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新一年的计划
眼见天已经大亮。
外头明亮的光透过窗户的油纸照射进来。
邓钰终于从床上起来。
她还以为出了太阳,走到院子一看,到处白茫茫一片,雪色照亮了整片天地。
太阳隐在厚厚的云层之后,根本连影儿都看不见。
积雪已经到小腿肚了。
天上扬扬洒洒的雪没有任何要变小的趋势。
来势汹汹。
只怕再过几日,雪都能堆到大腿根儿了。
院子中央的雪已经被三兄弟铲干净了,院外走道上的雪很完整,没有被踩过的痕迹。这种天,更不可能会有人出门了。
想到这种情况之下,直到三月底雪渐停之前,她都得待在家中。
邓钰长叹一口气。
穿书之前因为疫情居家隔离了一个月,她都快憋疯了。好不容易解封,没几天又来到这个鬼地方,遇上暴雪,又是不能出门。
而且这个地方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没有任何电子娱乐产品。
三个月她只怕会疯。
祁子南见他娘站在屋檐下一会摇头一会叹气的,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娘,你发啥愁呢?”
不是发愁,是无聊啊。
祁子南和祁子娟两个十岁出头的孩子,第一次见着雪,二十多天了也没玩腻,闹闹腾腾捧了雪,一会子打雪仗,一会儿又堆雪人,玩得不亦乐乎。
祁子东负责一日三餐,祁子西负责烧火砍柴。
田香兰和祁燕在屋里头一块绣花儿做女红。
祁老太太闲不下来,不是打扫屋子就是抱着福宝玩儿。
透过院墙,也能看到苏妙那边,她整日闷在屋子里。
别人不知道她在干嘛。
邓钰却是知道。
她重生之后知道会天降暴雪,连下三月。
于是接下了大量抄书的活计,此时怕是在屋子里抄书呢。
这样就算下雪之后,苏妙也能攒下一大笔钱,吃穿也就不愁了。
一开始邓钰想着是有了上报的赏银,全家一年定是不需要为钱财担忧。
但是如今赏银已经没有了。
昨夜里她数来数去,手里头也就剩个四千多个铜板。
春耕也赶不上了。
根据书里的剧情,今年不太平。
初春暴雪,初夏大蝗,入夏洪涝。
上半年自然灾害就没断过。
这让一辈子都在地里刨食的农户人家都没好日子过。
上半年的耕种影响到下半年的收成,下半年的收成直接影响到冬季的生活质量。
想到这些邓钰突然就开始发愁了。
哪能无聊呢。
这不好多事儿要谋划么。
她回了屋,拿出纸笔,就开始研墨。
暴雪之后,冰雪消融,地里的害虫包括虫卵都被冻死了,只要天气回暖,地里的杂草就会开始疯狂生长。
邓钰的计划便是,蝗灾来临之前,地里就不耕种了,不赶着第一批耕种。在田里养一些牛啊羊啊鸭啊,首先发展畜牧业。
等到暴雨季过后,洪涝来临。
河湾镇地势偏高,尤其是万祥村,位于群山之中,地处半坡之上,受不到洪涝的灾害,反而充沛的雨水滋润土地,荒地都能变成良田。
原本由于地势高,使得河湾镇成为少有的偏南方地区,却种植不了水稻的城镇。
满城旱地,没有水田,多数农户都是以种植小麦为主。
但其实按气候条件来说,北方适合种小麦。
河湾镇这种气温气候,还是比较种植水稻。
水稻产出大米,这才是人们主要的粮食来源。
想到等到雨季来临,万祥村就能种植水稻了。
邓钰趁此机会,要把一些农耕的工具给画出来。
这个时代没有机械,全靠水牛犁地。而河湾镇属于贫困地区,甚至连牛马驴等牲口代替劳动力的都很少。
锄地耕田,几乎全是依靠人力,种麦一个多月,收麦也得一个多月。这种原始的耕作模式,费时费力不说,产量还低。
所以才导致农户人家更是需要生儿子,男丁越多,劳动力越多,收成高家庭收入自然也高。
邓钰不打算死脑筋靠人力,到时候养几头水牛,再用她画的图纸,找她三叔打一些工具。
消息闭塞,邓钰不知道这个年代是不是已经开始使用曲辕犁。但至少河湾镇这种水田都很少的地区,应该是没有的。
曲辕犁又叫江东犁,是一种轻便的耕犁水田的工具。
邓钰在唐朝末年著名文学家陆龟蒙的《耒耜经》中看过这个东西的构造记载,不是很难,到时候让三叔做出来,耕地的时候就能事半功倍了。
邓钰虽不是农村出生,但以前在农大读本科的时候,她就莫名对这些东西好奇心很重。
在博物馆看到出土的农耕工具,她回去一定要查找相关文献,把构造原理作用都了解之后,她心里才舒坦。
邓钰不是什么学霸,但唯一的优点是感兴趣的东西就会记得很牢。
她就着外头亮堂的光线,下笔开始筹划她的种田大计。
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觑,唐朝之后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
耕作农具、耕种方式、肥料的施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邓钰只要把这些东西照搬过来。
她靠种田发家致富的梦想又会更进一步。
就在邓钰边做白日梦,边在纸上动手开画的时候,祁子南从外面探个头进来。
但邓钰太认真了,并没有发现他。
祁子南观察了一会,看到他娘不知道在写些啥,写着写着还会笑起来。
他走进来,一看桌上的纸。
敢情他娘不是在写字,而是在画画呢。
“娘,你画啥呢?”
邓钰没有回答他,而是兴奋的把他拉过来,“老三,娘问你,咱家一共有多少地?”
祁子南老老实实回答:“十亩。”
“那这十亩地,一年收成有多少斤?”
祁子南挠挠头,“听大哥说往年少说都有一千八百斤,去年收成不好,只有九百斤。”
夏季闹过一阵蝗灾,虽说不是非常厉害,但是也影响了收成,总共才收了九百来斤。
镇上粮仓收小麦的价格是两文钱一斤,由于蝗灾,朝廷下令免征一年赋税,所以他们家今年总共是赚了一千八百多文。
也不是只有他们家,整个镇上的收成都不好。他们村若不是有他娘和他苏妙姐得了赏金买粮分粮,只怕今年雪天,要饿死不少人。
(https://www.tyvxw.cc/ty17074072/48015798.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