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谋断九州 >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两劝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两劝


  (求订阅求月票。)

  曹神洗伤病缠身,心力交瘁,整晚也睡不够一个时辰,躺在床上,睁眼竖耳,静静地听着外面的更鼓声,时常会恍然一惊,以为这是二十年前,敌军即将攻来,而他还没有穿戴好盔甲,兵器更是不在手边……

  很快,他回到现实中,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已经坐起,鼓声方歇,万籁俱寂,并无敌兵袭来,转念再一想,眼下的形势却比当年任何一战都要更糟糕。

  外面有人轻声问道:“将军还醒着吗?”

  “何事?”曹神洗巴不得有事可做。

  “大将军之子进营,属下以为将军应该见他一面……”

  “哪个儿子?”

  “十七。”外面回了一个数字。

  曹神洗在心里来回想了两遍,终于记起楼十七是谁,悚然一惊,“带他去中军帐。”

  曹神洗绝不会在寝帐里接见当朝通缉的刺驾者。

  亲兵进来,帮助老将军穿上衣服,盔甲就免了,他不想夜里还受这个罪,出了帐篷,外面颇有些冷,曹神洗裹紧长袍,匆匆向中军帐走去。

  “他来做甚?”

  长史梁凭之等在外面,跟随老将军身后,回道:“他现在是吴越王的军师,替他来接受招安。”

  曹神洗停下一会,迈步又往前走。

  “而且他已改姓徐,叫徐础。”

  “嗯。”曹神洗并不感到意外。

  “他声称自己能够劝说南路诸支叛军全都接受招安,在现有的地方按兵不动,令东都没有后顾之忧。”

  “好。”曹神洗并非故意敷衍,只是心事转得慢些,在想别的事情,想那个他见过几面的青年。

  徐础站在帐内,被门口的十几名卫兵看守着。

  曹神洗进帐,示意卫兵退下,梁凭之小声提醒:“将军不可大意,此人……”

  “他不能总当刺客。”曹神洗走向客人,觉得他与记忆中的模样似乎稍有不同。

  梁凭之亦步亦趋地跟上,除他之外,再无外人相陪。

  “在下徐础,拜见曹将军。”

  曹神洗笑呵呵在牵着客人的手,自己坐在主位上,让梁凭之搬来一只小凳给徐础使用,梁凭之也可以坐,但他宁愿站着,保持警惕。

  “贤侄远道而来,怎么也不提前通报一声?”

  “来得仓促,不及通报。而且我已改姓,不敢当‘贤侄’二字。”

  “嘿,谁家里还没有一点争执?你不认父亲,难道连所有熟人也都一概不认了?”

  徐础只得道:“曹将军若不嫌弃,在下求之不得。”

  “哈哈。”曹神洗转向梁凭之,“我与大将军少年相识,一块参加过大小数十战,遥想当年,大将军也曾是风度翩翩、俊美当时的少年郎,一杆长槊使得出神入化,多少士女为之倾心,便是给他做妾也心甘情愿。但大将军当年之俊美,不如今日之十七郎。”

  徐础没法接话,梁凭之笑道:“徐公子生母乃是吴国公主,有此容貌不足为奇。”

  徐础拱手道:“容貌乃无用之物,大丈夫不以此立世,大将军也不是靠长相打败敌人的。”

  “当然,容貌只让大将军惹下无数风流债。”曹神洗叹息良久,在怀旧与现实之间来回摇摆,最终还是选择留在现实中,“听梁长史说,贤侄能为官兵招安南路诸叛军?”

  “正是。”

  “如何招安?”

  “凭我一张嘴。”

  曹神洗笑了,他听说过那个“张嘴”、“闭嘴”的预言,从来没当真过,“只凭一张嘴?”

  “还有吴越王军师的身份。”

  “宁抱关同意?”

  “同意,唯一的要求是……”

  “粮马兵甲。”梁长史接道,他与张问璧来往多次,对宁抱关的心事再清楚不过。

  “这个好说,朝廷不缺这些东西。但是……南路叛军皆来自江南各州,与降世军向无联络,吴越王的话能有多大份量?”

  “吴越王转战南北,收编若干支叛军,名声早已传至江南,他的话自有份量。”

  “即便如此——”曹神洗笑了一声,看了一眼梁凭之,“你若说劝人造反,我信,劝人接受招安,我不觉得贤侄与吴越王会比朝廷派出的使者更有效果。”

  “所以还要靠我的另一个身份,朝廷使者绝不会有的身份。”

  “哦?”

  “吴国公主之子、朝廷通缉的刺驾者。”

  曹神洗又笑两声,沉吟未语,站在旁边的梁凭之道:“一名刺驾者,劝叛军接受招安?有趣。”

  “我刺杀的是暴君,暴君已亡,善政可期……”

  曹神洗摇头,“这种话是说给我们听的,叛军一个字也不会信。”

  徐础笑而拱手,“先礼后兵,说之术也。招安便是朝廷善政,首先用在叛军身上。叛军本是天成百姓,受贪官凌暴,受恶人诱惑,因而举旗造反,其情可悯,其罪可恕,接受招安,回乡再做良民,可免千里跋涉之苦、伏尸沟渠之祸。”

  曹神洗继续摇头。

  徐础又道:“我先从江东叛军开始,他们比较在意‘吴国公主之子’这个身份,我与七族子弟也有交往,劝说起来比较容易。”

  曹神洗没再摇头,“吴人最为固执,七族子弟一直想要复国,你的身份只是方便来往,不能一呼百应,你要如何劝说他们接受招安?”

