地反击。

  HUD上高度数字一直在骤然减少,提醒飞行员高度过低的红色警报灯不停闪烁,赵林扣动发射扳机,看着弹药激起一道如墙般的烟尘直追敌机而去,在几乎追上的时刻,敌机以一个几乎导致倾覆的转弯规避,战斗机直接向跑道外冲出去,随即减速伞打开。赵林在距离地面仅仅几十米拉起,回头观察敌机动向,在他盘旋完一圈之后,那架米格29已经跌跌撞撞地停在了跑道边的高坡上,似乎损毁严重,可以看到一侧机翼擦到了地上,机头好像扎进了泥地。宋宁在电台里要求他必须至这个敌人于死地,于是赵林再次进行第二轮射击,但是时机选择过于急躁,草草射出的炮弹,全都擦着战机上方飞过,而他被迫拉起后,弹药已经几乎用尽了。他报告了敌机损毁的程度后,长机宋宁要求其返航。

  罗尔少校原本以为今天死定了,他的玻璃舱罩卡主不能动弹,无法跳出机舱逃命。如果敌机进入第三轮射杀,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使用零零弹射避开射杀;他已经看出来了,敌人的目的是要自己的命,看来中国人并不比巴基斯坦飞行员有更多的骑士风度。

  自从半年前第一次击落敌机时,罗尔就未曾觉得这场战争会赢得轻松,当然他也从未想过,印度会输掉战争,但是这一刻,他突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后怕起来;他不知道这种不妙的感觉何时开始萌芽,也许从混乱的空中指挥中,还是敌人如入无人之境的挑衅,总之在敌人施加了压力之后,印度空军已经陷入了捉襟见肘的境地,真希望有人能快来把飞机拖走,也许他们的卫星制导炸弹很快就会来了。

  这次旨在破坏印度军队通讯设备的作战,中国空军损失了一架歼16战斗机,但是两名飞行员落在了控制线南方的浅近地区,他们向指挥部指示了位置,然后按照上级指令,停止通话,潜伏起来。而印度损失了一架战斗机以及一架珍贵的加油机,后者坠毁在战线后方300公里地区,所有机组成员都死亡了。

  在阿萨姆战役结束的十天后,东西两线指挥部得以合并,形成了决定最后攻势的中央指挥司令部,当然合并只是形式,由于指挥系统的网络化,徐景哲仍然留在千里之外监视新的局面,甚至办公室也没有更换。

  他的职权得以进一步扩大,接管了一些新的监听单位,而战争已经注定不会持续太久了。

  对于T计划,他当然可以从字母代表的含义,判断出其就是“雷霆”计划。但是仅仅知道这些是不够的。

  在缺失情报的时候,上级自然将注意力,集中到假想敌小组的部署上。情报分析人员,一直在进行有条不紊的推测假想敌(印度陆军参谋部)的计划。

  站在敌对方的角度看,这次计划应该分为退却阶段和反击阶段两部分。

  从截获的由残存的,东部军区司令部撰写阿萨姆战役总结看,印度陆军对阿萨姆地区第一阶段的混乱尤为不满,中国军队的背后一刀,直接导致贾布瓦机降战后,整条防御地带呈割裂状态。而后期的作战,却被给予了一定的肯定,印度人也已经观察到了,中国军队随着地面补给线的不断延生,战斗力会随之削弱。

  徐景哲已经察觉到,斯潘加的装甲部队正在慢慢地从巴基斯坦撤回来了,而西线可能只留下了一个空架子。虽然不能排除是假象,但是巴基斯坦情报人员在新德里附近一个叫做卢凯的小中转站,拍到了火车上用布遮盖的坦克,以及下车透气的人员。

  523否决特殊武器

  这些装甲兵已经配发冬季装备,显然他们并不是为了保卫新德里而来的,以新德里的纬度,任何季节都不需要这样厚重的衣服。

  敌人会在哪里形成一次返攻?这是徐景哲急迫需要搞清楚的,尽管陆军完全可以如同阿萨姆战役后期那样,对敌人的突然发起的行动,展开极有针对性的应对,而空中优势也可以保证,在敌人的计划执行前至少72小时,发现诸如大规模兵员调动之类的蛛丝马迹。

