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 > 第四百五十六节 寻找战略契机

第四百五十六节 寻找战略契机


  俾斯麦毫不怀疑,如果不是中国在经营这里,换成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势力,都不会在短短五年时间内,让这里成为黑海的中心。

  中国巨大的物力在这里聚集,然后输送到欧洲,是这里繁荣的基础。换成任何一个国家和势力,都不具备这个条件。

  尽管中国的大宗商品,从东部地区出口欧洲,仍然在大量走海路,通过苏伊士运河,可是中国西部地区的物产,却一定是从黑海出口的。因为从中国西部进入东部地区,走铁路的话,跟到黑海的成本没有区别。至少广袤的哈萨克地区、乌拉尔伏尔加地区,伊犁地区,是一定从黑海通往欧洲更便捷的。

  而那些对时间要求高,或者对成本不敏感的大宗商品,比如茶叶和丝绸,也会大量从中国东部通过铁路送到黑海出口。

  至于真正的廉价大宗商品,确实走苏伊士运河更为划算,但廉价商品欧洲并不稀缺,欧洲的工业足以抵御其他地区的工业品流入,而且各国还纷纷构筑关税壁垒。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黑海对中国的意义甚至超过苏伊士运河。

  对于苏伊士运河的争夺,毫无疑问是值得中国跟英国这样的海上强国开战的,那么一个经济和战略意义不输给苏伊士运河的黑海地区,中国绝不可能轻易放弃。俄国沙皇愿意签字也好,不愿意签字也罢,除非他们能直接摧毁中国,否则他们夺回黑海地区的可能已经完全消失了。

  又因为沙皇不肯签字,不放弃对这里的名义主权,反而将俄国置于中国必须防范甚至打击的境地下。

  在这样一个地区,俾斯麦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足以引起战争的矛盾冲突。

  民族矛盾上,必然是有的。高加索山脉的回教民族,并不是一个容易驯服的民族。但俾斯麦分析认为,在中国那种军事化的移民状态下,居住在山区的车臣人等于是被山外堡垒化的中国移民困在了山里。他们即便叛乱,中国的正规军队甚至都不需要调动,这些堡垒化的武装村落就足以耗死他们,在辅助正规军的绞杀,他们最好还是不要叛乱的好。

  高加索山脉那一边,是让整个欧洲诧异的满清帝国,他们从中国被驱逐出来,奇迹般的驯服了欧洲人恐惧了数百年的回教民族。当然他们那种驯服,是基于游牧时代的残酷杀戮基础上的,任何现代文明国家都不敢动用这样的手段。但这种屠刀下的征服效果,却也是任何文教无法比拟的。他们不但征服了当地民族,还用自己的高强度组织管理模式,彻底在这些民族中建立了统治。

  满清帝国基本上不太可能跟中国为敌,这是西方外交界的共识。但这个国家中,确实有一大批始终坚持希望回归中国的顶层人物。不是那些从蒙古地区迁徙到在这里的满蒙权贵,恰恰是一批汉化的官僚,他们逐鹿中原的心思随着国力增强而越来越炙热。

  满清的汉人官僚,最早是从伊犁地区跟着嘉庆迁移过来的,后来跟各种民族融合,还不断从中国拉拢失意的读书人,在中亚地区比中国平均资源多得多的情况下,汉八旗人口的增长速度比信仰喇嘛教的蒙古人高了太多,已经成为满清越来越倚重的族群。

  尤其是两次占据波斯高原和两河流域两块农耕区域之后,汉八旗的人口膨胀极快,目前已经开始占到满清三千万人口中的一半。并且继续呈现出既比他们地位高的满蒙八旗,也比他们地位低的回部八旗更高的增长速度。

  人口增加以及对其他民族的人口兼并和融合下,满清帝国在强权统治下正在逐渐出现一个主体民族,而这个主体民族总有一种回归心态。这种心态是不是会促使满清帝国跟中国开战,俾斯麦不清楚,但短时间内他看不到满清帝国拥有能跟中国开战的力量。

  因为俾斯麦知道这个国家多次战争的结果,判断出他们的战斗力大概跟意大利軍队的水平相当,也就是欧洲二流水准,稍强于奥斯曼帝国軍队,稍弱于奥地利帝国軍队。依托八旗体系的高动员能力,这些年一直能够组织欧洲国家对其进行侵略和渗透。但跟中国竞争,则没有任何希望。

  俾斯麦还在黑海地区跟一些来自满清的商人交谈,交谈中他发现,这个帝国的腐朽速度正在加快,他们开始失去了困居荒凉的中亚草原时候恢复的野性和勇气。整个帝国上层在用特权拼命搜刮财富,就如同他们的祖先入关之后,迅速寄生在庞大的汉人身上腐化一样。

