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雕明 > 第518章 工业化

第518章 工业化


  褚诗韵微微一笑,意味深长的说道:“你觉得呢?你觉得我们黑莲部会不会杀人呢?”

  陈林心想,你们黑莲部要是不敢杀人,那就不是黑莲部了。【更多精彩小说请访问】扬州盐商遇到你们这些流氓,也真是悲剧中的悲剧了。

  或许黑莲部采取别的办法,扬州盐商都不会屈服的。毕竟,他们都是有大背景,大后台的,不管是来明的还是来暗的,其他人都不是他们的对手。但是,黑莲部采取了最暴力,最直接的办法,扬州盐商反而是难以承受。

  没办法,黑莲部是真的会杀人的。她们的暗杀手段层出不穷,天知道她们会什么时候动手,又朝谁动手。

  连白莲社内部的人都对黑莲部有极大的恐惧感,更不要说是其他人了。除非是这些扬州盐商不怕死,不怕全家死光,才可以让黑莲部无可奈何。但是,那样一来,这家扬州盐商,有可能就真的是死光光了。

  连小说里面的青城派都可以将福威镖局灭门,黑莲部要将某家扬州盐商灭门,的确是有可能的。

  当然,如果黑莲部真的将哪家扬州盐商给灭门了,估计也是轰动全国的大事,不管是东厂或者锦衣卫,都不能坐视不管,必然是要严查到底的。到时候,就有可能给黑莲部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最终导致两败俱伤。

  褚诗韵和唐如霜,暂时只是收取了八十五万两银子,其他的暂时放着,就是妥协。

  她们没有将扬州盐商逼到绝境,没有真的大开杀戒,扬州盐商也不敢公开此事,只能是默默的给银子赎命。

  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要是这孟、梁、范三家盐商还存在,他们就需要不断的向黑莲部进贡银子。直到他们欠下的银子数额都全部还清为止。不过,高达数亿两的数额,又岂是数年、数十年能够还清的?估计要还几百年啊!

  “你们的合同到底是多少天?是三十天吗?”陈林随口问道。

  “是五十天。”褚诗韵脸上露出狡黠的笑容。

  “五十天……”陈林就彻底的无语了,深深的为扬州盐商悲哀。

  三十天计算出来的已经是难以想象的数字了。【】五十天,那真的是要归还到地球毁灭的那一天了。

  看来,这三家扬州盐商的老大的智商,还是严重的低于平均水平啊。以他们的智商,为什么杨一清就抓不到他们的把柄呢?是他们在数字方面天生愚蠢,还是在投机钻营方面格外的出色呢?

  “好了,工匠们都已经准备好了。”这时候,唐如霜将话题给错开了。

  陈林看看自己的前面,果然,黑莲部已经准备好了十几个的木匠,他们都带着各色工具严阵以待了。

  再看看四周,陈林发现,工匠们准备的各色工具,还是非常的齐全的。甚至,很多冷门的工具都准备好了。估计是褚诗韵或者唐如霜特别吩咐的。其目的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她们是要让陈林找不到任何借口敷衍过去。

  如果无法将珍妮纺纱机制作出来,全部都是陈林的责任。

  “咳,咳,珍妮纺纱机的原理是这样的……”陈林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课了。

  有关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其实是具有相当的偶然性的。事情必须从公元1764年里的一天说起。英国兰开郡有个纺织工詹姆斯?哈格里夫斯,那天晚上他回家,开门后不小心一脚踢翻了他妻子正在使用的纺纱机,当时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赶快把纺纱机扶正。但是,当他弯下腰来的时候,却突然愣住了,原来他看到那被踢倒的纺纱机还在转,只是原先横着的纱锭变成直立的了。他猛然想到:如果把几个纱锭都竖着排列,用一个纺轮带动,不就可以一下子纺出更多的纱了吗?

  哈格里夫斯非常兴奋,马上试着干,第二天他就造出用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纱锭的新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他于公元1764年制成以他女儿珍妮命名的纺纱机。这是最早的多锭手工纺纱机,装有8个锭子,以罗拉喂入纤维条,适用于棉、毛、麻纤维纺纱。

  珍妮纺纱机的出现引起当时人数很多的手工纺纱者的恐慌,他们冲进哈格里夫斯的家里捣毁机器。公元1768年,哈格里夫斯在诺丁汉与别人合资开办一家纺纱作坊,用珍妮纺纱机生产针织用纱。由于当年他没能申请到专利,因此只能自己生产“珍妮机”来赚钱。“珍妮机”不但效率高,而且纺出的纱质量也比较好,因此哈格里夫斯的生意不错,“珍妮机”也渐渐流传开来了。