  事实上,部队首长对于斯潘加的装甲部队能够参与进来,持一种求之不得的态度,军队上下也弥漫着一种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但是对于徐景哲而言,无论如何胜券在握,他的部门还是必须尽早拿出自己准确的分析才行。当然以他本人对下一阶段作战的了解,无论这个被寄予厚望的“雷霆惩罚”计划怎么变化,其规模都不可能与中国正在筹谋的攻击计划相提并论,印度的动员能力已经达到极限看,而中国却还早的很。

  他凝眉走到地图前,花了一点时间才找到了巴基斯坦特工拍到敌人坦克的那个小镇,这里的铁路线一直向北延伸到斯利那加以及更北方地区。

  当然斯利那加附近并不利于坦克作战,虽然印度新建的这条铁路支持重型装备至此。根据假想敌小组的预计,印度军队应该会采取节节防御的措施,放弃一部分重镇,甚至很可能会弃斯利那加,以消耗中国军队,同时增加中国军队的补给线长度。他们会有步骤地将中国军队引入一个既定的战场。这个战场必然更加利于印度陆军的调动和补给,并且应该较为平坦,但是不会太靠后方,那样在政治上不可行,可能导致新德里的人民党政权在战役发起前就提前奔溃。

  按照以上原则,他的小组可以猜到大致的敌人集结区域,但是还缺乏实际情报的支持,不过除了监听电文以外,他还可以等着巴基斯坦情报局的消息。巴基斯坦对于印度的谍报工作,自有其先天的优势,而中国人缺乏这种优势,所以等待巴方的进一步消息,也不失为一种印证猜想的积极步骤。

  在轰炸进行后的第4个小时,监听小组终于从敌人的无线电通讯中,了解到了这次攻击的毁伤效果,证实空军损失一架飞机换来的,是整个地下掩体以及这个重要通讯节点的瘫痪,否则敌人不至于通过无线电,向总部做出报告。

  这个地点是印度喜马偕尔邦北部的地下通讯线路交汇区,老旧通讯电缆与光纤通讯都在此经过,并且驻留有通讯维护部队,以及随时可以出动的野战电话交换设施。攻击造成了由点及面的通讯网络的大范围瘫痪,有3个师以及一个炮兵旅完全失去了与总部的联络;印度军队自行统计的被杀伤人数有350人,从这个数字上也可以一窥这个碉堡的规模。

  另外一个让他振奋的消失是,留在阿萨姆的林淮生请示,要求对已经处于监视状态的疑似洛桑嘉措的部队展开攻击。林淮生显然有些过分谨慎,面临重大的战机却不敢动手,显然是担心敌人手里的核弹;毕竟雪狼部队的伤亡,是他担不起的,这样的行动他必须请示上级。

  在获得可以行动的批复后,林淮生再次发来电报,显得有些婆婆妈妈的。

  这次他向上级请示使用“特殊手段”以破坏可能存在的核弹的电子起爆装置,保证雪狼攻坚的顺利。即使在阿萨姆战斗最激烈的时期,也没有谁考虑过使用过这种较为特殊的电磁脉冲武器,因为国际上将这种特殊武器,模糊地定义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是在洛桑的问题上,中美之间似乎达成了最大化的谅解,这是林淮生知道的。

  不过经上级研究,这个请求被否决。主要理由是这种特殊武器,同样可能破坏附近中国军队的通讯设备,另外已知的敌人深藏山洞里,没有理由相信,使用这种武器可以对一支连基本无线电通讯都不使用的部队,起什么关键作用。而上级坚持认为,敌人潜伏在远离人口密集区的深山密林中死最佳的打击时间点,不应作过多的顾虑,而是立即采取果断的行动。

