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撞死在凤仪殿
难不成她就不怕最后牵连到她这个皇后的头上,再出什么意外吗?
“回皇后娘娘,是桓明王妃派人将我丢在凤仪殿附近,奴婢想来给皇后娘娘传递消息。还望娘娘您早做准备,千万不要被人给算计了去。”
廖姨低垂着脑袋,不去看楚玉言那吃人的眼神。
心情非常清楚,她定然不会想自己继续活着。
“本宫不要你来说,她是故人有如何,不是故人又如何,真当本宫这般的好欺负,任由人去拿捏?”楚玉言气急败坏道。
“如今你话已带到,于本宫而言你已经没了价值。杀一个病秧子你也能屡屡失手,你本宫要你又有何用?既然对本宫已经毫无用处,不如自己找个地方死了来的干净,莫要给本宫惹麻烦。”
果然如廖姨所预料的一般,对楚玉言没有了利用价值,楚玉言就不会想要她活着。
如今她的手筋被挑,相当于武功被废。
的的确确不能再为楚玉言做事,楚玉言也未必会继续养着她。
“奴婢遵旨。”廖姨站了起来,她的面色惨白如纸,脚下的步子虚浮。
她忽然一阵蓄力,猛然间撞死在了凤仪殿的朱红柱子上。
楚玉言心中也是吓了一跳万万没想到,廖姨竟然会这么过分,就这么死在了凤仪殿内膈应自己。
敏妍走上前,伸手放在廖姨的鼻尖,去探她的气息。
手筋断了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失血过多能熬到来给楚玉言传信,已经是费了一身的力气。
这么猛然的撞击,早已经是必死无疑了。
敏妍朝着楚玉言的方向摇了摇脑袋,楚玉言顿时便气疯了。
死在她的大殿里,是为了叫她日后良心难安,还是想要故意膈应她。
如今她如今已经无人可用,大半夜的突然多出一个死人,这要是让宫中的婢女传了出去,她怕是少不的了麻烦。
“这女人当真是个祸害,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如今一脑袋撞死在本宫的宫殿,她倒是省事了。留下一屁股的烂摊子等着本宫收拾!”
楚玉言是满心的怒气无处发泄,处处都不顺眼,气急败坏了。
敏妍看凤仪殿内多了一个死人,眼中的情绪深沉无比,叫人完全看不透她到底在想什么。
“皇后娘娘,您先歇息吧,此事奴婢会为您处理好一切。”
楚玉言听到敏妍的话,心中宽慰不少,越是看敏妍越是满意。
好在万事还有敏妍这个忠心的丫头。
“那此事便交给你了,本宫最是放心你做事。”
楚玉言从梳妆镜前站了起来,目光阴狠憎恨的落在了廖姨的身上。
随即转身进入了内殿上了床榻,敏妍去叫了两个太监来,将内殿的死人给抬走,随便丢进了一个冷宫的一口枯井里。
殿内的血迹也都叫人给擦拭干净了。
楚玉言躺在床榻上,闭上眼睛眼前浮现的就是廖姨撞死在她眼前的画面,倒是叫她难以入眠。
脑海里想着廖姨的话:故人归来!要把她从皇后的位置上拉下来。
到底是如何的拉下来?
故人会是楚玉慈吗?如果不是,那倒是谁在装神弄鬼,还有大理寺少卿彻查当初楚玉慈宫中失火一案,到如今也没有任何进展。
皇上已经给下了密旨,此事只需走个过场,为何大理寺少卿至今还不拿出个消息。
反而一直按兵不动呢,是不是大理寺少卿也已经是楚玉慈旧党身边之人。
这些人一直都在静待时机?
楚玉言不相信什么人死还能复生,所以更大的希望的趋于是有人在借用楚玉慈的身份,在装神弄鬼,打着给楚玉慈报仇的名义谋反。
现在的桓明王妃,虽然越来越像楚玉慈,但她到底不是。
如果真的被那些有心之人糊弄住了,那才是失去了先机。
楚玉言嘴上说着不相信,不在意,但到底还是受了这件事的影响。
一整夜都没能合眼,焦心忧虑,时不时的会想起的楚玉慈死的那一刻。
她见过被烧的没了样子的楚玉慈,是坚决不可能再活过来,她可是亲眼看着她死的。
可仍旧会烦恼于背后有人,利用楚玉慈的名义行事,挑动她的神经。
这叫她有些无法接受。
楚玉慈想要的楚玉言受心理折磨,这一点她做到了。
都说人在被未知的危险砸中的时候,确实是在当时会害怕,后来会后怕,可反应并不会超出预定范畴的激烈。
可一旦在提前知道自己的死期,那么在距离死期越来越近的这一刻,才是最煎熬难过的。
每天都会处于在一种恐惧之中,犹如惊弓之鸟,一点小事便会让她惊吓不已,害怕不已,思虑过多。
久而久之,便容易精神失常。
这样的这折磨,才应该是楚玉言该好好享受的。
一切都是她要为自己做出的事情,付出应有的代价。
……
桓明王府,楚玉慈看了洛太傅叫人带来的信件,说国师同意帮她不过却不愿意见面。
愿意帮她到底还是因为国师想为自己曾经错断她的命格,造就了她后来的死亡,改变了他的一生做一个补偿。
不管国师是出于什么原因,只要原愿意帮她,那便够了。
楚玉慈起身给洛太傅写了一封信,叫采云有空尽快给洛太傅送去。
采云在她的身边都快要成为了信使,有任何消息都会第一时间传递。
如今城内已经有不少的百姓们都开始怨声载道,说起瘟疫之事,一如文贵妃之前在信中所言一样。
说这瘟疫乃是天罚, 是帝王做了不仁不义之事。
楚玉慈对此说法并不相信,起了瘟疫大多原因是因为病患没能得到及时的治疗,才会产生的后续一系列严重影响。
用闫老的话来说,便是污秽之气凝聚,产生出的瘟疫。
且从她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消息散播出去像是人为。
若是民间有这样的传言,应当是先从坊间传到陈长鉴的耳朵里。
而不是陈长鉴和大臣贵妃最先知晓,大臣上书,最后才是在民间传开。
仔细想来,这传言……
(https://www.tyvxw.cc/ty16849416/44844891.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