  “东都虽然被围,大军仍在,人数不少于十万……”

  “三十万。”梁凭之纠正道,他是军中长史,专管记录,任何时候都不能承认兵卒数量少于三十万,哪怕是对自己人也不能。

  “不少于三十万。”徐础改口,“叛军虽多,分为南北两块,北军身经百战,又有孟津大捷,气势如虹,南军各自为战,或是败给当地官兵,被迫北上,或是侥幸打败小股官兵,趁势北上,皆不如北军之强。”

  “的确是这么回事。”曹神洗点头,“南边也就宁抱关之军稍稍强些。”

  “观曹将军之战略,必然先除弱,再图强,除弱以免除后顾之忧,专心图强才有胜算。”

  曹神洗大笑,向梁凭之道:“英雄出少年,十七郎连咱们的战略都看出来了。”

  梁凭之淡淡道:“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两人不会透露全部计划,徐础自然也不会问,继续道:“吴越王也看出这一点,所以他会接受招安,以避官兵锋芒,其他南军更弱,为自保计,接受招安乃是唯一选择。”

  曹神洗与梁凭之互视一眼,开始觉得徐础的话有点意思了。

  梁凭之道:“避开官兵锋芒,强大之后再来挑战?这是你们的‘妙计’吧?”

  徐础道:“以上是我劝说南路叛军之辞,接下来,我要劝说曹将军与梁长史。”

  “劝说我们什么?”曹神洗笑道。

  “给予我节杖、车辆、钱帛,赐我钦差之名,方便招安。”

  “不要粮草兵甲吗?”梁凭之嘲讽道,宁抱关眼里只有这些东西。

  “无需,但要三十枚空白之印,随我使用。”

  “嘿,节杖、空印、钦差,有这些东西,派谁去都能招安叛军。”梁凭之不等曹神洗开口,就表示反对。

  徐础向两人拱手,“朝廷自行派出的使节,事后可反悔吗?”

  曹、梁两人微微一怔,徐础继续道:“我有刺驾之罪,又是吴越王军师,无论招安成功与否,朝廷皆可反复之。”

  梁凭之困惑地问:“这么说来,好事都归朝廷,你什么都没得到,可算是大大的忠臣。”

  徐础笑道:“不敢当。我的好处是随吴越王前往江东,在那里观天下之势,今后再见,我不是两国之使,就是阶下之囚。”

  梁凭之觉得此人太狂,正要再做嘲笑,曹神洗道:“明白了,你想回江东扎根,重建吴国。”

  “是否叫吴国还待商榷,但吴越王与我全都志在江东。”

  “宁抱关是秦州降世军出身,为何对江东那么感兴趣?”梁凭之问。

  “吴越王祖籍江东,灭国时随家迁至秦州,‘吴越王’之号,便是思恋故土之意。”

  梁凭之没再问下去,目光转向曹神洗,等统帅定夺。

  曹神洗沉吟片刻,“说来说去,你是让朝廷让出江东,换取南路叛军暂时接受招安,对吧?”

  “让与不让,江东皆非朝廷所有,更非朝廷所急。”

  “江南另外几州呢?”曹神洗问。

  “吴越王立足江东、朝廷平定北乱,皆需些时日,到时候或为友邻,或为敌国,事难预料,在下不敢妄言。”

  曹神洗扭头向梁凭之笑道:“后生可畏,大将军放弃这个儿子,殊为失策。”

  曹神洗看样子要被徐础说服,梁凭之躬身道:“节杖、官印皆是朝廷之物,钦差更是朝廷之官,非军中可授予……”

  “那就麻烦梁长史尽管派人去东都索要吧,越快越好。”

  “是。”梁凭之拱手告辞。

  徐础也起身告辞,曹神洗亲自送到门口,“贤侄好好休息,或许,只是或许,你还有父子重逢的时候,咱们也能同殿称臣。”

  “托曹将军吉言。”

  曹神洗看着徐础离去,回到中军帐里,坐等天亮。

  梁凭之带来奏章,需要曹神洗加盖将印之后,才能送往东都。

  “朝廷……会同意吧?”梁凭之有点忐忑,朝中形势复杂,即便是在外掌兵的统帅,也不能事事得到赞同。

  “不同意的话,就将军中现成的东西给他,至于钦差,你写一份任命书。”

  “这……这不可以吧。”

  “兵不厌诈,梁长史,兵不厌诈,欲挫北方叛军,必然先除南路群丑,无论他们是否接受招安,咱们的打法都不会变,既免后顾之忧,又涨我军士气。去吧,出事了我负责。”

  “将军妙计。”梁长史匆匆告退,一边派人去东都,一边准备节杖等物,做两手准备。

  徐础在帐中入睡,在梦中还想着自己的另一个计划。


  (https://www.tyvxw.cc/ty16644/6278799.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