  24小时内,雪狼一直潜伏在目标外围进行监视,同时等待上级指令。王铁川没有按照以往的风格,进行一轮以块制快的行动。

  可以发现进出山洞的敌人很少,从设施看,这里原先似乎是一处秘密油料/武器仓库。因为山坡岩石上有当心明火的印地语提示,不过字迹已经被草草涂抹掉了。

  而其出口处是巨大的可以通讯油罐车的横拉铁门,位置在山体截面上,所以卫星一直无从发现。

  提斯普尔的印度地下指挥部,被6颗重型炸弹攻击后,一直处于无法清理的状态,所以很多文件还深埋在里面,无法为林淮生所用,所以他一直都完全掌握这一地区所有的印度武装力量所控制的后备设施位置。

  西隆东北70公里深山内的王铁川,已经摸清了附近所有的敌人明哨和巡逻队,定期换班的暗哨也大致掌握,另外还发现了被炸的四分五裂的羚羊和地雷爆炸后留下的弹坑,确认了洞穴除正面外,两侧存在雷区。但是他的人和无人机一直没有找到其他的入口,这意味着,如果要进入只能冒着火力,从正面强攻,这样敌人就会留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进行应变,换句话说,极可能引爆核弹。

  正是王铁川通过林参谋长,向上级请求使用电磁脉冲武器进行第一轮破坏的,他认为这样至少可以将敌人引爆核弹的可能性减到最低,但是上级立即否决了提议。于是他再次请示,要求延后行动至夜晚,以发挥夜视设备的优势,这次得到了肯定答复。

  继续监视期间,敌方藏身的洞穴大门一度拉开,以至于王铁川以为敌人要行动了,但是最终出来的只是一支大约25人组成的巡逻队,因为雷区范围不明,他没有派人从侧面进行监视,而是由无人机从高空进行跟踪。

  敌人巡逻队在丛林内分散成几组,开始兜圈子。无人机观察到,大部分小组主要围绕一条已经被烂泥覆盖,空中分辨不清的公路展开搜索侦察,这条泥泞的公路上最近一定行驶过车辆,所以无人机能够通过车轮留下的连贯的积水印记,勉强分辨出这是一条路,由此也不能排除洛桑掌握的核弹,已经经由公路运到了别处。

  入夜以后,分散的巡逻队,陆陆续续开始返回,他们并没有集合并清点人数以后一起回来。王铁川在山头上,一直在设想最快,伤亡最小的强攻办法,他观察到敌人在洞口的布置极为简单,只有两处伪装网遮盖的掩体,没有太多火力,也许是防备卫星侦察。靠前的掩体内至少有一挺机枪,靠后的掩体内有什么暂时看不清,显然也是山上的狙击手无法解决的,必须从正面开阔地接近到一定距离才能消灭。

  而洞库大门后面是什么,谁也不知道。他觉得这样的情形,不冒点儿险是不行的,于是有了一个大胆的计策,他打定主意后,就开始询问无人机,还未返回的敌人巡逻小组位置。

  无人机一直在紧盯每一个小组,目前还有一个4人小组落在了后面,就在1.5公里外,他们在小心掩埋自己的足迹方面用心过度,浪费了不少时间,但是此刻已经开始返回。此刻天色渐暗,并且开始飘雨,敌人小组穿上了雨衣,红外特征开始消失,无人机随时可能丢失这组目标。

  王铁川预测敌人一定会沿着公路回到这里,于是下令外围的一个小组,埋伏在敌人退路上,务必无声无息歼灭该小队,可能的话,设法抓一个活的,但是必须服从不能发出枪声的前提。

  30分钟后,电台里传来消息,敌人的这个巡逻小队已经被全数干掉了,由于敌人队形较为紧密,没有机会抓活口,保险起见只能全部打死了。

  死尸身上没有发现身份文件,但是手臂和脖子上有印藏特种部队的特殊纹身,敌人使用美军丛林迷彩雨衣,硬底军靴,武器为北约口径自动步枪,没有夜视设备。尸体经过辐射设备扫描,没有发现身上有放射性物质沾染。

