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 第17章 商鞅变法

第17章 商鞅变法


天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开始讲解下一个话题。

        【大臣变法总会受制于上位的皇帝,若是皇帝亲自下场主持变法呢?接下来我们要说的就是雍正变法。】

        【雍正,爱新觉罗·胤禛,清朝第五位皇帝,清庭入关后第三位皇帝。】

        这个名字在很多位面引起了轩然大波。

        秦汉唐明等汉族统治者的朝代震惊于这个皇帝的名字。

        刘彻:“异族!”

        李世民:“居然会有异族统治中原,后世的朝代干什么吃的。”

        朱元璋:“是蒙古人吗?”

        朱棣:“前几日看朝代歌时记录下来的笔记呢,找出来。”

        朝代歌是第二次天幕出现时播放的,他们当时只顾着关注自家朝代的事,其他朝代还没有仔细研究。

        再看到天幕上出现的雍正画像,更多的汉人愤怒了。

        “这是什么发型,好难看!”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损孝之始也。”

        “果然是蛮子,不通中原礼仪,不懂圣人教化。”

        从秦汉开始,后面的朝代有一个算一个都以中原正统自居,如何能接受被异族统治。

        若是自己生活在清朝,岂不是也要剃这样的头发!

        “他们的气节呢!”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宁可一死,也绝不向异族屈服。”

        出于义愤,不少文人义士将自己的想法发到了评论区,无差别攻击清朝统治下的文人。

        可惜,在功名利禄的诱惑下,他们已经做出了选择,面对无数人的谩骂攻击,也只能唾面自干,默默潜水,不敢发声。

        清朝,尤其是康熙朝关注的重点就不同了……

        自从第一次没有做课后作业吃了个哑巴亏后,康熙便回到紫禁城,每次天幕开启都会宣儿子们一起看,顺便考校课业。

        太子已经被废,大阿哥也被圈禁,五阿哥,七阿哥与皇位无缘,站在一众皇子中如同隐形人。三阿哥在修书,笼络文官,四阿哥一向低调,给人一种沉默寡言与世无争的感觉。剩下的皇子以八阿哥为首,联合文武群臣在朝堂向康熙帝提请立太子,请立的对象就是八阿哥胤禩。

        这让年老体衰的康熙帝惊觉,自己这个八儿子居然在不知不觉中笼络了这么多朝臣。

        康熙帝就像一只衰老的猛虎,用警惕的目光注视着任何想要从他手中分走权柄的人,即便这个人是自己儿子也不行。

        如果联合满朝文武就能倒逼康熙帝妥协,那就太小看康熙了。八阿哥得意了没几天便被康熙训斥警告,如今十几个儿子都恭恭敬敬的站在下首,陪着康熙看天幕。

        康熙甚至想,要不还是复立胤礽,让他们断了念想。

        这还是天幕第一次提到清朝,没想到直接上王炸,带来了这样一个惊人的消息。

        所有皇子的目光都看向了默默无闻的四皇子胤禛,康熙帝也看了一眼过去不曾重点关注过的四儿子,胤禛当机立断,跪下请罪,以示忠心。

        康熙还没有说什么,几个阿哥眼中的幸灾乐祸都要溢出来了,尤其是八阿哥一派的几人,他们刚被康熙训斥,战战兢兢,不敢做什么小动作。如今有人能转移皇阿玛的目光,真是太好了。

        九阿哥与十阿哥眼神交流,“四哥功德无量啊,嘿嘿……”

        “四哥要是出了什么事,弟弟们会给你上柱香的。”

        胤禛紧张的听着天幕的声音,希望天幕能将前因后果讲的明白些,今日能不能走出宫门就看天意了。

        【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两废两立,致使九子夺嫡,国力虚耗。再加上康熙晚年怠政,对官吏尽量以宽松待之,吏治废弛,官场贪污,国库亏空,弄虚作假,粉饰浮夸,“念念只营功名,时时只顾身家,刻刻只虑子孙,而国家之安危,民生之休戚,毫不相关”,吏治之腐败废弛几乎不可救药,上到辅政大臣、总督巡抚,下到总兵守备、知府知县,乃至书吏衙役、八品“老农”,污吏赃官,乱相丛生,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这下子,康熙朝的众人再也顾不上看四皇子的笑话了,他们自己变成了笑话本身,在天幕上挂着呢。