  他们在夺取了波斯之后,就开始了这样的腐化进城。吞并了大量的波斯人之后,嘉庆开始放开民间商业。波斯人和一些汉人开始转化为商人,但嘉庆时期的商人都还是小商人。

  道光之后,迅速开始形成一大批特权商人。汉八旗中的商业势力,开始复制国内的特权商业模式,他们依靠波斯湾靠海的特性,开始成为垄断性的盐商;利用垄断中亚地区的草原部落交易,成长期了大量类似晋商皇商那样的角色。在商业领域一直打压、排挤波斯人,将波斯人挤压的只能在小商业中生存。

  能跟汉人商人相比的,就只有亚美尼亚商人。他们人数虽然不多,可却是原住民族,他们在奥斯曼帝国中就是仅次于希腊人的商业群体,亚美尼亚被满清吞并之后,他们并没有像回教民族那样进行激烈的反抗,也没有遭到残酷的杀戮,他们顺从的被编入八旗。之后他们利用他们精通各族语言的优势,迅速成为跟国外进行进出口贸易的海商群体。

  特权带来的腐化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大贵族在草原上圈占大片的草场,在波斯和两河流域圈占大量的良田,一度包衣制度大规模反弹,嘉庆后期和道光一直加大限制力度;第二个表现在八旗子弟游手好闲不事生产,大量从嘉庆时候就来投奔的京津一带的八旗子弟,他们来到中亚和波斯之后,虽然被编入蒙古八旗,成为满蒙八旗旗人,但他们既不愿意去草原放羊,也不愿意去波斯种地,就赖在京城,吃铁杆庄稼,这样的人越来越多,已经开始成为沉重的财政负担;第三个腐朽现象表现在官僚选拔方式中的腐化,满清实行的也是中国式的科举。但给满蒙旗预留了大量的特殊渠道,他们可以通过考翻译科更容易取得举人、进士这样的身份,还可以通过当笔贴士这种方式,不经过科举进入官僚机构。

  腐化已经开始产生大量的民族矛盾,上层特权阶层跟下层平民的矛盾,满蒙八旗跟汉八旗的矛盾,汉八旗跟回部八旗和波斯八旗之间的矛盾。满清上层一直在通过抬旗这种方式,巧妙的拉拢回部和波斯八旗的上层人物,对下层百姓实行科举官员管理,但自发的反抗已经开始频繁出现。

  回部八旗底层民众中流传着救世主即将出现的预言,汉八旗底层民众则通过白莲教这种方式凝聚反叛力量。

  随着对波斯高原和两河流域的大规模开发,满清帝国的财富大规模增长,腐化也日益严重,民族矛盾越来越激烈,迟早会爆发不可预知的动乱,连俾斯麦都关注到了这些问题,从来讲究防民的中国统治思想武装下的满清君臣,不可能注意不到这些,他们绝不会在这种情况下,跟中国这样的大国动武。

  满清帝国之外,该地区就只有奥斯曼帝国跟中国有较大的矛盾,主要是中国组织奥斯曼帝国周边的希腊、埃及和满清帝国,曾经多次打击过奥斯曼帝国。至今扔是一个若隐若现的反奥斯曼联盟,而核心就是中国。

  领土上倒是没有什么争端,中国的土地是从俄国人手里夺来的,俄国人从奥斯曼手里夺来的,过了一道手,已经洗白了。

  双方接壤地区,是隔了一道海峡的中国黑海地区和克里米亚半岛。假设两国因为领土问题开战,中国能轻松夺取克里米亚半岛,满清将攻入小亚细亚,希腊将夺取巴尔干半岛,甚至有可能引起奥地利南下争夺巴尔干。

  奥地利要么是从奥斯曼帝国手里,跟希腊等国瓜分,要么就是之后跟这些国家争夺,而引发新的矛盾冲突。

  俾斯麦觉得这是一个十分理想的,战略契机。如果奥地利开始跟希腊争夺巴尔干,那么将来普鲁士排挤奥地利的战争中,希腊就是一个只得拉拢的对象。而希腊背后则站着强大的中国,可以说联合希腊打击奥地利,胜算极大。

  在打击奥地利之前,必须先解决俄国这个后患,俾斯麦必须在复杂的矛盾乱麻中,找到那根既让普鲁士、奥地利拥有较为宽松的国际条件跟俄国作战,又不至于让中国和英国这样的大国卷入的线索。

  俾斯麦苦思了许久,有一日他突然在街头看到一个俄国人和一个奥斯曼人打架,他的脑子豁然闪现出了一个灵感。

  他马上反应到,俄国跟奥斯曼这两个对战争相对不够谨慎的国家,也许才是他需要的那种国际环境的契机。

  他需要一场俄国跟奥斯曼帝国之间的战争!


  (https://www.tyvxw.cc/ty18705/4801727.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