  王铁川看了看表,已经到了夜里8点,他决心亲自执行这个计划。他挑选了2名好手,以及一名精通各种藏缅语言的士兵,组成了一个四人小组,完成所有部署后,死人各自套上雨衣,慢慢下到山下,然后排成单列紧密队形,向洞库大门走过去。他希望能够冒充敌人小组靠近到,足够控制大门的距离。已经观察到,门口只有6名敌人,似乎可以用消音武器快速解决。

  这个计划当然有不少疏漏,比如如何应对敌人盘问,他发现敌人进入时,是有盘问的,也许是某种口令,但是距离太远并没有掌握。但是除此之外,有没有办法,因为除了正对洞库大门的这条路以外,其余地方有雷区,这样的部署有利于敌人将火力集中于正面。如果强攻,引发伤亡不说,更关键的是容易耽误时间,而今次的作战与以往不同,时间是唯一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果敌人决心一了百了,后果也许是统帅部可以承担的——毕竟没有在在人群密集的地方爆炸,但是雪狼的损失将会非常的严重。

  四人远远走过去,故意咳嗽几下,引起敌人注意。洞库上方的一部探照灯突然亮了起来,强光笼罩住了四个人。这是一个被疏忽的环节,之前的敌人返回时,并没有人开启探照灯,以至于王铁川以为敌人没有电。他抬起手遮住强光,拼命摇手示意关灯,很快,他听到高处有人喊话,探照灯随即熄灭。

  一名藏族战士在王耳边小声耳语:别急,他们说要防止空中侦察,所以把灯关了。我们没破绽。

  此时,高处的狙击小组通过电台提醒:“距离洞库门东面200米,有新近发现5名敌军,正在向你们靠近,也许从暗哨哨位上撤下来。”

  显然这是一个出现的还算及时的敌情,王铁川示意拖慢速度,等待那股敌人到跟前,一起动手解决,他没有使用夜视仪,以防被敌人看出破绽,不过他的武器上有红外成像瞄准器和消音器,有把握瞬间击毙已经掌握位置的6名敌人。

  走到十米开外时,前方掩体里一个忽明忽暗的光点升起,显然是一名叼着香烟的敌人。

  对方果然咿咿呀呀地开始说话,王铁川完全不明其意,只是觉得并不像是藏语,这让他有些紧张,不过旁边的战士,立即沉着地用同样的预言回应起来。黑暗中,他听到了对面的冷笑声,看情形问题不大,也许并不是口令之类的。

  耳机里传来轻轻的敲击声,这是山上的狙击小组观察手通过敲击话筒,提醒他情况暂时顺利。

  很快他就听到了左侧有人群走在碎石上的声音,显然那群新出现的敌人快要到了,比他预料的稍快些。他轻轻咳嗽一声,所有四名成员都在雨衣内将武器的保险打开,待会他们要做的,就是对着大致目标扫射,用最快的速度将所有目标打倒,其中王铁川的动作最为困难些,他作为火力补充,必须先使用夜视瞄准镜快速搜索战场,防止有活口触发警铃,而要完成这个动作,雨衣是一个累赘。另外,大部分的目标事先都做了指派,比如高处的狙击手会解决掉第一个掩体内的暴露目标,但是新出现的敌人是一个意外,并没有明确分配火力,他只能寄希望于身后的队友的即使应变能力了。

  掩体内的那名啰嗦的敌人,还在不停地聒噪,又不知道问了什么,这会儿似乎让王铁川旁边的战士有些为难了,听上去有些结结巴巴的,并且开始假装翻口袋,自然什么也翻不出来。此刻,第二队敌人还未到视野内,必须在捱上十几二十秒的时间。

  王铁川突然觉得自己必须做一些什么,来分散敌人的注意力,他从口袋里取出一包威尔斯牌香烟,向那名叛军掷了过去,对方借着露出云层的月光,稳稳接住,然后愣住了,显然对丢过来的香烟有些意外,过了几秒钟,然后这名敌人开始频频点头,似乎并没有怀疑。