  到了公元1784年,“珍妮机”已增加到八十个纱锭,等于是将纺纱效率增加到了原来的八十倍。纺织工场所需要的人力大大的减少,成本大大的降低,销售价格不断的下降,有效的增加了市场竞争力。纺织业的总体规模也在不断的膨胀。

  工业革命不断地催生出新的发明。公元1769年,理查德?阿克莱特发明了卷轴纺纱机。它以水力为动力,不必用人操作,而且纺出的纱坚韧而结实,解决了生产纯棉布的技术问题。但是水力纺纱机体积很大,必须搭建高大的厂房,又必须建在河流旁边,并有大量工人集中操作。于是,公元1771年,他建立起有三百名工人的工厂;十年后工人增加到六百名。

  纺织业就这样逐渐从手工业作坊过渡到工厂大工业,到公元1800年,英国已有这样的工厂三百家。但这种机器纺出的纱太粗,还需要改进。

  童工出身的塞缪尔?克隆普顿,于公元1779年发明了走锭精纺机。它结合“珍妮机”和水力纺纱机的特色,又称“骡机”。这种机器纺出的棉纱柔软、精细又结实,很快得到应用。到公元1800年,英国已有六百家“骡机”纺纱厂。

  英国纺纱业的大发展,使织布业反倒显得落后了。织布的速度的大大的跟不上纺纱的速度。直到公元1785年,牧师卡特赖特发明水力织布机,使织布工效提高了四十倍,纺纱和织布的效率,才基本配套。到公元1800年,英国棉纺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纺纱机、织布机由水力驱动,使工厂必须建造在河边,而且受河流水量的季节差影响,造成生产不稳定,这就促使人们研制新的动力驱动机械。

  公元1785年,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开始用做纺织机械的动力,并很快推广开来,引起了第一次技术和工业革命的**,人类从此进入了机器和蒸汽时代。到公元1830年,英国整个棉纺工业已基本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到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机器大工业的转变。

  可以这么说,正是珍妮纺纱机的出现,带动了一连串的科技革命,极大的推动了英国的工业化进程。

  如果大明朝也出现珍妮纺纱机,会不会推动工业化进程呢?陈林暗暗的拭目以待。

  单靠水泥还无法让明朝成为一个工业化国家,必须是各种各样的科技多管齐下,才能催生工业化。

  对于褚诗韵和唐如霜来说,关心的只是珍妮纺纱机的效率,关心的是棉布成本的降低,只关心是否能够赚钱。因此,她们对于陈林的特殊的想法,是一点兴趣都没有的。当珍妮纺纱机的样品制造出来以后,她们立刻让人进行试验。

  试验的结果,当然是皆大欢喜的。陈林一步到位,指点工匠们制造出来的纺纱机,可以同时带动八十个垂直纱锭。

  当八十个纱锭都被驱动起来,齐刷刷的开始工作,被找来进行试验的纺织工,都是感觉目瞪口呆,难以置信。她们平时只能够使用一个纱锭进行劳作,现在却可以同时驱动八十个纱锭,工作效率的提升,简直是太惊人了。

  褚诗韵和唐如霜尽管是外行,也能敏锐的意识到,陈林的确是没有欺骗自己。他的确是做到了。

  这个家伙的脑子,的确是灵活的不像话。就这么一台简简单单的机器,就将纺纱的效率提升了八十倍,稍微想一想,都觉得有点恐怖啊。要是有同样厉害的织布机就好了。

  “对不起,织布机我就不清楚了。”陈林摇头说道。

  他是真的不懂得织布机的工作原理。这是他没有接触过的,凭空是想象不出来的。

  但是,他不懂得织布机的工作原理,不等于是就没有办法提升织布效率了。水力织布机这个东西,他还是知道的。

  当时的织布机,需要人工操作,需要使用腿部的力量,不断的推动。推动一次,就有一根线被编织上去。想要完成一匹布,不知道得推动多少次。其工作效率之低下,可想而知。

  但是,如果是使用水力来推动的话,那就完全不同了。

  人是会疲惫的,不能长时间的工作。而水力却是无穷无尽的,不需要休息。

  陈林提出的建议,是在水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建立纺织工场,利用水力来推动织布机,以节省人力。

  褚诗韵皱眉说道:“你确信水力真的有那么好用吗?”

  陈林自信的说道:“诗韵姐姐,你不要事事问我啊,应该问那些工匠。”


  (https://www.tyvxw.cc/ty16744/1610055.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