        康熙双目充血,死死的盯着天幕,他自认为自己文治武功堪称千古明君,便是秦皇汉武也不能与自己相提并论,没想到居然得了这么个评价。

        他恨不能将天幕藏起来,不要让任何人看到,只是他做不到。

        可笑,当了这么多年皇帝,才发现,还有事情是自己做不到的。

        康熙颓然一笑,不过很快他就振作起来,如今正是四十七年,还有补救的余地,朕定要善始善终。

        实在不行,不是还有雍正这个好儿子吗,既然天幕特意提起,定是他做了什么值得赞扬之事。

        康熙已经准备好抄作业了。

        被圈禁起来的胤礽自嘲一笑,原本内心还对皇阿玛有些希冀,如今什么都没了,他的心如同一片死灰。

        胤禛则是有些期待,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不知道另一个自己是怎么做的。

        朱元璋哈哈大笑,自从他知道是清朝取代大明后,最兴奋的事就是看清朝的笑话,笑完他还不忘在天幕上刺激清朝皇帝。

        “朱元璋:哈哈哈,对付那些贪官污吏还不简单,朕给你们打了样,你们都学不会。”

        学什么?

        剥皮萱草!

        明清两朝的官吏都浑身一抖,俨然是想起了朱元璋时期的洪武四大案,和那些每日踏入宫门就不知能不能竖着回去的前辈们。

        怕了怕了……

        天幕能被所有时空,历代统治者看到,这可是在所有人面前丢脸,康熙也不能示弱。

        “爱新觉罗·玄烨:朕确实不及明太祖,杀光满朝文武,等到儿子造反的时候都无人可用。”

        朱元璋一惊,儿子造反,有自己和太子压着,哪个儿子敢造反,他将目光扫向阶下的皇子们。

        朱标也自信没人敢造反,当即便反驳回去。

        “朱标:父皇治下何人胆敢造反,后世的皇帝不要危言耸听。”

        康熙的评论机会用完了,便示意儿子们上。

        “爱新觉罗·胤祉:朱元璋难道能熬死所有儿子吗,待他一死,藩王掌兵权,谁还听朝廷的号令。”

        “朱棣:父皇驾崩还有大哥在,朝中这么多开国将领,谁敢造次!”

        “爱新觉罗·胤禩:太子朱标早逝,朱元璋略过儿子立孙子,藩王大权在握,谁还听一个小皇帝的号令。”

        这句话显示在天幕上的却是“早逝,朱元璋”,原来,只有天幕提到的话题才能剧透,天幕没有提到的话题,后世的朝代也不能直接向前世透露关键信息。

        这样可以免去很多误会,避免后世因改朝换代和个人恩怨误导前朝之人。

        虽然很多信息看不到,但却不妨碍两个朝代隔着天幕争吵。平行时空天幕下的观众都在看戏,还有现代观众跃跃欲试想要加入他们的角色扮演。

        【雍正上台面对的便是康熙晚年糜烂的朝局,因此,雍正帝做了一系列改革。】

        【他反对因循守旧,反对朋党,整顿吏治,为政务实,以利民生。】

        【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改土司为流官,使西南正式收归中原王朝统治。】

        【废除贱籍制度,实行摊丁入亩,将人口税摊入土地一并征收,土地多的多缴税,土地少的少交税,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

        在此之前,即便家中田地已经被卖光,也要交人丁税。古时候没有避孕措施,很多人家因为贫困,将刚生下来的孩子溺死,或者卖儿卖女,沦为流民。

        流民是封建王朝最大的不安定因素。

        “此法大善!”扶苏将这一条记在一条鞭法之后,待天幕讲完之后便与父皇商量改善税制之法。

        王安石也有种茅塞顿开之感,只要将税赋与土地挂钩,那些少地、无地的农民便不会被迫家破人亡了。

        【整顿财政,实行火耗归公,火耗就是碎银铸成银锭时的折耗,原本是由交税的百姓自行负担的,而火耗没有定额,收多收少都是地方官的“来钱之道”,相当于百姓多交一层赋税养着那些贪官污吏。雍正将地方官吏强行摊派给普通百姓的火耗,变成朝廷拨发给下级官员的养廉银,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改变了上千年的官绅不当差不交税的陈规旧习。】

        这一条引起了各时空统治阶级的轩然大波。

        科举制前,当官要看名声、看血统,这是他们祖辈带来的余荫,祖辈世代都是高官显贵,怎么能与普通平民一样交税服役呢。

        科举之后,参加科举就是突破原生阶层,实现阶层跃升的最佳途径,十年寒窗苦读,一朝天下闻名,为的不就是与普通百姓不一样的特权吗。

        康熙也将目光转向跪在阶下的胤禛身上,这个儿子做事也太莽了,相当于直接斩断了高官显贵的特权,他就不怕被他们反扑吗。

        这样的法子很好,但康熙自认学不来。

        若当真要改变国朝的面貌,怕是还真得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四儿子来做,康熙有些理解为何自己会选择胤禛作为继承人了。


  (https://www.tyvxw.cc/ty18446069/48015844.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