  524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但是150米外的狙击手通过2.5倍放大的热像瞄准器看得清楚,那名老练的叛军偷偷踢了旁边的机枪手一脚,那名机枪立即手会意,试着慢慢向后拉动枪机,显然王铁川这个随机应变的冒失动作,露出了什么马脚。不过在这样寂静的夜色中,拉动机柄上膛这样的动作,是不可能偷偷完成的。

  “行动,”王铁川喊道,无需别人提醒,他已经从清脆的上膛声音上判断出了危险他猛然举枪后,抢下一道强光照到了掩体内一张苍白、惊愕的脸,正是那个准备开火的机枪手。随即压抑的枪声响起,这张脸上赫然添了2个窟窿,向下滑去。这名射手完成上膛,还来不及将手指放到扳机上,而王铁川一气呵成的动作比他快得多。

  其余地队员几乎同时与快枪王铁川一起动手,瞬间用消音武器,将暴露在掩体外的几名敌军打倒。山上的2个狙击小组,临时改变目标,向一侧刚看到火光,正发呆的5人组敌人开火,2组人马,临时分配了从左至右的目标,瞬间打倒4人,射击颇有次序,没有重复击中。但是仍然剩下了最后一个敌人,不过他的武器似乎出了问题,站立原地不停地拉机柄,王铁川用夜视仪看到,并瞄准他时,这名敌人索性丢掉了枪转往回跑。这个目标同时被山上的狙击手与王铁川击中,倒在地上不动弹了,整个战斗不超过十秒钟,解决了多达11名敌人,并且期间敌人没来得及开一枪。

  王铁川小步朝前走,绕过掩体,然后向每一个还没有断气的敌人补上一枪。他们走到门口,探头进去望了一眼,什么也没看到,于是几个人合力将大门推开一条缝隙。再由小组中另一人将一个弯转的观察镜头伸了进去,随后一行人可以从手持的显示器上就可以看到图像加强的夜视图像了。

  首先看到的,是里面一排排竖立的油罐,后面试摞起来的油桶,果然与事先判断的一样,是一处后备油库。另一侧有整齐停放的卡车,有4辆。洞库的高度很大,似乎是半天然的,但是油罐后面的情况看不清楚。不过王铁川有一种感觉,这里的防备比自己预想的要薄弱,当然庆幸之余,他又担心这么防备松懈的地方,其实并非洛桑真正的藏身之处?

  身后的其余的突击部队,已经悄无声息地赶到,一共有30余人,留在山上以及外围警戒的还有另外的60人,有不少是不久前,乘坐直升机赶到15公里外,然后步行赶到的。由于涉及高度危险的爆炸装置,这是一项不求人数多,只求队伍精干的任务,所以林淮生并没有把雪狼以外的野战部队派来。

  王铁川并不急着进去,而是示意将后续部队带来的一部小型履带车辆先塞进去。这个玩意儿可以看做一部带着摄像机的,可以远程遥控的小机器人,有一定的越障能力,以前这种时髦的装备,只在反恐排爆的时候出场;中国军队在野战中还从未使用过这种磨磨唧唧的东西,不过今次任务绝对有别于以往,上级坚持要送来不少特殊设备,徐景哲认为,面对这样的局面,使用任何精细的设备,都在合理范围之内;而雪狼请求的,可以中断核武器起爆的电磁脉冲武器,还在可行性研究当中,这种以毒攻毒的方式听上去非常刺激,但是实际上中国军队拥有几型常规炸弹引爆的,作用半径较小的脉冲武器,似乎可以投入使用。

  一名操作手接通控制设备,小机器人的电机丝丝响动起来,然后调整了速率,开始变得悄无声息起来,于是遥控着它进入大门。

  这个玩意儿的高度大约和一只中型犬差不多,可以钻到很多车辆以及设备下面,而且具备多频谱的侦察、识别设备,可以看到人眼看不到的,特殊红外警戒设备发出的,阻挡前进路线的红外光线(虽然预计洛桑不会有这种东西)。比人进去,要更安全、更方便。

  可以看到,小机器人沿着山洞边缘走动,走一会儿,停一下。它有接近300°的热成像仪视野,并且设备一直在转动。进入20米后,就看到了高处的亮色人形,小车立即钻进一辆卡车下面。不过其观察设备上仰后还是可以看到高处守卫的身影。只见这个人背着色温较低的武器,并非跨在身前,显然没有防备。另外在切换了微光夜视后,可以看到守卫戴着单眼夜视仪,另外墙上有一个疑似警铃按钮的东西,他所站的位置,是一排带栏杆的围栏。从录到的声音听,敌人在铁制的过道上行走,会发出不小的声音。

  小车在连成一排的卡车底下继续行驶,不时停下来分析周围的声音和图像,它没有主动设备,无法探测洞库的大小,不过对于王铁川来说,通过图像也足够探查处洞穴的深浅了。

  油罐后方是一条隧道,小车在洞口等了一会儿,没有等到有人出入,于是王铁川指示前进,小车就直接开了进去。大约进去了15米,突然发现前面转角处有手电光照,要后退显然来不及了,过道里、也没有隐蔽物,于是遥控的战士索性将靠边停在了墙边上。

  4名巡逻的敌人转过来朝小车走来,手电光四面乱晃,不过幸运的光斑走的比较高,没有扫中小车。他们一边嘀嘀咕咕一边从侦察车边上经过,然后绕了一个弯,不见了。

  王铁川默默地计算着敌人的数量,已经有5个了,其中一个还控制着警铃。

  小侦察车,转过过道,无线电通讯信号,减弱了一些,不过仍然可以操作。这里无法继续探测到人影,但是可以录到有人间或喊叫的声音,操作员将信号增益后,可以清楚的听到是皮鞭拷打的声音,大概敌人在审问俘虏?但是无法探测到声源位置。于是侦察车继续贴着墙边前进。

  这功夫,王铁川的第一组,已经悄悄进入了洞库,准备射杀唯一发现的守卫,侦察后确认黑暗中的守卫戴着夜视仪,但是注意力不太集中,似乎哈欠连天,而地面是夯实的硬土,即使尸体从高处落下也不会发出太大动静,于是有人使用夜视瞄准镜,一枪将守卫撂倒,看着他如同一个沉重的口袋一样,落到地上。

  那边,小侦察车继续前进,发现了嗡嗡作响的柴油发电机组,小车按照操作员的命令,转动视野,观察发电机走线,发现其电缆就沿着墙角布设,一直连到外面。随后它继续向内部移动,看到了一座有人值守的巨大金属平台,平台上的起重设备上,吊着一个巨大的类似整流罩的东西,王铁川一下子振奋起来,他已经认出了这就是洛桑抢走的印度战略武器的一部分,不过随即意识到还缺一个。

  “老大,怎么看着这么轻飘?”有人提醒道。只见被四根铁链吊起的整流罩,还在轻轻晃动,似乎是空的。

  “是啊,”王铁川点了点头,“据我所知在印度导弹基地,这些整流罩就被拆开过。未必与弹头在一起?”

  侦察车拍到了四周走来走去的人影,大约有17、8个,大部分没有武装。四周还有四通八达的通道,不过侦察车的通讯能力一直在下降,似乎不能进一步探索了。不过它所在的位置可以探测到温度与外部有变化,显然敌人没有使用电力进行照明,但是似乎使用了控制环境的通风设备,也许这就是导致电力不足的原因。他知道高度精密的核弹,很难在维护不良的高湿度较高的山区保存,显然敌人也掌握了这些情况,从这个迹象看,核弹应该就在其中。

  “不能等了,我们立即行动,”王铁川对围拢四周的几名军官说道,“首要的,当然是控制住核装置;其次,必须抓住几个活的。都明白了吗?”

  “明白了。”

  显然大致的目标已经出现,继续犹豫不决将要贻误战机。他知道洞穴内,还有至少一半的区域没有掌握,不过从已经掌握的情况看,敌人迫于省电,而没有使用照明,对自己是一个有利的因素。

  此刻已经进入洞库的小组,已经躲到卡车后面,等待巡逻队过来。

  之前已经被发现的死人小队,打着手电走到了伏击区域,他们发现地上的血迹时已经晚了,两面的交叉火力将其全部干掉。

  一百多公里外的林淮生,一直通过卫星中继的信号,从指挥部显示器上观看整个行动以及决策,他突然觉得王铁川的行动计划有些草率,但是最终忍住没有干涉现场指挥,毕竟与常规战斗不同,特殊作战所要面临的是高度不确定的环境,有时候直觉反应似乎比细致的部署更重要些,而这伙人一直也就是这么摸爬过来的。

  侦察兵们集中在进入第二区域的过道两侧,随即分两队鱼贯而入。到了尽头,王铁川蹲下观察了洞壁上的电源走线,一路向左,一路向右,都是极粗的动力电缆,显然如果右侧】侧连接发电机的话,备用电源极可能在左侧区域,一般来说规范的布置应该如此。于是他亲自带领一对,向右去发现疑似核弹的区域,去进行控制,儿另一队向左,去一个侦察车未到达的区域。

  找到柴油发电机后,一名士兵按照预看到的视频显示的位置,匍匐上前,很熟练地找到发电机电缆。此刻另一个小组也报告,发现了备用电源,王铁川发现正面几个敌人一直走来走去,不敢多耽误,于是约定90秒后两面一起动手。

  那名士兵打开折叠液压剪,只等着时间到了,将其剪断。

  于此同时,左侧洞库内的另一名战士,也悄悄接近了备用的备用电源,这个地区,侦察车没有来过,不过看上去守备更松散。

  他屏住呼吸悄悄走过去,正准备一起动手,突然有一名敌人从机柜后面的阴影里走出来,几乎撞到了他身上,一股呛人的酒气扑面而来。这显然是一个先期侦察上的严重疏失,通过电台联络显然来不及了,他只能自行决断,一把捂住正要叫骂的敌人的嘴,然后猛刺其心脏,酒瓶落地后二十秒钟,这个家伙就一命呜呼了。不过这次意外导致的时间延误,直接使得同步断电的工作无法完成。

  柴油发电机一侧的战士,按照约定时间剪断了电缆,一阵火花过后,柴油发电机的动静消停下来,破坏敌人电力是行动展开的第一步。

  随即远处有敌人骂骂咧咧的声音,几个人打着手电快步赶过来,似乎要查看这台老爷发电机。深藏暗处的3名士兵,一拥而上,将三名敌人全数干掉。大队乘虚而上,迅速冲到吊装机械前。果然发现整流罩果然是空的。显然敌人在这里实施过拆卸工作。辐射计数器,开始发出微弱的响声,探测到阿尔法射线,这裂变物质衰变时发出的射线,显然最近有人在这样简陋的手工作坊内,对核弹的核心部分进行过粗暴的拆解,才会留下这样的痕迹。

  此时就在雪狼没有掌握位置的监视室内,所有的2排监视设备经历了突然间的断电,开始恢复起来,几名一边盯着监视器发呆的叛军,吃惊地看到了十几个黑影正围绕着整流罩四周,人数较之留守的值班人员多出很多倍,他们意识到出现了状况,有人突破了大门和外部洞库到了跟前了,于是立即拉响了2号警铃,这部警铃与一般警报器不同,并不会声音大作,它只会悄悄地提醒坐在警备室里随时待命的2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绝不会惊动外面的敌人。

  一名负责警戒的雪狼队员,一直拿着一部手持设备,贴着墙面走动,他远离大队,是为了避免附近的雪狼队员干扰探测。这是一部特殊的人体踪迹探测器,类似一个被动的人体电磁辐射探测器,这是第一次在雪狼部队中的新装备。

  突然间,显示器上出现了几个亮点,就在正面混凝土墙后面的未知区域,有一群敌人正在慢慢靠近。这台设备足够可以探测到障碍物后面的生物低频电场,并大致确定位置,这是偷偷靠近的敌人始料未及的。从探测到的,越来越密的闪烁看,偷偷过来的敌人非常之多。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tyvxw.cc/ty19472/3262534.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